登陆注册
18191600000020

第20章 舍与得:得失皆随缘,有舍才有得

佛曰:“善恶终有报,得失必有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千世界里的万事万物,都逃不过因缘业报,世人只有随其缘业,本心才不会丢失。因此,世人若想领悟禅道佛理,则需明悉洞晓“舍”与“得”二者之间的妙谛,如此一来方可随缘取舍,因业得失。本章之旨,意在助世人参透得与失之间的联系,使其心性不会因为一时之间的得失而受到业障的迷惑,做到真正的“去留无意”,“宠辱不惊”,领悟到失即是得,得既是失的禅机。世人若能最终怀此心性,则福泽绵延,恩禄无边,一生都处在“得”的境地里。

布施越多,所得越多

我若不为,谁为我为

佛家既然早有论断,世人所得之物,皆因各自业缘而定,给谁的都不会太多,都有一定的“度”,那么芸芸众生是不是就只能为自己的现有所得而感谢上苍恩赐,不可再起贪心呢?

贪心自然不可生,也应对上苍的恩赐满怀感激之情,但是世人的一颗俗心所致,贪心怎能不起?只不过差别在于有的人将这贪婪之心付诸于贪婪之行,而有的人则抑制住了心头的贪毒,没有将其化为一段段孽缘而已。但是,贪婪之心既然为世人俗心的一种不能磨灭的“心相”,那么就如同治水一般,不能用堵的办法来饮鸩止渴,而是应该用疏的方法来循序善诱。

那么,什么又是疏的方法?佛家讲求布施,也就是说要乐于将自己之物赠与那些有所需求之人。而这布施就犹如沟渠河道一般,能将心灵世界贪毒的洪流疏导至仁爱慈悲的大海。而这份布施亦如同一粒粒种子,种下去的时候是种子,但是在四方开花散叶之后,收获到的却是累累的硕果。这不就是可以满足世人那颗渴望得到更多事物的心的方法吗?

一个俗人问普陀寺的方丈,怎么样才能得到更多,方丈于是给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古印度有一个国王,从佛祖那里得到一瓶长生水。佛祖在赐予长生水时告诉这个国王,只有与他人分享才能发挥长生水的最大功效。国王听完虽然口头承诺自己以后一定会按佛祖的吩咐做,但是心里却想,要是把这水给了别人,自己还有的剩吗?

于是不管是谁来向国王求取几滴长生水,国王都会拒绝。而他自己却又舍不得用,觉得始终要到最关键的时候才能喝下。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国王已到垂暮之年,觉得现在是喝下这瓶水的时候了。可是当他打开瓶盖,却发现里面的水早就蒸发干了。国王急火攻心,当场殒命。

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后向佛祖忏悔了父亲的自私,佛祖念其心存良善,于是也将一瓶长生水赐予这个新国王,并且也像告诫老国王那样告诫这位新国王。新国王谨记父亲的教训,下达旨意通告全国,凡是真正需要长生水者,皆可以来领取三滴长生水。日子已久,长生水已经见底了,但是新国王依旧无怨无悔地把这神奇的水分享给别人。谁知长生水被用完后,立刻又会自动灌满。国王知道后无限感慨,说道:“看来只有分享,才有更大的收获啊。”

这个人听完后若有所悟,拜谢方丈后离开了普陀寺。果然,这个人自此乐善好施,而那些被他帮助过的人反过来馈赠给他的也远远超过当时他奉献的。

普陀寺的方丈用一个故事告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唯有布施奉献才是收获求取的禅道,只要世人能领悟到其中的妙谛,那么还用担心自己的小小所求不能被满足吗?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乐善好施者固然很多,但是一毛不拔者也大有人在。比如说汶川、玉树地震之际,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慷慨解难,为祖国略尽绵薄之力。但是有些人却攥紧钱袋,更有一些富人为富不仁,宁可自己挥金如土,也不愿意救同胞于水火之中,助国家于危难之际。行善布施者,必然因这仁慈之心而收获种种善缘;吝啬冷漠者,必将因这不仁不慈之心为自己的将来种下诸多恶果。

就拿邵逸夫而言,他为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事业捐助过数十亿的款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而在内地与香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建筑物不胜枚举。这不就正如佛家所言,布施得越多,其实得到的也越多吗?

正如佛家所说的那样,“我若不为,谁为我为”。只有自己先向他人布施行善,将来他人才会以一颗善心对待自己。

……多行布施事,善缘自可至。

多了世间俗物,反生惶恐之心

世人皆以为“多多益善”,其实“多”也可生心魔

佛家既然早就告诉世人,芸芸众生各自依照各自的业缘在这滚滚红尘之中得或者失,每个人都不会得到过多或者失去过多,那么世人就应该不为昨日之失而沮丧悲哀,也不应该为今日之得而兴奋雀喜。但是世人容易深深陷在得与失的业障之中,心灵世界难以自在超脱。没有一颗自在超脱心,那么三丈红尘便是将你紧紧捆缚的绳索,活得越久,绳索就捆缚得越紧,即使到死也挣脱不开。

佛家将身外之物视做粪土的同时,也将这些视为洪水猛兽。一个人拥有的身外之物越多,就像是洪水在不断上涨,野兽在不断生衍,终有一天会让人心在面对如此高的水位与如此多的野兽时,感觉到恐惧。恐惧什么?当然是怕有一天会失去。也就是说,拥有越多便想失去越少,甚至一点都不想失去。这样的心其实正如佛家所言,无时无刻不在受苦受难。但是又因为通晓不了得与失之间的禅道,终其一生都无法逃离这苦海难波。

有一次,净空禅师在香港讲经,一位富翁慕名而来,特请净空禅师到家中一坐,并且打算让净空禅师见识一下自己收藏的珠宝。

净空禅师说道:“那施主把珠宝拿出来吧。”

这个富翁说道:“珠宝哪能放在家里,多不安全啊,我把它们都放在了银行的保险柜里。”

净空禅师微微一笑,默然不语。等到了银行后,净空禅师和这个富翁经过层层关卡,然后由守卫护送到保险库,进入保险库打开保险箱,净空禅师这才看到了富翁的那些珠宝。

富翁面露得意之色,道:“大师,我收藏的珠宝不错吧?”

净空禅师说道:“你就这么一点吗?而且,这真的是你的吗?”

富翁听后不愉快道:“大师,这些确确实实都是我的。”

净空禅师说道:“是你的,怎么不放在家中呢?”

富翁说道:“我不是跟您说过,放在家中不安全吗?”

净空禅师说道:“那你想看的时候怎么办?”

富翁说道:“我每周都会来银行一次,看看这些珠宝。”

净空禅师笑道:“自己的东西害怕有闪失,托付给他人照管,只是按日子来看看摸摸,这难道也能叫自己的东西?”

这个富翁在净空禅师眼里,其实就是一个可怜可悲之人。他以为自己得到了这些珠宝,其实真正得到的,只是一份怕失去这些珠宝的孽缘罢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世人欲壑难填,觉得自己拥有得越多,自己的快乐也就会越多。殊不知这些快乐就像是一壶鸩酒,只有每一次比上一次喝得更多,才会在心里产生那快乐的幻影。而这快乐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只能说是一种快感的自我麻痹,等这麻痹的快感消失后,恐惧就会袭来,因为不知道下一次的快感到哪里去寻找。是以,世人若想逃开这如影随形的恐惧,就要明白快乐的真谛。而快乐的真谛,就是佛家所讲的得失无心,去留无意。

比如说社会上的一些富翁,他们往往会为自己请来专门的保镖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这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财富所带来的灾祸的一种警醒意识。可见,他们虽然过着令世人艳羡的生活,但是内心却比旁人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恐惧。这样的生活外表看起来很诱人,其实就如空中的阁楼,当你住进去的时候,反而会为双脚触碰不到最最平凡的土地而害怕。

佛家讲得失皆随缘,不必为红尘诸相的得失在心里起业障。佛家讲行善积德,就是劝诫世人在比他人多拥有一份的时候,莫生吝啬心,要多布施助人,这样才能从过多身外之物所生的业障当中解脱出来。

……得与失,多与少,本就存乎一心。

天上不会掉馅儿饼,想收获就要付出

知得不如行得

在佛家看来,众生之愚昧分为两种,一是小愚,一是大愚。世人之小愚,乃是不通达事理;而世人之大愚,乃是通达事理,却不依照事理为之。小愚者,稍加点化便可脱胎换骨;大愚者,不经一番严寒酷暑,则正果实难达成。

而在诸般世俗至理中,“天上不会掉馅儿饼”这一道理为世人铭记于心,但是可悲可笑的是,“不劳而获”却又是诸多世人心头的魔障。由此一来,心灵与肉身无法做到契合,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人生因此浑浑噩噩,任由红尘摆布,全凭俗世捉弄,一颗心就如一团余烬,只有热度却散发不出耀眼的光芒来。懂得道理却又不身体力行,这样的人生难道不荒唐吗?

是以,既然世人明知“天上不会掉馅儿饼”,那么就应该恪守勤勉之道,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做人处事,莫要心生任何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之念。如此一来方能有所回报,心灵得到安宁,肉身得到衣食,于付出与收获之间了悟到佛理禅道。

古印度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治理下,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但是这个国王常常担心自己死后,自己的两个儿子不能像自己那样把国家治理得这么井井有条。于是国王告诉两位王子,一个月后谁要是能想出来一个可以让国家世世代代兴盛的办法,那么将来就可以继承王位。

大王子赶紧召集一些大臣,让他们献计献策,一位大臣说:“我们应该把天底下所有的知识都汇聚在一本书里,只要人民可以读完它,那么国家自然就永远强盛了。”大王子采纳了这个建议,命人开始编写这本书。

小王子却觉得办法应该到民间去寻找,于是孤身一人来到民间寻访高人,恰巧碰上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小王子与僧人交谈后觉得此人不凡,于是想请他为自己解答心中的难题。僧人听完后,当即送了一句话给小王子,小王子听后顿时豁然开朗。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大王子带着一本厚厚的书来见国王,小王子手中却只拿着一张纸。国王命人先把书呈上来,看了几页后说道:“这么厚的书,人民得花些时间才能看完,而且就算看完了,也未必能明白其中全部的含义。”

于是国王又让人把小王子手中的纸条呈上来,国王看完后,当即说道:“以后只要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能按照这纸上所写的去做,那么国家就会永远繁荣下去。”

原来纸条上写的正是那位僧人对小王子说的话,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那个僧人给小王子的办法,正是世间因缘业报的关键所在。明白了各种妙谛,那么自然会有善缘,得善报。

不过在现实生活里,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由于自身心性的浮躁,不能够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干出一番事业,而是总想着天上掉下一块大馅儿饼,自己不用付出多少就能有所回报。久而久之心魔滋生,孽缘也就会越来越近。社会上的一些骗子,不就是屡屡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行使各种伎俩,骗财骗物甚至骗色吗?不久前被电视曝光的某种保健品,在卖给患者又酬送患者各种福利之后,简直就成了赔本赚吆喝。但是很多患者却以为真有这样的好运降临,不用花钱就可以买保健品。后来黑幕被揭开后,患者大呼上当。再比如说一些刚刚进入传销窝点的新人,会受到贵宾般的待遇,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对新人的洗脑而已,目的是让其安心留下,发展下线骗来更多的人。而传销的本质,就是希望天上掉馅儿饼。

佛家之心,讲求平静淡然。而这平静淡然,就是福至不大喜,祸到不大悲。心中清明无比,既知天上无掉下馅儿饼之事,亦晓天无绝人之路之理,心似古井,则本相自然可现。本相都被捕获在心,那么难道还掌控不了自身的命运吗?

……陷阱总会披上最华美的外衣。

同类推荐
  • 认识圣经

    认识圣经

    本书是有关介绍圣经背景知识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对《旧约》、《新约》的历史和《圣经》各篇及《圣经》中主要人物、预演故事等方面的介绍。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 生死皆是禅

    生死皆是禅

    有人说,这婆娑世界便是一片苦海,无论如何都难逃尘世的重压,却又一切尽如镜花水月,繁华过后终成空。无论悲喜,哭过笑过之后,亦为罔然。所以,看惯这尘世浮华之人,苦求解脱,却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依附于禅。那么禅为何物?事实上,禅的本质极其简单,只要放下知见分别、远离价值判断、取舍贪著,透彻地直指事物本身,就可以明心见性。然而,这世间有几人可以放下、远离、不贪?所以虽经苦修,却依然难成正果。因此,我们不必强求真实的解脱,只需将一颗狂躁、贪恋、执著的心放平和一点,再平和一点,不要太过狂躁、贪恋、执著,就会活得比原来真实、快乐。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综漫之虚无神魔

    综漫之虚无神魔

    吾,即是神,也是魔!吾,即使光明,也是黑暗,吾并非混沌,吾,什么也不是,吾!就是虚无的主宰!极·无上虚无神魔本源主宰!!
  • 帝妻

    帝妻

    气死她了!一不小心穿越过来,居然成了朱雀国叶王府的木头小姐!遇上刁钻的皇帝,还敢嘲笑她?哼,她可是商业奇才呢,财倾天下,怕你不成!水火不容的两人,竟在一次次的较量之后,惺惺相惜。她毅然斩断一切羁绊,陪在他的身边,看他笑傲天下,统一山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90后的时光

    90后的时光

    90后是怎样的一个年代?怎样的一个世界?我不知道。或许是一个朦胧的年代,或许是一个纯真的年代,也许是一个尚未开化的年代,也许在我不知道的世界有我不知道的疯狂。有人说90后是被宠坏的一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没有忧虑的世界里寻找烦恼;也有人说90后是沉重的一代,肩负着三代人的期望,在三座大山之下生存。有人说90后是没有思想的一代,在奢靡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也有人说90后是叛逆的一代,乖张跋扈、不听良言,总是把自己弄的伤痕累累。有人说90后是软弱的一代,温室的花骨朵总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也有人说90后是激进的一代,偏执的思想总是令他们做出疯狂偏激、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 御劫游

    御劫游

    生有无量劫,何苦是屌丝。他在机缘造化下,坚持着本心。以一颗凡尘心保卫故土,搅动起寰宇的风云。女神?那可是我老婆!!财富?我宇宙货币是我创造统一的!权利?仙主,神主,魔主,佛主都是我麾下契约人好不?力量?我所保卫的,它将永存不朽!天地变幻,吾心永存!欢迎加入我的QQ群:106018193更新说明,现在没有签约每更新两章休息一天,有追看的可以留言叫我不用休息的,毕竟存稿我有很多,不更也是为了存稿。签约上架后都是每日两更,无休息。
  • 非主流清穿

    非主流清穿

    同样是穿越,别人就是宅斗宫斗各种与女人斗。而她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她是伯爵父亲的嫡长女,还有亲娘亲哥哥撑腰,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在家里斗她。据说以她们家的规模,她出嫁的礼冠上少不了东珠,完全不需要为了嫁个体面的丈夫勾心斗角。等到嫁了,做为一个嫡妻,作为一个她公公千挑万选脱颖而出并且作为未来当家主母培养的儿媳妇,她不找别人的麻烦别人就该谢天谢地了。
  • 五虎断门刀

    五虎断门刀

    潦倒老儿,落魄少年,青樽煮酒,白马换钱。江湖路上无大侠,刀枪阵里少朱颜。神兵不过镜中花,秘笈何曾在眼前?刀行塞外,剑落江南,残阳夕照,雁阵惊寒。长亭外几句言语,古道边一声轻叹:宁可心在江湖不把江湖言,切莫身在江湖却把江湖怨!
  • 逆袭女王蝶变重生

    逆袭女王蝶变重生

    即使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依旧不忘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财富,并贯彻其致富道路上的每一刻,即使生活空间被压迫到最低限度,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爱好。我是宋怀蝶,我为自己带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澜城以北,蒹葭苍苍

    澜城以北,蒹葭苍苍

    一场大雪摧毁了易小同所有童年的梦想与追逐,他被赶出家门,在乡下生活三年,最后心智趋于成熟,后来遇到改变他一生的一个班主任,是他让易小同了解了什么叫做梦想?以及给予了他再次追逐梦想的勇气。林筱雨,楚音予,栗雪,唐九,宋煜,韩柏,苏瑶,方清……其实梦想,一直就在你们的脚下,你们,一定要朝着自己的梦想,坚定的走下去。
  • 九世杂谈之龙九子谈

    九世杂谈之龙九子谈

    当初要是没有打开那个盒子,也许我可以脱离萧家传了九世的命运。萧家九代单传,爷爷给我留下一个木盒……和一堆谜团。“……你不要让我失望。”他这般说道。可是,我真的值得他信任吗?我知道我无法回头。所以,螭吻,答应你的事,我决不食言。“龙生九子,其性各异。”这里要谈的,是我初遇螭吻的事。
  • 第五天

    第五天

    徐丹在一次空难中不幸身亡。K为兄弟着想,想撮合子俊和雷小雅在一起,雷小雅也主动地向子俊表白。然而徐丹却幸运活了下来,但却失去了所有记忆。在医院的帮助下,徐丹决定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在这时候雷小雅的父亲出了交通意外不幸离世,父亲在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告诉了小雅一个秘密。K在最后知晓了一切,他会为自己的兄弟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否大家也会和K做出一样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