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0400000038

第38章

冷眼旁观《基金法》

200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布。该法的出台使市场猜测纷纷平息,代之而来的是一片叫好声。这些判断是否可靠?基金法中有哪些值得推敲的问题?

◎记者:陈教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出台,市场反映热烈,人们普遍认为这部法律为中国基金业正常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您怎么看待这一法律?

陈志武:我不赞成这部《基金法》出台。一方面我希望中国有更好的法治,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的法律已经太多了。目前不是法律多少的问题,而是法律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或者法律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

从法律经济学角度讲,一个国家可能属三种情况之一:第一,没有什么法律,大家都去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坏人和好人都各显神通;第二,有一部法律,但不怎么执行,或执行起来很随意、很随机,不确定性很大;第三,有一部法律,执行得很严格、很规范,社会秩序运行良好。

就第一种情况而言,最不理想,大家都可以违规,社会秩序运行的形态,全凭个人的能力和强弱;第三种情况下,社会秩序运行良好,各种行为有法可依,人们都把法律当一回事,社会有序发展。第二种情况恰恰介乎二者之间,这是一种对不守规矩者最理想的法律状态,因为这种法律把真正守规矩的人的手脚捆住了,只有他们把法律当一回事,而不守法的人却可以站在法律之外,享受各种特权。因为即使大家知道有一部法律,但是不是被执行、执行得是否公正?如果执行起来很困难、很随意,那么人们会相应地作出行为选择。遵守的话,你得不到好处,而不遵守的话,被发现的概率非常小,或者可以凭借某种手段凌驾于法律之外。或者是,即使被抓住,负的责任也不多。中国目前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出台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其出台只是意味着多了一部法律,但多了一部法律又怎样?反而是对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多了一种束缚,为那些没有特权的人的进入设置了更多的门坎。因为基金行业很新,我觉得从行业发展考虑,这部法律最好不要出台。其实,就我所了解到的,一些参加起草和审议该法律的人也未必对基金管理、对证券交易有太多的了解,他们自己也不一定清楚这个行业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哪些应该约束、哪些应该放开,等等。这样的立法,简直太可怕了。

◎记者:那么,您认为我国的《基金法》应该什么时候出台比较合适呢?

陈志武:首先,我要强调并不是说如果没有《基金法》,基金行业就会无法无天了。恰恰相反,现有的《证券法》、《合同法》、《民法通则》、《刑法》等都足以规范新的基金行业,新的《基金法》反而容易与现有的法律相冲突。

一个行业什么时候该出台法律或者该出台什么法律,可能的情况一般有两种:第一,一个行业,业务已经成熟,运作到现在却没有法律,出现的问题已经很多,但没办法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法律更多的是为了约束、克服违规行为对这个行业的损害。这样,大家对出现问题的行为、形态有了清楚的了解,出台的法律要针对危害程度进行限制,并设定合适的处罚范围和程度。这种法律,更多强调的是约束性条款;第二,对一个新行业而言,不管立法者还是业界,可能对其中的问题还并没有相应的认识。如果要出台法律,从理念上立法者应该更主要的是要通过立法为该新行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是鼓励性的。也就是说,给他们多开“绿灯”,鼓励他们发展,是要通过立法来约束行政监管部门的权力,让该新的行业不至于被监管部门把手脚捆起来。这样,可以通过立法,减少行政部门的约束。

基金行业正是一个新的行业,应该适应上述第二种情况,采用鼓励行业发展的立法方针。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却不理想,中国的立法者一谈到立法,就习惯性地想到“约束性”的条文,而这些条文通常不是要约束行政部门的权力,反倒是一边倒地增加、扩张行政部门的权力,把新的行业的发展空间压到最小,那有何必呢?这部《证券投资基金法》也一样,还是偏重于约束从业者、扩张行政监管部门的权力,这反而不利于基金行业的发展,违背立法初衷。

◎记者:陈教授,您觉得我们的学者不能借鉴国外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基金法》吗?

陈志武:我国与英美不一样。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形态,不是简单的照搬就可以凑效的。比如,当初人们以为只要有了机构投资者,他们就可促进中国的公司治理。可是,以银广厦事件为例。一些基金公司如中经开都持有很多银广厦股票,按道理,银广厦出了问题,应该由基金主动去起诉银广夏,但中经开和这些基金公司并没有这么做。而既使在律师去找这些基金时,基金还老大不情愿。如果在美国,基金经理肯定会去找银广厦、主动打官司。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我们国家的基金公司一般都是国家直接或间接控股,还属于计划经济,基金公司的经理由政府或者政府控股的公司任命。到最后,只好由银广厦的股东起诉,而到了法院,法院系统又是障碍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法律越多,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反而降低了,反而约束了守规则者发展的机会,鼓励了那些有特权的人的赢利空间。

◎记者:事实的情况是,《基金法》出台前后,媒体一片叫好,纷纷认为该法律出台限制了不法者犯罪的机会。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陈志武:这种情况,只能是反映了学界、业界和媒体的一种良好的愿望。这种愿望往往不能切合实际,带来的必然是相反的结果。法律制定者把执行者过分理想化了。但,这些执行者又恰恰不是他们抽象那样的没有私利的机构,而是由一些非抽象的、有私利的人在运行。良好的愿望往往是违背了现实本身,只能在现实、人性面前败下阵来。比如,周正毅事件后“央行121号文件”的出台。当时很多人也是一片叫好,认为这样可以堵住腐败者钻空子的机会。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这个文件反而把一般出身的人的发财路堵死了。因为那些想通过文件堵死周正毅之类的人太天真了。

因为不管文件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约束如何,周正毅之类恰恰可以通过别的途径,绕过文件约束,拿到更多的实利。而一般人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样,文件出台带来的结果是堵死了一般人的致富机会,却给执行的官员更多的“寻租”机会。再比如“仇富”心理。很多人呼吁要限制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比如禁止住豪华房、开豪华车等。但实际上,应该意识到这种愿望背后的现实。因为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只要是正当途径赚到的钱,就应当让他们去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去花费。限制了有钱人的消费意愿的话,也限制了他们自身能力的发挥、限制了他们继续发财创业的动力。高消费激励他们去努力工作,给更多人带来工作的机会。

中国自从明清开始,基本上没有哪一件新鲜事不是由政府主导或垄断经营的,但也恰恰从明朝开始中国越来越落后于西方。我很担心刚刚发展的基金行业的前景。

◎记者:那么,是不是说出台一部法律,都要经过充分的认证,才能决定呢?

陈志武:是这样的。就美国对对冲基金的监管来说。在过去几十年中,总会有很多人都觉得应该出台一部法律约束一下,于是立法者举行多次听证会,但每次听证过程中,大家充分权衡利弊,最后还是觉得不监管比监管要好。于是决定不立法监管。

◎记者: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的《基金法》,应该站在鼓励基金行业发展的角度立法?

陈志武:是的。像前面所说的,面对新的基金行业,立法应该在于帮助、支持行业发展,限制业者条款要尽量少些,多些鼓励性、开放性条款,多些约束行政管制权力的条款。法更多的应该是保护人们的创业权利,保护他们不受到行政管制的不合理干扰。换句话说,正因为基金行业很新,可能出现问题,法律应该去鼓励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让有资格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受到法律保护。而实际的《基金法》,远远不是这么回事。很多人不但没有受到更多鼓励,反而受到更多限制。

同类推荐
  •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金融改革,内容包括银行管理体制改革、证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和企业改革、金融监管和金融立法、金融市场开放等。
  • 中国经济缺什么

    中国经济缺什么

    《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是15位经济学家与作者朱敏阔论金融时政的访谈精华录,共同探讨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缺什么,及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缺什么两大主题。关于中国经济的更多问题,《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中都作出了精彩的论述,涵盖了股市、货币政策、房地产、金融安全、社会保障、增长模式转型、国进民退等热点争议问题,把脉中国经济。书中,15位著名经济学家倾情畅谈。陈志武、茅于轼、斯蒂格利茨、刘伟、夏斌、白重恩、艾丰、魏杰、魏加宁、张卓元、吴晓求、盛洪、张文魁、江平和黄桂田,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权威专家。
  • 清真产业与认证

    清真产业与认证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清真认知、清真产业、清真认证,介绍了伊斯兰、《古兰经》、穆罕默德、穆斯林,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国内外清真产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论述了国内外清真认证工作体系。书中还介绍了我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形成简史与近况。本书简明实用,可作为清真认证学习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清真产业的工作者学习参考。
  • 小国的痛苦和大国的烦恼

    小国的痛苦和大国的烦恼

    在全球化显现退潮迹象的今天,各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小国是选择继续开放,在市场风浪中承受痛苦并成长,还是暂时关上国门,先做好自己?大国是挟巨量经济规模之威,重新谋取规则优势,还是超越烦恼,以迅捷的改革与合作推动进一步的全球化?
  •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编写的。全书分12章,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概述、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中国旅游资源分区、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旅游资源管理、旅游资源审美、中外旅游资源的精华——世界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展望。本书突出了高职高专教学注重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有机地融合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要素,注重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方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热门推荐
  • TFBOYS爱若微笑天晴自好

    TFBOYS爱若微笑天晴自好

    爱是人生中经历的一段插曲,难免会有些坎坷,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tfboys,我来喽~为了能见到你们,我可是很努力的…………”当天真烂漫的她遇见霸道帅气的他,会擦出怎样爱的火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妖狐魔法师

    妖狐魔法师

    上古与龙族延续下来的邪狐族,山野避世隐居,其中一名小族中名声最烂的少年——奥迪斯梅博梦想着可以外出闯荡。终于,他拥有机会,离开了邪狐谷,得到了暗黑圣魔导师留下的至宝——暗黑之书,这也是他日后被众多势力所追杀的根源。
  • 无良仙尊:小妖要反扑

    无良仙尊:小妖要反扑

    一心往上奔着的白戈,只想有朝一日能够爬上九重天。只可惜,总有一个不要脸的仙人,想拽她的小腿。你拽腿就算了,你还压倒我!白戈怒了:脸是个好东西,我希望你能要点。无良仙尊:你是个好东西,我想要全部。话落,继续压倒,在压倒,花式压倒!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
  • 不做丫鬟很多年:冷艳王妃

    不做丫鬟很多年:冷艳王妃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尽,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她生来便拥有着最尊贵的身份,父母宠溺疼爱,皆是她开心无忧的理由。直到那黑夜下的一次政变,她沦为异国府邸一名最为卑贱的烧火丫头,长久的梦魇与痛苦让她学会了忘记,变得如一具活着的尸体。他是异国的冷傲王爷,为人处事的手段亦如他的名字一样‘冷’,脸上的那道伤痕让人一看不由自主的便怯了几分。只是饶有兴趣的与人玩笑,他便要了相国之女做王妃,不想迎进门来的,却是一位双手粗糙如麻布的——烧火丫头…………
  • 王婆子与蓝胖子

    王婆子与蓝胖子

    他们意外穿越到了这个没有见过的世界,是宿命还是意外?看王婆子如何和蓝胖子一起走上成神之路!是基佬?还是兄弟!
  • 樱花倾倾落,槿花城城飘

    樱花倾倾落,槿花城城飘

    一日的中午,韩凌樱去机场接人,遇上了他,两人因为一句“花痴”产生了矛盾;两人再次邂逅,吵得不可开交,两人会不会因此
  • 逆天逆命大无传

    逆天逆命大无传

    每天都有人在说送快递的,送快递的……结果这种好事,还真的让叶枫给遇上了。所以他就来到了异界。成为了玄道宗最垃圾的弟子。两个神秘怪物的到来,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开始逆袭。不要误会,这两个怪物是人,是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和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子。之所以会称他们为怪物,这完全是误解,不就是折磨死了你玄道宗几个弟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玄道宗一共有八位长老,其中一位姓姬,排行第八。就是他把叶枫推出去做挡箭牌的。不知将来,他看到了叶枫的成就之后,会不会后悔?
  • 斩妖之魂

    斩妖之魂

    三界之战,谁为胜者?段天涯为了成为一代天骄斩妖士,历尽千辛,踏上了巅峰之路。仇恨,友情,爱情,亲情一个个浑浊他的双眼,不能自拔,又是谁帮他指点迷津,又是谁为他指引道路。一切精彩内容尽在斩妖之魂!
  • 娶个蛊女做老婆

    娶个蛊女做老婆

    阴差阳错上了女友的闺蜜竟然中蛊了,之后我走向了一条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