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4100000027

第27章 《左传》的文学成就(6)

敷,同铺。敷陈渲染,排比夸张,以造成夺人之声势,这是敷张扬厉。成公十三年的“吕相绝秦”篇,是一篇完整的外交檄文,有如我们现在说的外交照会,它呈现出与《左传》其他行人辞令完全不同的修辞风格。成公十一年,秦、晋两国在令狐会盟。会盟之后不久,秦国马上策动狄、楚攻晋。晋人一怒之下,派吕相使秦,与秦国绝交。吕相历数秦国对晋国的不义行径,又直斥秦桓公的背信弃义,最后说明晋国与秦绝交是忍无可忍,势在必然。这篇辞令一开始便致力渲染气氛,甚至虚构事实,夸大罪状,以制造对秦的怨恨,为了增强气势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又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且遣词用字颇有变化,参差错落,波澜起伏,有很强的感染力。

(十五)拟人为物

将人拟为物,或将物拟为人,可称比拟。行人辞令中亦不乏其例。如:吕相绝秦:帅我蟊贼,以来荡摇我边疆。

“蟊贼”本为吃禾苗的害虫,此指晋公子雍。此为拟人为物。又如: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定公四年)

将吴国比拟为封豕长蛇,亦为拟人为物。以上两例都有比喻之意。

(十六)引经据典

行人辞令中引经据典之法最常见,或明引,或暗用,极其灵活。最常用的首先是引用《书》、《诗》。如成公二年宾媚人出使晋国,三引《诗》句以驳晋人,增强其反驳的力量。不过在行人引《诗》之时,赋诗断章之法最为习见。常是借《诗》之章句,断章取义,以为我所用。所谓“赋诗断章,余取所求”是也。还有的是暗引经典,如:上介芋尹盖对曰:“……且臣闻之,曰:‘事死如事生,礼也。’”(哀公十五年)

“事死”句语出《礼记·祭义》和《中庸》,芋尹盖不言书名,是为暗用。再一种是引用王命或先王之制,如:宾媚人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成公二年)

这是暗引王命:以不孝令诸侯,违背“王命”。又如:晋人曰:“何故侵小?”对曰:“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辟。……”(襄公二十五年)

这是子产引“王命”驳晋人“何以侵小”之责。又如:郑游吉吊,且送葬,对曰:“……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唯嘉好、聘享、三军之事,于是乎使卿。……”(昭公三十年)

这是郑游吉以“先王之制”反驳晋国“吊丧无贰”的责难。引经典为训,持之有故,信而可征,严谨郑重,又使辞令典雅华美,常产生意外的效果。

(十七)曲指代称

这也是委婉的修辞艺术。行人应对,不敢指斥君王,因此曲指以代称,表示尊敬。如:公使展喜犒师,……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僖公二十六年)

(魏绛论和诸戎)曰:“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兽臣司原,敢告仆夫。’……”(襄公四年)

晋韩宣子聘于周,王使请事。对曰:“晋士起将归时事于宰旅,无他事矣。”(襄公二十六年)

郑伯使游吉如楚。子大叔曰:“……寡君是故使吉奉其皮币,以岁之不易,聘于下执事。”(襄公二十八年)

例(1)中之“执事”,谓君王手下的办事者,此代称齐侯;例(2)中“仆夫”,指代君王;例(3)中之“宰旅”,本指冢宰之下士,指代周天子;例(4)中之“下执事”,指代楚君。此几例,皆表谦敬的曲指,例(4)在“执事”中又加“下”字,可谓谦之又谦。这一类曲指,在委婉之中又显出几分儒雅。

(十八)巧用隐语

隐语即暗语,亦即谜语。《左传》行人辞令中的两则隐语均用得非常巧妙。且看:楚子伐萧。……还无社与司马卯言,号申叔展。叔展曰:“有麦麯乎?”曰:“无。”“有山鞠穷乎?”曰:“无。”“河鱼腹疾奈何?”曰:“目于眢井而拯之。”“若为茅绖,哭井则已。”(宣公十二年)

还无社是人名,萧大夫还无社向楚大夫申叔展求救,还无社认识申叔展,所以向他求救。申叔展问以“麦麯”,麦麯是酿酒用的酵母。“山鞠穷”,即产于四川的中药川芎,二者皆可用来御湿防潮,申叔展暗示还无社逃于泥中以躲避。但还无社不解其意,所以回答说“无”。还说“河鱼腹疾”,也用比喻,意为水湿容易得风湿病,申叔展又暗示还无社逃到低下处。还无社终于领悟,于是回答藏于枯井(眢井)之中,终于得救。这里一问一答都用暗语。再如: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曰:“佩玉繠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哀公十三年)

吴军中缺粮,于是向鲁人求救。不好明说,只得用暗语。“粱”指细粮,“粗”指粗粮,“庚癸”喻下等货,暗指粗粮。申叔仪说,吴王服饰华丽,我却没什么佩挂的,吴王有美酒,我却只能干瞪眼。他是以此为暗语向鲁国讨粮。公孙有山也以暗语回答说答应送粮给他。以上两例之隐语,谲譬以指事,虽辞浅会俗,亦平添了不少情趣。

这里把《左传》的修辞手法概括为十八种。这些修辞手法和我们现代的修辞手法有一些不同,可能更宽泛一些。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宋代人陈骙的《文则》,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讲修辞的书。综上所述,《左传》行人辞令之修辞艺术,实经过精心锤炼的结果。其中虽不免《左传》作者之润笔,然亦得之于行人辞令原有之本色。纵观《左传》行人辞令之神品妙品,其修辞艺术之摇曳生姿、丰富多彩,说明时人之修辞技巧,已臻相当纯熟之境。

《左传》行人辞令,开启了战国时代之纵横之学,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云:“纵横之学,本于古者行人之官。观春秋之辞命,列国大夫,聘问诸侯,出使专对,盖欲文其言以达旨而已。至战国而抵掌揣摩,腾说以取富贵,其辞敷张而扬厉,变本而加恢奇焉,不可谓非行人辞令之极也。”章氏所言,极中肯綮。《左传》行人辞令之变化机巧,闳丽巨衍,如修辞艺术中之委婉蕴藉,折之以理,陈之以势,服之以巧,针锋相对,绵里藏针,乃至排比对偶,虚构夸张,铺张扬厉,至战国皆为纵横之士所袭用,且有更大的发展。如苏秦、张仪之游说之辞。苏秦游说六国合纵之辞,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夸说六国之强,并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式,沉而快,雄而隽,气势充沛,形成江河直下之势,完全是一种铺张扬厉之风。张仪游说六国,则极力夸说秦国之强,并从六国破亡之后的惨状来威胁对方,侈陈利害,完全是危言耸听,陈之以势。苏、张辞令的风格,在《左传》行人辞令之“吕相绝秦”篇中已开其端。“吕相绝秦”,排比夸张,踵事增华,变本加厉,甚至虚构事实,以求一逞,正是战国纵横之士铺张扬厉纵横辩难之风的先导。

(第四节 )《左传》中的文学思想

春秋时,人们尚没有自觉的完整的文学理论著述,然而有关文学的观念与思想却已见端倪。一些片断的文学理论,散见于先秦时期的各类著作之中,如《易》、《书》、《诗》、《国语》及诸子著作之中。《左传》作为一部反映春秋时期社会面貌的历史著作,也保留了大量的春秋时期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思想。其中不少文学思想,对后代的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讲实用与重功利的文学观

先秦人的文学观,最先是从“文”的概念中发展而来的。《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传》曰:“物相杂,故曰文。”“文”,本是“花纹”的意思。“花纹”的作用在于装饰,故又有“文饰”之称。有“天文”,有“地文”,有“人文”。语言是表达人的内心思想的工具,对内心思想的表达有修饰作用,即如《释名》所说:“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故又称为“文辞”。《左传》中说:“言,身之文也。”(僖公二十四年)作为一种外在的修饰,人们当然会注意到它客观存在的审美作用,但在春秋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更强调的是审美客体所具备的内在道德与教化礼仪意义。“服美不称,必以恶终”(襄公二十七年),如果内在的道德与外在的美不统一,结果适得其反,甚至会“甚美必有甚恶”(昭公二十八年)。所以,从春秋时期人们的审美取向来看,文学的观念从它萌芽的阶段开始,便带着强烈的为政教服务的实用性与功利性。人的语言可称为“文辞”,即有美化人自身的作用,但是当它的实际功用被淹没时,文辞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介之推说:“身将隐,焉用文之?”(僖公二十四年)在春秋时期,言辞这个“身之文”,其社会作用是巨大的,晋公子重耳要出席秦穆公的宴会,子犯说:“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因赵衰善“文”,使重耳取得秦穆公支持而回国即了君位(僖公二十三年)。郑国献捷于晋,因向以善辞令闻于诸侯的子产的一番宏论而免除了晋霸的责让。所以孔子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襄公二十五年)文辞之功用如此,无怪乎春秋时人特别重视它的实用性与功利性了。

春秋时期人们对文辞的重视,以至抬高到“不朽”的地位,即所谓的“三不朽”说。“三不朽”说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鲁国的叔孙豹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言”与“立德”、“立功”鼎足而三,虽位居其三,但却超出了世禄公卿之位。“三不朽”,说在文学观念上的重要意义,一是表明“立言”之不朽,应该在“立德”、“立功”的基础之上,叔孙豹所举的例子臧文仲,就是一个被认为既“立德”又“立功”的人,所以“即没其言立”。“立言”与其时代价值和社会功利是紧密相连的。二是开创了中国古代高度重视文学及其功用这一民族传统。“豹闻之”,说明此乃当时普遍观念,即已形成一种共识,甚至是一种思潮。这种思潮影响到人们对著述立言的重视,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驰说、著作蜂起的局面的形成。及至汉魏,曹丕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理论,亦托宇于“三不朽”之说。这些理论,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文学的发展。

春秋时期人们对文学讲实用重功利观念的具体实践,最主要体现在对《诗》、《书》的运用上。这在《左传》有大量的记载。“诗”、“书”的作用在于补察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谏失常也。”(襄公十四年)诗书礼乐,箴颂百艺,皆为教化的工具。“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与礼乐德义并枝而生,互为表里,诗书就是礼乐德义的载体。鲁僖公二十七年,赵衰认为郤縠“说(悦)礼乐而敦诗书”,因而推荐郤縠为晋国中军帅,并非认为郤縠在文学上有很高的修养,而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德行礼义。既然这样,在春秋时期人们的眼里,像《诗三百》这样的作品,就不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只是政治教化的需要,于是,“赋诗言志”的功利性用诗,便常见于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之中。

春秋时期人们的“赋诗言志”,主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襄公二十八年);一是“歌诗必类”(襄公十六年)。“赋诗断章”,则完全不顾原诗的整体内涵,而只取迎合己意的只言片语。“《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定公九年)。“歌诗必类”,一方面是必须与乐舞相配,另一方面是特别重在表达本人的思想。齐高厚之诗不类,引起晋荀偃之怒,诸侯将“同讨不庭”(襄公十六年);郑伯有在宴会上赋《鹑之贲贲》,赵孟讥为“床笫之言”,亦属“不类”。在这样的气氛之中,所谓“赋诗言志”,只能是取其实用与求其功利了。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断案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断案趣话

    古代的断案方法不拘一格,格格诙谐幽默,像是星辉夜空下模糊的山峦,黑得看不清脊和山路,却在峰回路转时候,雄鸡一唱天下白。古人断案时的智慧,古人的机智和幽默,妙不可文言!
  •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民俗太谷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民俗太谷

    由县政协倡议,太谷县晋商商都策划传媒部搜集、整理、编印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县政协本着“让世界了解太谷让太谷走向世界”的宗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古城旅游宣传上做的一件大好事。
  •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神话与对于女娲的崇拜信念及行为,很难说其产生孰先孰后、孰因孰果。不过,此文化对我们现在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神话带着对女娲及其事迹的虔信和崇敬,成为当地民间女娲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过如今大部分女娲神话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浓厚的信仰色彩,神圣性、虔敬化的程度已大为减弱,但从中依然反映出民间对于女娲的情感和观念,所以也是我们研究女娲信仰时的重要参考材料。
  •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将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2000多个常识编辑成册,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让你轻松闻阅古今中外万事万物,开拓视野。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热门推荐
  • 落下岸边的雪花

    落下岸边的雪花

    文字可以优美,也可以让人感到厌恶,需要的只是你使用的方向是否正确。我叫柯一业,创世中文网作家,欢迎你们阅读我的几篇不怎样的散文与小说集。谢谢!
  • 神道途

    神道途

    身陨道消,神魔之血。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还是早就洞悉了的明谋。意外身世,到底是帝王之后,还是强者之嗣?少年轻狂,披风斩棘,如何在风云大陆中一步步成长,登上神坛,一切尽在《神道途》
  • 小丑旳爱不卑微

    小丑旳爱不卑微

    《小丑的爱不卑微》:品味小丑的罗曼蒂克,致敬“偶像爱人”希斯莱杰(癫狂Joker),祭奠七年……———幻亦Joker.☆
  • 我的霸气总裁老婆

    我的霸气总裁老婆

    一个风度翩翩的大少爷林杰,从德国最强特种部队“KSK”退伍后后,来到了宁城,在哥哥的安排下和某集团的女儿结婚,霸道总裁,绝美校花……一下子让这个军人出身的小伙子遭遇巨大困境……(简讯我写不来,因为我是个年轻作家,希望大家多多看全文)
  • 怒气书生

    怒气书生

    一个拥有怒气技能的少年,为了控制住强大的怒气,不得不成为一名书生。怒气一发,天地震颤、血染江河;一些仇怨,几多阴谋,都该在这怒气之下化为乌有。
  • 毒舌杀手要复仇

    毒舌杀手要复仇

    8岁,她亲眼看到自己的父亲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在母亲死后的第二天就娶了另一个女人并把她赶出了家门。从小背负着复仇心理的她,踏上了黑道这条路,长大后成为叱咤风云的第一杀手“仇”,而且还是三大集团中排名第二的“暗夜”集团的董事长,之后她便开始了她的复仇计划......
  • 剑帝传说之补天石

    剑帝传说之补天石

    自盘古开天之后,有女娲造人,女娲为天地之母,人之祖。自天降大灾,宇宙崩塌,洪荒乱世齐聚,女娲炼石补天。女娲补天之后补天圣石落入凡间,补天圣石内蕴神力。天可补!祸可乱!天地震荡,唯我成雄!补天圣石该为谁补天!
  • tfboys突遇爱情

    tfboys突遇爱情

    tfboys的爱情故事,这篇小说在红袖添香也有哦。qq2868956926
  • 呆萌少年追冷傲女神记

    呆萌少年追冷傲女神记

    她全才女神,他呆萌二货,他们之间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 末世重生之御鬼女配

    末世重生之御鬼女配

    叶昕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变成了末世小说里的女配。不行,她可不想被丧尸给啃了。为了自己的小命,叶昕开启空间,努力修炼御鬼术,一路上抱好女主大腿,勾搭强大队友,最后成功飞升,成为一代御鬼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