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7300000042

第42章 净宗研究(5)

接着,列举实例净土宗对于现生的好处:一、瞽目重明;二、沉疴顿愈;三、冤鬼不侵;四、危难得免。[7]

可见,净土宗既“不须顾虑今生寿命长短”,又积极宣扬本宗对于现生的利益。

净土宗“中道”的生命观虽然不贪生,却并非不重视生死问题。净土宗以极其严肃和庄重的方式展示了独特的生命伦理———那就是净土宗的“临终关怀”。

首先,净土宗对于生死大事极其重视,将其作为修行论中重要环节: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以了生死之法,则可悲者,转为可乐也。若不求了生死之法,徒生悲感,有何所益?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豫为之计,唯于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讲求也。[8]

中国儒家对于死亡的态度固然具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9]的超脱,却没有继续深究的兴趣。有学者指出,“佛家弥合了儒家‘焉知死’的生命断层”。认为:

历两千年的学理推衍和创发历程,儒家的生命观大多皆滞限于现世现实界的人伦规范及生活实践,鲜有触及生命多维的超现世领域。在《论语》先进第十一篇章里,季路向孔老夫子请教事奉鬼神的道理,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又问人死后的哲学性命题(“敢问死?”),孔子则回他一句:“未知生,焉知死?”就这么一句反问诘语,结果阻断了中国人近一千年对生命多维向度的探寻与推敲,直到汉明帝接受西域僧人的来生法语之后,那一束穿透现世心盲的光焰,才启亮了中国人探勘生命矿层的眼目。[10]

净土宗用六道轮回的观念对于生命现象进行了诠释:

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则生地狱道。此由人在生时,所造善恶二业,至此感现如是,非可以势力假为也。[11]

如果说六道轮回是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问题,那么净土宗有关死亡的认识论、价值论以及伦理观等等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12]

佛教认为万法尽空,生死皆幻,人执以为真的现实都是虚妄分别的产物,只有依佛教智慧认识人生实相,才能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获得解脱。净土宗同样以超脱的态度看待生命的终结,同时,也将生死之际作为解脱修行的关键阶段。净土宗对于临终者进行了细致的心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方法:

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公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瞋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13]

美国死亡研究先驱之一、著名精神医学家伊莉莎白·库柏勒·萝斯(1969)在其经典著作《论死亡与濒死》中,提出濒死者的五个心理反应模式:震惊与否认(shockkandkdenial)、愤怒(anger)、讨价还价(bargaining)、沮丧抑郁(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14]其中以痛苦的负面情绪为主。印光法师所提醒的正是要避免引发临终者的负面情绪———瞋恨及情爱心,这些情绪虽然是人恋生恶死的正常反应,却也是很沉重的心理负担。为此,印光法师列举了三条注意事项: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人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15]

印光法师还指出了“助念”法的来源和功用:

此法乃唐善导和尚所发明,谓平日不念佛者,依此助念,亦可往生。[16]

净土宗的临终关怀是有效用的。其对于死亡的超然态度往往能够解除病人的心理压

注解:

[1]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项目号05SJB 730001。

[2]《杂阿含经》中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809页。

[3]《佛说阿弥陀经》。力,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举一个久病不愈者的心理治疗例证:

以深受惊吓,故身体瘦弱,久不复原。锡周祈光开示,光令作退步想,作已死想,遂得大愈。[17]

即使不能起死回生,也能起到一定的心理护理的作用。印光法师讲述了陈锡周了圆居士夫人的临终的例子:

然念佛之人,不贪生,不怕死。因请僧四位,诵经礼忏念佛廿八日。以祈寿未尽则速愈,寿已尽则速生西方耳。从此身心适悦,了无病苦。至四月初,复觉不适。知归期将至,一心念佛,以求速生。初五,全家都为念佛。又请师僧换班续念,昼夜佛声不断,(之)夫人但默随之。初六午前,令备浴具。浴已,著新衣,往佛堂礼拜,供献香华。归即移床向西侧卧,唯专念佛,概不提及诀别等事。……全家同僧俗三十余人,俱大声念,夫人遂高声念佛而逝。面带笑容。[18]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极,瑞相不现,皆是安然命终。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别而昏动。识波奔涌,因佛号以渟凝。[19]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可以作为净土宗临终关怀的注脚:“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讲,佛法就是生命的体验和死亡的练习,让你生的时候尽可能地愉快,在死亡的时候尽可能地祥和。”净土宗临终关怀的文化意义可以借用洪修平先生的一段话来概括:

从佛教与儒道的关系来看,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和道家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都把对人及人生问题的探索限定在现世,未能以超越生死的眼光来审视整个人生,且对现实人生的进退现象之必然性缺乏有力的说明。佛教则以其独特的人生哲学对之作了说明,提供了以彼岸世界的超越眼光来审视现实社会人生的独特视角,从而弥补了中国传统思想对人的生死等问题关注不够的某些缺憾。[20]

洪先生的话是从宏观的文化视角评论三教互补的关系,却为本文提供了用来衡量净土宗临终关怀之文化价值的坐标。

净土宗的临终关怀虽然建立在往生论的基础上,却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古人云,“死生亦大”。人的生死关头是最无助、最无奈的时刻,这时能够得到细致有效的关怀,是精神上莫大的安慰。往生论虽然站在出世的立场上,但这种立场对于临终者恰恰是最有效的慰藉,因为这种立场借助于信仰的力量赋予人“彼岸世界的超越眼光”,使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平和与坦然的氛围中,心灵不再沉溺于生死之际的紧张与惶恐,在超越生死的境界中获得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安宁。净土宗临终关怀是佛教生命伦理的重要内容,对于现在的医学伦理、心理学都有启发意义。

[4]《佛说无量寿经》。

[5]《与泉州大同放生会书》,张育英校注《印光法师文钞》上册,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230页。以下凡引该书,皆同一版本。

[6]《净宗问辨》。

[7]同上。

[8]《〈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印光法师文钞》下册,第1282~1283页。

[9]《论语·颜渊》。

[10]刘易斋:《儒佛两家“生命管理”义谛的淑世意涵》。

[11]《临终三大要》,《印光法师文钞》下册,第1658页。

[12]《临终三大要》,《印光法师文钞》下册,第1654页。

[13]《临终三大要》,《印光法师文钞》下册,第1657页。

[14]转引自刘易斋:《儒佛两家“生命管理”义谛的淑世意涵》。

[15]《临终三大要》,《印光法师文钞》下册,第1654~1655页。

[16]《〈莲宗正传〉跋》,《印光法师文钞》下册,第1470~1471页。

[17]《陈了常优婆夷往生事迹兼佛性发隐》,《印光法师文钞》下册,第1637页。

[18]《陈了常优婆夷往生事迹兼佛性发隐》,《印光法师文钞》下册,第1638页。

[19]《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印光法师文钞》上册,第8页。

[20]洪修平:《三家互补的现代意义》,《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12期。

(曹晓虎: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

同类推荐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圆融

    圆融

    星云大师说,清净无碍读书人,妙有圆融看世界。这是一本给你清净之心,教你妙看世界的人生哲理书,涉及处世、幸福、智慧、情感等人生重要话题。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出星云大师返璞归真的大智慧;以幽默含蓄的小故事,描摹世间百态;以博大精深的佛法,为读者点亮一盏心灵的指路明灯。当下人们普遍处在浮躁烦嚣的生活状态中,容易内心空虚、迷失自我,就让我们放慢脚步,聆听大师的教诲,让眼界豁然开朗,从大师毕生的修行心得中,体悟幸福与快乐的真谛,发现人生的价值!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热门推荐
  • 只为在沉默中渡过

    只为在沉默中渡过

    每一个人都怀着一颗向往大学的心,其实大学并不是那么美好。但每一个人都是一块地,你种什么就长什么,你什么都不种就会长出一片野草,随波逐流,最后成为你不想成为你不想成为的人
  • 滇西抗战史论

    滇西抗战史论

    本书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滇西抗战史实为依据,采用史论结合的形式,对滇西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评述。
  •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本书通过100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向广大青少年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分“尼罗河的恩赐”、“血泪交织的流浪之路”、“永恒的遗产”、“忽如一夜春风来”等100篇,约26万字,是一本通俗、生动的青少年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 跨过心灵的河流

    跨过心灵的河流

    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风来花落知多少

    风来花落知多少

    在受伤的日子里看透了很多事,也看透了身边的许多人,产生了很多曾经没有的想法,懂得什么就是现实,什么本就需要云烟一过,无需追溯。
  • 影杀崛起

    影杀崛起

    他是一代绝世兵王,也是雇佣兵世界的至强王者,代号影王!面对敌人,他所向披靡,无坚不破,为朋友,他甘愿两肋插刀;为亲人,不惜血溅五步!是龙,终要翱翔于九天之上,携风云之势,一路高歌猛进,混的风生水起。强者回归,最强修真者,一件件稀奇古怪的故事,一波波揪人心弦的故事,徐浩归来崛起,犯我影杀天威者,虽远必诛。但在红尘都市,妖孽女朋友捉弄他,在铁血沙场,冷酷杀手蹂躏他。无耻黑腹,人人得而削之。且看最强修真回归,带你进入不一样的修真世界。加QQ群217193474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本书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市场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经济学、人才经济学、民生经济学、生活经济学、情感经济学等多个角度介绍了经济学常识。
  • 灭世魔甲

    灭世魔甲

    千万年后,神迹降临,原本面临末世的世界重新复苏,神迹降临带来了被神遗弃的“神兵”“陨石”,以及神赐予人的“神力”。后来因为这些神兵神力,以及陨石制造出来的机甲,让整个世界进入帝国大战的时期。为了制衡世界,所以神迹再次降临,而此次降临的神力号称世界最强的神力……
  • 重生影后之名门娇妻

    重生影后之名门娇妻

    一朝穿越,众叛亲离,一向温柔待人的简安安风格突变:招惹了她的人,那,就破产吧。心怀有异的经纪人妄图拍摄搭线潜规则,踹了;用心险恶的经纪公司试图拍摄不雅照威胁,破产吧;搬弄是非的三舅妈,那就大义灭亲吧;生命不止,虐渣不止;奋斗不止;而至于影帝,那是什么鬼?叶氏家族的继承人,能吃吗?高调签约华影娱乐,从此一炮而红,势不可挡,一路成为当之无愧的收视天后,票房神话。(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绝色之定安王妃

    倾城绝色之定安王妃

    她是剑行天下最年轻的剑客,她是一代名剑——千秋雪的剑主,她亦是容国的定安王妃,她,有着独步天下的武功,她,有着惊人的才华,但是,世人对她的充满了误解,在她未嫁给定北安之前,没有人知道她的绝世无双,她和定安王的爱情,让无数人羡慕。他是容国的定安王,是容国皇上的亲皇叔,手握重兵,守护容国安危。遇见她,给了他一生的改变,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