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2600000023

第23章 不要对考试产生恐惧感(3)

另外一方面,家长盲目地将孩子“拔高”,往往也是出于攀比心理。他们看到其他的孩子都在补课、参加课外辅导班,生怕自己的孩子不补就会有差距。其实,家长的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这是因为,现在的考试,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所考查的重点还都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核心,也就是说:以教材内容、考试大纲为中心,孩子只要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多数情况下就可以应付各种考试了。

所以,在引导孩子准备考试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引导孩子做好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切勿轻易“拔高”。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情况,针对孩子的实际提出意见。

在考试之前,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给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复习目标,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求孩子拿高分,甚至拿满分。给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样实现起来才比较容易,能给孩子增加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孩子更热爱学习。

抓好基础知识,抓住重点。

无论老师怎样设计考题,都是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来设计的。即使偶尔有所谓“超纲”的部分,也都是在大纲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首先就要把大纲学好,不要盲目做题,抓不住重点,偏离了复习的正确方向。

在孩子有时间、有兴趣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拔高。

如果孩子学有余力,能够很好地理解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学习不吃力,成绩也不错,感觉还有精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时,家长可以适当的引导孩子做拔高题。但家长这样做的前提是孩子自己要有兴趣,千万不要家长愿意,孩子不愿意,家长强迫孩子去做,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孩子产生厌倦心理,出工不出力。

8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抠题”怎么办?

一位母亲对我讲,孩子期末考试的试卷发下来,她一看,又没答完。问孩子是怎么一回事,:“考试的时候遇到一道很棘手的题,在上面花了不少时间,就把后面的题给耽误了。”

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以前考试的时候也经常因为一道题没答好,耽误了整个试卷的解答,等回到家里一看后面的题,其实自己差不多都会。不只是在考试的时候,平时写作业也是这样,一遇到不会的题,就僵在那了,一做就是半个小时,有时候,还会因为一道题做不出来耽误了一晚上的学习。

本来孩子爱“抠题”是孩子爱钻研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如果在考试的时候“抠题”,因为一道题耽误了整个做题进度就不是好事情了。那么,怎样提高孩子的做题效率,避免在考试的时候“抠题”呢?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爱抠题的孩子大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没有时间观念。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爱抠题的孩子不仅在考试的时候慢,平时写作业的时候也慢,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所以,避免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抠题,关键就是平时要训练孩子学会遵守时间。比如在做作业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时间限制:“必须在二十分钟内把这些作业做完”,这样,孩子就会有意提高自己的效率,不再拖拖拉拉。

做一些模拟的时间分配的训练

为了避免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抠题,在考试之前,可以做一些模拟的时间训练。实际上,在每一门科目的考试中,每一种类型的题目的数量都是大致固定的,一般来说,前面的题目都比较简单,文字量、计算量比较小,越往后,题目所要求的思考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要让孩子有一个大致的时间分配方案,填空要花多少时间,选择要花多少时间,计算题要花多少时间,有了这样的时间分配方案,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就知道每种类型的题目大致要花多少时间,这样,即使在某道题上做不完,也不至于在上面“抠”得太久。

在考前复习的时候要注意把各个知识点理解透彻。

许多爱“抠题”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感受,其实,他们对于自己所“抠”的题并不是一点都不会,恰恰相反,对于这些题目,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做出来。可是等到真正动手去做的时候,又发现它变得朦朦胧胧,离自己好像很遥远,但又不甘心放弃,就在犹豫之间,时间就浪费了。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不够透彻,平时学的时候就没搞明白,模棱两可,到了考试的时候,在很紧张的环境下,思路就变得更加不清晰了。所以,避免孩子“抠题”,就一定要在考前把各个知识点弄懂,弄透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考试的时候因为一道“似会不会”的题目不必要的浪费时间。

9孩子考试总犯同样的错误怎么办?

有一句话说得好,“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作为父母,当我们发现孩子总犯同样的错误时,该怎么办呢?

一位父亲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等他仔细看完儿子的最后一道大题,不禁非常生气,在以前的两次小考中,都有一道与这道题目相似的题目,孩子都做错了。这次期中考试,老师只是把其中的数值换了换,结果孩子又错了,他把儿子叫到面前,狠狠地训了一顿,儿子低着头说:“我一定改”,可是等发完了火,这位父亲也感到很疑惑,为什么孩子会一再犯同样的错误呢?

其实,许多父母都有同样的困惑,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已经给孩子讲了不知多少遍了,可是孩子下次考试又错了。反复地责备孩子,也不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那么,为什么孩子总是改不掉呢?

孩子总犯同样的错误,有时是因为粗心。

考试的时间紧张,在几十分钟内要答好所有的题目,在紧张心情的驱使下,孩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犯错误,尤其是那些平时就掌握得不太牢固的知识,一到这时更容易发生遗忘或者记忆模糊。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孩子总犯同样的错误,却并不是因为粗心,而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这道题目所考的知识点。比如有的孩子在写成语“胸有成竹”的时候,总把它写成“胸有成足”,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理解“胸有成竹”说的是“当一个人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之后,他再画竹子的时候就会很自信”,而以为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人很有信心,就把“竹子”的“竹”写成了“足够”的“足”。所以就会总犯这样的错误,这时,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成语的含意及时的向孩子澄清,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所以,当发现孩子在考试时总犯同样的错误的时候,家长们一定不要着急,而是要仔细分析这个错误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改变。

当发现孩子的错题后,先请孩子自己讲做题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首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路是不是清晰流畅。如果孩子吞吞吐吐,不够清晰流畅,那就说明孩子的思路比较混乱,对该知识点没有真正的理解,不清楚这道题目的真正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与孩子一起重新温习这个知识点,帮助孩子理清解题的思路;这样,不仅加深了孩子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还可以增加孩子对错误的认识,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10紧跟老师的进度,不要另起炉灶

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发现这样的情况:

快到中考了,他正在领着全班同学进行紧张的复习。他是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对历年考试的变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可是,他发现班里有一位同学总是交不上他布置的练习题,他就问这个同学怎么回事,这位同学吞吞吐吐说不出来。他就给孩子的家长打电话,才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原来,孩子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很好,老师的复习内容对他来说太浅了,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于是就给孩子另行制订了一个“拔高”计划,还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一些课外辅导班,有时晚上还要上课。

几个月以后,考试结束了,让那位家长感到失望的是,他的孩子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好成绩,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家长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拔高”,结果,这个孩子在平时的复习中难题偏题做了不少,但实际上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最后,这位老师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考前复习的时候,孩子们一定要紧跟老师的进度,不要另起炉灶。

其实,老师对课程的整体进度、复习进度都是心中有数的,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温习哪些内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的、哪些知识点是次要的;哪些题型是最有可能考的,哪些可能是变形以后以新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家长们在引导自己的孩子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老师的复习计划是什么,要求孩子紧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老师安排的优先做好,脱离老师的复习计划而自己“另起炉灶”的孩子,可能会费了很多力气效果还不好。所以,相信老师,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会节省下不少时间,还能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当然,老师的讲课永远都是面向班里大多数同学的,而每一个孩子又有自己不同的情况,如果觉得老师的进度确实与自己的情况不同。这时,可以紧跟老师大计划,制订个人小计划。

老师领着复习的内容有些是孩子很熟悉的,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对于自己感到生疏的,就要多花些精力。如果在老师的复习进度之外孩子确实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那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课外的练习。但一定不要太多。这样,孩子的复习既没有脱离正确的目标,又有针对性,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和良好的成绩。

同类推荐
  • 新编怀孕百科

    新编怀孕百科

    本书以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为准爸爸准妈妈提供了全新的孕育知识。从夫妻孕前的精心备孕,到孕育历程的营养饮食、日常护理、孕期保健、胎教优生、准爸爸助孕以及产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贴心的指导,从而帮助准爸爸准妈妈解决孕育中的困惑和担忧,也为备孕的年轻夫妻提供孕育优质宝宝的第一手资料。
  • 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

    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

    尊重孩子是教育的起点,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育的核心,鼓励孩子是教育的关键。《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向广大父母介绍了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方法,旨在为父母提供一种智慧的处理方式或思维方法,从而让妈妈教育起孩子来更轻松、更有效。其中包含避免与孩子冲突的技巧、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赏识和激励孩子的技巧等几个方面,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关系,能够在关爱、尊敬、引导、教育和保护中培养出更加出色的孩子。
  •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对德国妈妈来说: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德式教养的铁律!此书以一个华人家庭在德国的生活与育子经验做为主轴,以简明的生活故事说明一个远嫁德国的妈妈,因为受到了德国教养观的冲击,进而省思中国人的教养观念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而我们又可以从德国的教养观念中获得什么启发。
  • “穷”养的男孩有出息

    “穷”养的男孩有出息

    “穷”养,就是用传统粗放式教育手段塑造男孩的韧性、责任感和坚强意志。男孩将来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理应从小穷着养。经过磨砺的男孩,才能远离骄娇二气,具备男子汉的品质,长大之后有所作为。“穷”养的男孩,步入社会后更容易适应环境、承受逆境,具备独立支配金钱的能力。望子成龙不能等,现在就应当“穷”养男孩,为儿子将来有出息打下基础。今天对男孩“狠心”,明天才能对男孩“放心”。
  • 12~15岁儿童家长手册

    12~15岁儿童家长手册

    本书是一部介绍儿童早期教育的指导书。专供社区家长使用。本书的宗旨是,贯彻实践指导性的原则,阐明在当代儿童教育理论指导下,如何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教育和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热门推荐
  • 宅院深深

    宅院深深

    她是温婉可人的小家碧玉,因父母双亡而去投靠杜家姨母,不想却代表姐许给恶名在外的县太爷独子。成亲前夕,禽兽表哥跑到她房里将她狂野占有后弃之如蔽。带着一身伤痛嫁到那个本应是她表姐夫的人家后,因为不贞,她又遭到非人对待。到底她的真爱在哪里?谁才是她可以依靠的人?
  • 走丢的红裙

    走丢的红裙

    轻苏最好的朋友走丢了,却在上大学时意外联系到,却始终见不到面,她们在平行时空中用一只电话相互联系着彼此之间的友谊。
  • 信仰之名——阿波罗传说

    信仰之名——阿波罗传说

    房间里的神秘人并不是兰登的顶头上司,也不是卡修斯,而是凯瑞,他还活着!简单交流过后,兰登和霍姆斯明白了一切。正当三人在希腊旅游散心时,一队武装分子从天而降,光天化日之下劫走了太阳神阿波罗的雕像。正当兰登一行人调查这个离奇之案时,罗伊找到了他们。原来,波塞冬号在海底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 四方界

    四方界

    前世情,今生缘。拔剑长舞天地间。十步行,斩妄言。醉饮怜色抚琴弦。求道者,越尽千山多磨难。问心者,贪痴欲厄诸多念。戮尽苍生所谓何!唤不回汝音颜!话不尽!语难言!一朝梦死依稀见。…………逆境中的挣扎,命运里的反抗。此生心不矣,燃血四方界!…………
  • 薰衣草之诺

    薰衣草之诺

    他们,因为小时候的一个承诺互相等待了11年;他对她一见钟情,而呆呆的她却始终没有察觉;他对任何人都十分温柔,举手投足之间拒人于千里之外,唯独对她,却有所不同。
  • 黑道少主的叛心情人

    黑道少主的叛心情人

    五年前他是叱咤风云的商业骄子,却唯独钟情于她。为了得到她,他不惜被她爸爸利用,代罪坐牢,只因为她承诺会嫁给他;五年后,他带着满腔的仇恨卷土重来刑满释放,她却要另嫁他人,一切只不过是一场设计他的阴谋。她被他囚禁,以最残忍的手段凌虐她,最无情的方式报复着她。爱到疯狂甚至是变态的爱,无法挣脱的囚笼情网,他与她,在爱与痛的边缘交缠着。当凛冽的复仇之火烧得每个人都伤痕累累时,却发现当年他所认为的背叛,其实只是一场阴谋……当一切的真相都浮出水面,当所有的恨都已烟消云散,在这场繁华的梦之后,爱,能否还在他们之间延续?
  • 如何与全国各地商人打交道:全国各地商人性格与习惯解析

    如何与全国各地商人打交道:全国各地商人性格与习惯解析

    从商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商业的个性,商人的个性,或者某个地域的商业个性和商人个性,我们统称之为“商性”。对“商性”的研究,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一大热点和亮点。研究“商性”,有利于洞察人性,而对人性的洞察,又促进了我们对“商性”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商性”是人性、个性在商业舞台上的集中展示,并会浸染上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 重生2000

    重生2000

    一觉醒来,毕惑莫名其妙地重生回到了2000年。那一年,他才七岁。那一年,辣条只卖一毛钱。那一年,IT三巨头还没有崛起。买彩票买猴票?不会!买股票?这是什么鬼?基金期货?这些都啥玩意?争当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夜深人静,只身一人站在星空之下,毕惑对着群星竖起中指:小说里都是骗人的!
  • 玄奘西行记

    玄奘西行记

    前一段时间,看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深受启发。那几个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大国,无一不是从走出自己的国土开始的,他们到了外面,呼吸了新鲜的空气,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借鉴和包容了别人的文化,从而使自己壮大起来。于是,我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想起了玄奘。
  • 军旅长歌

    军旅长歌

    这里没有虚构的兵王,没有夸张的特种兵。这里只有一群实实在在从军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笑有泪有汗水。说穿了,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训练苦了也会累,受委屈了也会难过,夜半孤单时也会想家,开心快乐时也会笑得没心没肺……由于这本书签给其它网站了,这里只有前半部分,给各位朋友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