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9800000031

第31章 我和语文现代化(2)

调号标在哪里,也是有争论的。标在音节末尾可以区别音节,但是过于松散。标在元音字母上面,能表示声调基本上是元音的音高变化。但是,“iu”“ui”标在哪一个字母上面好呢?这个问题,方案委员会没有做出决定。现在标在后一字母上面,已经成为习惯,这是群众的约定。

方案规定了字母名称,但是没有认真推行。注音字母的名称事实上代替了拼音字母的名称。近来又有用英文字母名称代替的趋势。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习惯问题。

问题很多,不能细谈。汉语拼音方案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改掉一个缺点往往会产生另一个缺点。缺点和优点是共生的。只能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汉语的字母方案一百多年来的演变历程是:从外国方案(威妥玛式)到本国方案(注音字母),从民族形式(注音字母)到国际形式(国语罗马字),从内外不同(国内用注音字母,国外用威妥玛式)到内外一致(国内国外都用汉语拼音),从国家标准(国语罗马字、汉语拼音)到国际标准(汉语拼音:ISO-7098)。

四十年来的经验表明,汉语拼音方案是一座现代化的文化桥梁。它一方面方便人民大众走向文化,另一方面方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我和语文现代化

我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是外行,我参加文字改革工作是偶然。我的孙女儿在小学时候对我说:“爷爷,你亏了!你搞经济半途而废,你搞文改半路出家,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这就是我的写照。

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后,我从国外回来,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院系调整后在上海财政经济学院教书。一九五五年接到通知,要我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我被留在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我说我对语文是外行。领导说这是一件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我服从分配,就此改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我业余写过几篇有关语文的文章,提出一些幼稚的所谓新观点;三十年代,我业余参加拉丁化运动,写过一些有关改进拉丁化的文章。这就是我被留下在文改会工作的缘故。

“二战”后,新独立一百多个国家,都有语文建设问题,有的需要规定国家共同语,有的需要设计国家通用文字。文明古国也要更新语文,例如日本战后实行语文平民化,印度制定国家共同语和邦用共同语。国外兴起一门新的学问,叫作“语言计划”,这跟中国的“文字改革”名异而实同。“文字改革”包括语言问题,“语言计划”包括文字问题。文字改革或语言计划,又称“语文现代化”。

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解放初期,政府以扫除文盲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突击识字”等方法失败以后,把希望寄托于文字改革。

中国的文字改革开始于清末,内容逐步发展,前后包括:一、语言的共同化;二、文体的口语化;三、文字的简便化;四、注音的字母化;五、语文的电脑化;六、术语的国际化。五十年代提出三项文字改革的当前任务:一、简化汉字;二、推广普通话;三、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参看一九五八年一月十日周恩来总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一九五五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把国语改称为普通话,给普通话定义为“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会后成立“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我是委员之一。我提出“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一、全国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二、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

起初,“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设计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在一九五五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展示四种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草案,没有得到语文界的积极响应。于是在文改会下面成立“拼音方案委员会”进一步研究制订方案。一九一八年公布的“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不便国际交流;一九一八年公布的“国语罗马字”拼写法太烦琐,难于推广。于是决定研究制订更加适用的汉语拼音方案。

“拼音方案委员会”详细研究了方案的原则和技术问题,包括:一、字母形式问题(民族形式和国际形式;译音方案和文字方案等);二、语音标准问题(人为标准和自然标准;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等);三、音节拼写法问题(双拼和音素化;字母标调和符号标调等);四、字母的具体安排问题(声母“基欺希”的安排;舌尖前后元音的安排;双字母的减少;新字母的取舍等)。

为了给字母形式问题提供参考,我写了一本小书《字母的故事》,先分篇发表在《语文知识》杂志上,后来出版单行本。我提出“汉语拼音三原则”:一、拉丁化;二、音素化;三、口语化。并从反面阐明汉语拼音方案有“三不是”:一、不是汉字拼音方案,而是汉语拼音方案;二、不是方言拼音方案,而是普通话拼音方案;三、不是文言拼音方案,而是白话拼音方案。这些论点,我写成文章发表在香港《语文杂志》和其他刊物。

汉语拼音方案经过三年的反复研究方才完成。当时从原则问题到技术问题,都经过十分慎重的考虑。最后在一九五八年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公布,后来在一九八二年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成为书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我写的关于拼音方案问题的一些文章,集成一本《拼音化问题》,后来在一九八0年出版。

“汉语拼音方案”是以“音节”为单位的拼写法规则。方案公布之后,我进一步研究以“语词”为单位的“正词法”。经过多年的推敲,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在一九八八年公布。配合正词法,我从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音词汇》,经过两次修订再版,一九八九年又出版“重编本”。《汉语拼音词汇》的特点是,正文以语词为单位,采用纯字母排列法,使同音词都排列在一起,现在已经成为中文电脑的词库基础。我写的关于正词法的论文有《汉语拼音正词法问题》《正词法的性质问题》《正词法的内在矛盾》等,后来收集在一九八六年出版的论文集《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中。

汉语拼音从一九五八年秋季起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小学的必修课,中文辞书(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都用拼音字母注音和排列正文,电脑输入中文的新技术采用“从拼音到汉字”的自动变换法。我国语文政策规定,拼音是帮助汉字的设计,可以做汉字不便做和不能做的各种工作,但是并非取代汉字的正式文字。“拼音”不是“拼音文字”。所谓“拼音化”有广狭两义:狭义指作为正式文字,广义指任何的拼音应用,包括给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在电脑上应用,等等。广义的“拼音化”已经广泛推行。

汉语字母的创造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从现成汉字(三十六个字母)到变异汉字(注音字母),从民族形式(注音字母)到国际形式(国语罗马字),从外国方案(威妥玛方案)到本国方案(国语罗马字),从内外不同(国内用注音符号,国外用国语罗马字)到内外一致(国内国外都用汉语拼音),从国家标准(一九五八年国家公布拼音方案)到国际标准(一九八二年ISO通过拼音方案为国际标准)。

使文字改革跟语言学挂钩

文字改革运动有三个方面:一、群众的文改运动(主张有的激进、有的稳健,有的成熟、有的幼稚);二、学者的文改研究(钻研较深,主张不一,重理论而轻实用);三、政府的文改政策(各个时期有统一的规定)。辛亥革命以来,文字改革逐步前进,但是没有长远规划,缺少理论指导。我是从群众运动中来的一个感性工作者,自己知道知识不足,水平太低,深感文字改革需要跟语言学挂钩。

一九五八年秋季,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力教授约我去开讲一门“汉字改革”课程。我借此机会把清末以来文改运动的历史经验整理一番,从中归纳出一些原则,就我的浅薄了解,尝试跟语言学(包括文字学)挂钩,希望使文字改革成为一门可以言之成理的系统知识。我的这一努力是幼稚的,可是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尝试,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后来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又约我去再次开课。我把讲稿整理成《汉字改革概论》一书,一九六一年第一版,一九六四年再版,一九七九年第三版,一九七八年出香港版,一九八五年在日本出日文翻译版。

语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长期停滞,语文也就停滞不变;社会急剧变化,语文也发生急剧变化。秦并六国,发生“书同文”变革。辛亥革命,发生白话文和国语运动。在西欧,文艺复兴之后各国创制民族语文。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掀起文字改革。语文变化,可以是无意识的,可以是有意识的。有意识和有计划的变化称为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关于国家共同语:共同语的词汇基础和语音标准问题;异读词的读音规范化问题;词与非词的界限问题;语词的结构问题等。关于汉字:汉字和语词的使用频率问题;汉字的分层应用问题;同音字和同音词问题;简化和繁化问题;声旁的有效表音功能问题;现代汉字的部件分解问题等。诸如此类新问题的提出,扩大了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范围,使文字改革从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前进。

关于同音词问题:我认为同音词是语言问题,不是文字问题。在文字上分化同音词,汉字可以做到,拼音也可以做到,但是这只能使“同音词”变为“异形词”,不能使“同音词”变为“异音词”。同音词依旧是同音词。我提出,同音词有“四不是”:一、不能单独成词的同音汉字不是同音词;二、异调同音不是同音词;三、文言古语同音不是现代汉语的同音词;四、语词和词组同音不是同音词。除去“四不是”,同音词的数量就不是人们所想象那么多了。语言有分化同音词的能力;在传声技术时代,这一能力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五十年代把“炎症”和“癌症”的读音分化,把“初版”改为“第一版”跟“出版”相区别,这是成功的例子。在“异读词”的审音工作中,区分了更多的混淆不清的同音词。

关于形声字的表音功能问题:我在分析一本《新华字典》和若干报刊文章之后,发现现代汉字(约七千字)中“声旁的有效表音率为百分之三十九”,如果要区别声调,有效表音率不到五分之一。我写了论文《现代汉字中声旁的表音功能问题》(一九七八)和一本小书《汉字声旁读音便查》(一九七九),说明“秀才识字读半边”根本靠不住。古人造字,只求声旁读音近似,不求读音准确。读音的历史演变,使声旁大都失去了表音功能。声旁表音只有“近似性”,这是中外古典文字的共同现象。

在大约七千个现代汉字中,有基本声旁五百四十五个(不同字典数目略异),其他是滋生声旁。在现代汉字中,能独立成词的“词字”占三分之一,不能独立成词的“词素字”占三分之二。“词字”数量有相对稳定性。这些数据有多方面的实际作用,但是还要进一步研究核实。

在比较多种现代汉字的使用频率之后,我提出“汉字效用递减率”:最高频一千字的覆盖率大约是百分之九十,每增加一千四百字只提高覆盖率大约十分之一。这个规律给减少汉字的字量研究提供了一项统计依据。后来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对“汉字效用递减率”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传统汉字学研究汉字的形音义的历史演变,实际是“历史汉字学”。为了当前应用的需要,我提出要从历史汉字学中分出一个分支,叫作“现代汉字学”,研究现代汉字的现状和应用问题。一九八0年我发表论文《现代汉字学发凡》。不久,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开设了“现代汉字学”课程,并且编写出版了几种现代汉字学的专著。

其实,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在民国初年就事实上萌芽了。当时提倡:废除反切,用字母注音;简化汉字;改进查字法;用统计方法研究小学用字问题。在日本,革新的研究开始得更早。我在《现代汉字学序言》(一九九三)中说:现代汉字学是“播种于清末,萌芽于五四,含苞于战后,嫩黄新绿渐见于今日”。

汉字简化从一九五六年的《汉字简化方案》(五百一十五字)类推成为一九六四年的《简化字总表》(两千二百三十五字)。在七千个现代汉字中,三分之一是简化字,三分之二是没有改动的传承字。这些规范汉字已经普遍用于中国大陆的教科书、报纸和杂志,只有招牌、广告等所谓“社会用字”还处于混乱状态。在台湾,手写行书也用简化字,跟大陆大体相同。香港“繁简由之”,回归之后渐渐改繁为简。根据小学教师的经验,简化的好处是“好教、好认、好写”。简化字的清晰性在电视上极为明显。王羲之的书法中有三分之一是简化字,简化无损于书法。但是简化的好处不宜夸大。汉字的困难主要在字数太多。日本重视减少字数,一般只用一千九百四十五个常用汉字,值得中国学习。

同类推荐
  • 临夏人物志

    临夏人物志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事劳动局主办: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记述了临夏古今历史名人、革命英烈、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工匠以及“河州三马”等各族各界人物。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王廷相评传

    王廷相评传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首次出书:我坚信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首次出书: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的《我坚信》(whatIknowforsure)是奥普拉本人的文字第一次出版成书,是她在杂志《奥普拉》上专栏文字的精选结集。国内正版引进。在这本书里,奥普拉从一个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始,回顾自己一生的奋斗,她真诚地问自己,也真诚地回答,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真正相信的是什么?永远会坚持的是什么?奥普拉一生的成就辉煌,也充满了坎坷。在这本书里,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生奋斗坚持经验的总结。她说,她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为阅读时间做准备。她觉得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就是坐在那棵大树下阅读。
热门推荐
  • 遥梦吟

    遥梦吟

    人这一生,不过是南柯一梦,为何要执着于生离与死别?终于,我在这未知的迷途中,我寻到了答案,亦寻到了你,本以为此生无憾,谁料,我们竟割舍不下太多.....异世大陆,风云四起,我之手翻云覆雨,却不曾想过活的意义,回忆那段琴瑟合奏,却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其实,纵是我们武功盖世,我们却都是这尘世间的痴儿,愿有来世,我们再续今生......
  • 美男侍

    美男侍

    宅女安然重生了,体内却有着女王的一丝残魂,非常规性的遭遇让低调的她生活起了不平凡的变化,眼花缭乱的侍从,诡异多变的空间,是征服,还是毁灭?
  • 未日大吃货

    未日大吃货

    一场神秘的流星雨,让全球进入恐怖的狂潮。停滞不前的进化之路开启,上演了一场神话版的进化论。人类被迫卷入战场,在城市,在荒野。在每一个曾经占领的地方与敌人拼死争夺一线生机。而就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恐怖狂潮中,朱石一手拿着碳烤雷龙腿,不屑地看着一众敌人。厨子怎么了,能吃怎么了?我就是要告诉你们。就算是厨子也能吃出个未来
  • 黑道恋

    黑道恋

    “诺汐,我会用我的一生好好照顾你,嫁给我。”一局承诺给了她信心,他是冷酷黑道总裁唯爱的女人,他让她懂得:爱到最美是陪伴,陪到最后是心安。当他屹立在最高峰的时候,回眸就望到了她的笑容,他爱她
  • 这个宿舍

    这个宿舍

    这是一个在宿舍讲段子的故事。这是一个在学校装逼的故事。这是一个开金手指只是为了更好的装逼与讲段子的故事!这就是一本不讲道理,什么都写的书!来吧!互相伤害啊!
  • 界王之路

    界王之路

    刘跃只想在天一门好好当他的外门弟子,能多赚几个灵石就已经十分满足了。却逢修真界大变。。。
  • 缘生爱

    缘生爱

    简介:缘、说不清道不明,是一种很奇妙、而又不科学的上天安排。有人说缘,该来的时候就会来,谕强求不得。缘生爱、爱生情、情等于幸福。
  •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
  • 书仙

    书仙

    舜帝南巡,崩于苍梧野,葬于九嶷巅,曾至南海滨,作卿云歌,封琅嬛屿,成沧海武库。风流东渡,笑傲泰山顶,纵览五湖景,驰骋雪域城,修仙佛神,屠巫妖鬼,成神州至圣。
  • 都市热血狂人

    都市热血狂人

    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唐奇很恼火,也很揪心,因为自己的原因,女友,父母,亲戚,全因自己而死,他决定了一个自己永远想不到却又要做的事情,与死神或者说是魔鬼交易。。。。后来,他创建了一个组织:唐门《嘻嘻,以唐门为背景,很多小说都这样写滴》与其说是组织不如说是队伍。因为里面只有五个人,外号分别是:唐宋元明清。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