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79100000017

第17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1)

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安大腔戏

永安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阳腔的一个流派,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并向当地艺人学习弋阳腔,而后结合本地的山歌、小调及道士音乐,创立了大腔戏班。随着熊姓家族部分成员向周边地区的迁徙,大腔戏传播到了大田、尤溪、沙县等地。

永安大腔戏的传统剧目有100多个,常演的有《白兔记》、《金印记》、《中三元》、《葵花记》、《取盔甲》、《黄飞虎》、《破庆阳》、《三代荣》、《合刀记》、《白罗衫》、《月台梦》、《卖水记》等。大腔戏的声腔字多腔少,粗犷高亢,朴素平直。演员发声以大嗓为主,大小嗓结合,演出中后台不断帮腔,保留着弋阳腔“一人启齿,众人帮腔”的特点。大腔戏的角色行当分“四门九行头”,“四门”为生、旦、净、丑,“九行头”即正生、小生、副生、正旦、小旦、夫旦、大花、二花、三花,此外还有老旦和贴旦。大腔戏戏班一般由15人组成,伴奏乐器也只有锣、鼓、钹、唢呐和板几种。演出时舞台上仅陈设一桌二椅,演员戏服较为简单,或干脆不穿戏服,只用红、黑、白三色化装,而后挂上别具一格的“须套”,走到桌前表演。司鼓坐在椅上打鼓,并自始至终不停地干唱,与演员配戏。2005年福建省政府公布,永安大腔戏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永安大腔戏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梅林戏

泰宁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其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

梅林戏的唱腔优美动人,它以皮簧、拨子、吹腔为主,此外还有南词北调、弦索、徽州词、浙江调、四平调、青板、小调等。伴奏乐器分文乐和武乐两类,文乐包括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扬琴、唢呐、竹笛等,武乐包括大鼓、大平鼓、京锣、小锣、大小钹等。梅林戏的角色行当比较齐全,有“五门十七行头”,“十七行头”即正生、副生、小生、老生、娃娃生、头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花旦、金榜旦、茶盘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其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具有严格的程式,唱、做、念、打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服装和化装比较朴素。表演中有类似古时“娱神”和提线木偶的科介动作,还有“耍撩牙”、“叶火变裙”、“变脸”、“耍叉”、“挺僵尸”、“下高台”等众多的传统特技。梅林戏有传统剧目230多个,已收集记录有剧本的130多个,经整理上演的较好传统剧目包括《飞龙带》、《蓝腰带》、《鸳鸯带》、《雌雄鞭》等30多个。梅林戏源于徽戏,至今仍较好地保存了徽戏的艺术特征,要研究徽派艺术,探寻中国戏曲史等的发展历史,梅林戏无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2005年福建省政府公布,泰宁梅林戏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泰宁梅林戏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田板凳龙

大田县均溪、石牌、湖美、太华、华兴、武陵、梅山、广平等乡镇都有每年正月十五迎龙的习俗。龙称板凳龙、板龙,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组成。龙身数十节、数百节、甚至上千节不等。每节龙在木板上用竹篾扎成骨架,糊上彩纸或塑料薄膜,画上鳞纹或花草,内燃龙烛。迎龙时,先摆龙头供祭奠,然后敲锣打鼓,鸣发响铳,由持龙珠者在前引路,穿行于乡间或街巷。每到一处,村民争相放鞭炮或烟花迎接。龙迎过之后,龙珠、龙头、龙尾存于祠堂,龙节由各家各户各自带回。参加迎龙的人回家,家人鸣炮迎接龙灯,给迎龙者吃米粉红蛋,以兆好运。2008年,大田板凳龙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将乐竹纸制作技艺

将乐县是我国最早生产毛边纸的地方,其中又以龙西山的“西山纸”最负盛名,其选料考究,纸面少疵,吸水性强且久不变形不腐不蛀,有“纸寿百年,玉洁冰清”之誉,唐宋以来饮誉海外。造西山纸的原料是嫩毛竹,采集的季节讲究,必须是立夏小毛竹快长出叶子的那个特定时节。乾隆皇帝编《四库全书》时,命钦差大臣到将乐调纸印刷。“西山纸”的辉煌期出现在民国时期,百余家作坊年产纸5万余担,为闽省之最。“西山纸”也曾作为《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线装本的专门用纸,广为人知。而今,这个“中国现存最原始、最完整的手工造纸作坊”在将乐仅存龙西山造纸作坊一家。作坊位于龙西山自然保护区的竹海深处,日产10刀共计2000张“西山纸”。1998年,造纸作坊划归龙西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作为一个景点对外开放。2005年10月30日,西山纸制作工艺被福建省政府定为首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2008年,将乐竹纸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

客家人素有爱国爱乡、敬祖穆宗之传统美德。千百年来,石壁客家人按照传统的祭祀习俗,祭拜祖先。早期由个体家庭在每年清明节和农历八月初一祭拜,逐步发展到同宗族建祠堂、设神位祭拜,如今延伸到海内外客家子民到客家祖地祭祖,并定于每年的十月为祭祖月,举行公祭仪式。石壁祭祖仪式沿袭中原古礼:出主、燃烛、设案、上香、跪叩、荐食、储食、初献、读祝、再献、三献、焚祭文、纳主、撤、馁等十五项程式,结合当地习俗,形成可供观赏之仪礼。2008年6月,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入选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大源傩舞

在闽西北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至今还保留着一种3000年以前殷商时期的原始傩舞,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后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这种民间舞蹈古朴神秘、粗犷奔放,被人类学、历史学及艺术学视为活化石。大源傩舞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活动,每年正月十五都举办,从不间断。原始的傩舞,头戴假面具,脑后扎红布,穿固定服饰,配以敲击器,舞姿夸张奔放,但没有故事情节和词曲说唱。先秦时代,这种巫术驱疫仪式已很盛行,至汉,宫廷傩舞规模越来越大,并逐渐被宫廷新舞曲唱所代替。而民间傩舞则向有情节内容、有词曲说唱的戏曲形式发展为“傩戏”。

大源的傩舞,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其形式与舞步雷同,但亦非全似,具有本地风土色彩。傩舞队以纵队排列,最前面由两人戴弥勒佛面具,手持木鱼敲击为前引;紧随其后的是以两人为一组排列,人数可多可少,8、16、22人不等,每人头戴一个面具,赤裸胳膊,下身着短裙,穿草鞋,手持一面绘上太极图案的小鼓和一根鼓槌,敲击跳跃前行;其后是4人抬的塑像,再后面为戒尺队伍,人数亦可多可少。最后是锣鼓(武乐)、丝竹(文乐)队伍。武乐有两人抬大鼓一面,一人击鼓,两人击锣,两人击大钹,两人击小锣;文乐有笛、唢呐、二胡、京胡等,所奏乐曲主要有“大开门”、“红锈鞋”、“夜不宿”等曲牌。傩舞队面具凶煞,舞姿粗犷,鼓声震天,舞队前后穿梭跳跃,给人一种古朴、神秘的感受。

1995年,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正式成立傩舞队,自导自演、原汁原味的整套客家傩舞。2005年10月,泰宁大源傩舞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县肩头棚

沙县肩头棚,又称肩膀戏,亦称肩头坪。据《沙县志》载,清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时有“玉枕轩”的领班连细狗别出心裁,创新出一种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戏。演出时,由8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头部表情和双手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的腿部动作。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小孩原本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平时又训练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仅不怯场,而且唱起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起来招形式有致、惟妙惟肖。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根据剧情需要,与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浑然一体。因此,沙县肩膀戏,是全国别具一格的民间传统艺术,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

肩膀戏早先采用民间最流行的小调打花鼓演唱《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剧目;后来采用南词曲调演出《赶船》等戏;后面又发展到演出《黄鹤楼》、《平贵别窑》、《四郎探母》等京剧折子戏。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县肩膀戏剧团参加了在澳门议事亭前地广场隆重举行的“万家喜庆贺蛇年”的开幕式表演,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当地记者在专题报道中写到:“对本地居民来说,肩膀戏是较为少见的文艺节目,约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壮汉的肩上,穿着戏服边唱边舞,在悠扬的乐曲中演戏,是一种高难度的特别戏种。”同年下半年,沙县肩膀戏剧团又带着《猪八戒巡山》等新剧目,参加了中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荣获了金奖殊荣。2005年10月,沙县肩头棚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

将乐龙池砚制作始于唐,盛于宋。将乐的古镛镇出产砚石,石质细腻、色青、易于加工,制砚须经粗凿、精雕、细刻、打磨等多道工序,成品的龙池砚光泽莹亮,细润光滑,轻轻敲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用龙池砚磨出的墨,宜书宜画、成色明晰、书写流畅、不伤笔毫,尤以海棠状晕纹者为上品。2005年10月,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化客家山歌

宁化是客家祖地,至今保留着风韵独特的宁化客家山歌。宁化客家山歌文采富丽,曲调优美,既保留了传统中原文化的元素,又融合当地土著文化元素,有南方楚音的格律,听起来高亢抑扬、委婉多情、清新有味。

宁化客家山歌的基本内容以劳作山歌与爱情山歌两大种类。这些山歌内容不但来源于宁化客家人的生活实践,而且深刻地表现了宁化客家人的感情、愿望、理想和追求。有赞美大自然、赞颂英雄人物的,有诉说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有反映妇女争取自由、解放的,有表达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的,有揭露腐朽没落的封建礼教的,有劝喻保守优良品德及风土人情、风光景物等。格律多样:有七言四句式,五、七言交叉六句式,五、九言交叉三句式等,并且采用大量的衬词,使宁化客家山歌更加流畅,更加口语化,更有地方语言特色。调式完备:宫、商、角、微、羽各种调式均具备。宁化山歌比兴生动,贴近生活,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故宁化曾有“山歌县”之称。2007年8月,宁化客家山歌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流李家“五经魁”

清流县李家一直传承着一种民间舞蹈——李家“五经魁”。李家“五经魁”舞蹈约始于明正德末年或嘉靖初。相传清流船冈村(即今李家村)有位李姓老翁有4个儿子、11个孙子。正月里,李家子孙们为了让老翁高兴,用纸壳做了5张“五金魁”面具,由5个孙子戴着,手里各拿写着“恭贺新禧”、“吉祥如意”、“人寿年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红布条,向老人拜年。村民看到他们的表演,非常喜欢,约定每年正月初三及正月十四,为“出行日”,邀请他们出来为本村各户“拜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此约定成俗,流传下了李家“五经魁”舞蹈。“五经魁”的服装、道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五经魁”为5位人们崇敬的历史人物,即:雷震子、钟馗、包拯、寇准、李广。雷震子,红长脸,鹰嘴,身穿红色彩衣,左手执铜锣,右手拿九节锣锤,鸣锣开道;钟馗,青面獠牙,身穿绿色衣裙,手握铁笔,手舞足蹈;包拯,黑脸长须,身穿黑袍,手摇一把铁骨绸扇,仪态威严,凛然不可侵犯;寇准,黄红脸,身穿黄色莽袍,手持特制拐杖,老成持重;李广,白脸清秀,身穿甲胄,手挥大刀,威武雄壮。演出队伍由10人两组组成,每两人扮演同一角色。每一组的人物排列顺序为:雷震子、钟馗、包拯、寇准、李广。扮演者边走边对舞,舞姿优美,动作利落,配合默契。“五经魁”一年只有两次活动:每年正月初三叫“经魁出行”,给群众拜年;正月十四是当地的“盛会佳期”(亦即庙会),“五经魁”再次出来巡演。队伍后面还跟随着唢呐、十番锣鼓伴奏以及镇武祖师神像、花笼等。所到之处,户主必须焚香鸣炮迎接。2007年5月,李家“五经魁”表演入选福建民间艺术之乡名录,同年8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类推荐
  •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用眼睛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印度各地的异域风情,待人接物的淳朴风气和细微之处的奇趣风物;用头脑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各国的角色陆续登场,分享传奇经历,不吝给予我友情、亲情和爱,交织生命轨迹;用心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只有你们可以读懂书中的密语,发现自己内心里的那一点点蠢动的萌芽,它已经在生长,沉睡中的你睫毛颤动。时机到了,你会真正地醒过来……
  • 三明风光览胜

    三明风光览胜

    《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三明风光览胜》为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之一,努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三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旅游设施,力求显现“资政、存史、教化”的作用。《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三明风光览胜》以三明现辖行政区域为记述范围,上限不限,下限以出版前最新资料的时间为准。《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三明风光览胜》各级景观按评定批准时间顺序排列;寺观教堂以始建时间顺序排列;民俗民情、土特产品与风味小吃等以区域排列。
  •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本书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作者受“青旅文化”感召、利用两个夏天背包游历国内15地的行程。其中除了在亲友家做了几回“沙发客”、住不到青旅改投其他旅馆之外,其他日子作者都是“住青旅”,所以称为“住青旅的旅行”。虽不能以此概括国内方兴未艾的青旅文化,但管中窥豹,对于准备出发的后来者自然有所裨益。
  • 走吧,张小砚

    走吧,张小砚

    这是一部“走”出来的奇书!张小砚原是普通上班族,作为5.12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她曾在那里办了7所帐篷学校,在09年的时候,原计划去汶川做回访,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却因桥断绕道松潘回成都,后又因成绵路塌方,再绕道,渐渐走远……沿路遇到驴友,听说红原草原很美,遂又去骑马……就这样随性行走,到了雅江索性凑钱买了摩托车,一路进了墨脱,飙到了拉萨……想不到这一路竟走了近万公里,历时71天,沿途更是历尽艰辛。被警察追、进过局子;路遇劫匪、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到了拉萨之后身无分文,就在大昭寺门口乞讨得来一些钱,开始回程……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半夏成殇

    半夏成殇

    皂皂,你回来吧,我又有钱了。——司空御我心里只有他一人,即使在你们相爱的那几年——司空御人生最无奈的事情就是,没得选。——吴道
  • 爱上折翼天使

    爱上折翼天使

    她以为她的人生永远是完美无缺的,她拥有美丽的容貌,幸福的家庭,还有青梅竹马的他。谁能料到旦夕祸福,眨眼间她便失去了一切。而另一个他,卑微、低贱、邪恶、丑陋。她以为,她的世界被另一个他搅得天翻地覆,而她和他也因此有缘无分。她恨死了那个恶魔,而拼死护卫着她的,却总是这个恶魔……
  • 花与梦(04)

    花与梦(04)

    [花雨授权]任意爱(爱情游戏大作战)/余眇先生你哪位(第六届“花与梦”大赛三等奖)/醉笙香香帅小子(校园情话之冤家路窄)/游异
  • 生化末日之旅途

    生化末日之旅途

    我本来有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一直不好好的珍惜。一直觉得这是多么的差多么的坏。直到它们的到来,我后悔了。只有好好的活着才能真正的对得起自己和死去的家人。。
  • 世界纨绔之王

    世界纨绔之王

    杀手之王楚云回家,玩弄纨绔,总裁,学姐,学妹都跑不掉,争霸天下,和我斗本少爷拿钱堆死你
  • 冷魅公主殿下的爱恋复仇记

    冷魅公主殿下的爱恋复仇记

    她们是闻风丧胆的王!她,冷漠无情她冷酷温柔她腹黑可爱人心痛的背叛,使她们走在一起,也是这背叛,造就了今天的黑道至尊……但是,在她们复仇的同时,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冷是他的代名词,花心是他的代名词,温柔是他的代名词。三位绝美的MM和三位帅到极点的GG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爱情到最后到底是喜是悲~是爱还是恨
  • 思轩缘

    思轩缘

    江雪摔下了山崖……当她睁开双眼,已经成为了一个冲喜媳妇……然而命运多舛的她又被唯利是图的小人卖到了一个烟花之地……深陷泥潭的她,与命运的魔爪做着垂死挣扎……要想知道她的离奇曲折的时空之旅,请看《思轩缘》……
  • 销魂生

    销魂生

    ”我不是一个人,我不是一个人“你到底是是谁?为什么要接近我?“叶晓涵无数次在睡梦中惊醒。”这是现实还是梦境?她也分不清楚。只知道在梦中的他无数次挺身而救她,而他——又无数次出现在她的梦境。如此逼真,宛如现实。
  • 嗜血如仇:独孤少女的寻哥之恋

    嗜血如仇:独孤少女的寻哥之恋

    一个温馨的家庭,就在一天晚上因有人背叛而导致毁灭。她;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哥哥为了保护她被那些人抓走。就在那天晚上之后她已经不再是活泼开朗的女孩,为了报仇和寻找哥哥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知道仇人在一所学院里,她转到了这所学院??
  • TFBoys之蒲公英的约定

    TFBoys之蒲公英的约定

    在拥挤的粉丝堆了,她们替他们解围,并对彼此互生好感,答应过四叶草25岁之前不谈恋爱的他们,这次,会否遵守诺言呢?他们说在经历了种种以后会否有情人终成眷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