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8800000008

第8章 巨鹿之战——秦帝国的终结者

时代背景

公元前三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纪。这个里程碑就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这在中国的文明发展史中尚属首次,正如嬴政封自己为始皇一样,这是中国以皇帝一人统治天下的开始。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一次真正的统一,他把不仅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就连车轴的长短都统一了。这一点很有创造性,大家都知道,火车的发明是近代的事情,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拥有火车,那是不是所有国家的火车只要在有铁轨的地方就能畅通无阻呢,显然不是。比如中国的标准铁路轨距为1435毫米。而与中国相邻的俄罗斯采用的是1524毫米轨距的“宽轨”,轨距的差异造成诸多不便,在中俄边境进行贸易交往时,两国列车常常要采取换轮的方式,将车厢吊装至各自轨距的车轮上转换,整列车换轮要耗费数小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统一车轴长度后的马车就可以在六国间的道路上自由奔驰。

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对日后中国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好景不长,在嬴政统治的后期,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赋役繁重,苛政暴虐使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汉书·贾山传》这样描述当时的惨况:“劳动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全国出现“褚衣塞路,囹圄满市”的悲惨局面,这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终于在秦二世元年(前210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很快得到了的响应,那些被秦所灭亡的六国旧贵族也乘机起兵,出现了天下反秦的形势。秦帝国统治者当然不甘心失败,进行垂死挣扎,他们调动军队,镇压农民起义。这其中,最为凶悍的一支就是少府章邯统率的部队。在此之前,这支部队已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军,击灭齐王田儋、魏王咎等武装势力,又在楚地杀死了那里的起义军领袖,项羽的叔父——项梁。随后又将矛头指向北方的赵国,一时间,赵国的存亡成为了天下关注的焦点,如果赵国为秦所占,那对各国的反秦大业将是沉重的一击。如果赵国能够取胜,将对那些战战兢兢的各地起义军起一种莫大鼓舞的作用。

人物评析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袖,被后世成为“西楚霸王”。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他的先祖是楚国的贵族,祖父项燕是楚国的名将。项羽少学兵法,素有勇力。楚汉战争之初,他领精兵3万人奔袭,大败已占领彭城的刘邦及诸侯联军,几乎生擒刘邦。其后,与汉军长期鏖兵,一克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两夺成皋(今荥阳西北),迫刘邦仓皇逃遁。汉王元年春,他又以灭秦之功自居,封18个诸侯。自号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四年八月,议和东归,被刘邦大败于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后被合围于垓下,决战失利,溃围而出。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犹指挥28骑两次冲击由数千名汉军组成的包围圈,杀数十人。十二月,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渡江躲避,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曾经追随过项羽的汉将韩信曾这样评价项羽,他说:“项王这个人,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等到下属立下战功,该加封进爵时,他却把刻好的官印紧紧地握在自己手里,舍不得赐给他人,这是典型的妇人之仁啊。”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在韩信的眼中,项羽这种人是成不了大事的。历史似乎也印证了韩信的这一判断。然而,当我们在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项羽时,这位性格耿直,有勇有谋的西楚霸王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将军,还是一位侠骨柔肠的真男儿。难怪一代才女李清照在数百年后的宋代还在为这位英雄感到惋惜。或许历史就爱这样捉弄人,明明是本人不该从事的工作,历史偏把你推到这个岗位上,让他承受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煎熬,说句心里话,项羽适合当将军,不适合做皇帝。

章邯,秦朝大将,被封为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他是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他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随后,他又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封雍王。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省兴平东南)。秦二世二年六月,城破自杀。

王离,秦朝大将,秦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秦二世刚继任时,蒙恬被夺军权,北方军队由王离所接管。公元前207年,天下义军共起,王离以重兵围赵王赵歇于巨鹿,攻势猛烈,赵国军情危急,不断派使臣向楚国要求援军。楚国派宋义、项羽、范增援救赵国,但宋义并不出战,被项羽所杀。之后项羽破釜沉舟,九战秦军,杀退王离数十万大军,生擒王离、杀死苏角、将领涉间不屈自杀。

交战过程

巨鹿县是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西南110公里处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曾是当年秦始皇册封的36郡之一。历史上,巨鹿这个名字紧紧和战争连在了一起,这里先后上演了刘秀讨伐王郎,东汉黄巾起义,明代“靖难之役”等多次战争,而最早为大家所熟悉的还是那场关乎秦帝国命运的生死决战。故事还要从那件具有开创意义的事件讲起,公元前209年七月,两个因误了工期而怕被处死的囚徒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境内)发动起义,首先扛起反秦的旗帜,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起兵响应。九月,楚国人项梁、项羽杀死会稽郡(秦朝时会稽郡治在今江苏省苏州)郡守殷通,举行起义,很快聚集到8000多人。到第二年,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过长江、淮河向中原进军,以配合陈胜的起义军。沿途,英布、吕臣、刘邦等都率部前来会合,这支起义军发展到十余万人。不久,项梁在薛(今山东省薛城北)听到陈胜牺牲的消息,便召集各部反秦将领共商大计。居巢人(今安徽省巢湖市)范增向项梁建议说:“你家世代为楚将,若能复立楚王的后裔,可以得人心。”项梁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把楚怀王的孙子找来当楚王,仍称楚怀王。定都盱眙,建立了秦末第二个农民政权。项梁自称武信君,率领项羽、刘邦等多次击败秦朝大将章邯的军队。可是,在胜利面前,项梁产生了轻敌情绪,放松了警惕。公元前208年九月,当项梁引兵进至定陶西北时,遭到章邯优势兵力的袭击。项梁战死,起义军失利。

章邯主力打败项梁后,又挥师北进,渡过黄河后,与赵军主力展开决战,赵军大败。赵将陈余向北逃往常山郡,另外两个将领张耳、李齐护着赵王歇率军退入信都东面的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城,秦将王离率军尾随而至,包围巨鹿城,章邯率部进攻漳水北岸的邯郸城。秦军很快攻破邯郸,章邯将邯郸的城郭夷平,并将百姓迁徙到邯郸西南的河内地区。这个时候,陈余在常山征募了几万军队,驻扎在巨鹿城之北离秦军较远的地方,张耳的儿子张敖在代地征募了一万多军队,也紧邻陈余驻扎在巨鹿之北。赵军负隅顽抗,巨鹿一时难以攻破,于是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巨鹿,而自己则率领主力驻扎在巨鹿城南的棘原,修筑甬道与黄河相连,为围城部队提供补给。

情况十分危急。赵王歇向楚怀王求救。此时的楚怀王已迁都彭城,为了天下反秦大业,更为了楚国自己的利益,楚怀王答应了赵王歇的请求,他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领兵北上救赵。宋义率领大军从彭城出发时,楚国的部队已经休整了几个月,听说要去和秦军主力拼杀,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旺盛。但是,主帅宋义却是个极端自私卑劣的人。他一面用甜言蜜语,获得了楚怀王的信任,骗取了兵权;一面和齐国勾搭,寻求自己的外援。如今他兵权在手,却根本不想到巨鹿城下和秦军拼命。当他走至安阳的时候,便号令全军扎营安寨,原地休息。他这一住就是40多天,每天只是在大帐中饮酒作乐,只字不提出兵援赵之事。这时,次将项羽实在忍耐不住了,便来见宋义,说:“如今秦军围攻巨鹿,赵王危在旦夕。我们应该赶忙率兵渡过黄河,与赵军里应外合,就能够大破秦军了。”宋义斜着眼瞥了项羽一下,轻蔑地说:“你哪里懂得兵法的妙用。让我告诉你吧,如今秦兵攻赵,要是胜了,就会疲惫不堪,那时我就出兵乘其疲惫而攻之,如若秦兵败了,我们正好一鼓作气,西入关中。所以我的主意是先让秦赵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你要明白:说起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我倒是不如你,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你可就差远啦!”

项羽走后,宋义冲着他的背影冷笑,随即起草了一道军令,公布于全军。“军中将士,不管勇猛如虎,强狠如羊(羊在角斗时是很顽强的),还是武艺超群,只要他敢不服从命令,就一律斩首!”这道命令,显然是针对项羽的,这一点,军中的人谁心里都明白。宋义把楚怀玉的命令束之高阁,却加紧了和齐国的勾搭。齐王田荣见他手握重兵,正想拉拢他,就请他的儿子宋襄到齐国去做相国。宋义得了这个信儿,高兴万分,亲自把儿子送到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并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告别宴会。

这时正是三九严寒,寒风刺骨。战士们饥寒交迫,怨声连天。可宋义照旧拥炉饮酒,谈笑风声。项羽对救赵的事心急如焚,气愤地对将士们说道:“当此之时,我们本应齐心协力,攻秦救赵,可是宋将军却不引兵渡河,整日饮酒。还说什么让秦赵相拼,然后坐收渔翁之利。一个新建的小小赵国,怎能抵挡得住虎狼之秦呢?秦赵之战,胜败昭然,有什么渔利可收?宋将军手握重兵,身负主命,却心怀不轨,我看他不是效忠国家的臣子!”战士们也十分气愤。第二天,项羽全副武装,大步跨进宋义军帐,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赵。宋义见项羽闯了过来,大发脾气,喊道:“我的军令已下,难道你要以头试令吗?”项羽义愤填膺,大喝一声:“我今天要借头发令!”说着,一剑斩下宋义的脑袋。气昂昂走出帐外,一只手提着人头,一只手执着宝剑,像凶神一般。项羽对大家说道:“宋义私通齐国,背叛楚王,按兵不动,坐失战机,我已奉怀王之命把他处死了。”

大家明知道这不是怀王的命令,但谁也没去揭穿。一来都惧怕项羽的威严,二来他们大都是项梁的老部下,对项羽很有感情,三来都不满于宋义的胡作非为,所以一见项羽杀了宋义,都立刻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项羽把军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一面派人追杀正往齐国赴任的宋襄,一面把处死宋义的事情报告给楚怀王。楚怀王无奈,只好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担任了援赵大军的主帅,立即派英布和蒲将军带领两万人马为先头部队,渡过黄河去解巨鹿之围。项羽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开到了漳河南岸。项羽下令立刻埋锅做饭,准备渡河船只,吃完饭马上渡河。忽然赵国使者又来告急道:“齐、燕等国援兵虽然已到了巨鹿,因为见秦军人多势众,凶悍异常,只是远远扎营观望,不敢出战。赵国的安危存亡,全系在将军身上了!”原来,章邯命大将王离、涉间、苏角围攻巨鹿,自己驻兵巨鹿南边的棘原,专门截拦诸路救赵援兵,同时筑甬道至巨鹿城下,运送粮草,布阵严密,无懈可击。项羽探知了秦军的部署,知道要解围救赵并非容易,但他却把手一挥,对赵国的使者说:“你回报赵王,项羽一定不负贵国厚望!”项羽送走使者,下令上兵每人带足3天的口粮。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全军整装待渡,项羽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大军渡过了漳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部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项羽以破釜沉舟自绝后路表示了必胜的决心。

渡过漳河,项羽率领大军直插章邯和王离这两军之间的空隙。一面阻拦章邯的援军,一面切断甬道,断绝粮运,这就使得巨鹿城下的王离大军失去了后援和粮草供应。秦将王离见楚军如此勇猛,急忙指挥兵马拦截。项羽的军队拼死作战,锐不可挡,杀得秦军死伤无数。王离三进三退,才算逃回了本营。

在此前的东阿之战中,章邯就领教过项羽的勇猛,这次前锋败北,王离失利,他更不敢大意了,立即重新排兵布阵,想诱项军深入,聚而歼之。章邯引楚兵深入阵中,以为楚兵中计,却不料楚军由于断了后路,三五成群,各自为战,以一当十,两天之内,秦军就吃了9次败仗。项羽见秦军已经溃不成军,就派英布、蒲将军夺取秦军甬道,杀秦将苏角,活捉王离,涉间葬身火海。章邯见大势已去,被迫率领20万秦军投降项羽,巨鹿之战宣告结束。

战争影响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对于推翻残暴的秦王朝统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而项羽以6万破20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崇拜与景仰。

策略分析

项羽到巨鹿后开始谋划对秦军来一场世纪豪赌,赌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加上几万楚军,输则全军覆没,身死疆场;而赢则得到大秦的天下。面临在自己面前的是种种不利,这似乎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赌局,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手的实力异常强大。项羽的对手是素有“百战百胜”之称的秦国精锐部队。这两支秦军,一支是由秦之名将蒙恬打造的边防军,这支军队久经沙场,曾击败北方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带领他们的是当年蒙恬的副手,后来统领边防军的大将王离,曾被封为武城侯,多次跟秦始皇东巡,功名赫赫。其次,自己的实力异常弱小。项羽的军队组成很复杂,其人数大致是5万到6万之间。其中先锋两万是英布,蒲将军的军队。那就是项羽主力还有3万到4万。再次,没有后路,不能久战。由于项羽和怀王的关系,使项羽处于一个没有任何外援,没有任何退路的地方。最后,盟友的畏战,保存实力。虽然各路诸侯援军都知道天下之势在此一举,但是由于兵少将寡,其心各异,谁都不愿意把自己陪进去。所以想指望诸侯援军帮助自己,比登天还难。

项羽在巨鹿兵力数量,质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击败善战的秦军,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多方面配合。关键在于事先的谋划,大胆的打破常规,运用一切巧妙战术和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以少量杂牌军全歼精锐秦军,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中的奇迹。

战争小档案

战役名称:巨鹿之战

发生时间:秦二世三年十二月(前207)

交战双方:以楚国为首的盟军VS 秦帝国

交战地点:巨鹿(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西南)

实力对比:楚国联军6万VS 秦军40万

战争结果:歼灭秦军主力,余部投降

战争性质:起义军战争

智慧级别:☆☆☆☆☆

同类推荐
  • 奋斗在十六国的岁月

    奋斗在十六国的岁月

    一个老套的穿越故事,但是尽量的把穿越者融入到历史中去,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二十一世纪新青年王景回到五胡十六国最混乱的时期,依靠自己的一身蛮力,终于完成了神仙哥哥交给自己的穿越任务,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大肆贪污受贿金钱美女的过程。
  • 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煎守

    煎守

    前半生,被受束缚,戴着沉重的枷锁过日子,是一种煎熬;风雨兼程,只要尚有不破灭的信念,就要一直走下去,必须卸掉枷锁,重获往日的自由!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支撑人守候下去的,正是这点永不放弃的“精神”。后半生,久违的太阳再次升起,照亮一段传奇故事,成为一生无法泯灭的记忆。
  • 帝国战记之红尘

    帝国战记之红尘

    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本欲小富即安,终是难逃世俗纷争,为区区六斗粟米而悍然兴兵砸碎一个本可流芳百世为千古所称颂的伟大王朝,为鼓匹夫之勇而不惜妄动干戈坑杀数百万降卒,为谋一国之利而借万民之智搅动天下大局!他是混蛋是暴君是恶魔,但终归还是个被迫红尘砺心的穿越者。
  •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看惯了太多的三国类小说,可你们看到过黄巾军一统天下的吗?现代小人物张辉穿越到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从一介黄巾小兵,一步步披荆斩棘,搬开一切绊脚石,成为黄巾军首领;之后,带领黄巾大军占益州,平西凉;灭曹操,斩关羽。。。。。。乱世东汉,英雄辈出,且看现代小人物如何纵横三国世界。(求点击,求收藏,求粉丝,求推荐)确实写的很生涩,这我知道,当初写这个小说也是一时兴起,到现在才五百推荐,对我的打击很大,突然感觉不想写了,从现在开始,一天一更吧。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沧溟大陆

    英雄联盟之沧溟大陆

    他是一个孤儿,在自己打工供应大学学费的他,被女朋友抛弃了,工作也丢了,在一场意外中,穿越到了异界。新生活开始,可以回到地球的他在回去的时候,嘿嘿,是时候开始装逼了。
  • 腹黑总裁,夜夜来

    腹黑总裁,夜夜来

    “我们离婚吧。”陶小青永远都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会站在DT集团的总裁办公室里对白邱说出这么一句话。某男抬起埋在文件中的脸,笑的祸国殃民,“老婆,别玩了,回家洗洗睡吧。”白先生兴趣无数:喝酒、打球、炒股、经商。结婚后,他又多了一个娱乐项目,回家暖被窝~~~
  •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这是一本浓缩中国文化精粹,并集知识性、严谨性于一体的趣味读物。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提问+解释+知识拓展”的形式,用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力求晓畅易懂、准确生动,并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可读性,以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要。希望您读完本书后,能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增加谈资,做一个博闻天下的知识达人。
  • 噩梦乐园

    噩梦乐园

    做个梦就能轻松升级变强?有这么好的事儿?答案是,有!没错,在“噩梦乐园”的梦境里头,杀怪升级所得的力量,可以带回到现实中来,让你变成现实中的高手高手高高手!那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噩梦乐园吧!不要998,不要98,也不要8毛8,只需要一条命!对,你没听错,只需要一条人命!一条人命!献出你的一条人命,就能为计划生育作贡献,献出你的一条人命,就能为祖国十三亿人节约一口粮食,献出你的一条人命,世界就能变成美好的明天!什么?你说你是高玩绝对不会挂?难道你没听第一位“死亡游戏”的世界冠军、伟大的艾妮马夫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衣架是专门用来挂衣服的,那么,噩梦乐园里的各种坑爹设定,就是专门用来挂人的……
  • TFBOYS之盛夏初恋

    TFBOYS之盛夏初恋

    我要让全世界知道,我爱你,我为了你,可以不顾一切。
  • 《路边桃花可以采》

    《路边桃花可以采》

    一道艳丽的彩虹,终止了哗啦啦的雨声,划破了夏天的闷热!新鲜的空气,花朵的凝香,散发着浓重的山村气息。这个苦命过了近三十年的李安生后半生会有什么样的桃花运呢??
  • 末世之腹黑女配逆袭女王

    末世之腹黑女配逆袭女王

    这本书的原名是末世之炮灰女配逆袭女王。我之前那个QQ号当做作者号,我弟弟玩游戏时被盗了,所以又申请了两个作者号,这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作者名是徐可奈,然后改成了末世之腹黑女配逆袭女王会接着写那本书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她本是千金大小姐,结果在看小说时,意外穿出要意外穿越到小说中的一个悲催的炮灰女配,然后就看她如何打败白莲花女主逆袭成女王,携属于她的男主一集走向高峰。
  • 繁花落尽,沐奕何处

    繁花落尽,沐奕何处

    十年之梦终成真,小粉丝终于嫁给自己的偶像,就当杨沐沐以为自己可以和安奕就这样幸福的生活到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改变了一切,为了爱,杨沐沐不得不再次做出抉择。
  • 雪若浮华

    雪若浮华

    斯诺,超强大国的贵族小姐。常年女扮男装,腹黑爱搞恶作剧,玩世不恭的外表掩盖着深沉的愁绪。德贝斯特,富庶国家的王储。阳光开朗,聪明绝顶又有点小幽默,如此天之骄子却是个喜欢披豹纹披肩的怪胎!傲娇女和温顺男也会纠结的爱情,弱气公主与强势贵族之间的暴汗友谊,还有双胞胎弟弟也要插足的缘分,王公贵族才有的浮华?羡慕?这什么烂校园生活嘛!全乱套了!PS:属于单元式故事,也有自己的主线,但求开心,笑一笑就好的小白文。希望大家喜欢!
  • 《靠背山的下午》

    《靠背山的下午》

    一段令人作呕的高中生活,一些青年时期的美好愿望,以及靠背山下午的那种纯净、舒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