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2300000027

第27章 卷五(6)

【译文】

儒家的君子,尚且能远离厨房,不忍心看到活的动物被杀死,听到动物被宰杀时的惨叫声,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高柴、折像二人并不知道佛教的教义,但是他们都能做到不杀生,这是仁慈之人天然的善心。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要远离杀生的事,必须尽力做到这一点。喜欢杀生的人,临死会遭到报应,子孙要遭殃,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不能一一记下来,暂且在本文的末尾举几个例子吧!

【原文】

梁世有人,常以鸡卵白和沐,云使发光,每沐辄二三十枚。临死,发中但闻啾啾数千鸡雏声。

江陵刘氏,以卖鳝羹为业。后生一儿头是鳝,自颈以下,方为人耳。

【译文】

梁朝有个人,经常用鸡蛋白沐浴,说这样能使头发有光泽,每次都会用去二三十个鸡蛋。死前,他听到了头发中传来几千只小鸡的啾啾鸣叫声。

江陵有个姓刘的人,靠卖鳝鱼羹为生。后来生了一个孩子,头像鳝鱼,从脖子以下,才是人形。

【原文】

王克为永嘉郡守,有人饷羊,集宾欲宴。而羊绳解,来投一客,先跪两拜,便入衣中。此客竟不言之,固无救请。须臾,宰羊为羹,先行至客。一脔入口,便下皮内,周行遍体,痛楚号叫;方复说之。遂作羊鸣而死。

【译文】

王克做永嘉郡守时,有人给他送了一只羊,他就想开一个宴会来宴请宾客。那只羊就将绳子挣断,冲到一位客人跟前,跪下拜了两拜就钻入客人的衣服里了。谁知那人竟然没有对别人说,也没去为那只羊向王克求情。不久,羊便被宰杀做成了羊羹,先送到那位客人面前。他夹了一块肉,刚送进嘴里,就觉得那肉窜入皮内,周身乱窜,他疼痛得大声呼号;这时他方说出羊向他求情的事来。然后他发出几声羊叫声便死去了。

【原文】

梁孝元在江州时,有人为望蔡县令,经刘敬躬乱,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系刹柱,屏除形象,铺设床坐,于堂上接宾。未杀之顷,牛解,径来至阶而拜,县令大笑,命左右宰之。饮啖醉饱,便卧檐下。稍醒而觉体痒,爬搔隐疹,因尔成癞,十许年死。

【译文】

梁元帝在江州的时候,有个人在望蔡县当县令,正逢刘敬躬叛乱,县里的官署被烧毁了,他暂时住在一所寺庙里。老百姓将一头牛和几缸酒作为礼品送给他,县令把牛拴在幡柱上,搬掉佛像,摆上坐具,在佛堂上接待宾客。马上就要被宰杀的牛挣脱了绳子,径直奔到台阶前向县令跪拜,县令大笑,但依然令旁边的侍从把牛杀了。酒足饭饱后,县令躺在屋檐下睡着了。醒后感觉身体发痒,抓搔后身上起了疙瘩,他因此得了恶疮,十几年后病死了。

【原文】

杨思达为西阳郡守,值侯景乱,时复旱俭,饥民盗田中麦。思达遣一部曲守视,所得盗者,辄截手腕,凡戮十余人。部曲后生一男,自然无手。

齐有一奉朝请,家甚豪侈,非手杀牛,啖之不美。年三十许,病笃,大见牛来,举体如被刀刺,叫呼而终。

江陵高伟,随吾入齐,凡数年,向幽州淀中捕鱼。后病,每见群鱼啮之而死。

【译文】

杨思达在任西阳郡守的时候,遇上侯景作乱,当时又闹旱灾,老百姓饥饿难忍,就去偷官田里的麦子。杨思达就派手下一名部曲去守麦田,偷麦子的人一旦被抓到,就会被砍掉手腕,先后一共有十几个人遭殃。后来这个部下生了一个儿子,孩子一出生就没有手。

齐国有个奉朝请,家里过于奢华,若非亲手宰的牛,吃起来就觉得味道不鲜美。三十多岁的时候,他患重病,看见一大群牛冲向他,他觉得全身如刀割般疼痛,在大声呼叫中死去了。

江陵的高伟,是跟我一起来齐国的。几年以来,他常常去幽州的湖泊捕鱼。后来他患了重病,常看见一群群的鱼来咬他,因此而死了。

【原文】

世有痴人,不识仁义,不知富贵并由天命。为子娶妇,恨其生资不足,倚作舅姑之尊,蛇虺其性,毒口加诬,不识忌讳,骂辱妇之父母,却成教妇不孝己身,不顾他恨。但怜己之子女,不爱己之儿妇。如此之人,阴纪其过,鬼夺其算。慎不可与为邻,何况交结乎?避之哉!

【译文】

世上有这样一种痴迷之人,不懂得仁义,也不知道富贵由天。给儿子娶媳妇,嫌媳妇的嫁妆太少,于是就仗着自己当公婆的尊贵身份,怀着毒蛇般的心性,恶意辱骂媳妇,什么都不忌讳,甚至谩骂侮辱媳妇的双亲,这反而是教媳妇不孝自己,也不顾她的怨恨会带来祸害。只疼爱自己的子女,不爱护自己的儿媳。像这类人,阴间地府也会将他们的罪过记录下来,鬼神也会减掉他的寿命。万万不可与这种人为邻,更何况与这种人交朋友呢?还是躲开他们吧!

【评析】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颜氏自己归心佛教,对佛教虔诚至极,同时还开导子孙皈依佛教,并且通过分析举例来对佛教的教义进行评析,以坚定子孙对佛教的信仰。在颜氏看来,佛教和儒学是相通的,他们并不对立。针对世俗对佛教的五种指责,颜氏一一作了辩解。他的辩解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从中表现出他令人钦佩的智慧和思辨能力,其逻辑思维和辩解方法也非常值得借鉴。

佛教应该是众多信仰中的一种,不同的人信仰也有所不同。古人也一样,就拿佛教来说吧,有对其非常虔诚的,比如颜氏;有的则坚决否定,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要数范缜了,他跟众多僧侣的论辩以及他的《神灭论》都引起了当时齐朝上下的轰动。历史发展到唐朝的时候,佛教再度空前繁荣,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佛教的时候,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又作为一个对立面的代表人物站了出来。

提到韩愈,也许紧跟着他闪现在人们头脑里的是他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也因此被后世认为“文起八代之衰”,其实他还发起了一个比较著名的运动,即“辟佛”。

唐朝佛教盛行,宪宗本人对佛教也非常着迷,所以他就专门派遣使者到凤翔去迎取高僧的舍利。佛骨舍利被送到专门建造的寺庙后,朝廷内外王公大臣奔走相告,顶礼膜拜,用佛教的方法洁身沐浴,供奉奇珍异宝,纷至而来者络绎不绝。韩愈听说后,看不下去了,就给朝廷上了一表,对“佛教”谈了他自己的看法。

他说:“所谓佛教,不过是外国人的一种法术罢了。在上古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后汉时传入中国。从前黄帝在位百年,大约活了210岁;少昊在位80年,活了100岁;颛顼在位79年,活了90岁;尧在位98年,活了118岁;舜在位百年,也活了100岁。这段时间里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人寿年丰,而恰好这段时间我们中国压根儿没有佛教。到了后来,商汤也活了百岁,其子大戊在位75年,武丁在位50年,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到底活了多大年纪,但仔细推算,也不少于100岁。周文王活了97岁,周武王活了93岁,周穆王在位55年。这个时候,佛教也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这显然不是信奉佛教的结果。汉明帝时,佛教才开始传入中国,而汉明帝在位不过18年。再后来,天下战乱频繁,帝王们的国运也都不长久。宋、齐、梁、陈、北魏等朝代,信奉佛教更加虔诚,反而这些朝代的寿命更加短促。梁武帝在位48年,前后三次舍身寺庙,宗庙祭祀不用牲畜,白天只吃一餐饭,并且食品也仅限于蔬菜、水果之类。后来侯景作乱,梁武帝饿死在台城,梁朝也很快灭亡了。拜佛本来是想求福,实际情况反而是招致祸患,由此看来,佛教是不值得信奉的。”

他继续论道:“释迦牟尼佛本来是外国人,与中国语言不通,衣饰也不同,佛教徒说的话也不是先王的法言,身上不穿先王的法服,不懂得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佛还活着,他来朝拜,陛下只不过是容纳并迎接他,在宣政殿见一见,设置礼仪,赐给他一件衣服,然后派几名武士护送他出境。对他的待遇,在外人看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现在的情况却是,佛已经死了很久,一块枯朽的骨头,不吉利而且肮脏有余,怎么能拿到宫廷来呢?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对于鬼神,恭敬它,但又要远离它。’古代的诸侯国进行凭吊活动,事先都要让巫师们用桃符占卜,待排除了凶兆后,方才进行祭奠。现在无缘无故取来佛骨这种腐朽肮脏的东西,陛下亲自去观看,巫师事先也不念咒符,不进行占卜,而大臣们又不批评这种做法的错误,御史们也不指出这种行为的过失,我实在感到无比羞耻。我请求陛下将这佛骨丢到水里烂掉或放进火里烧毁,永远杜绝信奉佛教的罪恶根子,斩断天下人对佛教的迷信、疑惑,根绝前人的困惑,使天下人都晓得大圣人的所作所为是多么高明。佛如果有灵的话,我们的这种举动必定会被报复。如果真发生什么灾祸,我甘愿来承受这一切。皇天在上,明镜高悬,我无怨无悔。”

唐宪宗看后,勃然大怒,气得要将韩愈处死。在众人的劝说下,宪宗皇帝才免了韩愈的死罪,把他贬为潮州刺史,发配到荒凉的南国边陲。

对于他们的信奉正确与否我们暂且不予判断,单就他们的本意而言,都是好的。颜氏推崇佛教,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佛教教人向善,有仁爱之心,不求功利,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也是很多不信佛教的大家们所推崇的,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而反对佛教的人的主要原因应该跟他当时的亲身经历有关。事实上,因皇帝一心推崇佛教而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的例子并不是没有,大规模建造寺庙,要动用大批人力,耗费大量物力财力,再加上国家还得养着大量僧尼,这对国家的财政带来很大的影响,给人民带来更大的负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那个年代,何止是四百八十寺啊!

每一种事物总会有针对它的不同声音并存,因为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有优点又必然有弊端。对于佛教来说,古人已经为我们指出了它不同的方面,综合起来应该是很全面的了。结合今天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就会变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一种信仰,不能像唐宪宗那样盲目信从,也不能像韩愈那样全盘否定,而应该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就像文中颜氏告诫子孙不要滥杀小动物,他的解释源于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今天我们看来,爱惜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不要滥杀动物,是对孩子教育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中外许多大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强调这一点,因为他们认为杀戮动物会使孩子心肠变硬,那样的话,孩子就会对所有的生命失去仁爱之心。在今天,保护动物又跟生态平衡,以及人类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保护动物就不仅仅是孩子是否有仁爱之心的问题了,还是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和使命问题。

同类推荐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执悟2

    执悟2

    《执悟》记录着初础同志读书学习的勤奋经历,包含着他对管理工作的静心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生阅历的经验积累。全书共94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读书与思考》,下篇为《小故事的启迪》。虽然,书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从一个金融管理者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作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作用。
  •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奥运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仪式中地位独特,相比闭幕式和颁奖仪式,更受世人关注。
  • UFO最新真相

    UFO最新真相

    2010年以来,不明飞行物莅临地球迹象激增,欧美主流媒体一反常态给予登堂入室的报道,这种改变的背后是什么?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2010年底不约而同公开宣称,2011或2012,UFO将大量降临地球,这种说法意味着什么?
热门推荐
  • 我是大公鸡

    我是大公鸡

    项羽为什么牛?因为力气大啊,力能扛鼎!李元霸为什么牛?因为力气大啊,双锤八百四十斤!吕布为什么牛?因为,因为,因为吕布武艺好啊,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力气肯定也大就对了。所以,当林海知道自己能抽三个葫芦娃技能的时候,他是很想要金刚不坏和力大无穷的,可是天不遂人愿,他却抽中了最废材的三个技能,这还不算,他还悲催的抽中了鸡族。于是,他走到哪,哪里就留下一个见义勇为的侠鸡传说。
  • 扮作绵羊吃掉你

    扮作绵羊吃掉你

    有一天暮云这样问自己:为什么当初可爱的小妹妹有一天突然告诉我她是一个男生为什么我喜欢的人有一天告诉我我喜欢的其实是他弟弟为什么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只有我不知道?然后又有一天某个牵着我的手给暮云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就是她太笨了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芦花飞时燕子去

    芦花飞时燕子去

    王落叶在老家开办了一家律所,从此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奇葩和家长里短。嗯,重新开始更新,我想让这本书充满专业性知识,各位慎入。
  • 原始剑道

    原始剑道

    燕雀穷生为筑巢,身死奔波枝头空,迟暮之年寒霜至,万般苦难渡一生。众生皆活自世界,黑白对错一念中,天地无情自成道,世间何处是征程。
  • 天性迷途

    天性迷途

    人有天性,迷途未返。“这是人的天性,我只是在诠释它的意义罢了。”“多年来我所经历的事情告诉我,处处的隐忍绝对不能换回他人的尊重。”----席天
  • 魔王的逃妻

    魔王的逃妻

    她长相不够倾城却很孝顺,世人说她是煞星,她道世人看不清。但凡与她接近的人都得死,大婚那天克死相公,一怒之下离家出走,寻找真爱。然而却发现事情真相的背后,隐藏着一场阴谋。一把断魂刀,使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她究竟是谁,她又与魔君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最后她会选择谁?
  • 终极之呼延觉罗修

    终极之呼延觉罗修

    这是一篇以铁时空的铁克禁卫军呼延觉罗修的角度在终极系列里的故事来写的,本人很喜欢修这个人物,但每次看到修只只知道帮助夏天时,默默的承受这一切,我就很不爽,所以我会写出,不一样的修来,当然啦,修香恋是不可少的,至于,寒么,不知道,也许会有个好的结局,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修。不喜者,忽入。
  • 妃休不可,腹黑太子妃

    妃休不可,腹黑太子妃

    唐浅浅,Z国最懒惰的天才少女,莫名其妙的成了万千穿越大军当中的一员,还嫁给了神马无良太子摇身变成了倒霉太子妃。所以,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开始,唐浅浅就无所不用其极的惦着一件事,那就是一纸休书。各种诬陷陷害,各种下毒流言,各种绿帽子……阴谋,阳谋。唐浅浅以为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可为什么,那休书不止拿不到,反而越来越远?唐浅浅终于发飙了。一把揪住男人的衣领,“南耀羽,你到底要怎样才能给我休书?”男人笑的魅惑倾城,“给朕再生个孩子,先!”“尼玛做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品司机:护卫美女同事

    绝品司机:护卫美女同事

    恶人飞扬跋扈,身怀绝技的小司机张云凯在不知不觉中把护卫和帮助公司美女同事视为己任,且不计回报,可没想到人家基本上都不答应,非要以身相许或者不求天长地久什么的,搞得他真有些应接不暇了,有时候都想逃跑。
  • 半染晨夕半染晗

    半染晨夕半染晗

    现在的我拥有了全世界,却唯独少了一个你,我仍然一无所有。如今,我已不是当初那个个我,你也不是当初那个你,你是否愿意重新接受我?是否愿意放下一切,与我重新开始?是否愿意执我手度一生?(这里一个陌娮,新发文,请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