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6100000021

第21章 博士生的关口:大考(2)

我走出会议室,在门外的过道上站着,等着“判决”。

那天是1月27日,正是中国大年除夕,也正是4年前的这一天,我离开了牛津来到哈佛,那时怎么会想到几年苦读之后,还会经历这么一场考试。我站在一楼的过道上等着。梵文和印度研究系的行政办公室就在边上,办公室的秘书以同情的眼光看着我。想来,她一定曾多次见过如此这般的场景:考完大考的学生出来后,总是站在这过道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范教授打开门,孔教授和狄科士默教授出来和我握手,恭喜我考试成功。孔教授说,这可是最好的新年礼物。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展开来,整个身体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眼下只有博士论文了!我现在可以回家好好睡上一觉了。

事后想来,博士生的资格考试其实不过是一个形式,能不能通过,在考试之前,三位导师的心里已基本上有底。不过,到了口试的那一天,人人真的都会紧张一番。有志于学术事业的研究生,经过大考的磨练,不仅学业上有收获,而且从师生之间的交流中也能逐渐储聚学术资本,积累经验。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也有不少学生开始打退堂鼓。据7年以前哈佛文理学院的统计,有44%的哈佛文科博士生中途退学。虽然在资格考试上败下阵来无疑是一大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学术象牙塔的梦幻渐渐失去了光彩,有的学生悟出了应该放弃对博士学位的追求,另辟通衢大道的想法。

其实,所有通往博士学位的路上都风雨曲折,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生也曾有过同样经历和承受。根据威斯里安大学前校长切斯(William Chace)先生回忆,60年代初,在加州大学的伯克莱分校,英美文学专业博士生曾遇到同样的困境和现实:

1961至1962年度,只有15名学生取得博士学位。那些半途而废的学生多半未能克服博士路上这样或那样的阻碍:语言要求,资格考试,生活费的来源,或是似乎永远难以逾越的普通研究生(graduate student)和博士生(Ph.D.candidate)之间的鸿沟(即迈过资格考试这一门槛)。1961年,切斯教授和其他119位研究生进入伯克莱的英美文学专业博士项目,若干年之后,只有12位(10%)获取了博士学位。

读来似曾相识,美国培养文科博士的制度四十多年来似乎没有多大改变。

现在,进入名牌大学研究生院的学生一样充满被常春藤名校录取的激动和期许,一样饱受修课和准备大考的煎熬和担忧,一样得挺过拮据和艰辛的学生生活,一样有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的磨练和冲刺。本以为文科博士生的苦恼是我们这个年代独有的,其实所有这一切,我们的父辈也曾经历过。

研究生期间,克服各方面的压力说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实际上,各人自有一段完成学位的奋斗史。来自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和其他见效快的学科相比,文科博士学位的取得显得格外艰辛,即使一帆风顺,也需要花上六七年的时间,而毕业以后的工作市场也常常是僧多粥少,竞争激烈。

人文学科没有速成的诀窍,一定得承受细水长流般的煎熬和熏陶才能有成果。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界有年纪轻轻就取得划时代成就的天才,在一些实用学科如工商管理、统计、电脑技术等领域,经过两年的培训,成效便显而易见,不久就能进入大公司指点江山。但是教育和社会制度本身对文科的学者就显得非常冷酷,如果纯粹从投入和输出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对人文学科领域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是,怎能没有补偿?这种补偿就是从事的学术研究所给学者带来的无言的乐趣,而这乐趣无疑来自学者对自己的研究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喜悦。有时,这是从事法律或工商管理等其他行业的人所无法得到的。

这就需要文科学者对所追求的学科饱含发自内心的热爱,否则层层艰辛和磨练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对已有家室的研究生来说,这种压力就更大,所要考虑的因素、牵扯的头绪也就更多。在目前人文学科被急剧边缘化的国际大趋势中,能承受住这种压力是难能可贵的。当然,改弦更张的学生无可厚非;而锲而不舍的也大有人在,而且以不同的方式努力为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寻求通衢。

许多外国学生,到了哈佛才发现,这和原来想象的那番留学海外的图景天差地别!当然也有人一来美国就进入赚钱和寻职的轨道,避重就轻,改学实用的学科,时间短,见效快。当然,也不乏锲而不舍追求自己的目标而获得成功的事例。不管怎样,这些都无可厚非。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留学海外的人就一定能高人一筹,并非所有入学哈佛的都会功成名就。

一所研究型的大学除了学生、学者之外,还有频频开展的各类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而所有这些又都离不开学术资源。对一所大学来讲,除了人才之外,图书馆和实验室可算是最重要的学术资源了。在通往博士学位的漫长道路上,哈佛的博士生们怎么都离不开哈佛的图书馆系统。通过大考的博士生往往不再需要入教室修课,但图书馆却是缺之不可。

怀特纳图书馆(Widener Library)如果说教授和学生是一所大学的主人,那么图书馆就是引人登堂入室的课堂。在哈佛,对学生的培养,完成研究项目,开设一门课程,在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吸引学者访学研究等等,每一步都离不开图书馆。对一所高校来讲,和人(教授和学生)、事(研究项目和教学内容)同等重要的是教学和科研的条件和设施。而图书馆(尤其对理论学科)和实验室(理工科)是高校最为重要的设施。

积累藏书和档案资料,改善图书馆的条件和设施,为学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不仅需要经费,更需要学者至上的理念。现在,中国的不少重点高等院校兴办、扩建图书馆缺的并不是经费,而是全心全意为学者服务的理念和体制。

哈佛大学有大大小小九十多家图书馆,各家图书馆都有其无可替代的特色,充分显示了哈佛非中心化的体制。不同的图书馆藏书各不相同,面向不同的学者,侧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且各家图书馆的经费也来自不同的渠道。随着高科技对学术研究的渗透,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和数码成像技术,方便学者在网上搜寻信息,给学术研究带来很多便利。

和很多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一样,哈佛图书馆的宗旨和理念非常明确:全力为学生、学者的教学、研究服务,尽量满足学生、学者的求学、研究之需。在图书馆工作的朋友说,工作人员最怕的是教授或学生对管理藏书和服务的抱怨。

图书馆除了为哈佛本校的师生提供一流的研究设施之外,还接待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学者。

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入学哈佛时,曾对怀特纳(林语堂译作“卫德诺”)图书馆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

我一向认为大学应当像一个丛林,猴子应当在里头自由活动,在各种树上随便找各种坚果,由枝干间自由摆动跳跃。凭他的本性,他就知道哪种坚果好吃,那(应是哪,原文有误———作者注)些坚果能够吃。我当时就是享受各式各样的果子的盛宴。对我而言,卫德诺图书馆就是哈佛,而哈佛就是卫德诺图书馆。我的房东太太告诉我,卫德诺图书馆的书,若是一本书顶一本书那么排起来,可以排好多英里长。而现在的藏书,如果一本本排起来,何止好多英里!其实,对读者来说,具体的数量倒在其次,最重要的和最让人引以为傲的是“在怀特纳,没有我们借不到的书”。

借书时,首先离不开互联网。进入哈佛网上图书信息系统(HOLIS: Harvard Online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我们可以找到某一本书在图书馆的库存和出借情况。读者往往会在好几家图书馆找到同一本书,那么我们自然会到最为便利的一家图书馆(我往往会到燕京图书馆,或是神学街对面的以人类学专业的书籍为主的妥泽图书馆)借阅,或是到自己所需的书尚未出借的图书馆。如果书已经被其他读者借走,那么可以在网上索取,图书馆会很快通过电子邮件和正在使用此书的读者联系,请求尽快归还,以便其他读者使用。

同类推荐
  • [当代]学习理论流派发展与教育论著选读

    [当代]学习理论流派发展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班级管理者基于对班级发展的展望和预测,并从班级的实际出发,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学规律,制定出各项管理目标和措施,从而去落实、评价、反思、调控的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集体,实现和谐的教育发展,而且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班级办学的整体水平,从而提升班级内涵的发展。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本书是一本社会学专著,主要阐述了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并从宏观上论述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及其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社会概述、从传统到现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城市化与流动农民工问题等.
热门推荐
  • 柔情少爷俏新娘

    柔情少爷俏新娘

    看到他的第一眼,她震撼到了,好完美的男人;他冷冷地看着她,没有一点温度,她开始后悔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但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他便一把推到她:“女人,你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她错愕,连忙解释:“不是不是……我是来采……采……”他薄唇邪魅:“采蜜么?”
  • 没人要你我养你

    没人要你我养你

    他,因为爸爸的突然离去被培育成了杀手。她,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却因为一次事故,让她失去了双亲,家庭里的反目,让她不能接受,但是,她却被一位好心人所收养成了他的女儿,万人瞩目的千金大小姐,在新西兰的酒店里,他和她第一次见面,她被人下了药,失去了贞洁,他却说:没人要你我养你!
  • 天价赌神:魔手妖女

    天价赌神:魔手妖女

    是柔弱还是狂妄?是善良还是邪肆?肆残暴狠辣冷漠——这是她。毒舌腹黑无耻阴险——这是他。人前她是萌系会长,人后她是妖媚美艳、让人望而生畏的赌神杀手。人前他是冰山美男,人后他是嚣张狡诈、却杀人不眨眼的冷酷主事。重生前为人却不被谅解,被人陷害,还打算让她替他们去死?那么重生后:努力成为学神,入驻好莱坞,一边帮助别人一边下黑手报复。冷漠是她最好的代名词,残忍是对她的夸奖,既然努力得不到别人的一点谅解,那就报复好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带个萝莉斗神域

    带个萝莉斗神域

    萝莉会打滚,萝莉会撒娇,萝莉还会卖萌......可惜这不是乔凯思身边的那个萝莉~这个萝莉是个冷眼杀手,一言不合就引爆次元,至于对乔凯思怎么样?心情好就赏颗糖咯。不好嘛,呵呵.....幸运的是,乔凯思还有个御姐可以诉苦调戏,日子过得还不算太糟。可惜,次元秩序终究紊乱,契约之下,乔凯思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带着萝莉和御姐,闯神域!斗灵尊!重塑次元!
  • 嘴角有风吹散年华

    嘴角有风吹散年华

    一路走来,她,像一只飞舞的灰蝶,又像一瓣凋零的樱花。若谈青春,她是一片雪花,飘落在苍烟蔓草间,热泪盈怀,却始终不肯融化……遇见用了许多年,忘却只有一刹那。转眼经年已过,物换星移。铅华褪尽,她低眸浅笑,瞥见他在回头。
  • 武装特警之高手如林

    武装特警之高手如林

    军人,一个神圣的名字,令世人羡慕与敬仰。军营中你的歌声是那么嘹亮,训练场上你的意志是那么刚强,忠心报国是你不变的愿望,满天星光倾听你的忠肠,满腔柔情只有在心底深藏,花前月下成了你美丽的梦想。你把真爱献给了祖国,人民拥有了美好的生活,你用生命谱写着辉煌。兵,你是最可爱的。
  • 黑道圣徒的回归

    黑道圣徒的回归

    软弱的曾经已经一去不复返,我回到这里,就是为了“报答”那些混蛋。
  • 穿越之乱世凰女

    穿越之乱世凰女

    话说穿越了就穿越了,可偏偏为毛她的穿越人生那么悲催?话说复仇就复仇,可为毛她的复仇带着笑话成分?话说装傻腹黑是穿越女的必备条件,可他们一个个比她都腹黑是什么意思?话说这么多帅哥都向她表示好感是为虾米?并且完全不考虑她个人意愿,方法层出不穷,她很有压力的知道不?啊呦喂,你,你,你,你们特么的能不能正经点,给我这穿越女留点面子好么?哎......
  • 竹马勿忘我

    竹马勿忘我

    伊昃辰“你像一片轻柔的云在我眼前飘来飘去,你清丽秀雅的脸上荡漾着春天般美丽的笑容。在你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里,我总能捕捉到你的宁静,你的热烈,你的聪颖,你的敏感。我永远忘不了你”司徒安韵:“你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被金冠高高挽起,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我也不会忘了你的。”
  • 渡尽红尘三千水

    渡尽红尘三千水

    她在千年前是天上的一棵梨树,只是刚修炼成人形是遇到了他,那时梨花如雪,她只看到到他那双眸,从此陷入魔障,不能自拔,更是辗转千年只为他,可是几世轮回都换不回他的一个回眸,都说红尘苦海难渡,她也累了,这一世她只愿赌,看谁能渡她过这三千红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