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33000000231

第231章 景宁纪行

初至畲乡

余于二十三日夜,与队长陈旭华乘火车,赶千里茫茫夜色,夜二时许入丽水。奈已更阑人静,投宿无方,虽有旅馆人员殷勤相呼,欲尽东道之谊,乃吾二人,河南河北,皆为异乡之客,不得已引前人之戒,不敢消受。遂往候车室,设施陈陋,人迹萧然,心焉惕惕,复不敢为眠,乃终夜长开睡眼,潦草熬过一夜。约五时许,遥望东方,初露鱼白,然后惺惺松松,乃临门送目。晓山堆髻,朝霞浸碧。看江水一带,一目即可怡神;烟霞几岭,再望亦以忘言。一夜之劳,焕然尽释,噫吁戏,丽水可谓无愧其丽,可浮一大白也。而后问之路人,乃知水为瓯江,岭为仙霞也。

然后于陌生天地之间,懵懵撞撞,一时许,寻至市政府,在处州公园傍,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庄严肃穆,望之逡巡而不敢进者再,及其入,乃得知相关人员外出,所欲求之事,乎焉泡影,乃寻车站,乘车往景宁。望远山近山,一片青无之间。崎岖路难,险似连云之栈。幸公路一线,曲折蜿蜒,如长蛇盘山,上而复下,于深谷之傍,斗折而行,转弯之处,如飞堕悬崖,俾人心战战,望之胆寒,此皆余平生所未见也,今日方开眼界,为之鼓舞。约一时半,过隧道而入景宁,颇似桃源仿佛若有光云云,畲民之远迁而如此绝境,亦复有避秦之意乎?有心者颇可参阅往史,一探究竟。

景宁者,吾八九子暑期社会实践欲往之地,吾二人此行乃为之先遣也。及既入,遂寻借当地潘学姐之力所定之宾馆,而后偷浮生半日之闲,大睡一番,向时之困之乏,始乃尽去。其地依洞宫之心腹,在群山怀抱之中,平地已少,外延更难,其狭其窄,颇可想见。恰逢周末休沐之日,政府机关皆大门紧闭,吾二人乃依所定调研之计划,悉知当地之环境。如此至周一,吾二人乃兵分两路,吾往丽水,先复寻市政府,欲获其支持,而后接其后至之六人。彼乃留景宁,走访本地相关部门,然处处碰壁。及吾往团市委说明情况,待其电话告知团县委,下路乃通,吾为之唏嘘庆幸者再。及至下午四时许,乃知翌日行捐书仪式,复有记者在场,其一人难以独支,吾不得已托接人之事于同学,复上景宁。

今日晨起,略作收拾,早饭初毕,即得吾等捐赠之民族小学校方张主任来接,吾等欣然同往,约八时半入其小学,九时许记者至,以吾方人少难以拍摄,乃等丽水新至之人至十一时,捐书仪式,方于其图书馆顺利举行。“书犹药也,读书可以医愚”,吾等之捐书也,虽仅仅百余册,乃欲显吾等(即当代大学生)于少数民族教育之关注,扬中华传统不绝之文明,其事虽小,其意亦大也。及至下午,天乃大雨,一洗近日之暑气,吾乃思今日之种种,发思古之幽情,大叹武王伐纣之“旗杆三折,长天洗兵”。虽其事不同,其心亦足以鼓舞吾等书生意气,风发向前。约四时许,骤雨乃歇,小倚玻窗,遥岑送目,半山居雾如带,江南游子,今始睹何谓“带雨云埋一半山”矣,精神为之一振。而后吾等八人乃分四组,深入各街道调研,十八时许,始集合而进晚餐。十九时半,乃会议总结今日之行动。捐书之成功,自不待言,问卷调查,亦发现诸多新问题,虽曰其烦,然甚为可喜。而后复据所拟之计划,定明日之行动。然后一日之事毕,各自归去。

两入畲村

六月二十九日,吾数人晨起而行,兵分三路,先后采访广电局、民宗局、宣传部、旅游局等部门,至于晚四时许,政府之访谈工作皆应时而告终,欲得之资料,多已入手,乃思于三十日下乡访三枝树、东弄等畲族村,以期其克启新知。

三十日晨八时许,吾等准备,皆已停当,乃相与乘车而往矣。倚窗四顾,惟见白云腾空,山岭蓄翠,炊烟袅袅,竟起舞于两傍;鸟鸣啾啾,时乍起于深林。昨日前日之景,重光启于双睛,梦中意中之声,皆鱼跃于两耳,宁静之心,淡泊之意,忽大起于胸中,忘前翻之躁竞,但兀坐以怡情,冥然长思之间,不觉已至其地。吾等先觅土人询之,从下车处,过桥而至蓝延兰家。蓝氏者,彩带文化之传人也,家居东弄,今番之来,因有政府之荐,故所行皆得无碍。至其家也,入其工作间,但见古所用木制机杼编织之器具,分列各处。问之其人,然后知此类种种皆与织带无关,如此只做摆设耳,吾不禁欷歔前番门外之想。而后乃留周钟卢三人访问其与彩带相关事宜。吾等乃分小组,入深巷,访人家。其村在山下,止二十余户耳,复有无人在者,亦有老者不通言语,少者不得其暇,吾等不避其难,逐户而入,相机而谈,一时余乃得遍访周遭,亦可谓尽心焉耳矣。然后与周钟卢等会合,依土人之言而更入山。一路清泉石上,淙淙流响,花草路傍,菁菁吐芳。更有鹣鲽时舞,夏蝉长嘶。更有石桥横溪,大树依岭,苍苔映目,绿枝满眼,梯田盈坡,清听应耳。如此佳境,得无枕石漱流、洗耳厉齿者乎?吾等或洗手泉中,栖足石上,且行且住,拾阶而直上。不多时,便见木屋散畷,或左或右,或上或下,高低起伏,略无平处。乃展旗帜,望之而上,然村口几处,皆无人家,吾等不惮其劳,更往其上,小叩柴门,时闻犬吠,未几适逢一妇人,与之攀谈良久,乃知山歌之不传,实由当今之经济。子女之教育,一家之生计,非复当时一土一地可敷,人皆离家以求出路,更有何心以弄莺喉。余闻之慨然,欷歔不已。而后走且访,望林间之高日,闻空中之天鸡。当歧路于村路,分两队而复上。余所往在右,其处尽梯田,人烟颇稀,多在山之险要处,踏花寻路而去,或遇于中途,或入于人家,略访数户,愈行愈难,复惊蛇于中逵,乃不得已而下岭。合与分道处,已近一点,疲累之身,复闻饥肠辘辘,乃起一路之歌声,偱公路而蜿蜒,望车站而直下。

七月一日,复分两路,其一在县城访老者王振生,其人乃退休之教师,长做畲族文化研究,余与之偶识于鹤溪畔,乃于今日引陈周二人往见,以求有裨益于调研。其一入双后降,寻访蓝陈契,吾在其列。双后降在三枝树上,乘昨日车,不多时便至,而后下车寻路。村亦在山坡之上,幸在缓处,无昨日之险,乃依土人指示而斜上。先逢一山门,高曰丈余,两傍复有一亭一寺,亭颇雅致,甚得古风,寺逢初一,烟火袅袅。吾等乃入山门,于幽篁清泉之上,得见一村。村口之处,便觅得“蓝大妈家”。“阿驾儿”(畲语祖母意)已至古稀之龄,然精神矍铄,身体安泰,迥异与常人,得无高唱山歌之效乎?性情开朗,老而不失可爱之状。与吾等言其过往之事,津津有味,吾等听之不厌。而后复教吾等山歌畲语,年虽已迈,然莺喉婉转,不输少年。且谈且唱,彼此甚欢,不觉已至中午,叨扰三时有余,然皆谈兴依然,不得已而怏怏归去。其后竟以山歌相送至门外,复以“薪火必有所传,山歌之不可弃”相嘱,吾等虽去,感怀良久。

此番吾等不辞山路之苦两入畲村也,得识山歌之传人,得知山歌之境况,复得睹山中清泉松风等难见之美景,可谓得其所矣!此所谓“佳境多在,云山深处,千百度里,真知乃出”,世间欲觅真知佳境者,复惮其劳,不亦痴人也哉?

云中游记

吾八九子赴景宁之调研也,可谓备历艰辛,初有政府之误会,后有民众之冷漠,复有交通之不利,山路之难行,然吾等皆不惮烦苦,辛劳数日,至于今日,大功毕之十八九矣,然后得半日之清闲,相约共游畲乡之桃源,云中之大祭,意欲以品千古之幽情,开眼界于异方。

往大祭之车甚少,约历二时,始乃一次。待吾等至车站已八点,早班已行,不得已乃坐而长侯,约九时半,方成此行。车循公路而上,玻窗之外,满目山峦,若张云锦,若叠屏风。穷目极望,黛色深浅有致,近者逼仄迫人,森森然也;远者缥缈虚无,若海上之仙山,山影云海之间,不见尽头。仰观白云之下,或长峰倚天,或山岚出岫,山坡之上,有嘉木参差,有绿竹遍地,岭上天边,翠影红霞,尽流入于眼底。山势险峭,难以下视,深谷之中,卉木之间,幽幽萋萋,偶有白波如带,村居错落,绝境之谓,似若避秦。一路回崖沓嶂,斗折蛇行,险要之处,如直入深谷,望之骇然惊呼。如是盘高山而上下,约十一时而至云中,于大祭宾馆下。

下车之后乃步行,约三分钟,便已至胡桥,桥之主体乃木制,身如楼状,勾心斗角,古朴雅致,甚为可爱。其中心通两岸,于两傍辟有木室,桥洞之中复有戏台,可渡人,可居人,可为水上之乐,至今思之,意兴悠然,余孤陋寡闻,然后始知桥之用非一也。问之路人,知其与护关桥,得深山之庇,乃现存最完之古廊桥也。护关桥在胡桥不远处,经举人桅杆,与柳杉王为邻,始建于乾隆年间,桥分三层,二三之层匾曰文昌阁与魁星楼,外观与楼阁无异,奈同伴为柳杉所吸引,无缘得进,人或曰:“低层房间甚多,或古时供路过之读书人休息用。”然余见其深处大山之中,料古时必村居萧条,难有书生经过,故为之哂然而已。柳杉巍巍,约数十抱,中有树洞,可容十数人,柯如青铜,根如磐石,苍皮翠叶,黛色参天,距今约一千五百余年,人谓之“柳杉王”云云。柳杉傍有梅氏宗祠,时有导游经过,随之而入,祠堂古木斑驳,中间之牌位云于文革之时毁弃,闻之者叹息。傍有时思寺、心经钟楼,寺成于宋绍兴十年,前大雄宝殿、弥勒佛殿,后有三清殿,寺祠复为一体,故人称之“寺祠院三观同址,宋明清三代同堂,儒释道三教合流”。寺之成也,推之方志曰,大漈人梅元屃,年六岁,祖父卒,守孝甚哀,三年不改,闻诸高宗,敕造此寺以旌其行也。入寺乃知文革时改之为厨房,于中间两柱,刀痕依稀可辨,时内部佛像亦罹此难,余惜文化之不可复,为之叹息者再。后经钟楼,未得入内一睹大钟,甚为憾焉。

而后依两旁之农庄,经古树与古墓,且赏且行,不数里已至雪花祭处,经“长虹恋日”之桥,入恋日亭,见连云之栈,百步九折,依巉岩而上下,危乎高哉,不禁为之吁嚱!小憩片刻,便欲攀援,急入石栈,先过俯瀑亭,青泥盘盘,然竟无飞瀑,可不叹息?然时已中午,众人饥肠,皆已辘辘,遂于其处进午餐。少然复借胆而上,石级甚陡,不许时而汗已淋漓,手时挥而不止,适逢观瀑亭,乃大气长舒,共倚石凳,扪参历井,抚膺长叹。旁有大石似飞来,状若如来之掌,可容十余人,其身半入深谷,令人望之胆寒。时复逢虚空落泉,白练如飞,万壑突响雷石之声,一痕忽破青山之色。复有山风披襟,临之快哉!诚可谓“百丈悬崖飞瀑泻,三夏无暑若九秋”!而后乃起而复行,愈行愈险,或陡峭笔直,若登天之梯;或下临深谷,若复道行空。或有敢下瞰者,亦为之悚然,寒透毛骨,突起“径危抱石寒,指落冰层间”之感。而后入阳岚寨,过观景台,其地少平,而吾等亦皆已疲矣,乃顺势而下,复归于雪花祭处,乃知吾等拾级而盘高峰一圈整。而后复从路人口中知,吾等乃逆势而绕,费力甚多,然历历所见,已足以大快人心,止为之一笑而已。然后乃循原路过时思寺、胡桥等,乘车而归。

畲乡之窗

昨日云中之游,其山谷之险,风景之丽,闭目思之,犹历历在前,超然神往,恍如身堕万丈之渊,为之怖畏,咨嗟不已,然后知景宁之美名不虚传也。景宁者,畲乡也,其民族特色之景点,问之政府,答曰大均。大均村镇,在县城北,人云有畲乡之窗之美称,吾等闻之,皆为之神往想慕,故拟于今日同往其地,一揽其胜,孰不负此番七日之行。

约十点半,坐车始行,随鹤溪之清流,望群山而长驱。睹白云之渺渺,叹岭外为何乡。翠色如黛,扑眼而来,风色参差,高低有致。而后出县城,过长桥,入群山之中,白云之谷,依水右而蜿蜒,即山低而东西。是水也,表里澄澈,水波不兴,色如葡萄,静如明鉴,余为叹赏,目不忍移,然不知其名,久作浩叹。归来时询之土人,称之池口,以其水库之口也,余笑谓从人曰:“此何异于无名也!”复有锦屏倚天,张于两傍,重叠褶皱,郁乎苍苍。余于此地之山,昨行于腰,见其险也,今驰于脚,见其巍峨,若复凌其峰而高呼,可谓无憾也。少焉再过一桥,水路相交,且赏且行,历时两刻,经过一脚楼,上书“畲乡之窗”云云,仿佛跂而远望,迎客之童子,疲累之情,为之欣然。复行五分钟,于科协路口下。路旁楼阁相连,皆为木筑,里为商铺,或展销各类奇石,或出售民族饰品,入其内也,漆味犹在,木香扑鼻,然后知此皆新建也。循路而入,烈日之下,忽有绿荫遍地,大树参天,知其乃向之所闻者唐樟,绿叶葱葱,有红丝寄愿,带带相连。拾阶而下,复有香坛一处,可以跪拜祈福。大树西邻为畲族文化陈列馆,黑绉竹筒,银簪凤冠,彩带拦腰,木棕包脚,复有凤盏溜珠,石舂机杼,衣食住行,大体细微之间,民族风味,靡不毕显。然后出门向西,入大均古街,街中建筑,色彩斑驳,颇多古韵。复有畲乡酒楼等分列两傍,皆新建筑,最得畲风。行不几步,见李氏宗祠。人云明清之际,大均之地,耕读成风,明天顺间,一榜之中,李门三人,奉旨建“兄弟方伯,父子进士”坊,风闻当时。然岁月无情,今仅存三门并开之石墙而已矣,余甚为憾焉,江山胜迹,天变已难,复有人祸,千年之文明,千年之后,若我辈登临之徒,复不为之攘臂,岂唯有寄希望于万一,俾后人叹息如今之视昔乎,呜呼哀哉,吾不知何谓矣!

复行数十步,遥见长桥卧波,近之乃知其名曰镇龙,盖大均之溪蜿蜒如龙也。其邻为为镇龙岗。岗上古木参天,百鸟翔集,复有幽谷清兰,碧血杜鹃,山风飒飒,林叶簌簌之声,想之悠然,此所谓“龙岗叠翠”也。而后循桥右而下,乃为镇龙亭,背负峭壁,上临观音阁,下近溪水。入观音阁,其门书“引人入胜”,内书“别有洞天”。盛夏之日,清净幽僻,十方火宅之中,果然清凉世界。旁有浮伞祠,祠奉马仙,墙有两门,循其右而入,祠与它寺类,然室内无人,破败萧然,令人望之生畏。及其出也,复为之欷歔长叹者再。地幽僻,不见天日。桥左当烈日,下布卵石,独坐临水,中流缥碧,临岸甚缓,如沧浪之水,无谓清浊,濯足濯缨,随意而足,幽情雅致,不异古人。而后复与众人戏水,及上岸,笑声之处,浑身皆已淋漓矣!过桥右转为廊桥,循桥而去乃新郎家也,吾乘兴欲往,乃众人已意兴阑珊,皆欲归去,不得已乃相与归去。

吾往景宁凡十日,青山秀水,奈明日将去,流连忘返之间而成斯文,文辞悖陋,甚负其景,罪过罪过。然其想往之心,文致幽情,庶不愧于大山之英、草堂之灵,秋桂春萝,料不扃岫掩关,移文相讨。吾乃拂袖长揖,翩然归去。

同类推荐
  • 当代文坛点将录(二)

    当代文坛点将录(二)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见证风雅

    见证风雅

    本书以南阳作家群中五旬以上部分骨干作家为写作对象。采取散文形式、述评笔法、纪实风格,结合作品及作家创作经历、心路历程,深入探讨盆地文化对南阳作家人格塑造及创作的影响,折射现代、后现代语境下言说方式和叙事模式的变化,以语言本体论来观照当代文学现象,展现作者与文本、生存与命运、艺术追求与语言探索、民族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3)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3)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

    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

    一心向往娱乐圈的史上最牛公务员宋徽宗赵佶,才艺双绝,爱古玩字画,也爱美人,就是不爱江山。他修“豪宅”陈列爱物,他把理政权杖交与臣子;他与朝臣争宠,也狎小尼姑,当然,少不了与倾国倾城的名妓李师师爱个荡气回肠,数大宋娱乐圈,一哥非他莫属。亡国之君李后主心血之作《江山》是赵佶最爱之物,他曾想将两个半幅的“江”和“山”装裱一处,却发现拼合后的裂痕吻合处下方有一缺口,乃江山之基。不知是否巧合,饶是大宋江山如画、美女如云,也挽不回赵佶国破家亡、被掳金国的结局,大宋的半壁江山和半国美女也落到了金人手中。李后主为宋太祖所囚,宋徽宗为金太宗所囚,两个“文艺皇帝”落得同一个结局,历史惊人相似地画了一个圆。
  • 对时间有所警觉(散文诗集)

    对时间有所警觉(散文诗集)

    接近天空:星辰的道路宽敞如梦。对于我们,英雄与箭簇,不只埋藏于深厚的尘土!
热门推荐
  • 桃运透视

    桃运透视

    一次雷劈把志远送进医院,醒来却发现获得透视异能。他嘿嘿一笑,然后从医院的小护士开始,把美女警花、霸道女总裁、清纯校花从内到外,看个通透。
  • 掳获贴身女间谍

    掳获贴身女间谍

    一场商业竞争,害她家破人亡。多年后,她变身女间谍潜伏敌方。只要拔掉他这个大当家、商界的神话。仇又报了,钱也有了。可他为什么总是这么温柔地看着她。连她故意惹怒太子爷来牵制他,他也无所谓吗?她注定要背叛的人,为什么像是对她宠上了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玫瑰念珠

    玫瑰念珠

    本书是旅奥美术史学者李述鸿的随笔集,主要为美术评论。内容包括艺术杂谈、咀嚼文化、看画说话、看电影四大部分。作者李述鸿纵谈古今,既有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又有对国内外美术界状况的独特评论。读者可以看图说话,直接面对大师经典,详细了解这些作品的来龙去脉和美术史地位。
  • 天使28号的错位爱情之恋上那个臭小子

    天使28号的错位爱情之恋上那个臭小子

    完成了英国的留学生活,回到了上海这个一出生就呆在的地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就没有离开过的城市,如今回来更是多甜蜜温馨,也可以跟许久不见大学同学,闺蜜,姐妹重新相聚在一起,找回以前的快乐时光,可是谁想到一个意外的party把我跟一个大明星搅乱在了一起,从此一切就不一样了,多了不一样的眼光,还弄出了一个假婚约来蒙蔽所有的人,当真相揭穿以后,似乎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这其中还穿插了对方前女友跟一个不论我有什么事情都会陪在我身边的人,那个改变一生的人究竟是谁,普通人跟大明星之间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有趣事情!请关注<<天使28号的错位爱情之恋上那个臭小子>>一切都会揭晓
  • 遁术

    遁术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无穷变数。崂山派五行遁术,修至大成,可遁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秦岳本是崂山派太清宫的道士,职位“清风”,因为超过年限未能练成崂山派本命大法五行遁术,被贬黜下山,到世俗界担任门派执事。世俗界灵气稀少,被贬下山的修士,基本就等于断了继续修炼的可能,大多数都干脆放荡自己,享受一番花花世界,然后混吃等死。而秦岳到世俗界没几天,却遇到一番意外事故,反而找到一条另类的修炼途径。对门派的本命术法,也有了新的认识。俗话说:没有垃圾的法术,只有垃圾的法师。又:本文描述的世界以及修炼体系和原理纯属虚构,神功秘法,切勿尝试;违者活该,后果自负。
  • 最强枪皇

    最强枪皇

    人类中被天妒的“天弃者”,他们不被世界承认,但是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灵魂与智慧,为了对付那些修炼者,为了生存,他们用科技创造出枪,向全世界宣战!所以“天弃者”中最强者,被称之为——枪皇!写手交流①群:49976002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创世论坛书评
  • 最强召唤师:疯癫九小姐

    最强召唤师:疯癫九小姐

    疯疯癫癫九小姐,受人凌辱欺负。痴痴傻傻九小姐,受人无尽白眼。异世强者一朝重生,白眼?欺负?凌辱?且看女强一步步走向巅峰。
  • 道貌黯然

    道貌黯然

    她,本是最偏执,最极端,要么不爱,要么歇斯底里,一旦被她所爱上,你便是那世上最幸福的人,可是生活的一切让她变得越发的敏感,冷漠,矛盾,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所以也有了让她去经历这不同世界的轮回。
  • 酒后回忆

    酒后回忆

    跳大神?NO、NO……看香?呵呵!不用跪……看风水?不不!不用工具……面相?手相?体相?那都不是正宗!
  • 凡战纪

    凡战纪

    新法纪元临世数百载,超能者与普通人之间的隔绝却始终不得消弭。黄帝陵中异象突现,是预示着大时代的巅峰还是终结?身废心颓的青年自俗世再起,战至霄岳,承先辈之英魂,却内外之敌,谱不屈战歌!这是新法纪元,是奋身战天地,不屈铸战魂的凡战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