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2900000014

第14章

1974年11月11日,丁肇中安排他的研究组的余秀兰博士打电话给意大利弗拉斯卡蒂实验室主任贝尔蒂里,把他们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告诉了他,要求他利用弗拉斯卡蒂实验室进行验证。贝尔蒂里主任欣然接受了他们委托的任务。

贝尔蒂里主任带领他的助手们在弗拉斯卡蒂实验室调试机器,做好了准备,很快就投入到实验之中,经过两个昼夜的奋战,他们很快得到了J粒子的信号,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11月15日,他打电话给丁肇中教授,告诉他,他们验证到了J粒子的存在。

以后,贝尔蒂里主任又多次对J粒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J粒子的总宽度为60千电子伏特,寿命比P介子长1000倍。

随后,贝尔蒂里主任把他们研究的详细报告写成论文,交给了《物理评论通讯》杂志。

因此,在1974年12月2日出版的那一期《物理评论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三篇发现这个新粒子的论文,分别是丁肇中的、伯顿·里希特的、贝尔蒂里的。

4.J粒子也可以叫丁粒子吗?

1974年11月中旬的一天,大约在丁肇中把论文交给《物理评论通讯》几天后,在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实验室,两位当代实验物理大师不期而遇了。

丁肇中教授微笑着向里希特博士伸出了手,把对方的手紧握在自己的手里,眨动着智慧的眼睛,幽默地说:“伙计,我有一件物理学趣闻告诉你。”

里希特博士轻摇着丁肇中教授的手,眼睛里也射出了智慧的光芒,他盯着丁肇中的眼睛,说道:“不,老丁,是我有件物理学趣闻要告诉你。”

这两位大师彼此都明白了对方想说什么,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他们的有趣对话,一时成了物理学界的笑谈。

其实,丁肇中和里希特这两个人都很高尚,他们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并不在乎名和利,也不在乎谁拥有了发明权。对于他们的重大发现,两人都抱着谦逊的态度。

由于两个人同时在《物理评论通讯》杂志上发表发现新粒子的论文,物理学界一般认为,是他们两人同时发现了新粒子。由于在新粒子的命名上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最后国际学术界把这个新粒子命名为J/ψ粒子,也表明了是两个人同时发现的这个粒子。

伯顿·里希特博士说:“丁肇中的小组和我的小组都向物理学界宣布了J/ψ粒子的消息。”丁肇中说:“我们两个实验小组研究不同的两种相反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实验。大致来说,我们的方法利于搜寻新粒子,但一旦断定了该粒子的质量后,则斯坦福组的方法较利于研究它的性质。”

在1974年11月,丁肇中教授发现了新的J粒子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四位研究生曾访问了他。他们注意到了这个以英文字母J命名的新粒子,它的命名与丁肇中的姓氏似乎有着一种什么联系,他们就这个问题曾向丁肇中教授发问。

问:你把这新发现的基本粒子命名为JParti?cle,有没有什么特别含义?

丁:我们通常用字母J来代表电流,因为这新粒子分解为正负电子,所以就名之曰JParticle。

问:很多人都以为那是因为与尊姓形似的缘

故。

丁:哈哈,这说法是李政道先生首先注意到对我讲的。初次听说时,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感到很意外。

问:中国文字本就是象形的,我们把它译作“丁粒子”,请问你是否反对?

丁:我无所谓,随各人自己吧。

问:斯坦福那一组人把它命名为ψ粒子,究竟现在大多数人采用哪一个名称?

丁:大致来说,美国东部和欧洲的科学家多称它作J粒子,加省的人多称它为ψ粒子,在日本各占一半。我看到两篇在中国发表的论文,当然是理论性的了,一篇用J粒子,一篇用ψ粒子。

问:斯坦福组是什么时候找到的?

丁:11月9日左右。

问:关于J粒子的发现,你们和斯坦福大学似乎竞争得十分激烈,这是不是一个好现象?

丁:任何善意的竞争都是好的,竞争可以使人更快更好。

问:但科学上的竞争也常发展到互争功劳,比如哪一个先发明之类。

丁:谁做了什么,谁先发现了什么,大家心里有数,别人也看得很清楚,其实没有什么可争的。

从这段对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丁肇中教授对名利的观点多么鲜明。他一生热爱和迷恋科学,他只知追求,以把一个又一个科学命题解决在自己的手中为快慰。就像爬山一样,一个目标越过了,前面还有新的目标,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达尔文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不管有多大,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爱科学。”丁肇中说:“假若你不能视科学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加入科研行列,免得招致痛苦。“我在汉堡,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对于我的小组,我只挑选那些喜欢刻苦工作的人。”

5.科学的发现往往是成双的

在科学发展的一定阶段,科学家们往往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在科学发展到某一个时期,他们站在某一学科的前沿阵地,收集来自各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信息,就会使得他们的研究处于一个水平线上,因此,他们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或更多人各自独立地同时有了某种科学发现。这样的例子在科学发展史上是很多的。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希尼兹,两人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方法,在17世纪80年代先后公布于世。

牛顿在1665年已经研究出了微积分的主要概念和方法,虽然占了先,但直到1687年才公开发表他的研究成果。莱布尼兹也是一位数学天才,他在1676年创立了积分学和微分学的方法及其表示方法,并于1684年发表在《求极大和极小的新方法》上,公布于世。

两人在微积分发现的优先权上,存在着激烈的争执。因为牛顿没有及时把自己的方法公开发表,莱布尼兹不承认牛顿的发明权。而英国有人则对莱布尼兹的发现质疑,说他在1673年和1676年两次到伦敦和学者们作过一些交谈,很可能看到过牛顿致亨利·奥尔登堡的信,设法搞到了牛顿的一些未发表的手稿,才使他产生了研究微积分的灵感。按照这一观点,优先权争议的结论则是:莱布尼兹的行为不仅是不诚实,而且是很卑劣的。他剽窃了牛顿的研究成果。

这一争论一直持续到1716年莱布尼兹逝世。后来终于澄清了事实,两人的发现完全是独立的,正是莱布尼兹使用的微分和积分的表示方法,而不是牛顿的流数法,得以保存至今,为现代的数学教科书所沿用。

在生物学方面,达尔文和华莱士同时发现了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在1842年就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开始撰写《物种起源》一书的提纲,以后,他花了20多年的时间进行研究,积累自然选择的进化的证据。那个时候,华莱士还是一个19岁的学生。

1858年6月18日,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寄自马来群岛的一篇论文:《论变种无限地偏离原型的倾向》,要他看看是否有发表的价值,并请转给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审阅。

达尔文看了论文大吃一惊,华莱士的论文和他的基本观点惊人地相似,简直就是他思想的梗概。达尔文品性高贵,他并不为华莱士当时是个不出名的小人物而和他争夺发现的优先权,他当天就给赖尔写信,推荐华莱士的论文:我从未看到比这更为巧合的事,即使华莱士手中有过我在1842年写出的那份原稿,他也不会写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摘要来!甚至他用的术语都成了我那些章节的标题……我要立即写信给他,建议把草稿寄给任何刊物去发表。因此,我的创造———

不管它的价值如何———将被粉碎了。

赖尔和胡克(英国植物分类学家)都知道达尔文研究物种问题的观点和进展情况。他们决定将华莱士的论文和达尔文著作的摘要一同发表。1848年7月1日,在林奈学会会议上,将两篇论文同时宣读,两人由此共同享有了物种进化的发现的优先权。

1859年11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华莱士是最先为这本书喝彩的人之一,他说:“自然选择和物种起源学说的建立,更是达尔文的功劳。”并且称这种理论为“达尔文主义”。

后来,华莱士又不止一次地称赞达尔文对建立这种理论的贡献远在自己之上。而达尔文则反复地称赞华莱士卓越的研究工作和对建立进化论不可磨灭的贡献。两位科学家以他们的谦虚和高尚,消除了因偶然的巧合而可能产生的误会,进而发展了诚挚的友谊,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这种同时独立发现的事例是很多的。非欧几何学是由罗巴切夫斯基、高斯、鲍耶、史威卡特、塔乌里努斯等人独立建立的,海王星是由勒威耶、亚当斯独立发现的,热功当量是由罗伯、迈尔、焦尔、亥姆霍斯各自创立的,而相对论则是由彭加勒提出、爱因斯坦完成的。

丁肇中和里希特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他们在该项发现的优先权问题上,表现得都很谦虚和豁达,继承了前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也是值得称道的。

同类推荐
  • 阳光梁艺

    阳光梁艺

    本书记录的是原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综艺节目主持人梁艺,在其主持生涯最光芒四射的时候,突然被病魔击中,五年过去了,坚强可爱的梁艺以自已的努力,最终荣获“第九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
  • 广告大王大卫·奥格威传奇

    广告大王大卫·奥格威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大卫·奥格威一生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忠实·勤奋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 愤怒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虽然仅分别获得过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奖,这个成绩并不足以匹配德尼罗在表演领域的地位和贡献,而他的影响力也将超越时代,形成深远的意义。而本书就向你讲述了罗伯特·德尼罗是怎样走上演艺生涯的道路?想知道更多关于罗伯特·德尼罗的事情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翻开本书吧!
  • 杜鲁门

    杜鲁门

    本书共分九章,包括:拓荒者的后代、开始从政、“意外的总统”、和平时期的总统、与苏联较量、反败为胜、内外交困、最后的努力等。
  • 王蒙自传—九命七羊

    王蒙自传—九命七羊

    王蒙是八九十年代中国作家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不像平民作家那么单一,也不似先锋派艺术家那么孤独、超然。他身上折射着太复杂的因素: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从五十年代的“右派”作家,到自我放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新时期文学的精神突起,到上任文化部长的要职;从自动退居到逍遥地以写作为生,四十年的岁月沧桑,使他成为共和国文化变迁史的一个标本。《王蒙自传》记述了王蒙的传奇人生。本书为第三部,回忆了1989年至今王蒙的一些经历,其中包括推荐诺贝尔文学奖人选和推荐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等争议性的事件。
热门推荐
  • 孽火

    孽火

    这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原型;这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这熊熊烈火的确能灼痛每个人的心灵;这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我们的确能清清楚楚地听到那个孩子发自肺腑的呐喊: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啊!这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并不是我的空穴来风;这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它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这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我们的确能清清楚楚地听到那个孩子的父母撕心裂肺的呼唤:孩子,你回来啊!这是一个杜撰的故事,我希望它永远只留在《孽火》中……
  • 神世物语

    神世物语

    世界十神:玄天尊神,修仙者,景禅(玄天镜守护者)。东海幻神,阴阳师,安培晴海。混沌之神,灵魂师,宫若渊。信仰之神,预言者,雷迦(罗马教皇)。冰雪法神,水系圣魔导,罗甘娜(法师塔)。噬魔圣神,敌法者,阿洛特(圣殿骑士)。烛幽魔神,修魔者,蓝蕴空。北海水神,深海鱼人,屋礼希丝。(人鱼女王)黄金战神,变形人,弥昆卡。寒荒兽神,狂兽人,枯京普耶斯。注:此十神乃天神山玄天镜所列,因天地所有灵智生物降生之前,真灵皆是从玄天镜来到降生之处,所以都会留下印记,不管能量高低,皆无法抵抗玄天镜勘察。玄天镜所列十神皆为天地能量指数排名最前十位,与性质无关,所以排位高低并不等于绝对力量高低。
  • 剑典

    剑典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时,用了一把开天大斧,而之后大斧化为一把大荒剑,谁得到他它就能获得统治之力。从小长在铸剑山庄的叶云是个被预言“救世主”的奇才,但从小因误食一种毒物,从此变成一个世人触摸就会身亡的怪物。看他如何与青梅竹马的柳秋然寻找破解之法,又如何炼成五毒法,又是如何证明预言,一步步冒险,一步步成为救世主呢?一切就看叶云的造化了。叶云是否会坚持不懈的向前方走下去吗?
  • 记得我们都要幸福

    记得我们都要幸福

    相识,相知,相离。伊子莫的命运好像逃不了这样的诅咒。爱,本来是件美好的事情,为什么她会这么的痛苦;被爱,本来是件幸福的事,为什么她会这么的内疚。她觉得对不起他们,她觉得对不起自己。可是……
  • 复仇恶少的甜蜜娇妻

    复仇恶少的甜蜜娇妻

    一次化妆舞会上,她被他夺走了宝贵的第一次。她赏了他一巴掌外加三千块大洋,本以为两人不会再有交集,不想却怀了他的孩子,为了孩子她答应父亲的要求嫁给了他,谁曾想到他只是将她当成复仇对象,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慢慢爱上了她,可是伤痕累累的她能否答应他的求爱?
  • 绝宠神魔妃:公子请从贼

    绝宠神魔妃:公子请从贼

    你可知,我做的比你看到的更多,我爱的比你想到的更执着。一场背叛,一场交易,一场意外,新时代的她被推入一个局,一个因她而起却又不止为她的扑朔迷离的局。似乎冥冥里有谁的手握住了命运的轮盘,在幕后推波助澜。可她只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谁。说好冰冷一世的心,却在那个人一次次刻意的接近下慢慢温暖的,可是这一切是否太过不真实,将她推向谜底也让她万劫不复?“千竹墨,你究竟有什么目的?”注定相冲的身份和使命,注定龙虎相争的千年赌局,注定一切都不可追溯的神秘。谁会心软?谁会退让?谁会不追究?原来,起点亦是终点。
  • 千金归来:亿万总裁的腹黑妻

    千金归来:亿万总裁的腹黑妻

    亲眼目睹了父亲的跳楼身亡,母亲被枪杀,她却逃过一劫。最好的朋友逃离,未婚夫的抛弃让她陷入绝望的深渊。所有的一切都背叛她的时候,那个曾经被她置之不理的男人却向她伸出援手。5年,她如‘死去’一般消失在所有人的眼里。从她回到万华市的那天开始,那个叫叶余音的人就已经死了,取而代之的,是她这个伯恩斯集团新总经理——白珍璐。
  • 做人要看《沉思录》处世要读《智慧书》

    做人要看《沉思录》处世要读《智慧书》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由于作者的思维具有很强的跳跃性,并采用了大量转折性的语句,使初读此书的人很难适应,即使读上几遍,也不一定能够理解透彻。与《沉思录》相反的是,《智慧书》通俗易懂,读起来轻松隽永,意味深长。这本由西班牙神学家、作家格拉西安写就的智慧宝典,曾被著名哲学家尼采高度赞扬。他甚至认为在整个欧洲都没有一本书可以比《智慧书》更加精微、曲折多姿。在1873年的一则札记里,尼采写道:“《智慧书》中所昭示的人生经验,直至今日仍能显示出无人能及其项背的智慧与颖悟。”
  • 武逆之巅

    武逆之巅

    意外让陈逸浩拥有了强大的能量,成为了火神系列一员。从此开启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人生路程,也揭开了自己身世之谜,父亲曾是日本11山田组元老成员。在国内,消灭了最大的跨国11集团,也让他陷入了一系列危机之中。在香港、日本、以至于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强的11组织轮番挑战?终于,陈逸浩将那瓶神秘紫色液体交给了露丝。这才知道这是一瓶核弹原油?核弹危机,陈逸浩如何应对?
  •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