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2300000003

第3章 卷一(1)

序致第一

【原文】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译文】

古代圣贤的书籍,教诲人们要忠诚孝顺,言行要谨慎检点,要建立功业使美名播扬,所有这些做人的道理,都已讲得很全面很详细了。魏晋以来的一些诸子书籍,相互模仿,致使道理重复而且内容相近,这就好比屋下架屋,床上放床,多余而无用。现在,我之所以要重写这种书,并非敢要以此来规范世人的言行,只是用来整顿家风,提醒和教育子孙后代罢了。同样的一句话,因为是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出的就容易信服;同样的命令,因为是自己所佩服的人发出的就容易遵守。禁止小孩过分地胡闹嬉笑,那师友的训诫,就不如日常侍奉他的侍婢的劝阻;阻止兄弟之间的争执内讧,那尧、舜的教导,就不如妻子的劝解。我希望这《家训》能被你们所遵信,它总还比侍婢、妻子的话来得贤明吧。

【原文】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译文】

我家的门风家教,向来严整周密。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受到这方面的开导和教诲;每天跟随两位兄长,早晚孝顺侍奉父母,冬暖被,夏扇凉,言谈谨慎,举止端正,神色安详,恭敬有礼,小心翼翼,就像是拜见尊严的君王一样。父母经常劝勉鼓励我们,询问我们的爱好崇尚,帮我们磨去缺点,引导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些做法既恳切而又恰当。我九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道开始衰落,人口萧条。哥哥担起抚养我的重任,辛苦异常,但是他却多有仁爱而少威严,对人总是注重劝导,而不予以责备。我当时虽也诵读《礼传》并对写文章稍有爱好,但是在与社会世人交往的过程中受到他们的不良影响,便开始放纵欲望,言语轻狂,且不修边幅。

【原文】

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译文】

直到十八九岁,我才渐渐明白要磨砺自己的操行,然而因习惯已成自然,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改正。二十岁以后,才很少再犯大的过错,但还是经常心口不一,理智与感情相矛盾,夜晚睡觉前常常反省自己白天做的错事,今天悔恨昨天犯下的过失,自己常常感叹这都是由于当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回想起平生的意愿志趣,感受颇深,这跟那种只阅读古书上的训诫,只经过一下眼睛和耳朵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写下这二十篇文章,留给你们作为鉴戒吧。

【评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宁乱是决定社会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齐家之道,并将能否治理好家庭作为鉴定一个人是否有经世济人才能的标准。颜氏在本篇第一段就开宗明义地道出了撰写“家训”的目的,就是要用圣贤之道教育子孙后代,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理想。通观整部家训,贯穿其中的是“忠孝”二字,以“忠孝”为本,是颜氏教育子孙的指导思想,“忠孝”二字也是统揽全书的总纲。

紧接着第二段就开始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肯定了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效果。指出孩子们的共性:即对自己的长者和亲者,他们都非常信任,并且愿意听其教诲,顺其指令。家庭教育的这一优势,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所无法企及的。而“家训”正是能体现这一优势的特殊教育形式。

为了规范家族成员的言行,使其符合家族伦理道德,颜氏又特地满怀深情地描述了颜家的优良家风,表达了让子孙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愿望。同时,颜氏通过自述少年时代的不幸经历,即九岁丧父后由哥哥抚养,但哥哥有爱弟之心,却不懂教弟之道,更缺少教育之法,“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致使颜氏那时受不良习气的影响而变得没有修养。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自己觉悟了,感到自己少年时代之所以没有修养,完全是因为缺乏良好的教育。因此,他撰写“家训”以避免子孙重蹈自己的覆辙。

整篇序言,虚实结合,情理交融,娓娓道来,新意迭出,将撰写“家训”的宗旨、目的阐述得明白透彻,令人信服。

我国古代从来都是将“修身、齐家”作为“治国”的根本之道。早在《周易·家人》这一卦中就提出君子处世,不仅要注意修身,也要注意齐家,并且卦辞中还指出“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大学》篇则更明确地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指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显然这是把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而又把修身看作是齐家的根本因素,因此家教显得尤为重要。古人家教都是把人格的修养放在第一位的,这也被称作是“人格塑造法”。这种家教的方法是从上到下的教育,即首先从自身做起,然后再去要求后世子孙。颜氏能做到这样,中国的古代人很多也都是这样做的。其中,元朝人许衡在家教方面的成功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典型。

元朝人许衡,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是元代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从小就注意人格的修养。他生活的时代正是金、元乱兵之际,有一次正值暑天,他与众人一起过河阳,口干舌燥的人们见路边有梨树,便争抢梨子吃,只有许衡危坐树下自若。有人问他为何不吃,他说:“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此无主。”许衡答道:“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他不仅自己具有高尚的人格,还很重视子弟的人格教育。他引导儿子通过读《孟子》等圣贤书来培养良好的人格,而且还通过写诗的形式对儿子进行人格教育。他有一首著名的《训子》诗,通过此诗可以看出他希望儿子能够把握人生,辛勤劳作,纯真笃实,磊落忠信,致君济民,不图苟且之功名。其中“纯真”,是指自觉、真实地实践伦理道德规范,尽其本然之善性。

许衡对儿子人格教育下的一番工夫果真没有白费,在他的教育下,孩子们从小就培养了高尚的品行。《元史》本传称,他人“庭有果,熟烂坠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教化之如此”。许衡的儿子都不负父望,自强自立。长子师可“志趣端正”,官至谏议大夫,四子师敬“明经务诚,学尚节概,肖父风”,历任吏部尚书、中书参知政事、国子祭酒、太子詹事等职,官至御史中丞、广禄大夫。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古以来的圣贤名臣都很重视家庭教育,比如北宋的范仲淹、清代的曾国藩等,他们不仅自己职高位显、名垂千古,为历代所景仰,而且子侄们也非常贤能,为人们所称道。这样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三字经》中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是说古人窦燕山有五个儿子,由于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个个成才。做父母的要想把子女培养成才,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成就了孩子,同时也成就了家长乃至整个家族的声誉。当然,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就像古人所说的“课子课孙先课己”、“打铁先得自身硬”。

《围炉夜话》中说道:“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辞也。”意思是说,父辈兄长有好的德行举止,晚辈可能学不像也比不上,但是如果长辈有不好的行为,则晚辈总是一学就惟妙惟肖。可见长辈要想教育好晚辈,就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来做晚辈的表率与楷模,而不是只在言辞上下工夫。通读全篇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颜氏不仅仅是用言辞教育子孙,他要求子孙做到的,首先自己就已经做到了。

人在刚出生时就像是一张白纸,没有善恶美丑真假的概念,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言传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很显然,这里对造成孩子不良习惯的诱因分析得很明确,父母和老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模型,孩子不必有意识地去效仿,不知不觉中就会朝着父母的方向发展。所以,做父母的,要规范孩子的言行,并以身作则,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今,虽说时代变迁,但是古人的这种家庭教育风范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它的现实意义。对现代的家庭,尤其是现代家庭的家长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教子第二

【原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译文】

天资聪颖,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智能很低下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无济于事;但是智力平常的人,不教育就不明事理。古时候的圣王就施行胎教之法:妃嫔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就搬出皇宫,到其他宫室居住,眼睛不看不该看的东西,耳朵不听胡言乱语,所听音乐和日常饮食等,都要受到礼仪的节制。君王还把这些胎教之法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到胎儿出生尚未懂事时,就确定了太师、太保来讲解孝、仁、礼、义来对他进行引导教育。普通老百姓家纵然不能做到这样,那也应在婴儿开始懂得识人脸色、知道别人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诲,教育他们做大人允许做的事情,不允许做的事情就不能做。这样,等到孩子长大几岁时,就可以少挨甚至是不用挨鞭笞的责罚了。

【原文】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译文】

父母对孩子既要保持一定的威严,又不能丧失慈爱,这样子女自然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顺之心。我见到现在有一些父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一味溺爱的,往往不能如此;他们对孩子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过于迁就,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一笑了之,等孩子懂事了,就会觉得这些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等孩子骄傲怠慢的习惯已经养成时,再去管教,纵使鞭打得再狠毒,父母也难以树立威严了,而且父母越是愤怒,子女就越是怨恨,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最终会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正是讲的这个道理。俗谚说:“教导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导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说得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原文】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译文】

一般不善于教育子女的人,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他们不想因斥责怒骂而伤了孩子的脸面,不想因体罚鞭挞而使他们承受皮肉之苦。这该用生病来作比喻,怎么可以不用汤药、针艾就能治好呢?还应该想想那些勤于督促训导子女的父母,难道他们愿意苛刻地虐待自己的骨肉吗?他们这样做实在是迫不得已啊!

【原文】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同类推荐
  • 孔子原来这样说

    孔子原来这样说

    品读孔子,让你学会如何在事业上再添辉煌,更进一步;品读孔子,让你懂得如何在人生中体现价值,更有意义;品读孔子,让你知道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孔子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星与圣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姜正成编写的这本《孔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孔子中庸、修身、齐家、孝悌、仁爱等思想,借助于古今之生动实例,准确严谨地予以分析解读,给读者以思考空问,心灵的共鸣。相信你捧读《孔子原来这样说》,定会感到心灵神往;合上书卷,亦能回味无穷!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论坛是一个高规格的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白鹿书院从2005年6月成立至今,四年来一直坚持每半个月邀请一位在本专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或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开坛至今。影响甚大。它也是陕西新世纪以来最早开办的向社会开放的论坛。
  •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它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热门推荐
  • 胎产秘书

    胎产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冒险岛召唤使

    冒险岛召唤使

    携带冒险岛系统穿越,艾可感觉很满意……不但能选择冒险岛里的职业还能召唤冒险岛怪物和物品?实在太强大了有米有……只是,为什么异界主流职业是召唤,技能类似游戏技能,更有甚者……那个站在高高神坛上的大人,暗黑破坏神怎么跑到这里来的?
  • 校草太霸道:小姐别走

    校草太霸道:小姐别走

    【霸道宠文,宠到没节操】初次见面,她们被当成花痴,某三男直接无视而过。肿么可以这样,她们好歹也是倾国又倾城的大美女啊。此后,某三男领悟过来,开启猛追狂打,死不要脸,她们从此逃也逃不掉,躲也躲不掉。终于有一天,你喜欢我那点,我改还不行吗/我喜欢你不喜欢我,有本事你喜欢我啊。。。。
  • 爱神的恋爱入门

    爱神的恋爱入门

    ◆◇丨实习爱神小爱,为了能见到喜欢的丘比特大人,要为真正的爱神。◆◇丨却在入门考试时失败连连,被派到人间学习真正的爱情。◆◇丨在晴天学院,意外的成为了‘公主’,受到骑士团的保护。◆◇丨误入废弃教学楼,神秘的黑影,出现的地缚灵,神秘的社团。◆◇丨一切的背后,将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丨茫茫谜团后面,一段恋情就此萌发。◆◇丨一段离奇的恋爱奇缘——小爱的爱神的恋爱入门,爆笑开始!【亲们要继续关注哦~不然~不给你们恋爱啦~爱神们~听见木有~~——by:兔纸
  • 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施公案(中)

    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施公案(中)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异市之美女如云

    异市之美女如云

    当异术超能遇到现在科技当阴谋诡计遇到绝对暴力是你死?还是我亡?这是一个充满强者的世界,这是一个美女如云的故事。
  •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日、德、意法西斯国家的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波及世界。这次世界大战把全人类分成了决战双方,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与以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进行对垒决战。全世界的人民被推进了战争的深渊,这简直就是人类文明史无前例的浩劫和灾难。
  • 未来之梦境人生

    未来之梦境人生

    无聊随便写小说不喜勿喷哈无聊随便写小说不喜勿喷哈无聊随便写小说不喜勿喷哈
  • 铁面皇子

    铁面皇子

    他本是出身皇家身份尊贵无比的皇子,可是命运之神好像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又让他身世凄惨。从小被自己的生母记恨,本是该疼爱他的外公却是要狠心地毒死还未满月的他,出生有一段日子了可是和他最亲的母亲却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生世飘零的皇子他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他真的会得到幸福吗?
  • 穿越之绝色萌妃萌翻天

    穿越之绝色萌妃萌翻天

    一个你想不到的世界,许多让你爆笑的故事。我堂堂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龙头杀人,一朝穿越成了一个三岁大的奶娃娃,手无寸铁之力,任人宰割,这要是传出去了,还不被他们笑话。待我长大后,幻术,灵力,不在话下!神兽,丹药,信手捻来!诶!!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干嘛抱着我不放!哎!哎!哎!你想要带我去哪!!诶!这不是我的房间吗?!你!你!想干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