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清风,仙人常驻此。芳草迷小径,有缘自寻得。
南山山峦叠翠,有白色猿猴常鸣叫于山崖之间,叫声远远回荡在群山山脉。
山阴处有深谷小溪,瀑布藏于深林。山阳处面对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
此地盛水晶石,又蕴含丰富的黄金,常有凡人踏遍三山五岳也要寻得此山。挖得黄金万两发家致富,却是无功而返。
南山匿于群山深处,这里从无凡人踏足,清风常在谷中呼啸,山中的泉水清甜可口,能治时疫。
这谷中隐着一修真门派。落絮门。门中之人都是仙家的儿女。送往此处清修。待修成之日,变可成神。
一年,南方瘟疫肆虐,三年未下一滴雨,民不聊生。
就连北号山上的紫云门派,位列修真四大门派之首。也是有心无力。
落絮掌门,朱月师太悲悯众生,在与云鹤的对话中,得知山外的疾苦。
一日,朱月师太率众女弟子,聚于谷中一湖,名曰:祛尘湖。此湖聚谷中水之精华,水质清澈如镜,能治时疫。湖面四周桃花环绕。正是四月,谷中的清风,刮落了满树的花瓣。
朱月师太神色淡然,于正午时分,集太阳之热,并周遭弟子之功力。行蒸水之法。只见湖水仿佛沸腾般,升起阵阵白雾。。
谷中风神扬婆婆,已经受了朱月师太所托,收起风葫芦。待雾聚成云,再把祛尘湖的云吹到南方。化成大雨,倾盆而下。掉入井中河里。百姓喝了祛尘湖的水,病很快就好了。
总要让他们知道恩人是谁。这扬婆婆可不像朱月师太,做了好事不留名。她做人如她刮风性格,一向高调。眼珠一转,便化作一土地婆。附身于一医婆身上,讲原委细细说于百姓知晓。
不久,民间传颂着落絮门的善举。人们纷纷仰慕落絮门,不少凡人开始找寻终南山,欲修炼成仙。
此去南山并无前鉴,只凭着上古传下来的一本古卷:山海经。
民间有志男女皆手持山海经纷至沓来。却仍是寻不见落絮派。
朱月师太此举,耗费其二十多年的功力。心神俱疲。便把教中事物托付给大弟子霉味掌管。
自己坐于南山崖上,一颗老松树下瞌眼修行。那山顶险峻无路,峭壁陡立。凡人绝攀不上,师太不许弟子用飞行术扰其清修。嘱咐霉味,有事可托云鹤来信。
终南山脉,连绵数百里之外的西南方,有个小村庄,叫”蓝花村“,因此地盛产蓝花,摘了磨成浆,便可做成衣服的燃料,成色极为清雅。村里人采之集中收购,用驴车一筐筐载着,带到数百里外的江城卖给染料坊。
也常有南山谷中的女弟子,妆成村姑,来此收购蓝花,给的价格比市场的高出许多,村民们省了路费。又多赚了钱,多期盼她们来收购蓝花,常见她们所过处,留下一股桂花香气,环佩叮当,丹唇慢启。笑起来两颊生花,俏若桃花。不止少年,连孩童妇女也不觉眼痴。都称其为:姑娘!
有倾慕者问其往何处来?答曰:从来处来,往去处去。
问了几次,姑娘总是这一句话,知问不出什么。也就不再追问。
少年们总聚在一起感叹:若能娶得其中一位姑娘,让他做什么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