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2200000010

第10章 咨询新手面临的问题及处理(1)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在咨询面接最初的训练中,新手其实是在和自己的“影子”做游戏,他们还无法顾及来访者。

诗出李白《月下独酌》。

咨询新手面临很多问题,在很多专业书中都可以看到关于咨询新手应注意的问题,本书中,我们关注的是面谈训练开始前学员的状态。

揭开咨询神秘的面纱——正视咨询焦虑

在训练中遇到大量的情形是:扮演咨询师的学员比扮演来访者的学员更加紧张、更加焦虑。如果回放训练录像,扮演咨询师的学员会惊见他们的手紧张得捏成拳头,身体笔直而僵硬地靠在椅背上,眼睛专注地盯着对方,却没有聚焦,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在前几次训练结束后,学员们会有这样的感慨:“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自己不会说话了!不会说中国话了!”戏谑的背后,是咨询新手的焦虑。

咨询新手在面对来访者时,脑子里盘旋的问题常有:“我该说些什么?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接下来该问什么?

他为什么不说话了?我是该微笑还是面无表情?我是不是做得不好?对方会怎么看我?大家会怎么看我?”脑子里有这么多问题,怎么还能听得进来访者的话?怎么还有精力处理来访者的问题?

对新手而言,哪怕是在训练中做演示,还是会紧张。因为心理咨询毕竟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咨询师会影响到来访者,肩上的责任重大。新手会因为这种责任感与自己的实力不相符、对自己能力的不确信、缺乏经验而有焦虑。有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焦虑会腐蚀咨询师的信心和能力,使得思维无法正常运行,面谈往往因此而艰涩,甚至中止。因此,咨询新手要正视自己的焦虑,处理自己的焦虑。

处理焦虑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的焦虑,这是一种勇敢。对新手而言,自我怀疑、不自信是完全正常的。第二步是看看焦虑背后是什么:有时它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有时是担心别人会看到自己的无能,有时是担心自己会出错,有时是担心自己会伤到来访者。它其实是新手本人心理的一种投射。第三步是和指导老师、学员讨论这种焦虑。学员们会发现:不仅自己有这种焦虑,其他人也有这种焦虑,那些资深咨询师在刚入门时同样也体验过焦虑。

心理咨询确实不容易,正视焦虑是学习的第一步。可以引导学员透过这种焦虑来关注自己的情绪,开始学习共感。

“谁不会说话?”——把咨询看得过于简单

由于来参加心理咨询师学习的学员背景不一样,对有些社会经验丰富、常与人打交道的学员来说,他们会把咨询看得过于简单:“咨询不就是说说话吗?电视上我都看过心理咨询节目了,谁不会说话呀?!”这些人需要处理的不是咨询焦虑,而是咨询中过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往往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过多地带入到咨询中,把咨询简单化为贴了“心理咨询”标签的日常谈话。

对学员而言,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电视上的心理咨询秀和心理咨询室中的咨询不太一样。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非常精细的互动,如果有一架摄像机架在那里,这会微妙地影响咨询师本人和来访者的表现,并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电视上的心理咨询节目中,双方除了解决问题之外,他们还需要考虑别人会怎样看他们此时的表现。还有,电视编导需要从收视者的角度要求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表现,并按观众的口味来剪辑录像,最后呈现的是经过加工的、片断式的咨询。它强调的是可看性、故事的完整性,甚至猎奇性等。而在心理咨询室中发生的过程,可能更缓慢,推进也是渐进的、逐步的;更细致,很多关键细节需要了解和处理;更乏味,有时一个问题需要拉锯式的翻来覆去很多次才能理清。

的确,心理咨询借助的主要工具是语言,但单纯的说话并不能自动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它需要咨询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对那些把心理咨询过分简单化的学员,需要他们尽快清空自己,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我该不该接受咨询”

很多学员在实习过程中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听说学心理咨询的人都应该接受心理咨询,这样才正规。”

是否应该接受心理咨询不是正规与否的问题,主要是和个人成长有关。接受心理咨询有这样几个好处:

一是可以体验来访者的感受,提高对来访者情绪感受的敏感性。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学员是来访者,可以充分体验咨询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自己内心中引起的反应:舒适或不自在,共鸣或阻抗。这些对于学员今后成为咨询师都是宝贵的经验。

二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不是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才能成为咨询师。很多人是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咨询师的角色。而咨询中来访者类似的问题常在我们内心激起涟漪。例如来访者谈及幼年受到父母的虐待,而咨询师也有类似的经历,并且没有处理过,那么咨询师带领来访者探索这一问题的深度,不会超过自己曾经探索到的深度。除非咨询师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否则不可能引领来访者走得更远。而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学员可以经历解决问题的历程,并且领悟这一历程是怎样发生的。

三是在将来面临需要时,可以借用心理咨询这一支持工具。心理咨询师常面临的问题是职业耗竭,因为咨询师探入来访者的心理较深,且接触大量的来访者,容易掉入职业耗竭的陷阱中,特别是咨询新手,由于过分要用来访者的改变证明自己的能力,更容易付出过多。解决职业耗竭的方式很多,接受同行的心理咨询就是其中一种方式。相对于那些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学员,他们更容易接受和使用这种方式。

对那些想以心理咨询为职业的学员,如果有需要、又能找到较好的心理咨询师,建议接受心理咨询。

价值观中立问题

价值观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东西,它体现在我们所有的决定和行为中,但我们轻易不会想起它,因为它是最深层、最核心的。在咨询中我们常常会提到价值观的问题,尤其是来访者和咨询师价值观不同时,新手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身上。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一位高三的学生前来咨询,还有两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了,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想要周游全国,不参加高考。父母送他来咨询时,希望咨询师能说服他参加高考。但来访者却认为一旦参加高考,就要再上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浪费了大好青春,无法实现旅游之梦,因此坚决不想参加高考。在咨询师看来,参加高考是“正确的”选择。咨询师该怎么做?是巧妙地引导这个少年意识到高考的价值和重要性,最终回到考场?还是把所有的方案、利弊均列出,尊重来访者最终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是浪迹天涯?

一位中年女性来到咨询室。她和丈夫感情不和,虽然为了孩子勉强维持着婚姻关系,但他们早已没有夫妻生活,而是另寻他人满足生理需求。她的内心有很多冲突,想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作为咨询师,你是婚外恋、婚外性行为的坚持反对者,你也认为离婚肯定会伤害孩子,你会如何引导来访者?你是会告诉来访者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也告诉她她完全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还是以中立姿态出现,但悄悄地把自己的导向性埋伏在一些提问和反馈中?

以上两个例子,考问的就是咨询师的价值观。有一些咨询师会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直接告诉来访者,或者巧妙地引导来访者往“正确的”道路走。“正确”之所以要打引号,因为它是相对的。关于正确与否,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有绝对标准,咨询师的任务不是判断来访者的做法或决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而是有效地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另外,即使咨询师给出了“正确的”方案,如果来访者不愿或无力去实施,这个方案就会是一个无效方案。

对新手来说,他们接受的训练是保持价值观中立。但这一点如何实现?真的能够在探寻来访者解决方案的同时保持客观和中立吗?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比较赤裸裸的价值观强加很容易识别,但那些巧妙包裹后的有价值观色彩的建议就很难识别了。一些资深咨询师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价值观强烈对立,可在咨询中加以说明,让双方看到这一点会对咨询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必须帮到你”——咨询师的角色

在新手训练时,那些扮演咨询师的学员往往会有一种帮助别人的良好愿望和动机——很多人其实就是带着帮助他人的动机来学心理咨询的。这是一个美好的起点,但如果这种愿望和动机过于强烈,演化为“我必须帮到对方”时,就有可能给咨询带来负面影响,尤其当他们发现自己力量有限,无法帮助到对方时,往往有强烈的无助感、受挫感和失败感。严重时这种挫折感会影响新手的自我评价,乃至继续学习心理咨询的信心。

“我必须帮到对方”透露出来的其实是新手想要通过帮助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对帮助来访者的需求大于来访者想要得到帮助的需求。带着这种心态进入咨询,咨询的动力结构可能会错位:有时来访者需要的是倾诉,而咨询师看到的则是“来访者需要我给出方案”,而给方案可能正是新手的软肋,新手会因此而陷入焦虑。

对于那些助人意愿过强的新手,要求看到来访者改变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他们需要通过来访者的改变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对来访者来说是不正确的引导,有时来访者为了满足咨询师这一需求而“表现出”进步,其实进步并没有发生。对这些新手来说,需要把“我必须帮到你”这个不合理观念调整为:“我非常愿意帮助你。”

咨询师也是人——角色过度问题

一些新手一旦开始扮演咨询师的角色,他们整个人都会发生变化:他们不停地问自己:“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能力和特点?我此刻做到了吗?”在咨询当中,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犯错误,一旦犯了错误就会走极端:要么拼命掩饰自己的错误,为错误寻找合理化的解释,要么心情沮丧:“完了,我竟然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我无法当一名优秀咨询师。”他们不仅在咨询中这样要求自己,还会把这个要求扩展到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他们会问自己:“我有没有倾听家人?我有没有理解同事?我有没有给工作伙伴足够的共感?”没有坚持多久,他们会发现自己疲惫不堪,无法再贴着“心理咨询师”的标签生活下去。

这个现象背后,其实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要求自己过分完美。而在认知疗法中,过分要求完美是导致自我挫败的不合理信念之一。新手要求自己不犯错误,其实也是不合理信念的表现。与其时刻神经绷紧让自己不犯错误,不如坦诚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不完美这个事实,把注意力放在改正错误上,而不让能量浪费在掩饰和沮丧中。

二是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过度化。心理咨询师只在咨询室中扮演咨询师,走出咨询室后,需要从这个角色中走出,灵活地转换到其他角色中。在咨询室中,咨询师一般不会对来访者发火,但我们很难想象在生活中,作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的咨询师永远不对别人发火,永远都带着一幅理解、接纳和共感的面具。

新手要接受这一点:心理咨询师也是人,所以会犯错误,会不完美,会有很多角色。这些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基础。

“你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咨询万能

在学习心理咨询的最初阶段,很多人都会经历对咨询着迷的阶段:不论谁有问题来和自己谈,都会热情地劝说对方:“你的问题应该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你去预约一下心理咨询吧!”如果对方流露出去预约很麻烦的样子,甚至会自告奋勇地说:“如果你信得过我,就让我来帮你做吧!”

在初始阶段,这种狂热和着迷会给新手以巨大的动力,使其饥渴地吸收与心理咨询有关的一切理论和技术,成长和进步很大。但它也有副作用,因为这种着迷背后隐含着“咨询万能”的不合理假设。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心理咨询。再高明的心理咨询师都不会打包票说能百分百地帮助来访者。更何况来访者的成长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确实可以帮到很多人,但它也有局限性。过高的承诺不仅会让咨询师陷于被动之中,而且对来访者的成长不利——来访者必须有意愿进行咨询,并且要承担起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新手应该把心理咨询从光环中解放出来,恢复它朴素和本来的面目。

结语

作为一名新手,即使了解了以上所有的问题和误区,并不等于就能跨越它们。在体验中学习,是心理咨询面谈训练中的重要过程。咨询活动是个照镜子的过程,来访者就是咨询师的镜子。在面对来访者时,咨询师的第三只眼睛可以看到自己内心的波澜或水波,处理这些涟漪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学员手记一

沟通达人的感触:沟通并不容易

流浪基因

在媒体产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从平面文字、电台广播到电视主持,幕前幕后的工作我都接触过,大致上工作内容就是“说话”,不论是面对听众播音,还是跟同事们沟通,都必须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所以,在我心里,早就自诩为“沟通达人”了。

就因为如此,当班主任通知周末开始咨询实习课的时候,我一点都不紧张,反而十分期待,不就是说话么!总算有机会能在小组同学面前一展长才,让他们看看专业人士的表现。所以,当第一堂实习课,老师邀请自愿者上台扮演咨询师及来访者的时候,我忙不迭地举起手,喊着:“我来!”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弗洛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弗洛伊德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精神分析大师。他像一个幽灵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徘徊了很久,像人类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人物一样,他们的出现都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不是被视为“异类”,就是被视为“洪水猛兽”。他们的思想也往往被人们误解和歪曲,遭到世人的冷落和唾骂。幸运的是,并非所有人的思想都是那么狭隘那么虚伪和目光短浅,社会的进步给这位精神病理学家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尽管目前人们还没有完全看到其学说的意义,但他创造的心理分析理论,作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因其在治疗神经官能症中的运用和广泛传播,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 小心!软瘾

    小心!软瘾

    软瘾,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新名词,是一种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回复性的情绪。能够以看似无关痛痒、一切正常的假象,诱惑人心,使人们无法自拔地沉迷其中,饱受犹如酒精、药物、毒品一般的麻醉之苦。现代人(尤其是职场白领族)正在上演欲望vs现实、行动vs心理的博弈战。摆脱软瘾的入侵是我们积极工作和生活的首要条件。想要在这场战役中取胜,需要发现软瘾现象,重视软瘾问题,破译软瘾成因,克服软瘾心理,展开战瘾行动,拥有强大的思考力和行动力。本书作者站在专业心理学博士的角度,带领读者进入充满内心斗争的软瘾世界,向读者传递了立即行动的“战瘾”技术,从而唤回被麻痹已久的真实需求和情感,使每个人从容、高效地面对每一天!
  •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恋爱结婚是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关心的大事。而婚恋问题不仅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问题有关,还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等问题有关。婚恋心理学涉及恋爱、结婚、性行为、夫妻关系、与父母子女的关系、家庭幸福的条件以及离婚等等的心理、生理问题。研究与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身心的健康,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处事能力》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本书作者凯文·达顿是一名精神病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他有一个精神病老爸,还有一个精神病至交,为了获得最一手的精神病人资料,他潜心研究精神病30余年,甚至不惜把自己改装成精神病人,最终解码精神病人独特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热门推荐
  • 千年记之降世的日月星辰

    千年记之降世的日月星辰

    玄风大陆旧历、天瞑王朝历一千七百二十六年,距今一千〇四十五年,九幽之浊与时空之阴杰拉菲特大陆自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越洋入侵玄风大陆,掀起长达两百余年的神遗之战,玄风大陆旧历一千九百三十九年,神遗之战以玄风大陆战败,天瞑部落消失,及其天暝王朝崩塌与玄风大陆原住百族北迁荒漠为最终结果落下帷幕……一千多年后,玄风大陆“九日月之舞,七十二星辰降世”大势骤起,天下沈家遗脉觉醒者只身入天下五大秘境之一的轩砀山,掀起大荒百族寻回祖地的第三次全大陆战争。
  • 我好像答应过你

    我好像答应过你

    我不敢也不想告诉你,丢失了孩子,不想用这种怜悯让我们在一起。他说:我从来没有变过,一直只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球权

    球权

    本书挥刀!不好意思各位书友!
  • 回到古代玩机械

    回到古代玩机械

    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精彩。一个因意外而回到古代的工人,抱着不放弃的信念,运用自己的学识和后社会的先进经验,在扶助国家富强的同时,也令到自己飞黄腾达。
  • 追美三千记

    追美三千记

    新书《牧史》发布
  • 黑色狼皮大衣的主人

    黑色狼皮大衣的主人

    当灰太狼遇上饥荒,我的世界等游戏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史诗级巨作《黑色狼皮大衣的主人》(原名《灰太狼传记》),讲一一为您讲解!!!
  • TFBOYS之未错的时光

    TFBOYS之未错的时光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一定因为天气太热
  • 青梅走丢了:傻丫头的冰山男友

    青梅走丢了:傻丫头的冰山男友

    “你会爱我多久?”“直到灰太狼吃到羊!”大冰山遇上鬼马萝莉,秒变暖男。
  • 倾覆王朝:我是宇王妃

    倾覆王朝:我是宇王妃

    前世,他是东海龙太子,她是天界的小仙子。神级悬殊,他们不能在一起……今世轮回,他是化作一国王爷,她投胎为青楼花魁。“这一次,即使天塌下来,我也不会再放开你!我要娶你做我的宇王妃,我们一生一世一双人!”婚前,他向她郑重许诺,要给她一世幸福。婚后,坎坎坷坷。一道圣旨,毒岛公主要下嫁宇王为妃,容不下她这个“贱荡”的女人,容不下她和他的孩子。但他说他爱她,她信他……公主与宇王大婚后的第二天,有人送来一个木箱,开启后她竟然看到是已经死去的儿子!
  • 贪财儿子敛“涩”娘亲

    贪财儿子敛“涩”娘亲

    “诈尸”醒来,善心泛滥,捡了个儿子,直接升级做了娘亲。看着怀里的粉面玉团,顿生后悔。她还没有恋爱,还没有嫁人,有了儿子,据说在古代是很难嫁出去的,她可不想做老处女啊。从此带着儿子闯江湖,闹朝堂,以惊世之才华,再造巅峰的同时财色兼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