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1700000009

第9章 陷阱?内向 ?=拒人千里

内向者自有其性格弊端,这些性格虽然外向者也具有,但在外向者身上的表现不像内向者那样强烈。诸如任性、多疑、自闭、敏感、要强等性格一旦落足在内向者身上,就会引起可怕的化学反应,成为社交场合的毒药。一旦内向者被这些性格控制,内向者在社交场合就举步维艰、拒人千里了。

内向+任性=拒人千里

任性是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的某种目标,无所顾忌,一意孤行。例如小孩子看上了一件玩具,哭着闹着非要得到它;例如成人喜欢上一样东西,拼了命地去追,追到手后又不懂得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又追悔莫及。这些都是典型的任性行为。

中国老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任性的后果。

如果内向者患上了任性的毛病,往往会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弄得不可收拾,到头来损人不利己。前火箭巨星麦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麦迪带着联盟得分王的光环驾临休斯敦,但并没有让休斯敦实力进入联盟前列。由于伤病和内向性格,麦迪行事非常任性。在没有和俱乐部总经理、主教练及时沟通的情况下,擅自召开媒体发布会,惹恼了俱乐部高层,终于将他踢出球队,而他的任性行为也让他一度面临无球可打的尴尬局面。

内向者必知:?要什么都不要任性,因为任性会让本来就不擅交际的内向者与外界愈行愈远,最终形成无法弥补的间隙。

日本一家著名的经纪公司旗下的偶像组合“KAT-TUN”的成员赤西仁因为任性,近年来多次违反公司规定,但公司一直对他很包容。但对赤西仁在美国公演期间偷偷跑回日本的举动,部分高层表示很失望,连原本支持他的粉丝也表示不能理解。日本媒体报道称,赤西仁很可能被解雇。

赤西仁赶赴洛杉矶参加公演活动时,他的发言人就曾公开保证:?“他在公演结束前(6月中旬)不会回日本,会专心在美国演出。”没想到赤西仁仅仅在美国呆了一周,就瞒着公司悄悄回到日本,此举连公司高层也被蒙在鼓里,大多还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才得知此事。而公司其他大牌艺人,如泷泽寿明等,对赤西仁的任性行为也相当不满,认为赤西仁给其他同事带来了坏的影响。

内向+多疑=拒人千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多疑很容易“生暗鬼”。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带着顽固的个人偏见,通过自己的无端“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无关事件强行拼凑在一起,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具有多疑心理的内向者,往往会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再加以证明。由于多疑,内向者很可能会犯无中生有、把别人的好心当成驴肝肺的错误。现代心理研究学表明,过分多疑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偏执型的性格缺陷。

内向者一旦产生多疑心态就不易消除。由于内向者喜欢内省,不喜欢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情郁于中,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愤恨乃至报复心理,对人对己,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内向者必知:?多疑会让内向者本来就惨淡的人际交往雪上加霜。由于内向者不太愿意向他人表情达意,一旦疑心渐起,就会落地生根,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源源不断的麻烦。

中国历史上,很多人物都患有多疑症,三国时的曹操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话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急忙潜逃,想要回家乡募兵讨伐董卓。途中借宿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家,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曹操。曹操在屋内听见后院有磨刀声,又听见有人说:?“绑起来再杀!”曹操本来就是多疑之人,此时不复多想,怀疑吕伯奢想要谋害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曹操当即拔剑冲进后院,将吕伯奢一门男女老少全部杀死。

等到曹操搜查至厨房,看见被绑的一头猪,正准备宰杀,才知道后院磨刀是为了“杀猪”,才意识到自己疑心过重错杀了好人。

就因为一念之差,几十条人命就此断送,由此可见多疑症的危害。多疑症一害自己,二害别人,三害国家。若是小人物,患了多疑症最多让自己茶饭不思。像曹操这样的枭雄患了多疑症,轻则毁家,重则丧邦。我们没有证据考究曹操是否内向,但就算曹操是个外向者,却依然“毁于”多疑。作为不擅与外界打交道的内向者,更应该拒绝“多疑”这一有害的心理。

内向+自闭=拒人千里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最典型的特征。很多时候内向者通常被视为自闭症的高发人群,其实自闭症属于先天性疾病,是一种在社交技能、认知和交流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发育障碍。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数据显示,自闭症的患病率占全球儿童人口的0.02%~0.05%。一般来说,这些孩子在出生后和婴儿早期就会出现一些症状,但由于很多家长经验不足,往往很难识别。

自闭症患者常常对周围的人不关心或缺乏兴趣。模仿是人类学习的一条重要渠道,但自闭症患者几乎没有模仿别人行为的动机。自闭症患者对别人的表扬很冷漠,也很少有取悦别人的行为。自闭症患者通常对别人的不愉快情绪漠不关心。自闭症患者通常不能理解别人与自己一样有内心活动,结果导致他们通常难以理解别人的思维和情感。他们也可能不关心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所造成的影响。自闭症患者难以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因此总是特立独行。

虽然自闭症是先天性疾病,但成人也会染上自闭的症状,和外界难以形成有效的呼应,最终将自己封闭起来。内向者如果有了自闭倾向,就会成为“囚徒”,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竖起高墙,高墙上还拉起电网,自己不会主动和他人交往,外人也难以接近,形成自我封闭的状态。

内向者必知:?自闭症是先天性疾病,而内向者又或多或少带有自闭倾向,因此自闭症患者通常会被纳入内向者范畴,虽然内向者99%以上不是自闭症患者。内向者可以内视,但千万不要自闭。

“自闭症患者”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社会交往障碍被认为是自闭症患者最显著的障碍之一。

哥特斯泰恩博士在研究了全球很多专家的研究成果之后,得出结论:?即使能力很强的自闭症患者,也会缺少一些必需的能力,使他们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现实生活。一份针对数百个智商高、语言能力好的自闭症患者的调查表明,虽然这些患者中的50%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触目惊心:?(1)只有12%的人找到了工作。(2)只有3%的人能够独立生活。(3)超过65%的人除了家人之外,没有任何社会交往。(4)没有一个成婚或者有亲密的感情生活。虽然75%的自闭症患者拥有平均水平的智商,也有足够的语言能力,但是研究表明这些并不足以帮助自闭症患者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自闭带来的危害是如此之深,以致哥特斯泰恩博士告诫内向者:?鉴于内向者的情境反应模式,一旦陷入自闭的陷阱,内向者很难全身而退。

内向+过于敏感=拒人千里

很多“退缩型”人士的人际关系一般都很差,因为他们特别敏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内心敏感的人很容易难为情,无法正确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也无法形成理性认识。有些人在为人处事上过分敏感,使人际关系出现不应有的复杂局面,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种敏感的个性。过分敏感的人,会强调“防人之心不可无”,因而在生活中处处设防,于人于己都会很累。这种心态会让人对他敬而远之,朋友也会越来越少,人际交往就会变得不和谐。

过分敏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素质,多是由心胸狭窄、缺乏修养造成的。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可能没有一点矛盾,但多数情况下并无根本的利害冲突。但敏感的人会无中生有,小事变大,大到无可解决。

内向者一般都会有敏感的特性,其实适度的敏感虽然也会对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但还不致命,如果过于敏感,那就比较麻烦了。过于敏感的内向者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旋涡,使得别人不敢靠近,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会给内向者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自己的言行会给内向者带来什么样的微妙而剧烈的反应。因为内向者过于敏感的个性容易让他们内部急遽升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了。

内向者必知:?过于敏感的内向者会让对方手足无措,即使你不拒人千里,别人也会惹不起躲得起,离你万里之外才觉得安心。

以前金悦然和同学相处时,表现虽然不是很活跃,但也相对融洽。但是现在金悦然变得特别敏感,特别害怕和别人相处,除了两个很要好的朋友外,她根本不相信其他人。她总是疑神疑鬼,动不动就觉得别人在背后恶意地议论自己的缺点。她越来越敏感不安,总觉得自己已经是众矢之的。

金悦然的心态也影响了同学对她的评价,一些男生甚至给金悦然取了新的绰号,金悦然为此难过了很久。后来,某些女生对她也有了意见。当她看到那些女生在一起的时候,更加怀疑那些人在议论自己。金悦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以前交往很好的朋友,现在表现得这么生疏,难道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吗?

金悦然的情况很多敏感者都会遇到。在突遭人际交往挫折时,由于没有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加之自己的敏感心理进一步激化,导致对自己和对他人失去了信心,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长此以往,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发展越发不利。

内向+太过要强=拒人千里

我们可以比较一个内向者和外向者太过要强的表现。外向者太过要强,是显性的,太过要强可以理解为爱表现。其他人会为外向者叫好,也会为他鼓劲,在外向者要出丑的时候,围观的人会助外向者一臂之力。

但是内向者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因为内向者的要强是暗自用劲,是隐性的,其他人不会围观,因为内向者不会在众目睽睽下表现自己的能力。而且其他人也都知道,内向者不允许自己失败,更无法接受别人见证自己的失败。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人当然会选择离得远远的,甚至将内向者的事情看成和自己毫无关系。

内向者由于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喜欢暗自用力,失败之后会觉得颜面无光,这样也给其他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内向者如果太过要强,就会让自己的周围出现真空地带,没有人愿意逡巡在太过好强的内向者周围,成为内向者失败之后迁怒的对象。

内向者必知:?太要强就等于虚伪。虚伪会让众人远离你。一个人适当地要强,可以说是一种成功的品质;但太过要强就危险了,会让自己活在巨大的压力中,苦不堪言。

蒋方怡患有“第一名综合症”,除了使自己压力太大外,也出现了“以成绩看人”的不好的倾向,让她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她的母亲好不容易才将她带到心理治疗师的治疗室。像所有患者一样,蒋方怡显得紧张不安,而且非常警觉。

“蒋方怡,你怎么看待第一名?”心理治疗师问。

“怎么看第一名?第一名就是第一名。第一名就是英雄,就是上等人,就是未来的成功者。只有当我是第一名的时候,我才感到自己是成功的。”蒋方怡说。

“那么,在你看来倒数第一名算什么?”心理治疗师又问。

“笨蛋,人下人,永远无法取得成功。”蒋方怡说。

“那么,没有名次的人又算什么呢?”心理治疗师接着问。

“没有人没有名次呀,每一个人都有名次。”蒋方怡说。

心理治疗师认为,作为一个性格偏内向的孩子,蒋方怡是一个典型的“第一名综合症”患者,起因就是她太要强了。太过要强的人不容许自己失败。一旦失败了,就会引发强迫症,产生幻觉,觉得自己一直处在成功的顶端。因此,不要对自己期望太高,巨大的压力只会让自己苦不堪言。

同类推荐
  • 透过举止看人性

    透过举止看人性

    本书介绍了通过观察人的姿态、行为、穿着、体貌、话音及生活中的细节等等,来揭示人的心理、性情。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清楚对方的性格、性情,总是对我们有利的。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书籍:它通过对他人姿态、行为、穿着、体貌特征、表情、说话方式、生活细节的观察,再配合心理学的分析,教你识别对方性情、个性的技巧。
  • 古代名言撷粹

    古代名言撷粹

    本书是从古代前人浩繁的诗文卷帙中精选出的最具哲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并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部分名言警句,并依据不同内容编辑成册,以方便读者学习和欣赏,从中领略先人的智慧,宏扬中华优秀文化。
  • 聪明女人好姻缘:要嫁就嫁“旺妻男”

    聪明女人好姻缘:要嫁就嫁“旺妻男”

    理想的爱情会成就一段好的婚姻,相爱的一双男女组成一个完美家庭,和和美美,牵手一生,相信这是多数女人梦寐以求的,也是女人成功的表现。本书从独特的角度出发,通过典型的实例,让你在识别“旺妻男”的同时学会抓紧“旺妻男”的妙招。了解了这些之后,你就是那个被幸福包围的成功女人。
  • 狼行天下: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

    狼行天下: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狼性赤裸,生存为先;追求自由,圆融以对;交朋识友,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取财有道等。
  • 借梯登天

    借梯登天

    本书阐述了“借梯”(包括借钱、借人、借名、借机、借势等)的各种方法,同时结合古今中外众多成功人士的“巧借”案例,为那些正在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人们指明了一条捷径。
热门推荐
  • 黄金阶梯

    黄金阶梯

    天道无情,造化弄人。一个本该成为渔夫的小小少年,因为一把骨刀踏上了修仙之路。是一刀劈荆斩浪踏足修道巅峰,还是在长生路上腐朽为枯骨。小小少年修仙路,究竟隐藏着多少惊险与磨难......敬请品鉴。
  • 仙剑伏魔录

    仙剑伏魔录

    剑术废柴如何成为剑术大宗师?热血青年如何创造他们的历史?不问苍生,不信命运,执手中之剑,所行之路,只留传说!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早朝仪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早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阆风记

    阆风记

    候门幼女转瞬家破人亡,隐姓埋名流落道观打杂,终遇仙缘;有心无意间,推波助澜;茫茫仙尘路,何君可与我携手同行,堪破生死;三生石畔,谁说前定就非今莫属?且看她一路前行,直上昆仑之巅。
  • 夺舍

    夺舍

    大道未成,夺舍还魂,势必再惊天下!
  • 网游之邪圣

    网游之邪圣

    纯情的小仙儿,可爱的甜心教主,美丽的千金大小姐..美女纷纷而来。随着终极公测,三无二坏青年吴渊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女,金钱,权势,应有尽有。凌绝顶,俯八方,天地之间,唯有邪圣。
  • 灵墟之界

    灵墟之界

    《灵墟之界》的发行,在世界掀起一股热潮,而应为完成家族试炼任务,被逐出家族,在机缘巧合中进入了游戏,并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一次次站在风尖浪口,而后在一次次的争斗中,为国家的利益,自己的利益而战,一次次攀升,最终站在世界之巅.......................................
  • 元魔劫

    元魔劫

    他,只是家族一名弃子,因为出生下来就被当作妖魔看待。是魔,那又怎样!!!我照样美女在怀,正道,那又怎样,我照样杀个血流成河。看他如何从一弱小少年成为叱咤大陆的风云豪杰。
  • 出曜经

    出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虐屠

    虐屠

    天下人虐的是他的肉体!天下人屠的是他的兄弟!他奋起反抗。他说:不拿起屠刀,怎么杀尽天下的屠刀?他,一个重新回到这世界的人,自此走上了虐杀屠尽这些人的道途。他的道心是自私的,但这是他的选择!这是后人对一凡无上道的评价,也是无上道有迹可循的踪迹。一凡的名字被永远的记录在岁月的史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