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2600000006

第6章

【译文】

头戴高冠腰系宽带的达官显贵,若偶尔看见身穿蓑衣头戴斗笠者的洒脱飘逸,未必不会产生感慨嗟叹。家居排场生活奢华的贵族豪门,若偶尔看到窗明几净的小户人家的清静悠闲,未必不会多一分眷恋之情。既然这样,人们为什么还要为了名利互相争斗,为了欲望不可自拔,而不去思考如何使自己恢复本性安然自适的生活呢?

【人生智慧】

人的心理总是没有满足的时候,一无所有的时候天天梦想着锦衣华盖的贵族生活;一旦拥有了这一切,却又在不时回味平淡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富有的人永远都缺少的是那种平常人的欢乐。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快乐还是财富?我们不分昼夜地忙碌所得到的,难道就只能是慨叹和后悔吗?其实快乐与财富并不矛盾,没有财富的日子我们就去体会粗茶淡饭和讨价还价所带来的乐趣;拥有财富我们也可以去体会乐善好施和衣食无忧所带来的安逸。

快乐就在自己身边,如果只是把目光放在别人碗里,自己碗中永远没有可口的饭菜。

急流勇退与世无争

【原文】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

【译文】

引退应该选择在事业正处巅峰之际;居家养身最好选择在与世无争之所。

【人生智慧】

人贵知足,张良在协助刘邦取得天下后,毅然谢封归隐;范蠡在帮助勾践完成复国大计后,也悄然引退,改行从商,后来经商有道,人称陶朱公;汉武帝最宠幸的李夫人深知“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的道理,所以在临终之时,坚持不让武帝看到自己久病后的憔悴容颜,以免破坏了自己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懂得见好就收的这些人,转换跑道后都有不错的表现,范蠡在商界大放异彩,而李夫人虽然辞世,但其父兄家人都因武帝对她的恋恋不舍而蒙受恩待。相反,同样帮助刘邦建立汉王朝的韩信,因为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官位而招致杀身之祸。

这些历史上正反面印证“急流勇退”的有名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任何事情在达到巅峰之后,都会走下坡,而祸害也随之而来。虽然功成身退的道理人人都懂,然而现实人大都难以领悟这保全自己的不二法门。人们总要到狼狈不堪的地步时才来追悔。

不希荣达不畏权势

【原文】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译文】

我如果不期望荣华富贵,又何必担心他人用名利为饵来诱惑我呢?我如果不竞相追逐功名,又何须忧虑官场中所潜伏的各种危机呢?

【人生智慧】

常言道“祸福无常,惟人自招”,荣辱祸福并不会无缘无故加诸在任何人身上,大多都是世人自己招致的。

有一则童话故事,内容描述在木偶村里,木偶们以白点和灰点来分别彼此的优劣,表现良好的会被贴上白点,表现不佳的则贴上灰点。其中有一个老旧不堪的木偶,身上早被其他木偶贴满了灰点,因此他总是垂头丧气。有一天,他发现一个女木偶的身上没有任何一颗点,令他大感讶异,因为木偶村的每个木偶身上至少都会有一两颗的白点或灰点。他好奇地问女木偶原因,女木偶告诉他自己身上贴不住任何点,并将他带到木匠跟前。他向木匠倾诉自己的苦恼,木匠听完后和蔼地告诉他,如果不期待被贴上白点,那灰点也不会为自己带来烦恼了。经木匠一番开导后,被贴满灰点的木偶终于放下对白点所象征之荣誉的坚持,此时,他身上的灰点竟也开始剥落了。

荣辱祸福就像故事里的白点、灰点,一切都是人们自己招来的。

勿羡名位勿忧饥寒

【原文】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译文】

世人只知道拥有名声和地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却不知道不受名声地位所累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世人只知道挨饿受冻令人忧虑,却不知道那些不愁衣食的人在精神上的空虚忧愁更为痛苦。

【人生智慧】

拥有名位就等于拥有快乐人生吗?衣食无忧的人精神生活也同样不虞匮乏吗?只要想想那些受人瞩目的政商名流或影视红星,连逛夜市、吃路边摊都可能上报,就不难体会平凡的自由与幸福。

难怪童星出身的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对自己未能如其他孩童般拥有童年抱憾不已,也坦承被大家看着长大的经验相当“不快乐”。著名的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受人尊重、自我实现及灵性等几大需求,基本的生活温饱是属于第一层次,而最高层次是灵性需求。

就此来看,一个人如果连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当然是苦不堪言,但生活上的任何痛苦,都不及心灵空虚让人感到无助,而人一旦欠缺灵性的滋养,就将失去了追求自我超越的动力。

浓不胜淡俗不如雅

【原文】

衮冕行中,着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着一衮衣的朝士,转添许多俗气。固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译文】

在达官显贵行列之中,如果增加一位手执藜杖的隐逸之人,就会平添一段高雅风韵;在渔父樵夫行走的路上,如果站着一个锦衣华服的朝廷之士,反倒会添了许多庸俗之气。由此可知,浓艳胜不过素淡,庸俗比不上高雅。

【人生智慧】

青山绿水、田园村头之地纯朴自然,无污浊世俗的官场名利之气;拄藜执杖、蓑衣箬笠之人清新雅趣,望之一派道骨仙风。道骨仙风处士族之列便吹去他们身上许多污浊之气、为官场的灼热带去几许清凉;名利之气侵入清新之地,便是山川河岳也跟着庸俗许多。

为官之人若想保存一份纯真、不受世风侵染,须多与清客高士共处,自然能够受益良多;而若想怡情山水或亲近百姓就应当除去象征身份的乌纱、放下那副官架子,同时还要用有一颗诚挚之心才能得山水之精华、感黎民之苦辛。

明世相之本体负天下之重任

【原文】

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译文】

从虚幻的现象来看,不只功名利禄变化无常,就连自己的身体也是上天赐给的;从真实的境界来看,不只父母兄弟不是外人,就连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也和我同为一体。所以,人要能洞察现象的虚幻变化,又必须认得真切,才可以担负起重大使命,也唯有如此才能摆脱人世间相互牵制的枷锁。

【人生智慧】

人生是一大苦海,人们在其间载沉载浮,要想获得解脱,除返璞归真别无他法。

换言之,人之所以无法脱离苦海,是因为被物欲所役使。所以,在物质文明发达的现代,人们的精神反而益显空虚。为什么如此呢?因为人先天本具的纯朴本性,已完全为欲海所吞噬。

君不见,有多少茫然的现代人,天天糜烂度日,如果问他们工作的目标是什么,他们会回答说为了赚钱;问人生目的是什么,则回答说为了享乐。然而他们活得并不快乐,而且害怕孤独。这正是迷失在物质世界里的人们的悲哀,想要摆脱这种悲哀,就必须充实精神生活才能办到。

位盛危至德高谤兴

【原文】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译文】

一个人的爵禄官位不可以太过隆盛,如果过于隆盛就会使自己陷入险境;一个人不可以一下子就将才干本事完全发挥显露出来,如果完全发挥就会使自己陷于江郎才尽的困境;一个人也不可以过度标榜自己的品行清高,如果标榜过度,中伤和毁谤就会随之而来。

【人生智慧】

正所谓“树大招风”、“功高震主”,自古以来,为什么许多开国功臣不得善终?又为什么所谓的明君会屠杀功臣?原因无他,都是因为臣下的爵禄官位太过隆盛了,所以不是震主而招来不测之祸,就是惹人嫉妒而身陷险境。例如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结果竟惨死于长乐宫钟室,这正是功高震主的典型事例。

同样,一个人也不能将自己的本事一下子全都发挥出来,也不可以过度标榜自己的品行清高。诚如作者所说,能事完全做尽就会陷入困窘的境地,而过度标榜自己,毁谤与中伤就会随之而来,一切都是因为在功名利禄之间,人性中善妒的劣根性被强化所致。

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虑

【原文】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译文】

当评论政事之利弊得失时,如果本身置身事外,就应该要深入了解事情的始末;如果本身是职务负责人,就应该暂时忘却利害关系。

【人生智慧】

论事要客观,就必须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负责职务要无私,就必须置其身于利害之外,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想要对某一事件作出公平的论断,最好立场超然,如果未能置身事外来客观论事,极有可能流于一己之偏见,而无法评论出真正的是非。

此外,执事者必须大公无私,如果徇私不公,就会做出有损公务之事。社会上以私害公的事例层出不穷,诸如占用公款、收取回扣等等,犯下这些过失的人,都是在任事之时,无法忘怀个人之利害所致。

操持严明守正不阿

【原文】

士君子处权门要路,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

【译文】

一个有才学和品德的人在身居权势要位时,操守必须严谨正直,而心境气度必须平易随和。绝对不可以接近或附和营私舞弊的奸党,但也不要过度偏激地去触怒那些阴险狠毒的小人。

【人生智慧】

从政为官的目的,本来就是要为民众谋福利,操守当然必须严谨正直,否则徇私舞弊、中饱私囊,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百姓,这便失去做官应为民之父母的初衷,与冠冕堂皇的强盗又有何异?

所以,身居要职者,绝对不可与不法集团勾结,而罔顾群众利益。一个为官者如果只着眼于名位利禄而忘了肩负的责任,并利用职权之便营私舞弊,实在不是民众之福,更非国家之福。天不藏奸,祸国殃民的人即使不受到法律制裁,也会经受不住良心的谴责,惶惶不可终日。

事上敬谨待下宽仁

【原文】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译文】

对德高望重的人不能不敬畏,因为敬畏他们就不会产生放纵自己的念头;对普通的平民百姓也不能不敬畏,因为敬畏他们就不会有强暴蛮横的恶名。

【人生智慧】

人总是需要去敬畏一些东西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才会在人生的阶梯上不断进步。要敬畏德高望重的人,因为他们比我们高尚。在高尚者的面前我们常会感觉到自己是渺小而且满身瑕疵的,时刻都会发现自身的缺点,发现缺点才能改正。对待平民百姓也要有敬畏之心,这些平凡的人身上往往有一些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如果以为他们微不足道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那我们迟早背上蛮横无理的恶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点当政的人须切记。

天下无事雄心宜平

【原文】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译文】

一件事情的发生总会随之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天下人都把没有事情发生当作一种福分。在前人的诗中读到:“请大家不要再谈论做官封侯的事了,一个将军的功成名就是用千万个战士的生命换来的。”又说:“如果能使天下常保太平,就是把宝剑保存在匣中上千年也不会觉得可惜。”读完这样的诗,纵然有万丈雄心冲天豪气,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像冰雪一样冷静了。

【人生智慧】

天下无事,便是万民之福。哪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愿意生活在颠沛流离、狼烟四起的动荡中呢?成功的车轮,常是碾过凡人的躯体前进的,许多非凡的功业都需要无辜的牺牲者来支撑。不过即使再非凡的功业,也没有理由拿无辜者生命作为赌注。平凡的人们不需要丰功伟业,不需要无休止的拓边,只需要安静的生活。

因此,我们提倡和平共处,同情那些在战火中流泪的平民,反感一切不稳定因素。那些国家的领导者是否愿意从民众的角度考虑一下,无论什么样的战争,最终都会以生命的陨落为结局,这世间的一切资源利益的争夺到底为了什么?难道还有比生命更值得珍惜与敬畏的吗?

读易晓窗谈经午案

【原文】

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磬宣竹下之风。

【译文】

清晨在窗边研读《周易》,将圈点书籍的朱砂用松间露水研开;午后在桌前谈经论典,清脆的宝磬声被竹林里的清风传得很远。

【人生智慧】

读《易》晓窗前,以松露研砂,轻笔批点,当第一缕阳光透射进来的时候,不觉心智大开,浑然忘我,正所谓“独坐小屋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谈经午案间,清风徐来,宝磬声声,是怎样一种清雅脱俗的境界?

现代之人或许已很难再去亲身体验那种超凡入圣的生活,只不过从古人的叙述中,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出那种遗世独立的清空与超脱。人生的心灵感受本来是相通的,人生的境界同样可以提高到同一层次,只要你内心保持一份淡然,手捧清茶或咖啡,耳边是喜欢的流行、古典或摇滚音乐,你依然能够达到一种心灵超脱。

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原文】

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译文】

不昧自己的良心,不违背人之常情,不过度浪费财力物力;做好这三点就能够在天地之间树立正气,为民众安身立命,为子孙后代造福。

同类推荐
  • 恶的美学历程

    恶的美学历程

    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艺术像文学那样,能够在虚幻的场景和人物身上生动形象地将恶表现出来。在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人物和荒诞不经的故事人物形象身上,恶有了具体的表现;在心理分析小说和巴洛克时期高贵人物从天堂跌入地狱的故事中,恶的描写有了心灵上的透彻、尖锐的深度;在戏剧中,恶赢得了一种灾难性事件不可避免的巨大动力。然而,从浪漫派开始,文学才脱离了从道德的角度上看,把恶置于人性的阴暗面上的观点的束缚。文学将在一种纲领性的意义上变得与道德无关,并且在耸人听闻的罪行中,在欲念的深渊里和暴力的恐怖中发现恶的审美魅力。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尼采的幸福哲学

    尼采的幸福哲学

    这是一本能够引导读者开心、幸福生活的读物。作者在研习尼采思想的基础上,从改变自己、丢掉坏情绪、寻找爱、享受当下、正确交友、懂得舍弃等八个方面总结出了尼采在“经营幸福人生”上的精髓和感悟,给生活中常感到浮躁、压力巨大、不快乐的人们以指导。本书可以引导我们改变自己的心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卸下压力和负担……从而让喜悦永驻心间,活出自己的精彩,拥有幸福的人生。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热门推荐
  • 羽凤志:无爱姻缘

    羽凤志:无爱姻缘

    被父亲送走六年,再次回来,却还是只为了替代家里的掌上明珠嫁给声名狼藉的五王爷,从此卷进了朝局争斗。虽是政治婚姻,但是她却不怨不悔,因为他曾是她心中的眷恋。这一生,不管结果如何,她只想陪他走下去。
  • 点绛唇Ⅰ:傀儡后妈

    点绛唇Ⅰ:傀儡后妈

    十元买一次交欢,自己在他心里比一个低贱的女人还不如。她唯一的错,就是自己长了一张和他最爱女人一样的脸。就连他的孩子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的产物而已,怎么这个后妈当得这么悲惨?难道后妈就只能是恶毒的代名词么?为什么还会被他吃得死死的?
  • 桑克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桑克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本书全部收录了诗人桑克的代表作品,力求系统地收录桑克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以及创作风格。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
  • 蛮巫记

    蛮巫记

    一个超级士兵计划的失败品,异域重生在莽荒世界之中:部落的血仇,族民的无助,时刻处于毁灭边缘的世界与种族……他的肩上背负着沉重的期望,混合着不可一世的野心,毅然走向毁灭与重生的诸天战场。巫,妖,魔,鬼,怪,精,仙……万族血战,厮杀诸天!终有一日,他驻足插刀,放眼四顾,却已茫茫不见敌手。原来曾经的巍峨绝峰,已在脚下。————————————蛮族的根本是精血,而图腾则是进化血脉的手段。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看身具神龙图腾的主角,如何将凡兽图腾进化成饕餮、狻猊、麒麟、青鸾等神兽!一滴祖巫之血,令主角成了唐僧肉一般的存在,成了强大异族觊觎的大补之物。作者微信号:yjz-chm
  • 一梦墨雪

    一梦墨雪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如果你也有一个儿时天马行空的幻想如果你也有一个生死之交的兄弟如果你也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她那么这就一本是为你而写的书因为我的故事只讲给懂的人听
  • 荧光为曦何处兮

    荧光为曦何处兮

    “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有的人一个劲伤害别人,自己反倒喊疼。”“会长大人,我苏芸曦有那么大本事吗?你们这些大少爷、大小姐我惹得起吗?像你们这种人我也只会避退三尺啊!”“我是孤儿,当从不为自己是孤儿而悲伤,我都没有嫌弃我自己,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嫌弃我?”苏芸曦是一座无人打动的冰山,在学校对任何人都冷冷淡淡的,几乎没有人看过她嫣然一笑的样子。人人都说她活该独自凄凉,其实没人懂她的情长。在学校里,她只是想努力学习考上国外自己梦想的学校得到奖学金。可是这个梦想也不容易实现,因为情愫发芽,她却把自己的青春亲手毁了。她说过不会为任何人付出感情,因为她的梦想和家庭背景不允许。渐渐她也发现了自己的父母和身份...
  • 大起航

    大起航

    末日来袭,地球毁灭。罗东带领2万人类被迫起航。这是人类文明的延续,还是毁灭?死亡、黑暗、探索、恐惧……无限未知。科技的碰撞、文明的摩擦,人类如何在夹缝中生存?*一部以科技生命为主线,推理判断为矛盾的宇宙漂流类硬科幻小说*
  • 我不是局外人

    我不是局外人

    她一直以为她是局外人,没有人会真正的了解她,父母忙碌的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她,朋友的开朗总是可以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她却只能远远围观,当她遇见他的时候她以为幸福要来了,殊不知悲剧才刚刚开始,那么大的秘密所有人瞒着她一个,伤心欲绝的她无声无息的离开,这时一直默默关注的他出现了,慢慢的,她开始自信,学会了怎么和别人相处,终于她改变了那时自卑懦弱的她,再回归时,她已经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强者,有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了携手一生的恋人……
  • 枪炮江湖

    枪炮江湖

    刀劈子弹,轻功追车,内力科学,江湖联赛。新武者认为枪斗术为核心,手中的子弹才是王道。然而老武者手中的刀并不同意这句话。这里是有江湖的现代世界,曾依靠武者征服世界的华国联邦,关键时刻研发新武者的兴国联邦,二者两级对立。《江湖治安管理条例》:1江湖事江湖毕,江湖儿郎死江湖。国家不会过多干涉江湖仇杀。2普通人不得挑衅武者,武者不能欺凌普通人。倔骨头楚瑞,偶遇邋遢道人,踏上江湖之路。一个改变自己然后改变世界的故事。
  • 本我之罪

    本我之罪

    心理画像,微表情,梦的解析。。。。。一个阴暗少年的阴暗心理人格造就了他对阴暗心理的独特嗅觉,离恶魔最近的只能是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