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5100000001

第1章 少年当家(1)

四处谋生

巍巍太行山,纵横南北,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岭。

它绵延千里,宛如雄狮盘踞,又如巨龙逶迤,好似横卧于神州大地上一个硕大无比的惊叹号: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而惊,为世事沧桑巨变而叹。

在太行山脊背的皱折里,世代辛苦劳作的山民用他们的铁臂挥锄抡镢挖山不止,为的是从土地中刨出赖以生存的食物;于是与天斗与地斗,也与人斗……演绎出一曲曲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又催人泪下的悲凉故事……

公元1915年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烈焰正在地球的那边燃烧;在中国的故都北平,袁世凯签订了“二十一条”,向日本帝国主义屈膝;在不夜城上海,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陈独秀创办了启迪国人的《新青年》……世界在剧烈动荡,中国在渐渐觉醒。而此时,太行山麓河南林县东山底村,依旧迷蒙一片,显得异常宁静,大山不仅阻隔了八面来风,也囚禁了人们思想的天空。外界的风丝毫也吹不进青石包裹的山峦。

低矮的农舍里,保持着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节奏。人们在艰难困苦中挣扎。他们有梦想,却没有机遇;有追求,却处处碰壁,他们的喜怒哀乐、奋斗呐喊,丝毫不会影响外面的世界,于是习惯了沉默、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日子。憨厚的乡民心中,埋藏着改革命运的千古理想,只要号角吹响,他们就会有自己的行动。

这一年,对于农民李发全、郭玉芝夫妇来说,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家中长子的降生。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李顺达,在新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大戏,他以自己质朴的情怀、有力的双肩,随共产党走过了一段艰难跋涉的历程,成为新中国农村建设中的脊梁与楷模。

10月17日凌晨,当新生儿响亮的呐喊撕破黎明的寂静时,年轻的李发全夫妇欣喜又激动,初为人父的发全拨亮油灯,看着健壮的婴儿手舞足蹈,年轻的父母相互对视,幸福地笑了。发全兴奋地朝呱呱啼哭的婴儿喊着早已起好的名字:“喂,顺达、顺达,一辈子顺顺畅畅、通通达达!好啊,李顺达!”婴儿似乎明白了这几个音节将要与自己伴随终身,他立即停止了哭声,安静地瞧着父母,继而挥舞着手脚,似乎开始锻炼战天斗地的体魄。郭玉芝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脸颊,由衷地赞叹:“好一个敦实的棒小子!”“顺达”的名字寄寓了长辈希望他一生顺畅、通达的美好愿望。

但是命运会让人们轻易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吗?几千年来,尽管人们把福、禄、寿、顺、满、发等吉祥字眼嵌在子孙的名字里,盼望着一代比一代过得兴旺、幸福。

李发全一家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三。父亲李聚成是个手艺人,他整日东奔西走,为人做工。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个个都学了些手艺,不是木匠,就是石匠。兄弟们先后成家,又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大家子加起来,老老少少共有二十六口人。几亩薄田艰难地支撑着这家人的炉灶。终于有一天,庞大的家族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兄弟几人和父母商量着分了家。

河南林县地少人多,农民们有力无处使。山庄窝铺的贫穷,不仅仅是物资匮乏吃穿两难,更要命的是人们不知该怎样改变贫穷。子多家贫的怪圈,也在困扰着人们。李顺达十一岁的时候,家中已有兄妹四人,全靠从爷爷那里分得的一亩土地熬煎着过日子。收成好时能打几斗杂粮,可怎么也无法养活一家六口人!在农村,土地是财富,也是创造财富的资本,缺少土地的林县,农民别无选择,只能外出谋生,当地人把这叫“赶嘴”,试图在四处游走中,能寻觅些往嘴里填塞的食物,赖以生存而已。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李发全和妻子商量,准备带着大儿子顺达外出谋生。一来在外面挣饭吃,给家里省些粮;二来让顺达跟着爹学些木匠手艺,挣些钱,也好接济家人。就这样,十一岁的李顺达,扛着工具跟着爹踏上了西去的赶嘴路。

沿着太行山崎岖的山路攀登,顺达觉得自己的腿越来越不听使唤,脚上血泡愈来愈多,疼痛钻心。但他看见爹低着头,一声不吭地走路,便也咬着牙,紧紧跟上。爹看着身后的顺达一瘸一拐的样子,提出歇歇再走。

在路边的石头上坐定,顺达脱下了娘纳的千层底鞋,那双脚已血迹斑斑。

爹拍拍顺达的头:“儿呀,你还太嫩,再走两趟就可以练出铁脚板!咱们翻过这山,先到平顺路家口,去你舅舅家歇个脚。”顺达高兴地点点头。他常听娘讲,舅舅早些年就离开家乡,逃荒到了山西。舅舅是个热心肠,他常请人给捎些稀罕的东西来,顺达心目中的舅舅是个善良的长者,打心眼里敬佩他。不知是歇息好的缘故,还是因有了舅舅的感召,再次上路时顺达觉得脚不像先前那么疼了。

在第三天的傍晚,他们终于走到了舅舅家。舅妈给顺达挑了血泡,敷上草药,让他歇几天,而爹帮着顺达的舅舅上山去种玉米了。

经过几天歇息,顺达和爹告别舅舅一家,又往前去。一路给人帮工,每过一个村,有活儿就揽,做完活儿再走,最后到了晋城县。

晋城位于晋东南一带,又叫泽州府,有点名气。这儿资源丰富,不仅有铁矿、煤矿,还有蚕丝、棉花、麻等出产;这里厂矿建设项目工程多,好找活计。顺达爹去盖房子的工地上做事,顺达给一户有钱人家照看一个四岁的男孩。工钱没有,但有口饭吃。顺达照管东家的孩子,经常忍受孩子随意撒野、打骂。好不容易三年过去了,顺达把小男孩侍候到了上学的年龄,才离开了东家。

顺达开始跟着爹学木匠。在一家财主的建筑工地,财主看见顺达有眼色、人也勤快,不仅答应他留下来,还决定每天给他记半个工。

夜里,顺达挨着爹躺在大通铺上,他仰望窗外的满天星斗,怎么也无法入睡。白天的事情令他激动不已,每天记半个工,两天可以挣到一个工!这样一年下来就能有不少钱!累点、苦点不怕,只要能靠自己的劳动赢得报酬,这日子就有奔头!他的心中浮现出新的希望:

家里的生活有指望了!等到年底和爹回家的时候,就可以让娘和弟妹好好吃几天饱饭;还有舅舅,一定要给他买点稀罕东西……想着想着,顺达进入甜蜜的梦乡。他第一次尝到靠自己的劳动换来收获的喜悦。

就在顺达对新生活充满憧憬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准备打仗,要扩建晋城的城墙,把晋城各个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全抓去修筑城墙,顺达和他爹也不例外。工头说工钱与原东家的一样,不会少大家的。几百名劳工起早贪黑,在工地上干了一年整。

城墙终于建成了,来验收的工头,昧着良心黑着脸刁难、找茬,他指指点点,喷着唾沫星子,最后竟然将工钱克扣得所剩无几。顺达的爹忠厚耿直讲义气,他气愤不过,和几个人商量,决定到县衙去状告工头。

他们击响了堂鼓,却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原来工头早已买通了县衙,县衙门判他们无理取闹,为了阻止他们继续闹事,并威吓他人,下令把他们关押起来。

关押不需要任何手续,吃饭问题还要自己解决,顺达又担起了为爹送饭的任务。工友们几经周折,帮助顺达在南关恒意泰布店找到一份差事,为掌柜的张恒忠打杂。不给工钱,只是提供两个人的饭食。就这样顺达每天到监狱给爹送两次饭,其余时间在布店干活,供人使唤。

艰难困苦的日子,从五月熬到十月,整整过了一百五十个日日夜夜。

在寒风凛冽中,顺达见爹踉踉跄跄从牢狱的铁门里走了出来。

他跑上前紧紧抱住了瑟瑟发抖的爹,他发现爹一下老了许多,人显得那么虚弱。顺达忙把自己身上的破夹袄脱下来,给爹披上,父子俩抱头痛哭。

顺达看着原本高大而强壮的爹,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心中有说不出的凄苦。一瞬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肩头承担起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担子。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钱的喜悦,没钱的无奈。进入腊月,是外出的人们回家的时节,也是穷人们最难活的关头。顺达和爹迈着沉重的步子,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此时顺达的脚板已经练就得铁板一样坚硬,外面三年风风雨雨、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懂得了许许多多。

回家的感觉应该都是幸福的,但是他们父子俩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他们在外这些年,家里借了不少外债,拉了不少饥荒。每年债主们都会在这几天踏破门槛来要账,等着他们父子回去还钱。往年带回去的钱多少总能打发一些债主,可今年两手空空啊!

他们回到林县,却不敢回东山底村;绕着东山底村转,却不敢回家;心里挂念着家里的人,却只能四处躲藏。一直到了大年三十的夜里,才悄悄到家。但是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的那份尴尬,实在不好受,这个春节的滋味令顺达终生难忘。

农历年关是中国人高高兴兴虔诚祈求来年生活幸福、相互祝福的节日,本该一家人和和美美企盼与筹划来年的光景,但顺达一家子却大眼瞪小眼,冷锅冷灶,长吁短叹,坠入茫茫愁云惨雾之中。在外玩手艺,尽受欺压,还是回家种地踏实。但这一亩地无论如何养不活一家人,欠人的债也得还……

穷困的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顺达的爹娘一连几个晚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正月初五,习俗叫破五,清晨山村里响起稀疏的鞭炮声。这是欢庆拜年的最后一天,一破五,各行各业的人就该年复一年地各谋生计了。发全猛地从炕上坐起,自言自语地说道:“走!只能走!”郭玉芝惊讶地望着男人:“你不是说不走了么?”发全坚定地说:“这次咱们全家走,还是到平顺去找双龙帮忙牵条线,到山西平顺去!”发全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玉芝和孩子们:“把家里的地和房,全部抵了债,逃荒到平顺去。那里荒山坡多,咱们多开些荒坡,总会有生路。”“看来只有这一条路了。”郭玉芝叹口气,轻声附和。

家乡是中国人最依恋的地方,如今他们却不得不背井离乡,举家逃荒,远走他乡去谋生,翻山越岭到山的那边去。

逃进西沟

西北风卷着黄沙,刮得天昏地暗,山上被折断的干树枝四处飘落,朔风尖着嗓子吼叫。山狐野兔惊恐地蜷缩在洞穴里不敢出来觅食,弯弯曲曲的山路,羊肠子似的在山腰里缠绕,若隐若现,远处难以辨认。李顺达一家人,在山路上艰难地一步一步攀登。

在这风沙弥漫的荒凉世界里,人是多么渺小啊!李顺达一家人也像蚂蚁搬家似的,沿着曲折的小路朝太行山的脊背攀登。十四岁的顺达,担着两卷铺盖、锅碗和干红薯片,顶风冒沙走在前头。他那破棉袄敞开着,像大人一样,一手扶住扁担,一手甩动着。顺达娘郭玉芝背着一架纺车,十岁的富达背着个大包袱,跟在后面,手里还提着个高粱秸箅子。顺达爹发全担着顺达四岁的妹妹菊仙和一岁的四弟存达,走在后面。八岁的三弟贵达提着个篮子跑前跑后,异常兴奋,似乎这是一次难得的旅游。

疲劳和饥饿,大人们支撑着,孩子们却忍耐不住了。贵达一会儿便累了,他变得无精打采,耷拉着小脑袋,泪汪汪地瞧着娘说:“娘,我肚饥!”小妹坐在箩筐里摇摇晃晃打瞌睡。听见三哥喊肚饥,小菊仙跟着嚷开了:“我也肚饥!”小弟存达还不会说完整的话,他哇哇哭起来了。

郭玉芝耐心地哄着儿女,李发全也向坐在箩筐里的一对儿女说:“忍忍吧,你大哥担着担子还不喊肚饥,咱们到了前边有人家的地方,叫你娘借人家的灶火煮点红薯干,一边吃一边歇息歇息再走。”顺达肩宽腰圆,结结实实,黑里透红的圆脸上,长着浓眉大眼,微耸的鼻梁下,嘴巴紧紧地闭着,一看这模样就知道是个质朴可爱的孩子。顺达想起早起上路时娘给他塞到锅里两个糠窝窝,便把担子放在路边,弯下腰把两个糠窝窝拿出来,掰成几块,分给了弟妹。

那是娘专意给他吃的,因为他担着担子,总是顶个大人干活,娘不忍心叫他受饥,他却勒紧裤腰带硬是不肯吃,他要留给弟妹。

郭玉芝赶紧阻拦说:“统共才这么点干粮,都给了他们,你吃什么?他们空着手走路,两个小的还让你爹担着,肚饥碍什么事?”顺达憨厚地说:“我不饥。弟妹们小,又是头一次出远门,应该叫他们吃。”郭玉芝听了顺达的话,眼睛湿润了,不知道该说什么。顺达跟着爹在晋城当小工,提泥包、搬砖瓦,赶嘴的生活使他懂得了不少事情,也像个大人那样心里装着全家。不是怕爹娘冻着,就是怕弟妹饿着,一家人的饥渴冷热,他都操着一份心。当娘的看到这些,想到这些,又高兴,又心酸。

顺达的二弟富达,年龄大一些,睁大眼虎着弟妹们说:“我们少吃一点,给大哥留下一半。娘和爹也一天没有吃东西了。”菊仙和贵达听二哥的话,都要把自己手里的半个窝窝还给大哥。顺达握住他俩的手哄着他们说:“我要肚饥,还不早把它吃了?我不饥,你们吃吧。”郭玉芝知道顺达的脾气,他要把窝窝头让给弟妹,别人再说甚他也不肯吃,她又见富达还盯着贵达和菊仙,便说:“小存达还不会啃窝头,我这里有他吃的玉米糊糊,那就把窝头再掰成小块,分给大哥、二哥和三哥一点吧。”“我不饥!”倔强的富达有些生气了,转身朝顺达的担子走去说:

“大哥,我来担几里路。”“你要还行,替娘背纺车吧。”顺达说着又拿起扁担,担起担子前边走。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白居易一生,历经八个皇帝,先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白居易前期敢作敢为、锐意进取,但他的政治主张不被采纳,终放弃了“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
  • 品康熙

    品康熙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全面、翔实地品评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与雄才大略。康熙帝在文化上,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他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在治理国家中,他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他废止了残酷的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淮河运等水利工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施行“摊丁入亩”制度清王朝在康熙的治理下,由大乱走向大治,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幅员辽阔、政治统一、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的世界强国。可以说,也正是他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坚实基础。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本书为“大唐才子系列”中的一本,评述了实现李白豪放洒脱却又坎坷悲情的一生,书中结合他的诗作,为读者展现了少年意气风发,追求梦想,游历名山大川,广结好友,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狂放不羁,官场失利,报国无门,客死他乡的过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当代人的感慨和反思,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热门推荐
  •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分析邓小平怎样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利于揭示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从而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 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

    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堕落之狂少的泯灭

    堕落之狂少的泯灭

    我是说故事人,说的是我的故事。我是一个街头的小混混。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在十六岁这年干尽了这个年纪知道的犯罪手段,身边的朋友也从学生,变成了社会青年。成天吃喝玩乐,以为后半辈子就只能这么过了,一次入狱改变了我的一生,并让我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黑暗。所有的事情都要从我在看守所度过的第一个夜晚开始......《堕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此书全文阅读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好友推荐哦!
  • 你的笑容由我来守护

    你的笑容由我来守护

    修仙界的慕君上仙,法力深不可测,性子飘忽不定,在众人面前一向是高冷,骄傲。但在他那可爱的小徒弟面前便是逗比、温柔、细心。“师傅!我饿了!”“小悦儿,为师这就去给你做饭。”“师傅!我好无聊啊!”“那为师给你讲故事吧。”某悦儿毫无形象的翻了个白眼,“师傅,你真幼稚。”“幼稚吗?”某悦儿实在不想理她这幼稚的师傅,遁走~【男主女主身心干净,逗逼文文望各位采纳了^O^】
  • 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在剑桥大学三一院校深造时,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立思考社会和人生。此本《论人生》一书,是培根的散文集,分为上卷《论人生》和下卷《古人的智慧》,并以上卷名来命名。固然,丰富渊博的培根在科学界、自然界、哲学界都有着出类拔萃的成就,我们不能割裂他的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想来阅读他的文,然而,大师的造诣,即在于融会贯通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于以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魅力凝结成优美华丽的文字,供后来人感悟。
  • 龙神勇士之泛古大陆

    龙神勇士之泛古大陆

    我要称霸校园做老大,哈哈!!这本小说主要讲我是如何经历挫折,困难然后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
  • 天破穹武

    天破穹武

    少年,在阳光下慷慨激昂,在对决中崭露头角,在万军间所向睥睨,一部神奇的功法揭开一个时代的序幕,一次灵魂的穿越开始一个神话的传奇,吾名夏天,踏破穹武
  • 洪荒之乱世枭雄

    洪荒之乱世枭雄

    军事天才变身神兽之首麒麟的传人,叶宇运用人类的军事才能和强悍无比的班底,率领各方没落种族重整仙神界后兵出银河,与各大系主之间斗智斗勇,争霸洪荒。。。。
  • 诸人修仙

    诸人修仙

    废材逆袭,王者归来,以天为窗,以地为床,
  • 妖魔鬼怪都闪开:逆天小姐上门来

    妖魔鬼怪都闪开:逆天小姐上门来

    “银面,你说我们下一家该去偷谁?”男子轻拂了一下他脸上的银色面具,淡笑道:“我都是你的人了,你已经有了全世界最美的男人做相公,还不满足吗?”“你要当我的男人?”女子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嗯。”第二天,男子发现自己竟然赤?裸着上半身就那么坐在地上,身上还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买男人了,一铜钱一个!”他就值一铜钱!!!!“这个男人我要了。”因为这一句话,便于那曾经断了的缘分重新开始,五年前的秘密也渐渐的浮上水面……(没错,我也觉着这很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