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8500000024

第24章 朝拜缪斯的长征——师友交游(3)

子豪一开始就喜欢幻想,堂堂如蓝星诗社应该有一套基本的理论,因此在聚会的时候他几度提出自己的理论,似乎希望大家接受,成为诗社的信条。幸好鼎文,禹平,夏菁屡加阻止,他才作罢。鼎文一向不好理论,禹平富于四川人的幽默感,夏菁则一闻主义长派别短就不快乐。事实上,子豪也是四川人,所以私下夏菁常对我说:“这是以蜀制蜀。”每次听了,我都忍不住要笑。当时众人在餐桌上议定,编辑的事务采轮流方式,每人负责一期。可是这种轮流制,如果欠缺成熟的民主训练和责任感,往往是行不通的。子豪自告奋勇,不久在“公论报”上洽得一块园地,便逐期编起“蓝星周刊”来了。当时和他接触的作者很多,其中也有好些是参加了纪弦的现代派的。这些人很自然经常在两人之间走动,对于子豪和纪弦之间的冷战心情,不免越扣越紧。子豪主编“蓝星周刊”,既然集稿有方,编辑甚力,又乐之不疲,其他的四个人久之也就采取默认的态度了。事实上,鼎文和禹平都相当懒,禹平当时已经少产,鼎文后来也渐渐减产;夏菁和我,发表的刊物很多,我自己更负责编“文学杂志”的诗作,两人对于印刷和销路皆不理想的“公论报”,可谓兴趣缺缺。子豪的几乎是独力经营“蓝星周刊”,实在是很自然的结果。

至于“蓝星”这个名字,倒是子豪想出来的。那年夏天,大家经常在中山堂的露天茶座聚会,一面饮茶,一面谈诗,并传阅彼此的新作。有一天,众人苦思社名不得,子豪忽然说:“就叫蓝星如何?”他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叫蓝星,大家也没有多加推敲,一时就通过了。当时各人的作品也许大半不够成熟,可是写得都很认真,也很多产,聚会的时候,常有人带新作去传观,因此很有相互激励的意味。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真是一个天真而且可爱的时期,也许幼稚些,可是并不空虚。

过了不久,蓉子就常常出现了。添了一位女诗人,我们的聚会就更多彩多姿。可是那时罗门还在纪弦的旗下,冲劲很猛,似乎他们夫妇两位,在文坛上的步伐不大一致。这情形,一直要到一九五八年间罗门脱离现代派并加入蓝星时,才告终止。同一时间,梁云坡,司徒卫两位也不时出现,且偶有刊稿。在子豪那一面,经常和他接触而和其他社友较少往还的,有白萩,向明,沉思,彭捷,辛郁,叶泥,彭邦桢,袁德星,朱家骏(即后来的朱桥)等好多位。

稍后一点,大约在一九五五、五六年之间,夏菁把季予介绍给大家,可是要说到对于诗社的影响,则这位新人远不如同时出现的吴望尧和黄用。望尧的出现,大约比黄用要早一年,不过望尧的热和黄用的冷,前者的好逞幻想和后者的善于分析,在对照之下,大大地丰富了蓝星的视域。黄用于诗,才学都高,尤富批判的能力。一开始,他就对蓝星不整齐的阵容颇为不满,而于子豪在翻译和诗学上的表现,尤不敬佩。平心而论,子豪的创作,每有可取之处,晚年渐入佳境,亦复大有可观,可是他的外文和诗学,以言翻译和理论,终觉勉强,却又不知藏拙,因此在《论现代诗》一类的书中,错误百出。

因为黄用的加入,蓝星对现代的论战,一时军容大壮。一九五七年的夏天,蓝星同人又在中和乡夏菁的家中,议定要办一个季刊,由鼎文,子豪,夏菁和我各编一期。不知怎么一来,子豪筹到一笔钱,又演成他一人独编之局。他在封面上大书“覃子豪主编”五个字,令众人都不高兴。夏菁与我引此相戒,所以后来我们主持编务的时候,都不肯自己出面,只将光荣归于全社。

子豪既编“蓝星诗选”季刊,便将“公论报”的“蓝星周刊”交给了我。在我主编周刊将近一年的期间,我还负责“文学杂志”和“文星”的诗作一栏,一时相当繁忙。主编周刊的经验,是憎喜参半的:憎,是因为《公论报》的纸张和印刷都比别的报纸差,误排既多,每星期五出刊后又往往会忘了送五十份赠刊给我,还要我亲自去报社领取;喜,是因为投稿的作者很是踊跃,佳作亦多,编起来也就有声有色。当时经常出现,且有不少是初次出现在周刊上的名字,包括向明,阮囊,夏菁,望尧,黄用,张健,叶珊,复虹,周梦蝶,唐剑霞,袁德星,金狄等多人。其中的金狄,是我台大外文系同学蔡绍班的笔名,他现在加拿大,常用本名在“中副”上发表哲学性的小品。痖弦,洛夫,辛郁,管管诸人出现得较少,原因是他们的作品,和上述其他诗人的作品一样,我往往移用到“文学杂志”上去。这时我和子豪合作得很愉快。两人在诗坛上的渊源相异,交游的圈子不同,不过对于新人的欣赏,大体上趋于一致,所以上列这张名单上可以自豪的名字,十之七八亦出现在“蓝星诗选”上面。

同时,透过子豪的关系,“宜兰青年”上更开辟了“蓝星”分刊,由朱家骏主编。到底是朱桥的“前身”,编出来的这份分刊,已颇不俗。其实当时发表蓝星同人作品的刊物很多,初不限于诗社自己的“机关报”;这些“友刊”包括“中副”,“文学杂志”,“文星诗页”,“创世纪”,“南北笛”等等。有一次望尧还用了“巴雷”的笔名,在纪弦主编的“现代”上刊出了好几首怪诗,事后非常得意,好像是达成了一次间谍任务一样。

这时诗坛上有一个很美丽的现象:不少作者颇能发挥个性,创造自己独立的风格。也许今日回顾起来,那些作品显得粗些或者嫩些,或者天真得“不够现代”,可是大半生命饱满,元气淋漓,流露着可爱的本色,和稍后一段时期正宗现代主义产品的哽咽作态,大不相同。模仿甚至抄袭,不是没有,例如纪弦,子豪,愁予,痖弦等的作品,便是当时一般“盗写”的对象,不过比起今日的抄袭成风,面目依稀来,还是清新得多。

一九五八年夏天,先有罗门脱离现代派来归,继有“蓝星诗奖”的颁奖,和鼎文的宣布退出诗坛,一时蓝星诗社的动态,非常“新闻”。罗门的投奔蓝星,很是戏剧化。他不但就此退出现代派,还要在“蓝星诗选”上发表文章,申明他所以退出的理由,并且向纪弦掷出一只铁手套。当时元气充沛的纪弦,一定比周瑜还要生气。七月一日,为了庆祝“蓝星周刊”二百期纪念,我们在中山堂颁“蓝星诗奖”给吴望尧,黄用,痖弦和罗门。诗奖的雕塑由杨英风设计,梁实秋颁奖,子豪主席,我致颂辞。那天观礼的人很多,包括“文学杂志”主编夏济安和现代派的重要人物方思。事后夏济安把我的颂辞刊在他的杂志上。得奖作者的阵容,显示这是蓝星“联创抗现”的一项政策。当时子豪和我不免沾沾自喜,坐在后排的方思则笑得非常复杂。我已经记不清那天禹平有没有出席,只记得轮到鼎文致词的时候,他忽然宣布说从此他要退出诗坛。众人惊讶之余,都认为他选上社庆的这个场合来这么一个戏剧性的声明,未免不太适合。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鼎文当时为什么要说这一席话。一说那是由于子豪凡事喜欢独揽,这话可能有几分真实性。不过鼎文一般活动很多,写诗在他只能算是次要之务,算是一种间歇性的喷发,子豪则于诗为专,也难怪他要独揽。

同年十月,我来美国念书,好像“蓝星周刊”也就停刊了。我将“文学杂志”的诗交给夏菁,“文星诗页”则交给子豪。同年十二月,望尧和夏菁创办“蓝星诗页”,由夏菁主编。这份小刊物,编排灵巧新颖,不但省却装钉,而且方便邮寄,一时很得读者喜爱。一九五九年我回国后不久,夏菁便把这份“小蓝星”交给我编。我编了很久,又给罗门,蓉子伉俪合编。他们编得比我出色,过了一个时期,又还给我。直到一九六四年我来美讲学,才再度由罗门,蓉子接编,之后又给王宪阳主编,不久好像也就停刊了。这份诗页,除了偶或中辍,一直按月出版,一度还增加篇幅到两张甚至两张半,也就等于八版到十版。它每期的篇幅虽然显得相当迷你,可是加起来的总篇幅,恐怕比任何大型的诗刊都少不了太多。而由于一期篇幅有限,编起来也较能集中,精练,而且美观。这时,常在诗页上刊登作品的诗人,除了在周刊时代的旧人以外,更出现曹介直,陈东阳,王宪阳,吴宏一,菩提,郑林,王渝,蜀弓,楚风,白浪萍,方良,蓝采,方莘,高准,旷中玉,刘延湘,周英雄,曹逢甫,李国彬等的名字。笔名的流行,使作者阵容显得比实际上的要壮阔些:例如胡筠便是复虹,汶津便是张健,商略是唐剑霞,浮尘子是曹介直,女诗人专号上的聂敏是我自己。

就在我出国的时候,大约是一九五九年的春天,蓝星内部发生了一次不小的龃龉。其时黄用以批评家的锋芒和青年人的锐气,在他的四周颇吸引了一些少壮的作者,而与他往来最密的,则有叶珊和洛夫。三人对子豪的欠缺敬意,时或溢于言表,子豪偏又素以前辈自居,因此相互之间的不满之情,时弛时张,已有一段日子。“事发”之日,双方似乎都很激动,遂达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原不在场,事后众说纷纭,亦莫衷一是。文坛聚散本来无常,这样不迷人的场面,我自己也经历过多次,何况一方诗友坟木已拱,谈之何益。不过事后接到黄用来信,说少壮诗人,方筹组“五人派”,欲以一新诗坛耳目,可是他自己颇为踟蹰,最后提出“也要余光中加入”为他加入的条件,其他四人也答应了云云。五人者,痖弦,洛夫,叶珊,复虹和黄用自己。这个阵容确乎不弱,当日果真组成一派,诗坛要转祸为福,也不一定。我很感激黄用相邀之意,可是在回信上坦白地说,夏菁在国内正辛苦经营“蓝星诗页”,如果此时我竟舍他而去,于情于义,都说不过去的,同时,我也不愿和望尧分手。后来不晓得为什么原因,所谓的“五人派”也没了下文。

一九五九年夏天我既回国,第一件事,便是在子豪和黄用之间竭力斡旋,企图弥补蓝星同人的裂痕。总算给我面子,双方不再僵持,黄用也很有风度,在会上称子豪为“覃先生”。当时我私心庆幸,认为蓝星团结有望。没有想到,就在第二年(一九六○年),黄用和望尧先后出国,第四年(一九六二年),夏菁也来美,第五年(一九六三年),子豪竟便逝世。少壮派的黄用和望尧既告别了缪斯,蓝星的发展史遂进入后半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把子豪的逝世视为蓝星前后期的分水岭。总之,到了后半期,就要靠蓉子,罗门,向明,梦蝶,张健,复虹诸位来撑持局面。现代派在方思走后就失去平衡。蓝星社在走了望尧,黄用,哑了阮囊,死了子豪之后,阵容大见逊色,发展也就改向。“创世纪”的幸运就在聚而不散。

当时蓝星的同人也不能不团结,事实上,所有现代诗作者都有合作的必要,因为当时文坛上对于所谓现代诗渐起反感,形诸笔墨的亦复不少。先是子豪和苏雪林为了象征主义的解释涉及现代诗的评价,在“自由青年”上展开论战,颇令文坛侧目。继有我在回国后和言曦为了更广泛的问题,在“中副”,“文学杂志”和“文星”之间掀起的辩难。后来的发展,不再是一对一的论争,而是一场混战。在现代诗一边卫战最力的,有虞君质,黄用,夏菁,吴宏一。攻击现代诗最烈的,有门外汉和吴怡。对现代诗的非难多于同情的,有陈慧和孺洪(高阳)。“创世纪”季刊曾经响应我们。纪弦也在我力促下在“蓝星诗页”上发表了一篇(我的立场)。至于谁胜谁负,可说见仁见智,因为评定胜负的准则,深一层看,不在论战本身,而在现代诗的兴衰甚至存亡。十年后的今天,事实证明,现代诗非但没有亡,甚至也没有衰,相反地,现代诗的读者日益增加,现代诗人在文坛上甚至学术上的地位也日见提高。现代诗的作者和支持者之中,在国内国外已任文学教授且又表现出众者,屈指算来,至少有一打以上。一九六七年一月某夜,我和司马中原在成功大学演讲,苏雪林正襟危坐在拥挤的听众之中,听我朗诵的,正是现代诗。那些听众大半是她自己的学生,可是她已经无力阻止他们来接近现代诗了。这种“时间的讽喻”当时并没有使我骄矜起来。相反地,言辞之间我对她甚为尊敬,同时由于有“长者”在场,唯恐顶撞了她,我还将预定要诵的一首(七十岁以后)特别删去。不料事后她竟在“纯文学”上对我冷嘲热讽,而且企图用徐志摩来镇压我。十年来,现代诗人一直在求进步,不但在学问上做功夫,而且在文学史观的透视上,适度调整了自己对中国传统和西洋时尚的看法。相反的,当日抨击现代诗的人士,十年来多半一成不变,仍然在五四的襁褓里牙牙自语。那就不能怪时代和读者要遗弃他们了。

同类推荐
  • 罗曼·罗兰契诃夫

    罗曼·罗兰契诃夫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本书对其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做了翔实叙述,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要原因。阅读此书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为其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宋美龄全传

    宋美龄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0辑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0辑
  •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命运是一个残酷而又温柔的诗人,他一边谱写着人世间最曼妙的诗章,一边又在安排最悲惨的命运。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命运喜欢给他们各自安排截然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在乱世之中仍能游刃有余,有人生来含玉,一生快活;也有人从一出生就带着苦,带着痛,带着悲。命运是这样顽皮,那个被他赋予可怜人生的人却偏偏拥有一颗玲珑如玉的心。
热门推荐
  • 狡狐储君:精明王爷绵羊妃

    狡狐储君:精明王爷绵羊妃

    历经两个月充满血泪的魔鬼训练,成功甩掉六公斤的肥肉后,最重要的一天终于来了。这天,碰到一个帅哥和一位美女,两人吵架吵得轰烈,他们在吵什么,我不太清楚。当我经过他们时,帅哥突然转身抓住我的手问“小姐,我们交往好吗?”十个白痴有九个半知道自己正在被利用,不赏对方一巴掌已经很对不起自己,怎么可能点头说好?但恰好的,从没被人追过的我就是那半个知道被利用,还笑着猛点头说“好啊、好啊”的花痴女。开玩笑,一个人一辈子有几次机会可以被帅哥利用?何况他的美色是会让正常女人犯痴的那种。于是我的眼光巴在他的脸上不放,于是我让帅哥搂住肩膀一路傻笑。但在我的于是尚未结束时,帅哥已经搂着我、拐弯绕进巷子口,转过头对我说:“谢谢,再联络。”接着就走掉了。为了记住这段奇缘,我写了篇小说,然后,手里就多了一张支票。于是,我决定把这张支票拿到旅行社,换一趟不远、不近、有文化、有意义的北京六日行。这一去我掉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
  • 三界的劫难

    三界的劫难

    逆乱的三界,堕落的法则。光与暗,生与死,谁能化茧成蝶。爱与恨,情与仇,何人读通天道。而在这纷纷扰扰的世间之中,又会有谁来拯救这篇支离破碎的大陆。
  • 王牌兵皇

    王牌兵皇

    他,是一代兵之王者,想要平凡生活却不断被人骚扰。他,桃花运不断,无数美女对他痴情。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为亲人,可以屠戮万千;对敌人,就要斩草除根,尽显兵王之铁血柔情。龙要遨游九天,吸天地之精华,享人间之美福;当兵,就要当最强的;女人,就要最美的;钱财,就要最多的;敌人,最好是死人。且看一代兵王,如何成长为可以掌控万千的兵之皇者,成为敌人的噩梦,各国元首头疼的一代王牌兵皇!
  • 刀剑传镜

    刀剑传镜

    十年生死两茫茫,分崩离析的武林游戏坊,富贵荣华,软红十丈满目繁华的中原,不可改变的欲望和人性。江湖中出现了一个能操控异术邪能的组织,由这个组织的出现,又将掀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呢?
  • 拙剑无锋

    拙剑无锋

    三百年前藏剑山庄主端木正,得到一块酷热无比的天外奇石和一块北海寒冰玄铁精,用白虎做剑灵,铸造了一柄旷世之兵——无锋。开炉之日,虎啸之声响彻环宇,在场之人皆命丧此剑之下,此事轰动江湖。天机门掌门天机子,连夜前往藏剑山庄,见到此剑赞叹不已,当即为无锋起卦,卦辞显示,此剑虽成,当世却无人能驾驭它,五甲子之后,后世自有福缘深厚之人,驾驭此剑,解救苍生……三百年后,一少年踏入江湖,无意中,成了当今天子门生……,惹得无数佳人,芳心暗许……,一段离奇的艳情之旅,演绎了百态江湖……
  • 帮主,求嫁!

    帮主,求嫁!

    简介:穆晓月的人生最大理想是在家有饭吃,出门有钱花。这也是她那个当兽医的姥爷对她最大期望。当然如果有点奇趣冒险的事情,那么这日子就更加美美哒。托了观音姊姊的福,一不小心她就穿越了。可是,她既不能骑马打仗,又不能抚琴绣花。既没穿到豪门大族做小姐,也没穿成平常农家做乡姑。她成了被灭门的逃命小丫头。哎呀呀,这险冒的也忒大发了点。好在她误打误撞救了个貌似很厉害的啥帮主。恩,眼睛一转,这个大腿我抱定了。一只檀木莲花吊坠,两宗灭门惨案,本已是死局,却因她的到来,前朝往事翻出,掀起多少血雨腥风。
  • 热血传奇乱走异世

    热血传奇乱走异世

    一场神奇的穿越,让他被“传奇”化的同时,也让他具有了某些超人的能力:转化他人为“传奇”体质,转化魔兽为“传奇”怪物,以至于最终的转化世界为“传奇”世界,同时他还有着远超正常职业的强大能力。还有什么是他拥有的?还有什么是他不能的?让我们一同见证他在异世掀起的一场“传奇”风暴吧!我的口号是将私服进行到底,嗯,开始时盛大模式,然后就很私服了,绝对的,不是仿盛大的私服。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狐仙恋之白狐孽缘

    狐仙恋之白狐孽缘

    白狐圣女聂无双,恋上仇敌之子逝城月。相爱相杀,在家族恩怨与儿女情长中进退两难。轻丝雁,联成行;月无以成双。咒将至,难躲逃;魂断揽春桥......
  • 狐仙妹妹要放手

    狐仙妹妹要放手

    幻灵是雪峰山上一只灵狐,被单纯的小公主赵甜甜所救甘愿契约为灵兽。大战中赵甜甜被三公主暗算与幻灵跌入时空裂缝而死,而幻灵借小公主的身体重生得到了爱情,却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