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1700000012

第12章 内向者更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人类的天赋能力,让我们有能力理解他人独特的经验。在人际交往中,同理心让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同理心虽然很重要,却常受到误解,甚至被许多真正需要它的人所忽略。内向者因为更倾向于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经常内省和反思,因此更能具有同理心。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内向者可以轻而易举地由己度人,想他人所想。

同理心容易消除人际误读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认同。但很多人眼中的他人,不过是自己内心感觉的投射,笼罩着个人情绪。比如,早上你出门上班,如果已经带有一些负面情绪,那么来到办公室后,可能很容易就会被触怒,原来很简单的事情你也会感到被刺到了;如果你在公司被上司批评,带着一肚子闷气回到家,又可能会对善意关心你的家人出气。因此,一个人身上的缺点和优点,只有通过别人的评价反馈才能明晰。

从表面上看,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但现实情况远非这么简单。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生存在他人的眼睛里,每个人都会在他人的眼睛中留下或清晰或模糊的影像,这些影像的总和,代表了社会对你的行为和能力的判断——无论你自己是否认可这样的判断,它们都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心中的那个“我”,相反,别人眼中的“我”,才是真正存在于芸芸众生之中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我”。

让自己对自己的判断与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尽量吻合,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以己度人,一方面要以人度己,这正是同理心的体现。内向者由于非常自省,所以要做到以己度人不难,但要做到以人度己就显得有些困难了,但同理心能帮助内向者更容易达成他人的期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内向者掌握了同理心,就能很好地消除自己对外向者的排斥,并进而改善外向者对自己的误读。其实,外向者对内向者的偏见,远远超过内向者对外向者的偏见。

内向者必知:?唯有中立而无偏颇,才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别人的意思。同理心的建立,可以让你避免众多个人心理上的不良投射和误读,既不会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不会拿自己的问题去困扰别人。

有一次,李开复与他手下的五位经理开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会议,他要求五位经理把自己心中对其他经理有保留的地方坦诚地讲出来。最终,有四位经理认为对另一位经理不太信任。一个星期后,当李开复博士就此事询问这位不被信任的经理时,这位经理却气愤地回击:?“他们之所以不信任我,完全是出于对我的嫉妒。”李开复说:?“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因为妒忌就不信任你,而没有其他原因呢?”这位经理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开复又说:?“其实,我也不信任你。第一,你不在乎别人的意见;?第二,你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第三,你总是表现得很冷漠。你可以问问他们,是不是也这样评价你?”这位经理私下征求了另外四位经理的意见,果然也是一样的评价。这时他才豁然开朗,大彻大悟,决定改掉这个缺点。因为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运用同理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对自己重新审视了一番。如今,这位经理已经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领导者。

同理心使内向者更具人际包容性

有人认为,同理心就是迁就别人、丧失自我、过度同情,是一种不好的心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跟别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并不意味着丧失自我的判断。每个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都会多少有所差别,这些看法有时候并没有对错之分,可能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建立同理心去相互理解和包容,以实现客观理智的判断。

与人产生同理心,不是简单地认同附和,而是深入地分析理解,因此同理心也能反过来促进自省。也许你面对的对象开始时并没有得到你的理解和认同,这时候你首先要学习深入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不认同他的原因,看看有没有自我内心不良情绪的投射。其次,你要跳出自己的角度,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了解他行为的深层原因。最后,你把自己的这种理解反馈给他,同时也可以引起他产生同理心并进行自我审视。这样一来,你们的关系就可以产生良性的调整和改变,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包容也会大大增强。

人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两句话里其实就包含着一个包容的道理。在这个提倡竞争、膜拜强者的时代,包容越发困难了。我们习惯于针锋相对,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这其实就是同理心的丧失。当对方说“我觉得你真的很自私”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反击:“那你呢?你就不自私吗?”这时如果有一方选择了不反击,就很容易让对方也放松下来,这样,沟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内向者虽然比外向者更具有同理心,但由于内向者在应对外界的时候,容易紧张和疲劳,所以很难将同理心释放出去,不能让更多人成为自己同理心的对象。尽管如此,同理心仍然使得内向者更具有包容心,虽然这是一种后退中的拥抱。

内向者必知:?当你能够把同理心尽量给予你身边的人时,你就会变得更富有人际包容性。这个过程让你更加了解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人来更好地了解你。

有一个名叫杰克的小孩,非常爱他的祖父。祖孙两人在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祖父经常讲故事给杰克听。祖父的故事总是讲得那么有趣,常常乐得杰克哈哈大笑,祖父也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光。不久,杰克的祖母去世了,祖父只好和杰克一家生活。

一天晚餐后,祖父喝咖啡的时候不小心将杯子掉在地板上摔得粉碎。杰克的母亲非常生气,从此以后,祖父只好独自一人在厨房里的小桌子上就餐。但是每天晚饭后,杰克总是跑到厨房里和祖父待在一起,坐在祖父的膝盖上听祖父讲故事。

祖父越来越孱弱了,双手抖得也越来越厉害。一天晚上,他独自坐在厨房里进餐,盛着麦片粥的碗又一次摔碎了。杰克的母亲用前所未有的严厉口气大声斥责,并且说她只有给老人一个木碗进餐了。她说,她不能因为老头子变得粗心大意而容忍她心爱的东西被摔坏。

站在一旁的杰克默默无语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突然,杰克把碗的碎片拼接起来,然后他取来一小块木头开始用小刀削起来。过了一会儿,父母走过来,想看看他在干什么。“你在刻什么东西啊,杰克?”母亲爱怜地问道。“我正在做一个木碗,等你老了的时候好给你用。”杰克很随意地回答说。

杰克的父母如梦方醒,羞愧难当。杰克的母亲搀着祖父的胳膊,领他回到餐厅中的桌子边坐下,伺候他用餐。从那时起,祖父再也没有独自一个人在厨房里进餐。聪明的杰克激发了母亲的同理心,让她意识到自己对待老人的错误举动,并及时弥补了。

同理心使内向者生活质感得到提高

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了,但人际沟通的成本却增加了。在今天这个分工详细的社会,沟通与合作的顺畅度往往决定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要让自己能够与他人做到顺畅地沟通与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先与他们建立默契。很多时候,产生阻滞的原因可能并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在于双方的思维模式不一样,思维定式限制了每一个人。

拥有同理心,将帮助你打破思维定式,发现契机。比如,拥有同理心可以使内向者了解自己的沉稳优势所在,从而不至于妄自菲薄;勤奋而高要求的人可以通过同理心,去领略散淡宽厚的人生境界、张弛有度的平和心境;敏感而孤僻的人可以通过同理心,尝试着习惯集体生活,体验到开放自己的快乐。只要不再坚持以己律人,而以同理心相待,每个人都会发现一个更多彩的世界,你的生活之路也将变得更加开阔平坦。

内向者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同理心的功效,让自己的生活质感得到更大的提高。

内向者必知:?同理心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但要建立起良好的同理心,通常需要我们努力克服一些心理障碍,例如不愿过多跟外界打交道等。

富有同理心的人将取得什么样的优势呢?

首先是职场。富有同理心的人既懂得为周围的人着想,又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自我,所以容易营造一个比较牢固的支持自己的阵营,同时不放过任何脱颖而出的机会。要练就职场同理心,首先要练习专注倾听的能力,暂时不让自己既有的观点来左右双方的对话;?其次,善于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了解他的个性、兴趣、爱好等多方面信息,包括对方隐含的未明确表达的信息;?第三,深入了解自我内在需求,在需要表态时言简意赅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以便让他人很好地了解你。做好了以上几点,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职场“观心”达人。

其次是家庭。婚姻生活中所需要的同理心可能更细节化一些:?对方加班,在床前留一盏灯,留一条体贴的短信;?下雨天去接送;?对方生病时,温柔地提供护理。这些细节都能让爱侣感觉到温暖,是美满婚姻生活的基石。

再次是朋友。那些人缘很好、朋友众多的人,都富有同理心,在朋友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可以全力以赴地提供帮助。他们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富有包容性,周围的朋友可能个个特点不同,但他们同样可以照顾周到。

同类推荐
  • 奋发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图强”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振作精神,以求强盛。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中华美德”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奋发图强”为其中的一种。本书很好的选用了大量的好诗词句,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希望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成功。
  • 人生凭实力说话

    人生凭实力说话

    人应该极力避免养成拖延的恶习。受到拖延引诱的时候,要振作精神去做,决不要去做最容易的,而要去做最艰难的,并坚持做下去。这样,自然就会克服拖延的恶习。拖延往往是最可怕的敌人,它会损坏人的品格,败坏好的机会,劫夺人的自由,使人成为它的奴隶。
  • 开放你的思路全集

    开放你的思路全集

    开放思路对一个职老年性者来说,就是敞开自己的前途之门。职场中人士只有拥有宽容的心态,包容职场中的一切人和事,才能营造良好的职场生存环境,赢得领导的信任,赢得同事的支持,赢得下级的拥护,为自己铺就晋升的红地毯。职场者只有拥有开放的学习态度,积极学习和借鉴最领先的职业竞争的最前面,是职场竞争的最大资本。
  • 没被折腾过的员工没有好未来

    没被折腾过的员工没有好未来

    缺少真正的骨干,几乎是所有老板最头疼的事。真正的骨干不是空降来的,一定是从职场新丁一路被老板折腾过来的。数位职场骨干,讲述自己从新手到骨干的血泪过程;数位企业boss,讲述“折腾”背后的苦心与无奈。本书汇编自《商界》杂志,用数个案例讲述“骨干”在老板心中的重要地位。
  • 实用谈判技法大全

    实用谈判技法大全

    谈判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谈判技法的运用能帮助你解决很多生活难题,本书综述了谈判中的实用技法,概述了谈判策略和技巧,对谈判学习者非常适用。与《当代实用演讲技法大全》《当代实用辩论技法大全》等书是一套。全书共分7篇42章,详细总结了有关谈判的各种知识及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
热门推荐
  • 那一朵妖艳的罂粟花

    那一朵妖艳的罂粟花

    她初一,他初三,因为同学之间的玩笑,她跟他绝交,他黯然转学,她一直活在自责中,十四年后相遇,她已经暗恋上了别人,他再次伤心离开,一年后,她跟初恋分手,他从病床上拔了针头毅然回国陪她一起走出失恋的阴影,然后终于让她点头。但是世事难料,一场意外的变故让他不得不放弃坚守了十四年的感情,狠心的选择彼此不再相见,多年后的重逢,俩人是否可以再续前缘一切都没有定数。
  • 星斗纵横

    星斗纵横

    浩瀚星空,强者如林!————修炼等级:星士,星师,大星师、星宿,星君,星皇、星帝、星圣、星尊、星斗神。星斗V1铁杆群:117909871(未满)
  • 君上紫

    君上紫

    她,是妖界的帝;他,是人界的皇。两百年前,她被追杀至人界,遇到了他。两百年后,她重返人界,只为寻他。女主是一个不曾涉世,淡漠,高傲,喜怒无常的妖。男主是一个冷漠,淡然,心思深沉,很难动情的皇。另外还有天界的帝,冥界的帝,还有一大堆的人物。
  • 军中女小霸,顾少不约

    军中女小霸,顾少不约

    在没有遇到顾军然前,叶冉玩的那叫一个开心,被顾军然救下后,叶冉天天在顾军然面前刷存在感……"军然军然,快来尝尝,我专门为你做的黑森林蛋糕哦~""来人,拿去喂狗!""……"但是呢,我叶冉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哼,我今生今世就缠着你啦!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爱情的漩涡越来越深,把两人都卷了进去……?男主女主1V1.有宠有虐,时而撒糖,哦啦啦~?
  • 这就是笑话

    这就是笑话

    在银河系以外有一个遥远的星系:逗星系,而在这座星系中,唯一存在类人生物的星球,逗星球。在逗星球上,生活的一群,逗人。而我们的故事,就从逗星球开始讲起
  • 千年之恋:潘金莲的爱情

    千年之恋:潘金莲的爱情

    网络作家潘小莲一不小心穿越到宋朝,竟然成了潘金莲,她和武松、武大郎、西门庆发生了感情纠葛……武松杀了西门庆,拿着刀子追潘金莲,她竟然把武松拐到了现代,潘金莲拥有了异能,成为赌石鉴宝高手……21世纪的西门青竟然和古代的西门庆长得一模一样,武松也喜欢上了潘金莲,看潘金莲的千年之恋,她究竟是选择西门青还是选择武松?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曲艺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曲艺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盗墓奇兵

    盗墓奇兵

    [起点第五组签约作品]又一部盗墓类力作,作者以严谨的态度描写让你眼花缭乱的倒斗经历。不一样的倒斗,不一样的盗墓奇兵作者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奇异世界,在本书第一卷《蜀中行》中,大家将会看到主角和北溟鲲衣、墨阴沉、太极大碗、奇幻纸蝶、巴蛇、脆蛇、八阵图、莫非、率然…………等等只存在于上古神话中的事物之间的精彩故事!(本卷已经完本)目前第一部《蜀中行》已经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有售。现在为大家呈现的是更为精彩纷呈的第二卷《浙山越水》。本书读者交流qq群《盗墓群》群号:13793918欢迎加入,目前该群已经满员。本书专有群《盗墓奇兵群》:81422741已经开通,欢迎加入,感谢网友←`憮訫僾ジ的赞助!同时推荐《盗墓世家》书号126509
  • 一些生活中得到的小感悟

    一些生活中得到的小感悟

    不是小说而是一个非常随意的随笔,心情不好时看看有没有以我共同想法一心情吧。。或许能通过我的文字,让我们彼此成为密不可分的朋友呢!
  • 独足鬼

    独足鬼

    古说天地鬼莫能逢,循环的宿命又将到来之际,老宗主死了,方知宿命的少宗主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