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4100000006

第6章 《左传》其书(1)

(第一节 )《左传》之名称、作者及其他

在全面介绍《左传》的具体内容之前,有必要先将《左传》的名称、作者、成书年代等问题作些介绍。这些问题,都是争论多年而难以统一的,所以只能简要地谈谈。

一、《左传》书名

《左传》,西汉人称之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古文》。《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漺。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这恐怕是有关《左传》的最早的正式记载。《汉书·河间献王传》载河间献王刘德“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也称为《左氏春秋》。又因为《左传》为秦火前遗书,所以又有“《春秋》古文”之称。《史记·吴太伯世家》太史公曰:“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称:“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藏于秘府,伏而未发。”

“《春秋》古文”即指《左传》。

到了东汉,班固撰写《汉书》,称“及(刘)歆校秘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汉书·楚元王交传·附刘歆传》),又称:“时丞相尹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经传。”又称:“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同前引)班固称之为《春秋左氏传》,时人又称为《左氏》、《左氏传》。在《汉书》中有《左氏春秋》和《春秋左氏传》混用的情况。它如何变成《春秋左氏传》这一名称呢?沈玉成先生认为:“经过一段时期,人们逐渐觉得《春秋左氏传》这一名称要比《左氏春秋》准确,于是就为学人所习惯使用,简称《左传》。”

这样的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左传》的作者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是左丘明(见前引)。班固基本上沿袭了司马迁的观点。《汉书·艺文志》说: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朝聘以正礼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

班固此说并非盲目地附和司马迁。大家知道,《汉书·艺文志》基本上来自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所以向、歆父子也是持此看法的。此外,两汉至魏晋的一些大儒硕彦如贾逵、郑玄、何休、桓谭、王充、许慎、范宁、杜预等人,皆无异辞。直到唐代以后才开始有人怀疑左丘明作《左传》。此后,持怀疑论者代不乏人。清代刘逢禄、康有为等人甚至认为是刘歆割袭《国语》伪造。但是,正如许多先秦典籍一样,由于时代变迁,聚散无常,加上古代转写流传印刷条件之限制,常有后人增损窜入,总会发现与原书抵牾矛盾之处。所以持怀疑论者虽然提出了一些证据,终觉文献不足征,难以使人信服。

三、《左传》的成书年代

《左传》的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中前期。关于《左传》一书的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应在春秋末期,有的认为应在战国中期。两说皆自古沿续至今。实际上先秦史书与诸子著作一样,有一个口头传诵的授受过程。一门之内,往往学传数代之后才开始写定。把一部近二十万字、包融各诸侯国史实和史料的巨著划定于一个短时期内甚至某若干年内编撰而成,是不符合古代的实际情况的。有的学者认为,最初传授《左传》的人应该是个史官,他不仅有条件看到大量史料,而且保留了史官传统的解说《春秋》的方式。而且《左传》的口头传诵,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在传授过程中,随时加入一些解说《春秋》的书法、凡例。今天见到的那些属于战国时代的史事和其中一些文字上的战国文风,也是在传授过程中加入的。这种看法,不妨可作为我们了解《左传》成书的时间和过程的参考。

四、《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集中到一点,即《左传》是否为《春秋》作“传”。司马迁、班固都认为《左传》是解经之作。东汉刘歆、陈元、韩歆、贾逵、郑众等古文经学家也都认定《左传》为解经之作。但是西汉末今文学家出于政治功利上和争立博士官的需要,否认《左传》为《春秋》作传(详见第七章第一节)。此后,传经与否的争论,便久讼未决。虽然桓谭、杜预、孔颖达以及近代的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坚持传《经》之说。但是自两汉直至现当代,认定《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书,与《春秋》不存在互相依附关系的学者仍然大有人在。对于这种学术上的分歧,本来不足为怪,也不必作出强制性的统一。这里应该提到的是,今人杨伯峻先生研究《左传》与《春秋》的关系时提出的意见,颇值得我们重视。

杨伯峻先生指出,《左传》解释《春秋》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引《春秋》原文作说明,如《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句,《左传》说“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二是用事实补充甚至说明《春秋》,如鲁隐公被杀,《春秋》只写“公薨”二字,《左传》却详细记载了隐公被杀的经过。三是订正《春秋》的错讹,如襄公二十七年《春秋》载:“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左传》订为“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四是《左传》有时把几条相关的经文,合并成一传。五是《春秋》不载的,《左传》也加以补充记载,等等(《春秋左传注前言》)。杨伯峻是主张《左传》解经说的,以上几点可以说明他立论的根据。由此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左传》与《春秋》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与内在的关系。可以说,《左传》与《春秋》的确是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的。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取折中之说,认为《左传》是一部以《春秋》为纲、并仿照它的体例编成的编年史。

其实,《左传》解经与否只是经学史上今文经学家与古文经学家之间的分歧,如果偏离了《春秋》与《左传》作为历史著作本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而纠缠不休,意义并不大。《春秋》作为编年史,只是略具雏形,还未能建立起编年史的健全的体制;而《左传》,在历史编纂学上却有了长足的发展。正如梁启超所指出的,《左传》的特色:第一,不以一国为中心点,而将当时数个主要的文化国,平均叙述。第二,其叙述不局限于政治,当涉及全社会之各方面。对于一时典章与大事,固多详叙;而所谓琐语之类,亦采集不遗。故能写出社会之活态,予吾侪以颇明了之印象。第三,其叙事有系统,有别裁,确成为一种组织的著述,对于重大问题,时复溯源竟委,前后照应,能使读者相悦以解。(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这说明《左传》已经有意识地从某种历史联系的角度来统筹规划、取舍剪裁以编撰成书。所以,钱穆先生说:“《左传》是一部史学上更进一步的编年史,孔子《春秋》只是开拓者,《左传》才是编年史的正式完成。”(钱穆《中国史学名著·春秋三传》)

(第二节 )《春秋》三传

一、《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指的是《左氏传》、《公羊传》与《穀梁传》。《汉书·艺文志》所著录《春秋》传有五:一、《左氏传》三十卷,二、《公羊传》十一卷,三、《穀梁传》十一卷,四、《邹氏传》十一卷,五、《夹氏传》十一卷。《艺文志》序言曰:“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邹》、《夹》之传。四家之中,《公羊》、《穀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无师”,则无传授之人;“未有书”,则仅口耳相传,未著竹帛,所以唯存“《春秋》三传”而已。

三传之次第,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大概也是依《汉志》之序。后人讲三传,多以此为序。“三传”之中《公》、《穀》为今文经学,《左传》为古文经学。旧谓《公》、《穀》传义不传事,《左传》传事不传义。前者以义理解说《春秋》,后者以史料阐述《春秋》,这就是《公》、《穀》与《左传》的最大区别。

二、《公羊传》

《公羊传》的作者,《汉书·艺文志》注为“公羊子,齐人”。颜师古注“名高”,故旧传公羊高著。但是徐彦《公羊传疏》引东汉人戴宏《春秋说序》云:“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胡毋子都著于竹帛。”如是,则《公羊传》著为文字,成为定本,或始于公羊寿及胡毋生。不过也有反对此说的。一是如崔适《春秋复始》中说:“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一年,则子夏生于定公二年。下迄景帝之初,三百四十余年。自子夏至公羊寿,甫及五传,则公羊氏世世相去六十余年,又必父享耄年,子皆夙慧,乃能及之,其可信乎?”在世代时间上有悖情理。二是《公羊传》本身于隐公十一年、庄公十年、定公元年三引“子沈子曰”,于庄公三十年引“子司马子曰”,于闵公元年引“子女子曰”,于哀公四年引“子北宫子曰”,又于庄公三年、二十三年、僖公五年、二十年、二十四年、二十八年引“鲁子曰”,于文公四年引“高子曰”,且于桓公六年、宣公五年两引“子公羊子曰”,可证《公羊传》未必出于子夏的传授。托名子夏,大概是为了攀附孔门以抬高自身的地位。其传授亦非全出于公羊氏,沈子、司马子等均为传授之经师。不过,《公羊传》写定成书于公羊寿与其弟子胡毋子都,则大致可信。

《左传》解释《春秋》,以叙事为主,通过历史事实的记述,让人们理解《春秋》的内涵。《公羊传》则不同,通篇设为问答体,着重开发《春秋》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不注重叙述史实。(《左传》中偶有释经文之微言大义的,如前章第二节 所述,但不以此为主。)《公羊》作者主要从文字上寻绎经文书法之异同,以发掘其义例,探求《春秋》之大义。如: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隐公元年)

君存称世子,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逾年称公。(庄公三十二年冬)

将尊师众,称某率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人。(隐公五年秋)

称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僖公七年夏)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公羊传》作者认为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以一字为褒贬,寄大义于微言,尤其是对人物的称呼,亦含有褒善惩恶之意,所以《公羊》着力发掘《春秋》书法之义例,以揭示《春秋》之精蕴。不过应该说明的是,《公羊传》所阐释的大义,往往非《春秋》原有之义,后来又经过董仲舒的阐发与何休的“解诂”,偏离经文本意则更远了。

同类推荐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国学必读

    国学必读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山江苗族的历史与记忆、山江苗族的日常生活世界、山江苗族的社会结构、山江苗族的巫蛊世界与惧感、山江苗区的旅游与惧感的文化再生产。
热门推荐
  • 可不可以重新爱你一次

    可不可以重新爱你一次

    他是她永远也到不了的彼岸,那么遥远,那么飘渺。偶尔的小打小闹,偶尔的暧昧关系。他的笑容,他的身影,他的温暖,他的模样。一切的一切,却敌不过,时间的流逝。到底是时间模糊了岁月,还是两个人的心早已不在一条平衡线上。如果时间可以重来……她想,就算烈火焚身,也会像飞蛾扑火那样,奋不顾身的再爱他一次……
  • 请认真对待

    请认真对待

    雍容华贵时,尝尽甜;一再颓废时,浅尝哭当你昏迷醒来后,我笑着对你说:“我是你的未婚妻。”你惊讶:“真的吗。”我含着泪,“嗯。”
  • 相和歌辞·王昭君

    相和歌辞·王昭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宠溺娇妻:爱你没商量

    宠溺娇妻:爱你没商量

    他们姓宋,她也姓宋,但他们是天之骄子,她只不过是厨娘的女儿。儿时的他们是她的兄长、弟弟,玩伴,大家在一起无忧无虑。可长大只在一夜之间,突然身份的横沟就摆在了她的面前。伤痕累累的她为了不继续受伤害,小心翼翼地想跟他们划清界限,但是他们却屡屡突破她的防线,想要把她带到他们的世界。她到底该不该再迈出那一步,又到底该牵起三双手里的哪一双?
  • 防灾避难与危机处理

    防灾避难与危机处理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虽然相比以往安全意识有了提高,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有所增强,但仍不够,本书本着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目的,搜集了大量有关防灾避难与危机处理的短文,包括《违规骑车危险多》、《提防马路骗子》等。
  • 嗜血狂妃:废材七小姐

    嗜血狂妃:废材七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女王“血影”本打算最后一次任务结束之后就隐退,谁知一次失误竟让她穿越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倾殇大陆”。既然老天让我重生,那我就做一回冷凝。谁人知道被唤作“血影”的她,冰冷的面具下是怎样柔软的内心,表面上坚强的她,内心是多么的脆弱。这个世界以武为尊,谁又知表面废材的她又是如何的天才。罕有的召唤师,令人尊敬的驯兽师,炼丹师和炼器师,全系魔法师,武者和灵者。在她这都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什么神兽武器身边一大堆。他,传说中的邪王,杀人不眨眼,有着严重的洁癖,被世人称作天才的他,遇见了她冷凝,什么杀人不眨眼,什么洁癖全都一边去。看他们如何完虐坏人,称霸整个大陆,做最强王者。
  • 傲世剑灵

    傲世剑灵

    修灵者,以自身性情天赋激发“灵子”,集天地灵气为己用,收万物精华方可修。“灵子”凝种,“灵种”露根,“灵根”冒叶,“灵叶”长枝,“灵枝”开花,“灵花”结果,最后“灵果”熟落,化成最强的“灵器”。秦墨,尘剑山庄一个小小的学从,却在命运的趋势下走上了修灵者的道路。从此一身傲骨,化作这世间最不屈的蛟龙。“剑不在我手,而在我心!”“爱人与伙伴,我都要保护!若要动他们,就先毁灭我!千万不要留下我的一手一足,哪怕只剩一张嘴,我也会将你的骨肉狠狠嚼碎!”“纵然这天地喜怒无常,悲苦急涌,只要我还活着,便要碎这禁锢,破这苍穹!”阴谋笼罩,身世浮现,看他如何执剑傲世,绝立巅峰!
  • 念道修邪

    念道修邪

    心中执念太多不愿为所谓正道而舍,人都有自己放不下的念想,既然如此修邪又如何。仇太深,念太重,情太浓,修邪。
  • swag!很厉害的小妖精

    swag!很厉害的小妖精

    本书男强女强,男女主身心干净不狗血不玛丽苏。放心入坑吧本人强制你们看这本书张开了怀抱拥向你们并亲了一口。
  • TFBOYS之爱你永远

    TFBOYS之爱你永远

    这一本书和《TFBOYS之最美的幸运草》前面会是差不多的,后面的我将在这本里继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