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1700000002

第2章 不能很快融入新环境

内向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适应新环境,如果这个新环境比较喧闹嘈杂,比如庆功宴会、生日宴会之类,内向者会很容易感到疲倦,这个时候他就会选择一个偏僻安静的角落,静静地恢复元气。工作环境也是一样,内向者会花费更长的时间来适应新公司的文化,如果公司出现项目调整之类的变动,内向者也很难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不要把这些表现视为“梦游”,因为内向者从来不会注意力不集中地去做一件事。内向者的专注度是外向者难以企及的,正因为如此,内向者从来不求急求快,而是力求平稳。

内向者适应新环境时间长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速度因人而异,外向的人很容易适应新环境,内向的人则进展缓慢。拿就职新环境来说,外向的人进入新公司后,用不了几天就能够与同事们打成一片,好像认识了很久;内向的人即使过了几个星期,内心的紧张感依然不能得到有效舒缓,像一只受惊的松鼠一样。

一般来说,内向性格的人适应新环境需要更长的时间,他们对旧环境天生有一种依赖,因为那是他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才适应的,这种熟悉感不可能说丢弃就丢弃。内向的人在儿童时期就已经表现出这种征兆,比方说,每次换班级时,内向的孩子一开始的时候总是显得格格不入,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全融入集体。在这段过渡期,内向的孩子会默默地努力克服自己的不安,尽量去适应新环境,但时间并不会有效缩短。

内向的人经过多次这样的磨炼,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适应新环境的固定套路,他会遵循这样的套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新环境的适应。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内向的人在适应几个不同的陌生环境的时候,所付出的时间是大致相同的,而效果则会因为新环境对他的态度而异。

其实,适应期较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内向者就可以适应新环境,并找到新的朋友了。

内向者必知:?内向者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这是事实。不能很快适应,不代表不能适应,这也是事实。强行让自己快速适应新环境,才有可能真正造成不能适应新环境的恶果。

关于内向者和外向者孰优孰劣的争论,似乎从来没有停息过。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内向者以前确实受到过职场性格歧视,被戴上不善沟通、做事拖沓的大帽子。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已经摆脱这种陈旧的用人观念,内向者不再处于明显劣势。

现在一般公司都会对新员工有一个试用期,一般是一到三个月不等,在这段时间里,内向者完全可以做到适应新环境,体现自己的优势。在和外向者的直接PK中,不到最后一刻,胜败仍是未知之数。

内向者适应新环境较慢,几乎被看成内向者的先天劣势,其实这里面也包含着一个隐性的优势。作为内向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适应新环境的时间比外向者更长吗?因为你在适应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更多的信息和细节,这些信息和细节让你一旦适应了新环境后,就更有适应力。而那些外向者,他们只是做到了在表面上融入了新环境,对新环境中深层次的东西却一无所知,只有等到有些东西浮出表面才恍然大悟,但那个时候可能一切都迟了。

面对突然的变化,内向者调整不迅速

新环境让内向者花很长时间才能适应,但这不会给内向者带来太大的压力,毕竟适应新环境通常都会预留一定的适应时间。内向者完全可以从容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适应新环境,不用与外向者一较长短。但是面对突然的变化,内向者不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调整,却让他们非常吃亏。

比如公司岗位调整,或者项目突然变动等,这个时候,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慢慢适应,必须及时做出反应,最起码不能犯错。这个时候,内向者就要启动应急模式,让自己爆发出更大的能量来解决这一难题。成年内向者已经掌握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特殊的问题,他们会通过特殊的途径解决,这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确实,性格外向的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更容易抢得先机,占得便宜。由于现代社会人员流动的自由,调动工作、调换岗位、职务升迁、扩大交易伙伴等需要面对新环境的情况大大增加,而每一次变化都会令内向性格的人感到十分苦恼,因为他们实在没有这么多能量每一次都“变身”。

因为面对突然的变化时调整不够迅速,所以内向性格的人常常在这方面比不过外向性格的人。但是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内向性格的人凭借慎重和坚持的特质,还是能够得到公司广泛的认可的,外向性格的人则可能因为他的快速适应能力而遭到上司的警惕。可见,性格内向的人表现迟缓笨拙,有时反而是一种职场护身符。

内向者必知:?面对瞬息万变的局势变化,内向者调整起来确实很花时间,这是内向者的劣势。既然如此,就要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例如速度提不起来,但可以利用“慢”来增加调整的效果。内向者不妨对老板说:?请给我时间,我将交出不一样的成绩单。

心理学家比较了外向者和内向者面对变化时的反应后发现:?内向者面对变化一般会选择有条不紊的方式来调整自己,而外向者则雷厉风行地执行自己的理解。奇怪的是,内向者的调整虽然缓慢,长远来看却卓有成效;?而外向者的调整虽然迅速,却常常出现偏差。在对变化的解读上,内向者技高一筹,但这种优势却抵不过外向者的快人一步。

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外向型世界,是外向者法则大行其道的世界。你可以犯错,但不能拖延时间。好像面对变化,一个人的迅速调整才是别人乐意看到的,至于会不会犯错,则是另外一回事。对于这一法则,外向者心领神会:?动起来,就是世界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内向者的迟缓变成了对外向型世界的一种“不合作”,受到不公平待遇在所难免。

面对变化,外向者像地衣或者藤蔓,漫无目的地一拥而上,死死缠住,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拥抱缠绕的究竟为何物。而内向者却像含羞草一样,一经外界变化的刺激,就收缩起来,但当花瓣再次打开时,显然已经经过了一次精妙的解读。

慢也是一种迷人的节奏

“慢”通常都被看成是一种缺陷,一直不被人看好。牛津词典上对慢的解释是:“容易理解的,迟钝的,无趣的,学得费力的,冗长乏味的,懒散的,行动迟缓的。”相信每一个求职者都不愿意让这些措辞在你的简历中出现,即使你是一个内向者,即使你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表现。

融入一个新环境,或者面对变化做出调整,内向者总是比外向者慢半拍。不管内向者如何努力,在“快”和“慢”之间似乎总有一条不可逾越的暗沟,内向者只能望“沟”兴叹。在当下“快即是好”的消费文化中,加速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天性,英国心理学家盖伊·克莱斯通认为:“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了迅速、省时及效率最大化的内在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与日俱增。”当人们抱怨自己很忙、分身乏术时,也许是在暗自得意:“瞧,我多么重要,我的精力多么充沛。”

说到精力充沛,外向者当然有优势。然而说到专注度和持久力,却是内向者更为突出。快更像是应激反应,慢却是一种从容操控。快体现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作为对事的态度更容易被外向型世界所接受。慢体现的是一种哲学,讲究的是效果和享受,这种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更符合生活的本质。

相比快而言,慢是一种更迷人的生活节奏。一味求快会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要想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可以尝试放慢速度。人们为了求快,搭建了高速公路,然而一味求快的心理,却造成了高速公路上的塞车现象,而高速公路一旦堵车,可能会形成长达数千米的车辆拥堵、进退不得的尴尬局面。然而“安步当车”的心理,却能够让人达到“走慢些,欣赏路边的风景”的境界。

作为一种做事的节奏,快慢本身没有对错可言,如果将速度快慢看成衡量成败的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赛维特博士说:“什么都要比别人快的心理,将让我们陷入泥潭。”快未必带来胜利,慢也不代表一事无成。

事实上,撇开快慢不谈,只看最后的结果,内向者因为慢反而能够按部就班地取得让人赞叹的成绩。就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一样,虽然行事缓慢,却能凭借自己的“慢”成功地到达终点。

内向者必知:?如果你习惯于急事缓做,只要没有造成拖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效果也还不错,那么恭喜你,你这样做是明智的。举重运动员不会去和跳高运动员比身高,内向者也不应该和外向者比快慢。开局阶段的快慢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做事重在结果,开局快和结局好,相信谁都能权衡出哪个更重要。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瑞·多西首创“时间病”一词,专门描述人们对于时间的焦急心理。如今,全世界都为时间所困扰,每个人都被时间的巨流所裹挟。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先生曾尖锐地指出:?“我们正从一个大鱼吃小鱼的世界,步入一个快鱼吃慢鱼的世界。”但专家提醒我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一切向快看,现在要向快所带来的困扰发出挑战。时刻生活在紧张与匆忙之中的人,随时可能崩溃。很多时候,求快的心理让我们情绪失控。在纽约一家超市,一名男子与人发生斗殴,原因是排在他前面的一位顾客收拾所购物品的速度过慢;?在东京、在蜿蜒的车流中,一个驾驶者正在疯狂地按喇叭,因为前面的车被更前面的车堵住了;?在北京,一个年轻的孩子快要饿死了,因为在任何一个地方吃饭,他都要等上三分钟,他受不了……生活正在变得愈来愈可恶,快乐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蚕食,我们只能在这个泥潭中越陷越深,除非我们能慢下来。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所有的人都意识到“慢”的好处时,外向者就会开始羡慕内向者能轻易连上“慢”的轨道。

同类推荐
  • 现代人礼仪全书

    现代人礼仪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仪表、形体、言谈、工作、往来、会议、谈判、宴会、涉外、出访、旅行、馈赠、通讯和文书等现代商务礼仪知识。
  • 做不抱怨的女人

    做不抱怨的女人

    笨女人总是抱怨命运不公,聪明的女人却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她们知道没有遇到好男人是因为自己还有待完善,她们知道灰姑娘碰上白马王子的几率只有1%,所以从不挑剔眼前的男人是否足够完美,她们会在丈夫面前撒娇,而不是整天像个机关枪一样扫个不停。在好心态的女人眼中,一切都是美丽的玫瑰色,她们爱惜自己,能管住自己的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们也耍小性子,有泪也会流,这是她们的真性情而不是假小资,她们会为自己腾出一个假期去旅行,以清除内心的垃圾更好的面对生活,她从不被别人的看法影响自己的情绪。
  •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否,与这个人的口才有很大的关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才,在气势上就可赢得人们的一份尊敬,就能赢得比别人多一份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语言精练而又伟大的演说家们,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将决定着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好的口才就是人成功的辅助器,练好了,可以遨游于人际交往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练砸了,处处受人厌恶,明明是好心,到他那儿反成了恶意。
  • 亲爱的,我还活着

    亲爱的,我还活着

    宽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宽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而缺乏宽容,将使个性从伟大堕落为比平凡还不如。本书分五章,分别讲述宽容的力量、影响。以文感人。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贞观幽明谭

    贞观幽明谭

    故事以唐代贞观末年的长安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自幼背负诅咒的少年巫师明崇俨在追寻自己身世之秘的过程中,卷入了太子、虬髯客、南昭郡王等争夺王位的阴谋。与此同时,日本、新罗、百济等周边国家的奇才异能之士也怀着各自的目的纷纷登场。作品中人物众多,架构也铺陈得极开,但是内容精彩紧凑,各条线索交织依存,扑朔迷离,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
  • 玄天神魔

    玄天神魔

    这里的等级划分为:气段分九重,金银铜玄三气镜,二转为玄丹,九九归一成真魂,天地人元三魄镜,三转变成神。浩瀚无际的神魔大陆上,辽阔无比的海洋,各种各样的生灵与魔兽并存。境界,炼丹,炼器,这里拥有着神珠榜,属性能力者,遗留的力量与神器。大陆划分的庞大,五大域,分为中州,东郡,南域,西林,北海,强者数不胜数。
  • 读史学处世

    读史学处世

    本书在涉及立身处世所应注意的方法、技巧、原则及禁忌等方面问题的同时,也用一定笔墨谈到了做人所必备的胸襟、学识、素质等方面的诸多事宜。当然这些道理不是通过空洞无味的说理完成的,而是通过大量可闻可感的鲜活历史故事的有力证明来进行的。它让读者在纵横于历史瞬间之时,也对自身的侍人处世提供更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 逆袭为圣

    逆袭为圣

    一场奇异的遭遇,让本来无法聚气的欧阳家二公子,重新可以修武,一方面面对家族内部的重重矛盾他将如何自处,寻找父亲,带领家族兴旺,带领人界与魔界抗衡,看他打怪升级,腹黑撩妹……
  • 光与暗的旋律

    光与暗的旋律

    少女与大叔的相遇,带你走进欧洲刺客组织与骑士团的全面对抗。天眼城的天眼组织,冬堡的沃尔夫家族,称霸西方的科恩家族与酒桶庄园的莱尔德家族……古老家族的命运将在此展开。
  • 美言妙语

    美言妙语

    本书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取材,编选了古近名家高手的精美语言。本书又可像查工具书一样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查阅行文写作中所要参考的资料。
  • 女配修仙末路

    女配修仙末路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穿越异世结了三次婚,婚礼总是各种意外。请看《女配修仙末路》来关注一代女配的成长史吧!这里更有着女配秘诀哦!筒子们,赶紧跳坑吧!!!
  • 绝代蛮后

    绝代蛮后

    她是左相府的三千金,深受爹娘的宠爱,却遭到族人唾弃鄙夷。被逼入嫁东宫,成为痴儿的太子妃,从此卷入永无休止的权力争斗之中。无意中发现惊天秘密,太子竟是伪装?更有激烈的朝堂争斗?那又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绝代蛮后如何风行天下!
  • 青灯缘

    青灯缘

    前世今生,生生世世,爱恨由缘,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一切皆是痴念,放下也是缘……隔世的灯火几阑珊,谁在踏乐翩然。又是谁站在小河畔,回首看不穿。
  • 农业学大寨始末

    农业学大寨始末

    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的虎头山下。在互助合作运动中,贾进财和陈永贵,积极带领农民组织起来,走上集体化道路。1947年冬,陈永贵被吸收入党,迈出了他政治旅途的第一步。贾进财是大寨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他主动“让贤”,成为颇受后人赞誉的一段佳话。大寨村的成绩和陈永贵的才干不仅受到昔阳县委的表扬,也开始引起晋中地委的重视。本书将向您介绍大寨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