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3000000018

第18章

杨振宁,一个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他在母亲面前是个好儿子,在妻子面前是个好丈夫,在儿女面前是个好父亲。

现在,他已经77岁了,77岁在人生的旅途中已属暮年,但他在学术上炉火纯青,他的事业仍如日中天,他还在一刻不停地向前走。

1.幸福的家庭生活

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杨振宁事业有成的重要的因素。

杨振宁有三个孩子,儿子杨光诺、杨光宇,女儿杨又礼。

杨振宁虽说爱妻子、爱儿女、爱这个温馨的家,但由于学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照顾家里。

在三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杜致礼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专门在家里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那时候,他们也曾度过一段艰辛的日子。

“振宁,孩子们一天比一天大了,要让他们从小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我想把他们送去学音乐和绘画,你看可以吗?”

有一天,致礼向丈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好啊!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这对他们一生都很重要,只是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他们,这就全靠你了。”

从这天起,杜致礼就母兼父职,亲自接送三个孩子去学琴、学画、学吹小喇叭。三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相继进入了小学,学校离家还有一段距离,每天都是妈妈开车接送,孩子们对这些早已习惯了。儿子喜欢打球,爸爸妈妈都非常支持。可是有一天,家里突然接到了学校的电话:“喂!你们的儿子打球摔伤了,请你们立即到医院来!”

放下电话,杜致礼急得不知所措,赶快开车来到医院。儿子摔得很重,伤到脾脏,血流不止,需要做大手术,杜致礼心疼得直掉眼泪。而这时候,杨振宁却远在波兰作学术演讲。为了不分散他的精力,杜致礼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没有告诉丈夫。直到杨振宁从波兰回来,才知道家中发生的事。看到儿子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作为父亲的杨振宁心里难过极了。

杨振宁虽然不能在家里和妻子儿女朝夕相处,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的二儿子喜欢长跑,特别喜欢参加马拉松跑。这可是一项高强度、危险性很大的运动,杨振宁常常要为儿子的安全担心。有一年,儿子又要参加马拉松比赛,恰在这时,杨振宁不在美国,他听说后十分着急,担心儿子的体力坚持不下来,为儿子捏了一把汗。

在那段日子里,他每天都要收听收看体育节目,经常往美国打电话询问。当听到比赛中没有人摔伤或出什么意外时,他才放下心来。杜致礼非常喜欢文学和音乐,也很喜欢雕刻,杨振宁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和夫人一起欣赏音乐,到博物馆去欣赏各种各样的艺术品。石溪分校北门的不远处有一家漂亮的餐馆,这是一家典型的中国餐馆,中国宫殿式的建筑,大红的门窗,使每一个到此用餐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到家的感觉。这里是杨振宁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用餐的地方,也是他和同事、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的地方,他也常带着家人来这里就餐。他喜欢这里的环境和气氛。饭馆老板也是一位中国人,50岁左右,性格很随和,他对杨振宁教授又敬重又亲切。

“杨先生,您要什么菜?”

老板敬重地问。尽管他对杨振宁喜欢吃的菜已非常熟悉,但每次都要问上一句。

“给振宁来一盘干丝炒肉丝,他最喜欢吃这个菜。”

只要杜致礼在场,她会毫不迟疑地这样回答。

虽说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但杜致礼还保留了中国妇女那种传统的美德,把丈夫和孩子看得很重。她关心丈夫的身体,细心地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她被一家报纸称为“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

2.送别岳父

1981年的元旦刚过,杨振宁夫妇就收到了一份国内来电:父亲病重。杜聿明早期就患有肾结核病,经手术割去了左肾,后又发生感染,病情加重,肾功能极度衰竭,住进了协和医院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大力抢救和精心护理,杜聿明几次转危为安。得到父亲病重的消息,杜致礼心急如焚。

杨振宁一面安慰她不要着急,一面四处联系为岳父找特效药。不久,杜致礼由美国飞回国内,一下飞机就直奔医院,来到了父亲的病床前。这时杜聿明病情很重,昏迷不醒。看到父亲病成这样,杜致礼的泪水忍不住簌簌往下掉,她拿出为父亲带回来的透析用药,交给了医生。这种药果然效果不错,杜聿明的病情得到控制,神志清醒了。杜致礼如释重负,她守在父亲的床前,喂饭喂药,和父亲拉家常。精心照顾了一段时间后,杜致礼告别父母,返回美国。杜聿明躺在病床上,自知病情严重,难以康复,回顾自己的一生,百感交集,写下了一份遗嘱,全文如下:余青年时,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思想之感召,投奔黄埔军校。自谓救国有路,乃全力以赴,不计其他,于东征、北伐、抗日诸役,均积极从征,略有贡献,后因对我国历史发展缺乏正确认识,乃致事与愿违,负疚万分!

1949年以来,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眼界为之开阔,始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幸国家与人民不咎既往,给余再生之机会,且本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之精神,给余分配工作。多年以来,余更得政协常委与人大代表之荣誉,后半生能走上社会主义之光明大道,余深深感到幸运,誓以余年为国家做出贡献。余自分配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工作后,除负责审核各方来稿外,并撰写、整理辽沈、淮海等亲身经历诸战役之经过,还计划撰写抗日期间昆仑关、中缅印战区等战役之历史资料,以供史学家之参考及后代教材之用。年来宿病日趋恶化,深感时日无多,急望生前能完成各项任务,奈何力不从心,殊为遗憾!余以衰病之躯,竟达逾古稀之年,全仗国家医疗制度之照顾。病危期间,承蒙多方抢救,余夫妇深为感激。余妻曹秀清素知余志,余已嘱其率子女为祖国现代化继续做出贡献。病危深思,最关怀者一言而已:盼在台湾之同学、亲友、同胞们以民族大义为重,早日促成和平统一,共同把我文明古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为子孙万代造福!4月底,杜聿明的病情又突然恶化,肾功能全部衰竭,呼吸困难,不省人事。曹秀清急忙给女儿发出电报,让她速回国与父亲诀别。致礼接到电报后立即启程,于5月6日飞回北京。到首都机场已是下午6点多了,她思父心切,不顾旅途疲劳,驱车直奔协和医院。这时的杜聿明已不能说话,但心里似乎还知道是女儿致礼回来了,当女儿拥抱他时,他的眼里流出了热泪。5月7日上午7时27分,杜聿明停止呼吸,与世长辞,终年77岁。接到岳父病危的电报,杨振宁极为关切,但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学术活动排得满满的,不能和夫人一起回国同岳父作最后的告别。岳父逝世的噩耗传来,杨振宁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于5月22日回到北京。政协的领导为了使杨振宁能参加葬礼,把杜聿明的遗体告别和追悼大会的日期一推再推。

杨振宁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参加了23日岳父的遗体告别仪式,25日又在政协礼堂参加了追悼大会。会后,杨振宁与杜致礼搀扶着曹秀清,捧着杜聿明的骨灰盒到八宝山墓地安放。岳父的丧事刚刚办完,杨振宁顾不上休息,匆匆飞往日本,参加世界科学组织的会议。他总是这样匆忙,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在等着他。

3.母子情深

在许多场合,杨振宁都情不自禁地提起自己的母亲。

1987年11月,他在接受“新加坡新闻”记者的采访时,深情地说:“我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在10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到美国教学,前后共5年。所以,在我出生到6岁这段时间,就只有母亲和我两人相依为命,关系非常密切。

“母亲没有受过新式教育,旧式教育也受得很少。她的中文阅读能力是自学而来的。我头6年对中文字的认识也是母亲教的。她虽然没有真正受过教育,但她的意志非常坚强。

“30多年来,母亲一直保持她一贯刻苦勤俭的作风,为一家大小操劳。她是到了80多岁以后,因为精力比较不够才休息下来,真是八十年如一日。

“我本人的个性和作风,受到父母的影响都很大,也许可以说,明显的影响(如学术知识)是来自父亲,而不明显的影响(如精神气质)是来自母亲。到现在我自己年纪大时,从我和子女的接触中,我才深深体会到,母亲对我的成长所给予的熏陶和影响。母亲的勤俭朴实作风给我很大的影响。”

这些满含深情的话语,表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敬重和爱戴。

1984年,母亲已经88岁了。许多年以来,振宁都想把母亲接来美国,接到自己的身边,让母亲来看看美国,看看儿子离开家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这次,他借回国的机会,把母亲接来了。母亲来到儿子的家,全家人都为老人家的到来欣喜万分。致礼忙着为婆婆做最好的饭菜,光诺、光宇和又礼围在奶奶的身边,听她讲中国古老的故事,讲父亲小时候那些有趣的事情。这是一个难得的星期天,天气晴朗,微风徐徐。振宁亲自开车,陪母亲来到布鲁克海文实验室。这里对振宁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不平凡的岁月,他的两篇轰动世界物理学界的论文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布鲁克海文仍然是那样宁静,那样美丽。绿绒般的草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浓密的树林里时而传出一阵阵小鸟的鸣唱,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在路上跳跃出没。振宁陪着母亲来到了他原先的办公室。振宁告诉母亲,1954年,就是在这里,他和米耳斯创立了杨—米耳斯规范场。当时,这篇论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越来越显示出耀眼的光辉。

杨振宁又告诉母亲,也是在这间办公室里,他和李政道多次交谈、讨论,在1956年写出了《弱作用中的宇称守恒问题》这篇令世界物理学界震撼的论文。这个地方对他的一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振宁慢声细语地娓娓道来,母亲认真地听着,她虽然不太懂儿子所说的“规范场”、“宇称守恒”等,但她知道,这些对儿子一定很重要,因此她频频点头。从这间办公室里出来,振宁搀扶着母亲,站在窗前的一棵大树下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母亲站在儿子的身旁,脸上流露出的全是喜悦和满足。母子俩又穿过树林,来到了布鲁克海文的国际村。这里是专为从世界各地来此进行学术访问和工作的科学家建造的。50年代,杨振宁一家就居住在这里。现在虽然房屋旧了,门窗也有了改动,但周围的环境依然如故。

同类推荐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 八大特务头子

    八大特务头子

    《八大特务头子》选取蒋介石麾下的八个特务头子,包括戴笠、徐恩曾、毛人凤、郑介民、唐纵、贺衷寒、邓文仪和康泽。他们长期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拼命卖力,收买、暗杀、破坏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特务在抗日战争期间,虽然不时地对共产党的组织和革命统一战线进行破坏,但在搜集日军情报,进行密码破译等方面还是有功于中国革命事业的。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2)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热门推荐
  • 咖啡青春

    咖啡青春

    校花吴江心来到凤莱学院与高富帅獒帆的青春故事,讲述了一代人的快乐与回忆
  • 存在的缺

    存在的缺

    我们因为有了记忆,知道自己曾做过什么,才有存在的安定感。但如果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竟失忆了呢?而我身边留有一张神秘的名单,每隔七天,必有一人死于非命。这和我到底有何关系?在那段失去的记忆中,我究竟做了什么?警察、黑帮、杀手,都不约而同对我紧追不舍。在不断逃亡中,我渐渐发现,就连苦苦追寻的记忆,都是假的……
  • 龙族之

    龙族之

    奥丁,这个铭记于心的名字。当我也同“他”一样达到了A级巅峰时,你会不会也来找我。
  • 魔之章

    魔之章

    这一生我曾拥有过什么,这一生都是那逃不开的命。我无惧,哪怕是生死一瞬,哪怕是在魇魔的无尽噩梦中,哪怕是注定的命运。我怕的唯有你。青水河畔,你那决然的身影。
  • 冒牌牛头人祭司

    冒牌牛头人祭司

    真亦假,假亦真,真真假假,难以辩分打造暴力牛头,战士才是我的最爱,祭司只是我的爱好说我是战士,我却是祭司说我是祭司,我却是战士
  • 春在桃花1

    春在桃花1

    一度桃花笑春风,陨落成泥无处寻。一世情深,引三千年执念。重逢之后,又是怎样的离别。等闲故人心易变,过翼春归,前尘梦影,旧时繁华散尽,葬于黄土。爱恨两面,难分难解。他执着因果,她执着情深,他执着守护。生死由天,再多的纠缠,不过造化弄人。春去春归,花谢花开,姻缘轮回,旧时桃花何必执着?
  • 拒绝潜规则:王爷嫁错人

    拒绝潜规则:王爷嫁错人

    大婚当夜,婚礼猪脚林蓝臭着一张脸,瞟着旁边的新娘叹气……“儿子啊……”“娘,怎么了?”“你要好好做,不要给我丢脸!”好好做?!林蓝看了看自己的下半身,抬头看向门口,翻翻白眼。老娘她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要是能做,早上了!要不……跟新娘坦白,告诉她,其实他下半身……
  • 宠猫成妻:王子殿下有妖气

    宠猫成妻:王子殿下有妖气

    师太级三无少女陶乐乐,被素不相识的王子殿下一吻定情了。一场意外死于非命后,好不容易得来一个重生的机会,她却在三年重生期限里,用一年的时间兑换了漂亮的脸袋;又用一年的时间兑换了完美的身材;还用半年的时间和王子殿下绑定了亲密的关系。只是重生之后某人才发现自己貌似被坑了,说好的貌美如花、三围出众呢?请问这胖乎乎的身体、圆滚滚的肚子是怎么回事?(书友群:497734362)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醉染生

    醉染生

    她本爱自由,却被他强留在身边,卷入宫斗。他爱她,给她三千宠爱;她不爱他,视若无睹。而当她眼里心里都是他时,他却生死未知。月色清澈,清风徐来。她默默等待,一身凄凉“如果你还在我身边,我定不再错过。”醉念泽归,情暖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