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2600000010

第10章

因此,居官之人要明察秋毫,树立自己的威信,首要的就是不贪,只有为官清廉,心中才能无私,无私才不会利令智昏。所谓“廉明”,廉与明是不能分割的。而一个贪官是不会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又如何做到清明威严呢?治家也是一样,为人应心气平和,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挥霍不浪费,如此才能细水长流,资源才不会枯竭,生活才能更有保证。

伦常本乎天性不可任德怀恩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译文】

父母对子女的慈祥、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兄长对弟妹的友爱、弟妹对兄长的敬重,即使做到最完美的境界,也都是理当如此,彼此之间绝不能存有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果施予的一方自以为有恩于人,接受的一方存着感恩的心理,就等于把骨肉至亲变成了陌生人,而出自于至诚的骨肉之情也变成了一种市井交易。

【人生智慧】

所谓真爱无价,如果父母子女之间的真情至爱可以论斤称两地计较,父母还能称其为父母、子女还能称其为子女吗?事实上,父母教养子女或子女孝敬父母是各尽其本分,履行该当的责任与义务。但有些为人父母子女者却忽略这一点,而条件化了亲子关系。例如,有的父母会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支配子女未来,其出发点固然是为子女着想,但子女毕竟是独立的个体,有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利,只是许多求好心切的父母就是无法接受子女违背自己的心愿,在子女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就气急败坏地指责子女不孝;有些子女则会埋怨父母没有能力给予自己优厚的生活条件,甚至以此来衡量父母的关爱。

然而,子女不是物品,父母的辛劳与恩情也无法量化,只能用心去体会。亲子间如果真要斤斤计较付出与回报,那跟买卖交易有什么不同呢?

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原文】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译文】

人情冷暖的变化,富贵之家比穷苦人家更明显;猜忌怀恨的心理,骨肉至亲之间比外人更为残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用冷静平和的态度来处理,那就很少有人不陷于日坐愁城的烦恼中了。

【人生智慧】

骨肉亲情血浓于水,但自古以来骨肉相残、兄弟阋墙之事时有所闻,尤其多见于权贵之家,例如魏文帝曹丕对其弟曹植的迫害、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的决战,帝王之家为权势而战的事例数不胜数。“共患难易,共安乐难”似乎是人之常情,我们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例子:患难夫妻胼手胝足地打拼事业,辛苦多年后终于小有成就,家境愈来愈富裕,但原本鹣鲽情深的夫妻关系却随之起了变化;或是产业丰厚的豪门,家中成员因争夺家产而反目成仇,为了多得到一些好处,兄弟骨肉之间的情分早已荡然无存。

媒体就曾经报道过,一位性命垂危的父亲住院,前来探视的子女却为了争夺家产吵闹不休,一旁的医护人员在忙于劝阻之余,也只能为那名正与死神搏斗的父亲感到悲哀。这些事例都足以说明“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的状况啊!

当念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

【原文】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译文】

如果要问祖先是否为我们留下恩泽,只要看我们所享的幸福的厚薄就可以知道,所以应当时时感念祖先遗留恩泽之不易;如果要问我们的子孙将来能否享有福祉,就必须先看自己为子孙留下多少德泽,假如留给子孙的德泽不多,就要考虑到子孙毁败家业是很容易的。

【人生智慧】

“创业容易守成难”、“富不过三代”,这些话都是在强调一种道理,即智慧与财物都是先人遗留给我们的恩泽,它们即使得来容易,而作为后代的我们要守住它并将其发扬光大却绝非易事。对于这些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珍视,不仅不能挥霍,而且应当善加维护利用。

由此得知,今天我们所努力的一切,百年之后也都将传给子孙,因此作者说“要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所以,如果人们失根忘本,不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就是在糟蹋虚耗祖宗先人的恩泽啊。不仅如此,更是在挥霍透支子孙们的财富,如何去面对后世责难,又有何面目面对泉下先贤?

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

【原文】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译文】

善良的心地是子孙后代的根本,就同栽花植树一样,没有不把根深植在土里而能使花木枝叶繁茂的。

【人生智慧】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为人长辈者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下一代学习效法的对象,对于子孙人格的形成影响甚巨,如果上梁不正,下梁必然就会歪。而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其日常言行都是以善为出发点,儿女子孙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学得了以善良处世。而以良善传家者,待人诚恳、做事踏实,自然都能创下一番事业,所以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由此看来,留给后代子孙最珍贵的宝藏并不是财富名位,而是心存善念的价值观,使良善之心代代流传,这样才能为儿孙种下幸福的根苗。

为人处世篇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原文】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

一个阅历尚浅的人,受社会恶习的沾染自然比较少;而一个饱经世事的人,受社会阴谋巧诈等恶习的影响也随之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凡事讲求谙练通达,不如保持直率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拘泥小节、谨慎小心,不如豪放而不随流俗。

【人生智慧】

有人形容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刚踏入社会阅历尚浅的人,通常都还能保有忠厚的作风,但涉世一深,往往就会变得老成持重。当然,如果是在待人处事上应对有礼、进退得宜,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许多处世经验丰富的人,往往变得比较世故,而且城府极深。这种人如果又心术不正,便会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无论多美的图画,一旦着墨,就不可能会比白纸干净。一旦能做到洞悉小人的心计,此人定是久经世事,当然不会纤尘无染,纯如处子。

所以,人立身于社会,须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不受世俗的污染,也不要过于拘泥小节,遇事讲求圆滑练达,但不可过于世故、让人觉得心机难测。

出淤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原文】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译文】

不接近权势名利和荣华富贵的人清白,而接近却不受污染的人又更为高洁;不知道机谋权术手段的人高尚,而知道却不去使用的人又更为高尚。

【人生智慧】

大千世界,天地万物,越是鲜艳美丽的东西,越是潜伏着让人心悸的毒性。例如作为鸦片原料的罂粟花,含有毒性的野生彩菇等——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权势名利、富贵荣华,是无数人神往的东西,对人极具诱惑力,如果有机会得到,趋之若鹜者不在少数。但是又有几人在意过权势名利对人心的腐化。

如果想保持纯良本性,最好不要接近它,能做到这点,就可说是为人清白了。不过,只有在矛盾中才能看出人的真品格。只有抵制了诱惑才见得出坚贞,战胜了恐惧才显示出勇敢,拒绝了诡计才看得出高洁。很多人抱怨当今社会的黑暗与复杂,但若处于如此势利纷华的人世中,仍能坚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不为时势所动,方称得上真正的俊杰之士。

眼前放得宽大死后恩泽悠久

【原文】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译文】

眼前待人处事的立足标准要放得宽阔些,才不会使身边的人对你发出不平的感叹;死后留给子孙后代的福泽要能流传久远,才会使后人永远怀念。

【人生智慧】

胡适说:“要怎么收获先得怎么栽。”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做学问,也适用于待人处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心胸狭隘的人,处处都要与人计较,生怕自己吃亏。由于没有广结善缘,到必须求助于人的那一天时,才发现周围的人对自己积怨已深,根本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使自己陷入形影相吊、孤立无援的地步。

所以做人要心胸宽大,心胸宽广一些,待人宽厚一些,不能只顾争利而做事不留余地,结果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此外,人也要常做好事,因为千金总有散尽时,只有嘉言懿行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才是留给后世最珍贵的资产。

让名远害归咎养德

【原文】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译文】

崇高美好的名誉与高尚的节操,绝对不要一人独占,应该分一些给别人,这样才能够远离祸害;受辱的行为和不利于己的恶名,不要完全推给别人,应该自己主动担负几分责任,这样才能够掩藏自己的才华而增进品德修养。

【人生智慧】

美好的名誉人人皆爱,人类所苦苦追求的除了金钱之外恐怕就是名誉了,但是如果将荣耀的光环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独占功勋的那个人必将招人嫉恨;而污秽的名声人人厌恶,谁又愿意招得千古骂名?如果污名降身时都将它推给别人,独善其身的那个人必将引发众怒。

所以,为人处世不可以邀功诿过,有好处应该留些给别人,而有过错就要承担几分责任。与人共事时要切记这个道理,尤其是管理者,如果只知道邀功诿过、推卸责任,必将得不到下属的信任和敬重,团队士气也将因此大打折扣,事业更加不会进展顺利。

知退一步之法加让三分之功

【原文】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译文】

人情冷暖变化无常,人生的道路崎岖不平。因此,遇到走不通的地方,必须明白退一步的处世之法;而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一定要有谦让三分好处给他人的胸襟和美德。

【人生智慧】

常言道“人情比纸薄”,当人飞黄腾达时门庭若市,而穷困潦倒时则门可罗雀,个中滋味,历经成功又失败的人体会尤其深刻。一个人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在面临挫折时才能处之泰然,否则一旦遭逢人生低潮期,就只能仰人鼻息、看人脸色。人生的道路起伏不定,下一步是顺境或逆境谁也无法预料,人要有豁达的胸襟,凡事不患得患失。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莫忘随时助人,失意的时候莫自怨自艾,要鼓足勇气继续奋斗。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进退并无绝对,很多时候,进即是退,退即是进。为人处世如能常保此心境,那么不管处境有多艰难,也都能乐观地面对现实。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原文】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译文】

居处太平盛世,待人接物要端正刚直;居处动荡不安的乱世,待人接物要圆滑婉转;而处在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就必须刚直与圆滑并用了。对待心地善良的人要宽容仁慈,对待奸邪的恶人要严厉,而对待平庸的人则要宽严并施。

【人生智慧】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待人处世的一种典型方式。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因为施行的是大公无私的善政,所以即使刚正严直地谈论时政、针砭时弊,也不会受到任何政治迫害;如果处在乱世,就要讲求圆滑,懂得明哲保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则口不择言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由此可知,做人要懂得如何进退应对,既要见机行事又不能失去君子坦荡的风范。一个人不能空怀满腔热情却不顾实际情况,自顾自地施展抱负,这样只能碰一鼻子灰,待人要因人而异,顺时应变,万不可不知变通,使自己不知不觉走入死胡同,处于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

【原文】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

一个心胸宽厚的人,往往能善待自己,也能善待别人,因此凡事都讲求气派豪华;而一个欲望淡泊的人,不但自己过着清苦的日子,也处处刻薄别人,因此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其日常生活的喜好,既不应过于奢侈讲究,也不该过分刻薄吝啬。

【人生智慧】

一个人对外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往往可以影射其内心思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拿捏好宽厚与淡泊的尺度,否则太过宽厚便流于奢侈,太过淡泊则流于刻薄。什么事都不要做得太过,过犹不及。做人如果凡事讲求气派豪华,很容易就会变得虚荣浮夸、挥霍无度,甚至为物欲所操控;而如果清心寡欲至苛刻吝啬、不近人情,就很难会去关怀、理解别人的立场。

所以,为人处世要采行中庸之道,既要宽厚淡泊,又能把握好尺度,否则浪费无度足以败身,刻薄吝啬足以失人,这些都不是理想的生活原则。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原文】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译文】

一块污秽的土地,正是能生长许多生物的好土壤;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往往不会有鱼虾繁殖。所以有德行的君子,应该要有容纳他人缺点和宽恕别人过失的气度,绝不可以自命清高而孤傲独行。

同类推荐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弗罗姆行为研究讲稿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弗罗姆行为研究讲稿

    本书介绍了人性的弱点、爱与思维、生存与竞争、热情与勇气、自信与安全感、独断与自信、信念与政治、天才的本质、动物行为、拥挤与侵犯、人的天性、貌似侵犯等等。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热门推荐
  • 魔武天命

    魔武天命

    晓峰,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却因命运的捉弄游走在两个世界之间。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他开始迷惘,对与错该如何分辨,未来究竟是谁在掌控···
  • 将门娇:皇家贵后

    将门娇:皇家贵后

    她本是当朝战功卓著的巾帼将军,却因错嫁良人怀胎十月惨死井中。苍天有眼,让怨念极深的她亡魂附在路边已经冻死的乞丐身上。一朝重生,她被皇子所救,给她吃食,助她找回武功。她立誓要将前世所伤她之人皆送入阎罗地狱,一个一个,永不能翻身。
  • 奇门遁甲演义

    奇门遁甲演义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宽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森罗巷,残剑乱星野。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奇门遁甲,上古奇书。其中之秘‘遁甲天机卷’内藏神鬼绝学,引海内争锋。主人公上官云峰面对家族血仇,武林争锋,官场险恶,将如何运用奇门遁甲,为自己走出一片天空呢?!
  • 族咒代传

    族咒代传

    那一年她身体里的东西觉醒了,她控制不了它,因为她很弱.....
  • 六界剑帝

    六界剑帝

    混沌乃生六界,上三为界,下三为狱。界分仙、灵、凡,狱成魔、妖、地,由不死仙树为基,构建天地。万仙纪元,邪魔横道,凡界大难。上界仙庭乃派仙军下凡,与邪魔战于苍域,血战千古,仙魔俱败,人族由此崛起……
  • 洪荒星辰纪

    洪荒星辰纪

    洪荒岁月不记年,无边混沌化洪仙。星辰逆转生死间,三千神灵祭苍玄。三族大劫道魔立,巫妖两道掌地天……洪荒大劫,龙汉大劫不为初,遥远的年代,无数的大能,混沌星辰树逆转死劫……无边广阔的洪荒,无边灿烂的时代,万灵敬仰的大能,无处不充斥着阴谋与算计的一位位的大能者…天地无穷,岁月无边,一个故事,万人传……(书友群:490249059)
  • 重生复仇记

    重生复仇记

    如果可以,叶千雪宁愿自己从来不知道真相。但是死后,她知道了那让自己哭泣的现实。一眨眼,她回到了十六岁的夏天。这一次,她绝对不会让历史再度重演。欠了她的,她必将一一讨还。
  • 殿下唯爱小野猫

    殿下唯爱小野猫

    片段二#“卧槽!你你你要干什么!我喊人了啊!”沈慕晴盯着莫煕樊那双勾人心魄的双眸,结结巴巴的开口。#莫煕樊好笑的勾了勾唇,“哦?那你喊啊,尽量多叫几个人来见证我怎么把你吃干抹净!”片段一#“慕遥你冷静一点好不好,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只是你别伤害慕晴!”楚翎风焦急的看着对沈慕晴比划着刀子的慕遥,生怕一个不小心,下一秒就会伤着沈慕晴。#慕遥阴冷的大笑起来:“呵呵呵,我要的只有莫煕樊才给得起。只是我亲爱的姐姐,整整十年了,你为什么要回来?你一回来便夺走了我的一切,你该死!”因为愤怒慕遥原本好似洋娃娃的脸变的扭曲恐怖。
  • 夜灵动

    夜灵动

    赶尸,养小鬼,摄魂术,鬼打墙,各种灵异事件发生在罗白的生活中,他背负着上一辈的恩怨,在学校里捉鬼猎美,又有玄门天榜牵出都市各种奇人异事,是赶尸派的僵尸厉害,还是玄门世家的养鬼术更强,或是符录秘术更胜一筹,请锁定夜深万灵动,法出鬼神惊。
  • 知言,只延

    知言,只延

    周延说:“我真讨厌你的浪漫的,就像现在我手里的这朵花,被你写上了你的名字就变成‘不近人情’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