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2500000029

第29章 穿行在戈兰高地上

无数次从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口中听到过“戈兰高地”的名字,知道它总是和战争、和流血、和仇恨联系在一起,和国际新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国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和世界的同情、不解、疑虑、惊诧、失望联系在一起,成了我们记忆中熟悉得像身边旧物的一样东西,无论何时随口说出,滑溜得如同一块果冻。

根据叙利亚作家协会的安排,一个冷雨霏霏的上午,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五人分坐两部国宾车,前往戈兰高地参观。季节是在十月中旬,前一天在地中海滨的城市拉塔基亚,阳光红艳艳的好,穿长袍戴头巾的阿拉伯妇女扑通扑通往海水中跳着笑着,悠闲开心得像是天天放假。转头到戈兰高地,天就哭了,阴风冷雨弄出一副萧瑟悲惨的模样,一个劲儿要为我们的出行造出配衬的背景气氛。

我们的这辆车上没有翻译。我大致能说一点简单的英文句子和单词,司机哈尼会说的英文单词比我更少,因此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靠手语沟通。幸亏作家想像力比较丰富,他想表达的意思我们基本上都能明白。他是个面色黎黑的中年汉子,十四个孩子的父亲,最大的儿子二十八岁,最小的女儿一岁零三个月。叙利亚人的面孔都比较接近西方人种,哈尼的皮肤却黑得像炭,嘴唇也厚,使我们一度时间误以为他是非洲移民。结果两天前我们前往一处人类古文字发源地参观的途中,坐在路边茶馆休息的时候,他通过翻译告诉我们说,他是戈兰高地的难民。我不能不说这对我们是一个震惊。记得当时店主正给我们端上一托盘浓香的土耳其咖啡,洁净的小院子笼罩在巨大桑树的绿荫之下,远远面对我的是一条眼神忧伤的狗,芦苇扎成的栅栏边卧有黑白色相间的猫,两只花鸽子咕咕地交颈亲昵,鸽子身后甚至还有一只蹒跚行走的绿色野鸭,茂盛如大树的美人蕉后,店主的长相奇特的弟妹躲在叶片间朝我们好奇张望。如此安详宁静的和平景色,跟我们耳中听到的“戈兰高地”几个字反差之大,仿佛满场优美的舞曲中突然插进来一段哀乐,令人猝不及防,目瞪口呆。我记得我们都惊讶地抬了头,用目光去寻找哈尼的脸。哈尼的头低垂着,脸上有一种奇怪的羞涩,像是为他在不经意间惊扰了我们而自责和抱歉。沉默持续了好久,仓促间我们不知道对他的“难民”身份作何种安慰。后来我们中的一个提了一个问题,他问哈尼说,你还想回到你的故乡吗?如果可以,你愿意不愿意回去?哈尼抬起漆黑的手在脸上搓了一把,孩子般灿然一笑,说了一句令我们永世都不能忘记的话。哈尼说:“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听到回家的消息,我连穿鞋子的时间都不会等,赤了脚,提着鞋,奔回老家去。”当北大的仲跻昆教授翻译出哈尼的这句话后,座中人的眼睛都微微地有了一点湿润。高洪波忽然想起似地说,七十年前,我们国家“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那些流亡各地的东北的难民们,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吧?

话说远了,还是回到我们的戈兰高地之行上来。中东的天气很有些阴晴不定,在走近高地之前的一小段时间,雨停了一会儿,风却依然冷冽,把路边小镇上的可口可乐广告牌吹得唰唰地响。偶尔朝远处不经意地一瞥,却看到了平生看到的极为瑰丽奇美的景色:近地平线的那一片天空碧蓝如海,红色的山脉逶迤蜿蜒,和缓的山头上竟然有雪!印象中在这种季节积雪的山顶,应该是海拔极高的地球之巅,然而我们看到的山脉的确不高,而且山的红色像涂抹上去的胭脂,衬着蓝的天,紫的和橙的云,云隙中漫射出来的舞台灯光一样的斜阳,那晶莹的白雪便越发璀灿夺目,似真似幻。雪山之下,一直延续到我们行进的公路,视野中空旷无人,有一点像我们大西北的戈壁,又比戈壁多了些滋润,不知道这空旷是因为叙利亚人口太少住不过来,还是临近战乱之地而无人肯住?抑或是政府有计划地将人口从这里撤离?

天空的笑靥转瞬即逝,阴云重新密布。忽然看见了一辆白色的标有“UN”标志的车辆从对面驶来,唰地掠过,我不由自主发出一声惊叫。同车的人也很激动,李贯通慌忙掏出他的数码摄像机准备摄影。这是无数次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车辆啊,莫非我们真的已经走进战争状态之中?渐渐的,白色车辆越来越多,旁若无人地呼啸来去,时而还有敞蓬的装甲车,车上穿迷彩服的士兵胳膊搭着机枪座,站成很潇洒的姿势,冲我们笑嘻嘻的挥手。我猜不出他们是哪个国家的士兵,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战争的意味,倒像是搭乘装甲车去野餐或者郊游。在一座同样标有“UN”字样的哨所前,忽然窜出来一辆装甲摩托,车手是戴头盔穿皮衣的全副武装的中年士兵,他一言不发地赶过我们这两辆国宾车,此后一直行驶在前方不远处,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我不知道他是有关方面派出来带路的,还是警卫的,还是监视的,总之他在此后的全过程中始终与我们若即若离,与我们的教授翻译、与叙利亚作协陪同都没有作过一句交谈。

就这样,我们在心照不宣的、稍稍有些暖昧的状态下,被装甲摩托车带进了戈兰高地维和部队管辖区。

奇怪的是管辖区内反而有了人烟,路边三三两两见到了零星搭建的水泥房屋,屋前有妇女孩子,有狗,有晾晒的衣物和开花的草木,稍远处是长势不大好的庄稼,低矮的葡萄地,一片一片呈灰绿色调的橄榄树。所有的植物都长得非常分散,东一块西一块不成气侯,显出一种仓促、随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惶然。我真是佩服这些住户的大胆,在如此荒凉的地区,在“UN”军车来来回回卷起的尘埃里,若不是对于家乡和故土的留恋,他们有必要在这里寂寞地活着吗?

稀里糊涂被带进一个略显陈旧的院子,停车上楼,迎过来一群表情严肃的人,为首的大个子跟我们一一握手,才知道这是戈兰高地所属省份的副省长。如此说来,这个陈旧的小院子也该是省府所在地了?省府居然也能够孤零零地设置在接近前沿的荒凉之地?倒也是需要精神和勇气的。我没有听清楚该省的省名是什么,在阿拉伯的世界里,面对着茫然不识的绵延字母,常常觉得沟通是一件难事。被对方的严肃神情感染,我们一言不发脚步匆匆地随着上楼,走进宽大而阴冷的会见室,再绷紧了面孔分宾主入座。气氛之沉重,凝重,使我感觉很不习惯,好像我们不是民间的作家访问团,而成了代表国家或者军方的军事观察团。

侍者给我们送上姜汁味的咖啡。跟往常一样,迎客的咖啡只用一个酒盅大的公用杯子,从女士开始,侍者倒上半杯咖啡,客人接过去一口喝干,杯子在手里晃一晃,还回侍者手中,对方接着再倒半杯,给下一个客人。最后轮到主人。一只杯子不洗不涮能沾过十多个人的嘴巴。我摇手表示不喝,并且做出嫌咖啡太苦的表情。侍者惊诧地看我一下,转而表示理解——女士们总是怕苦的。他把咖啡杯递给我旁边的陈喜儒。老陈不能不喝,否则太不礼貌,尽管他对公用的杯子同样心怀畏惧。在咖啡的辗转传递过程中,副省长抓紧时间介绍戈兰高地的情况。他开篇就说:“这是一个受伤的地区,又是一个坚强的地区。我有必要把真实的情况报告给你们,有时候话语比炸弹更有力量,因为它代表着真理。”

我以为副省长是一个介绍情况的专家,在此前和此后的时间里,他肯定已经无数次地向前来参观访问的人描述了阿以之间在高地的战争,还将要无数次地重复描述。这是他的特长,也是他的责任。他借助仲跻昆教授的翻译滔滔不绝说了一个小时。看得出教授翻得很累,因为副省长说得太滑溜,完全不需要思考,肯定还带着一些地方口音,认真的教授时不时要打断他请他重复。屋子里太冷,我有一点哆嗦,手懒得从提包里掏本子作记录,现在回想起来,副省长谈话的前一部分是谴责犹太复国主义、赞颂阿拉伯人的和平主张的,他甚至把阿以之间的争端升华到哲学的高度来加以说明。然后他谈到了一连串的数字:1948年犹太人从这里把巴勒斯坦人赶出去,1967年进一步把二百多个村庄夷为平地。1974年阿萨德总统率军解放一千九百平方公里的戈兰高地,以色列人被迫撤出三分之二面积,撤退时用火焰喷射器炸毁了全部建筑。至今戈兰高地还有三分之一在对方手中。五十万戈兰高地的居民,如今住在解放区的有八万人,两万五千人仍在被占领区生活,其余的都成了难民,背井离乡,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回家(其中应该包括我们的司机哈尼)。我完全能够理解副省长说话的立场和方式,他那么急迫地向我们倾倒他的仇恨和愤怒,当然是希望借助我们的口和手更大范围地赢得同情,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的做法一点没错。

一个小时的谈话结束,接下来的项目才是正题:参观戈兰高地。这里所说的“戈兰高地”是特指的,是指1974年以色列人从这里撤退时用炮火摧毁的一片土地,广义的戈兰高地的一个部份。副省长接下去有会议参加,不能够陪同我们,彼此在院子里握手告别。他对团长和翻译还说了些什么,因为隔得远,我没有听见。其时雨又开始丝丝缕缕地飘了起来,院子里湿滑一片,哈尼在汽车旁等着为我们开门关门,他的头发上有一层密密的发白的水珠。他那双孩子一样明澈的眼睛无比热切地看着我们,又带了一种急于表达而不能的遗憾和怅然。其实我懂得他的意思,他感谢我们来参观他的伤痕遍体的故乡,愿意让我们看到以色列人对戈兰高地进行了什么样的摧残。我相信每一个阿拉伯人都有着跟他相同的愿望。我还相信如果我们此时站在戈兰高地的另外一边,那三分之一的一边,以色列人也同样会有很多的话要说。

依旧是装甲摩托轰鸣着在前,两辆国宾车鱼贯在后。顺道路往右边稍稍一拐,眼前的场景立刻让我骤然气短:大片大片的战争废墟无声而又真切地呈现在路边,贴近得从车窗中伸手就可以触摸到那些水泥残块。所有的房子都倒塌得十分奇怪,好像运用了定向爆破的技术,从上往下垂直垮坍的,水泥板的房顶塌到跟我们的轿车车窗差不多平齐的高度,错开参差的裂缝,活像一大块巧克力被外力重重压碎,而后便被人抛在了碎砖石上,从此再没有品尝它的兴趣。废墟间杂草丛生,草稀的地方偶尔能看见烧焦的树干,生命早已死亡,躯体在很多年后乌黑依旧,等待着再过更多年成为化石。也有一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从砖石和水泥屋顶的裂缝间硬是挤出一个空间,把它们的细枝嫩叶伸展到阴湿的空气中,簌簌地打着抖。交战这么多年过去,小树应该长大成材了,可是眼前的生命显得如此羸弱和哀怜,大概是它们的身躯在废墟间被挤得太紧,因而成了一群永不能长大的婴孩吧。

最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一座废弃医院的一堵墙,墙上的弹孔层层密布,一个叠着一个,斑斑驳驳,如同一个重症天花病人痊愈之后的脸,看一眼都叫人头皮发麻。医院本应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当年它何以招致了如此刻骨的仇恨,要把几千发几万发的子弹在顷刻间射到它的身上?想像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么多的子弹不是为取人性命的,这其实是一种发泄,一种昭示,一种宣言。民族之间只有杀红了眼睛,杀得没有理智神经崩溃,才会这样不要命地对着墙壁疯狂扫射。多么可怕的一幕!

因为下雨,也因为废墟延伸的范围太大,我们是坐在汽车中缓缓穿过这片战争伤口的,这使得我有一种恍若梦中的虚幻,好像死寂的戈兰高地是好莱坞电影中费巨资搭建出来的布景,摄影机的镜头从这里缓慢地摇过,它让我无比真实无比贴近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它把每一块碎石每一颗弹孔都放大到了极致,青苔和火药留下的焦痕斑驳交错,水泥板的断口在很多年酷阳暴晒和雨水冲刷下变得稍稍有点光滑,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颓丧和疲惫,诉说得太多因而不想再说什么的淡然。我开始感觉到透不过气来,胸口堵着一大团污糟糟的东西,心脏也在冷雨阴霾中碎成了一片抹布。活到四十多岁,战争只是电影和电视中出现的画面,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竟然会身临其境,我在身临其境的时候又会有这样的悲伤。其实我身临的还是战争的过去时,想像当年的这里是如何炮火冲天,枪弹横飞,血肉四溅,哭声哀绝,我就觉得自己的手指已经触摸到了那一片悲苦,我不能不诅咒战争和人类灵魂中的黑暗。

临别的时候,为了留一个永久的纪念,我们走下汽车,在废墟和荒草中彼此拍照。除了我们轻微的交谈声,四周是一片压迫耳膜的无边静谧,连细雨飘落下来都是无声无息的。我大着胆子朝岔道的纵深处走了一段路,忽然看见了拦在路边的漫长得没有尽头的铁丝网。伫立细想,铁网的那边应该是以色列了吧?隔网看过去却是同样荒芜的土地。越过这片土地,那边的人民又在怎样生活呢?真的很想走过去看一看,从另外的视角和心灵看一看这场延续得太久的战争。

再回到汽车旁,我蓦然惊住:司机哈尼的双手捂在眼睛上,指缝间已经渗出泪水一片!不知道我们拍照的时间里他独自想了些什么?炸毁的房屋中有他童年的家吗?死难者的名单中有他亲爱的人吗?泥泞的土地上有他赤脚嬉戏的印痕吗?他的难过,他的忧伤,他的悲愤和仇恨,是我们这些来自陌生国度里的人能够感受到的吗?

那一刻,不仅仅天在哭,哈尼在哭,整整一个世界都在为他们哭啊!

同类推荐
  • 关于和睦的格言

    关于和睦的格言

    人之所以烦恼横生,对人生困惑茫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而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了悟茫茫人生的真相。所以有人说:“诚信是第一财富,智慧是第一生命。"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本书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可以启迪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在写作演讲中引用,更可以用来与朋友共勉。本丛书汇集了常用名言数千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间或亦有已所杜撰。本书通过对这些名言的探源和示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业精于勤——拥有勤奋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业精于勤——拥有勤奋

    造父是古代的驾车能手,他在向泰豆氏学习驾车时,对老师十分谦恭有礼貌。可是3年过去了,泰豆氏却连什么技术也没教给他,造父仍然执弟子礼,丝毫不怠。这时,泰豆氏才对造父说:“古诗中说过:擅长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学会编织簸箕;擅长冶金炼铁的能人,一定要先学会缝接皮袄。你要学驾车的技术,首先要跟我学快步走。
  • 中国式面子学

    中国式面子学

    鲁迅的杂文里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前来奔丧的人,因为没有得到亲人的待遇(戴白孝)而怀恨在心,认为太没面子,便召集了一些人,大闹了一场。结果本来是办丧事的灵堂,却变成了血肉横飞的战场。这件事被媒体挖出来后,在当地轰动一时。在中国人看来,面子是一个尤为珍贵的东西,伤什么也不能伤了面子。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面子是咱中国人的宝贝,几乎主宰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要靠面子来维持与处理,社会生活,要靠面子来决定与操作。
  • 朋友圈:让朋友遍天下的人脉经营术

    朋友圈:让朋友遍天下的人脉经营术

    本书通过列举大量的事例,着重向读者介绍了拓展和经营“朋友圈”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帮助读者顺利地拓展和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热门推荐
  • 人类次元

    人类次元

    公元31世纪,世界的命运由帝国和联邦左右,帝国解开神秘古代石板预测到末日的到来,开启了斯坦恩计划以拯救人类。而联邦为了成为世界的霸主在斯坦恩为成型之际发动了世界战争,并在一次偶然下关闭了先行者抵御次元异族的屏蔽装置,打开了镜次元的大门,末日悄然降临,帝国运用石板科技建立大量的地底城作为避难所。镜次元高度发达的人型生命体不知为何视人类为仇敌,欲将人类屠杀殆尽。命运跌宕中,林岸将如何拯救人类?让我们一起去见证人类帝国的血泪史。初次写书,还望多多支持。经验不足,还望多多指点。
  • 狐爱:两生劫

    狐爱:两生劫

    狐妖和道士,从来都是引人遐想的两个词,因为它们背后总有着故事,而他们的相遇也总是能擦出火花,但,这火花的背后,也许并不那么简单……被埋藏了千年的隐秘,野心勃勃下的觊觎,不惜灭族的憎恨……当线索越来越多,当真相浮出水面,他才惊觉原来所有一切不过是为了那股力量,他才是棋局中最重要的人物。他防备着所有人,却在危机结束之时,被亲近之人所伤,在孤立无援之时,被信任之人所叛,那些他以为坚不可摧的感情,原来并非永恒不变。“我怎么会说你不似以前了呢?看,不还是和从前一样?说杀就杀,从来不会有一丝迟疑。难怪你说我们不同,我现在明白了,它是什么意思。无念,其实你从未……相信过我。”
  • 我默默在等

    我默默在等

    三年时光,她的生命中没有出现过”后悔“二字。从不后悔,来到这里,因为我庆幸,在平行的时间里,遇见你。他或许不是最好的,可对于她来说,是最重要的。当时光回头——我却还在原地。我默默在等,等一个所有人都遗弃的人,等一个不被重视的人,等一个学不会回头的人。我默默在等,等那一段青春。
  • 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今年的保莱比亚学院貌似格外地热闹,帅哥美女集于此地。性格活泼、机灵古怪、不爱学习但成绩却出奇的好的少女天才伊涵诺和冰山似的天才校草欧阳苡铖碰到一起又会磨出怎么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说钱

    说钱

    从古至今,谁掌握了金融钥匙,谁就掌握了世界。中国古代钱币史中的细枝末节,能给你展现出你所不知道的历史另一面。《说钱:与财富有关的事儿》作者博古通今,旁征博引,纵论钱的诞生、成长、演变的趣味历史,细说中国古人关于金融货币的智慧,在插科打诨中提醒人们:过了20岁,就不要再抱着童话书解闷了,何以解忧?唯有孔方。
  • 恋君心:美人如花隔云端

    恋君心:美人如花隔云端

    他是雍媚入骨的年轻帝王,凭借与嫂子的悖伦恋入主凌霄宝殿,然他说:“与你聚了又散,你想让我在这飘渺的人海里,在苦等几年……”他是功高震主的将才,也是与皇帝亲如手足的小侯爷,风华绝世依旧被她所倾倒,情伤之下远走西北,他说:“有你的记忆,有如炼狱寸寸灼烧着心脉……”他是如影随影她三年的影子,倾尽所有,转头来原来他是他……前世她无依无靠,心伤而亡。重生在王府小姐身上,只想与一个不会负她辱她之人,度过一生。只是天不遂人愿……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降龙.A

    降龙.A

    人的命运是很奇怪的东西,芸芸众生在这嘈杂的世界中,不断的和命运做抗争,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我是谁?我要干什么。不管前世今生,不管斗转星移,一切的一切,也是一切所琢磨不透的。
  • 大道之下

    大道之下

    新书《长生两千年》上传,请多关照。简介: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高徒,长生两千年。曾随始皇征伐,曾与渊明醉酒。曾听嵇康之琴,曾与太白为友。谢道韫、杨玉环,一夕花下之缘;柳三变、苏东坡,皆我门上之客。两千载之岁月,结识名人无数,收集古董无数,学识渊博,足迹遍天下。斗转星移,已是共和之世。遁迹大学,高居讲台授课。总之这是一个两千年前的长生者一直活到现代,在都市生活的有趣故事。媚眉下书友群:1780.70.842【本书一如既往地讲究文笔……吧】下面有直通车……
  • 超级神戒

    超级神戒

    新书地球之王,已经上传书城,喜欢本书的书友们,请多多支持啊,书城搜索地球之王!妖媚拜谢了。
  • 用我半世繁华,换你一袭婚纱

    用我半世繁华,换你一袭婚纱

    "恋了五年的未婚夫欠钱被抓,我不顾一切跑去救他。却不曾想,那本身就是他安排的一场陷阱,他竟然为了十万块就将我送上了别人的床。从那一刻起,我就坠入了万丈深渊。裴岩锐的出现是我人生中的一道曙光,初次相遇,他说:“把我说成一个随便和女人约炮的男人,转身就想走?”出卖与背叛,痴缠与阴谋,像一层层谜网,把我困在网中。遇上他,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到底是我的救赎还是我的魔咒。他说:“是幸还是不幸,现在下结论还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