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2500000008

第8章 怎样合理地利用时间(5)

一个男生,上初三了,马上就要面临中考。为了能够升入重点高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在这份计划里,他还拟定了一个复习方案,每天晚上都留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把各个科目关键的知识点梳理一下。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案。

但是这个计划执行了两个月之后,他的复习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把自己搞得很累。原因出在哪呢?原来,随着临近中考,课堂上的正常教学已经临近尾声,老师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总复习。这时,他的复习进度与老师的复习进度之间发生了冲突,他又没有及时调整过来。结果,白天上课他按照老师的进度复习,晚上回到家里,又要按照自己的进度做习题,两边都要花去不少精力,他感到很累。

许多孩子向我反映,如果不加调整,一份计划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许多孩子在新学期开始就雄心勃勃地制定了计划,然而没过多久,这份计划几乎被束之高阁,有时连一个星期都没有坚持下去,一份长长的计划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为什么会这样呢?除孩子缺乏毅力等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所制定的长期计划本身就比较死板,不够灵活,孩子们在开始做计划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后来可能遇到的新情况,而孩子在学习的每个阶段,学习上的重点、难点恰恰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一个学期只执行一份计划,是不合理,也不科学的。

所以,最佳的选择是:要计划,也要变化。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以定期总结一下,看看孩子在这一段时间内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有哪些新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然后把这些内容列入到他的学习计划里去。做好了一份学习计划并不等于一切都已经水到渠成了,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时,父母就要引导孩子及时调整。

17.新手怎样列计划?计划的两个关键点

有的父母可能会担心:“我的孩子以前从来没有列过学习计划,现在突然开始,能做好吗?”

其实,对于新手来说,列学习计划虽然看起来有难度,但只要抓住其中两个关键点,就可做出一份不错的学习计划。这两个关键点概括起来就是“详、实”。

“详”,就是具体,许多孩子在刚列学习计划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常常会把一些又大又空的内容列上。我见过不少孩子的计划,里面经常有这样的条目:

认真听老师讲课

每天认真地复习语文

每天认真地做作业

给数学、物理留出时间来复习

……

这样的计划,既笼统,又缺乏针对性,即使照着执行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在一份计划上只出现时间和科目是不够的,最起码还要有具体的章节安排,整理哪些知识点、做哪些类型的习题、看哪些书,都应当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计划的优势。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把他近期面临的学习任务列出来,再从中把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内容区分出来,把孩子擅长的与不擅长的区分出来,对重点内容和孩子不擅长的内容要多花一些时间,这样做出来的计划就既具体又有针对性了。

新手做计划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要“实”,看看下面这些计划中的条目:

我期末要考进班里前五名

我数学要考一百分

我要把每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用上

每天做一百道数学题

这份计划有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太脱离孩子的实际了。虽然表达出孩子努力学习、充分利用时间的决心,但不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所谓“实”,就是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基础好坏、能力大小和时间多少来适当地安排学习内容,循序渐进,不“放卫星”,不搞“大跃进”。计划的内容可以适当地高出孩子现有的能力,但绝不可过高,如果计划提出的目标过高,开始孩子还能拼一拼坚持一下,但很快会因为成绩达不到要求,常常完不成计划,那么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列计划失去信心了。

总的来说,列计划的目的无非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进行监督和检查。随着孩子对这种方法的掌握越来越熟悉,就会渐渐地发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工具。等到孩子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地掌握这种学习工具之后,他们就会发现,原来学习并不是一件繁重而又枯燥的事,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用心掌握,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成绩。

18.学习计划不要脱离老师的教学实际

一位中学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他教过的一个孩子,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可以说是知识丰富,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并不太信任学校,也不太信任老师,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制定了一个学习方案,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按照这个方案来执行,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孩子由于受到了父母这种想法的影响,上课的时候不太注意听讲,对老师的话不往心里去,下午自习的时候,总是在鼓捣自己的那一套。应该承认,这个孩子比班里的其他同学更聪明一些,老师讲课的内容,他确实领悟得很快,甚至在老师没有讲的时候,就通过自己看书学会了。他还会做很多难题怪题,知识面也比一般同学要广一些。

但是,这个孩子在最后中考的时候,并没有考到重点高中,以两分之差,只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那么,原因出在哪里呢?

原来,到了中考前总复习的时候,这个孩子受家长的影响,还是在按照自己的那一套进行复习,对老师的复习方案一点都不重视。而实际上,带领同学们复习的老师都有着多年教学经验,他们很清楚哪些是考试的重点,各种知识点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考。许多平时成绩并不突出的孩子,因为紧跟着老师的复习方案,在中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个孩子,因为太过于自信,没有抓住重点,虽然有着很好的天赋,仍然与重点中学失之交臂。

所以,父母在帮助孩子做学习计划的时候,一定不要脱离老师的教学进度。许多老师,都有着数年、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指导孩子进行学习有着很深的体会,父母应该指导孩子紧跟着老师的教学、复习计划。当然,老师的教学是针对绝大多数同学的,对你的孩子可能在有些方面照顾不到,这时,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加以调整。假如某些知识是孩子掌握得不错、考试没什么问题的,可以少花些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再稍看一下即可。某些知识是孩子学得不太好、问题比较多的,就要花些时间,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再多看看,自己还可以再找一些有关的参考题目做上几遍,把知识学扎实。无论怎样,一定注意不要自行其是,自搞一套,那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在校学习时间,严重的还可能使孩子的学习进度与老师的教学发生冲突,影响孩子成绩的提高。

19.前紧后松,打好基础

父母们在帮助孩子做学习计划的时候,如果对计划的具体内容不太有把握,可以把进度安排得“前紧后松”,即在一开始的时候,在孩子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多安排一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是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进展常常缺乏一个整体的了解,如果这时安排得太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可能会发现后面还有许多原先没有想到的学习任务要完成,时间就会显得“不够用了”。所以,在早期可以尽量多安排一些内容,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自己后面的学习。除此之外,在早期要多安排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一开始就安排“拔高训练”,安排许多难题怪题的学习,一方面孩子可能会觉得难度太大,另一方面,忽视了基础,对日后的学习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20.坚持下去

我国一代翻译巨匠傅雷,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幼年丧父,在母亲的教导下,他自小就养成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

1924年,年仅16岁的傅雷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这是一所英汉双语学校,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主要语言是英语。傅雷在以前只是从做远洋生意的叔父那里学到过零星半点的英语。入学以后,面对老师在课堂上的英语授课,他几乎一句都听不懂,再加上他家境贫寒,穿的衣服总是很破旧,因此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不久,老师找到他,对他说:“你一点英语都不懂,这样下去什么都学不到,不如把你转到一所普通学校吧。”

傅雷感到受到了深深的侮辱,他当即回绝说:“不,我一定会赶上!”从那天起,他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周密的学习计划,每天天不亮,当别人还在熟睡,天空还满是繁星的时候,他已经起床,反复记诵英语单词;每天晚上,当别人已经入睡的时候,他还在一遍又一遍地默写课文;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差,英语会话时发音不准,因此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但他并没有气馁,每天他都利用晚饭前有限的时间,找到学校里任课的外国老师,与他们交谈,向他们请教,这些外国老师都很喜欢这个聪明而又好学的孩子……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傅雷的英语水平由很差到一般,由不能开口到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经过一年的努力,当第一年学期末的时候,傅雷的英语成绩取得了全校第一名,而他的口语更是得到了老师的极力赞赏。

1927年,19岁的傅雷高中毕业,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在异国他乡,他又必须再次学好法语,不过,已经有了成功经验的他,这次同样没有被吓倒,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持精神,他很快又通晓了法语,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学成回国,傅雷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语言功底专门从事世界名著的翻译工作,他翻译了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许多重要作家的作品。数百万字的译作成了中国翻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傅雷体华文语言”,他也成为一代翻译大师,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学习贵在坚持,可以说,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尝试制定学习计划的经历,但是真正将这一习惯保留下来的人并不多。作为父母,我们帮助孩子制定一份周密的学习计划,仅仅是促使孩子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长年累月的学习当中,只有那些有着顽强的毅力,能够坚持下来的孩子,才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

所以,鼓励你的孩子,让他们从现在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执行计划吧!

同类推荐
  • 西点军校送给男孩的成长礼物

    西点军校送给男孩的成长礼物

    西点军校是美国著名将领、商界奇才、企业领导、国家领袖等各界精英的摇篮,因而西点军校流传着这样一句豪言:“美国的大部分历史是由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创造的。”炫目的荣誉和辉煌印证了西点军校是培养精英的殿堂,是锻炼男子汉的熔炉。西点军校的准则和学员的成才故事是送给男孩成长的最好礼物,是男孩成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大教育方法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大教育方法

    本书以启蒙教育、习惯教育、智慧教育、赏识教育、品德教育、性格教育、心理教育、挫折教育、特殊教育、礼仪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指导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等。
  • 等待绽放

    等待绽放

    本书是一本给儿子写的书,也是给天下的母亲写的书。全书分为七辑:一只新剥开的笋、刹那烟火、流星雨、破茧成蝶、多梦的季节、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图腾、无处不飞花。
  •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天才必备的各个方面因素,科学地分析了当前教育中的各种不利因素,让孩子在家长的细心教导下能成就一番事业。
  • “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本书内容包括:“放养有理”:培养孩子的八种能力情感教育:“放养”的孩子早知大爱生存哲学:给孩子摸爬打滚的空间意志品质:“放”则无畏,迎难而上等。
热门推荐
  • Madam How and Lady Why

    Madam How and Lady W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课外名篇

    课外名篇

    读名著,更要读名篇,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真材实料打通语文读写。
  • 暖恒音

    暖恒音

    “我们两个都不容易低头,所以不合适,放手吧!”“我爱你!”“那又如何。相爱的人,不是注定就要在一起的。”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
  • 霸绝万古

    霸绝万古

    ………灵界天地,以域为分。化外废域,万古废人!废域、废人?!那又如何?!看主角如何惊艳万古、霸绝诸天……
  • 我是神书

    我是神书

    你是否曾怀疑过电视荧幕上的离奇魔术?你是否对一些超能力视频抱有强烈的好奇或者质疑?你是否对你所认知世界的一切真理深信不疑?这世上存在着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人们都喜欢用科学去解决。当科学无法得到结论,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有待解决的谜题;当异能的谣言越传越广,甚至出现在你眼前时,你又该怀疑哪个世界?(ps:本书是一本严肃纪实的轻松幽默恶搞小说。)
  • 重生之富贵

    重生之富贵

    重活一世,张豪本想一生逍遥、随遇而安,奈何儿女情长、家仇恩怨世事牵绊,要如何?如何?当退无可退,就当站起来,踏破这世间万种艰难,斩断这天地纷纷情仇,拼得一个富贵安宁的人生!(新书来了!点击一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一句话,您的阅读是我写作的动力!)
  • 嚣张王妃要改嫁

    嚣张王妃要改嫁

    左小浅从来不敢相信,穿越这档子时髦的好事会落在她的身上。什么?王妃?哇哈哈哈,她仰天长笑,老天爷对她还是不错的,顶着王妃的头衔还怕不能吃香喝辣么?可是等等,她这个所谓的王妃为什么住在这么寒酸的小黑房子里头?为什么连个像样的侍婢都没有?靠,就连送来的饭菜,都飘着馊味……这就是王妃的待遇?有没有搞错啊?不行,她一定要为自己争取到正牌王妃的待遇,不然,她就改嫁——嗯哼,这个少年郎不错诶,秀美绝伦,温润优雅……就是身子骨太弱了点,不过没关系,她看得顺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头龙部队之浅陌学院

    无头龙部队之浅陌学院

    传闻再很早之前。国家组织训练了一支名为无头龙的暗杀部队。部队里的人全都不是一般人,总能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事。后来,只要发生了不可能的暗杀事件。人们就会将这件“好事”归给无头龙。但是。就在一年前,又有传闻,无头龙组织成员全部以暴力手段逃出训练基地。音信全无……
  • 我本战神

    我本战神

    因为他的存在,而改变了世界,因为他的存在,也让人类继续生活下去,更因为他的存在,让全世界变的和平。他用他天才般的智慧,百战百胜;又用他无比强大的武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他经历过快乐的童年,经历了危险的历练,也经历了家庭的破灭,这一切切都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战胜自己。没有人喜欢战争,也没有人愿意做一个坏人,而一切的事情都由“欲望”所形成,无法满足“欲望”,就无法阻止战争,而他就是为了阻止人们的“欲望”,阻止一切无谓的战争而战斗着......
  • 征服从1910开始

    征服从1910开始

    穿越到了1910年,清室还没有退位,孙大炮还没开始满地图的开炮,袁世凯还没当大总统,蒋光头士官学校刚毕业,分配的岗位并不是委员长,而是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的士官候补生,身在满目疮痍的祖国,面对着饥寒交迫的国民,杨哲大声喊道:“我有能力,我应该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