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5700000011

第11章 与心爱者结婚,只差那么一点点

1

萨特是个意志坚定的男人,但也绝不是铁板一块,并非没有一点调和的余地。比如,在他的观念和行为里一向持否定、排斥、拒绝态度的婚姻问题上,也曾经有过犹豫,也就是有过要结婚的念头,而且差点就结了婚,甚至不止一次。

在萨特的情感生活历程上,这显然是一种特殊的事件。同时,你也可以感觉到萨特这个男人的全部复杂性。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距离萨特和波伏瓦签订那个只爱不婚的协议约有一年半的时候,在巴黎代课的波伏瓦接到了法国教育部的聘书,要她去马赛的蒙格朗中学任哲学教师。这可并不是一个她想望中的好消息。捏着这张派遣到外省去的聘书,波伏瓦神思恍惚,忧虑重重。马赛离巴黎有八百多公里那么远,而她生于巴黎,长于巴黎,很少离开过她所喜欢的巴黎,一旦远行去马赛,难免会有类似被流放的感觉。还有一个她难以割舍的人,就是萨特。

当时,萨特刚刚结束了为期一年半的兵役,被教育部聘为勒勒阿弗尔特中学哲学教师,此地是个优美的海港小城,离巴黎很近,无论是萨特回巴黎去看她,还是她去那边探望萨特,都很方便,两个人也就是时常这么相见的。可要是她去了马赛,两个人相聚就不那么容易了。

波伏瓦有些舍不得巴黎这个好地方,更舍不了萨特这个难得的好爱人。但那时候,无论是萨特还是波伏瓦,都还没有功成名就,距离后来的职业作家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因此,职业(哲学教师)还是不能不考虑的。要想有一个正当的职业,那就只能到马赛去了,但她又实在不想离开巴黎,更不想因此一去而与萨特相见时难。

就在波伏瓦左右为难的时候,很有骑士风度的萨特回到了波伏瓦的身边,提出一个让她感到十分吃惊的提议:亲爱的海狸,让我们结婚吧。

萨特当时之所以要这样做,完全是为波伏瓦考虑的:如果两个人结了婚,便可在同一个城市里生活,而免受分离之苦了。

而这,显然符合波伏瓦内心的情感需求。

对于萨特本人而言,他喜欢的是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他要的只是纯粹的情和爱,而不一定非得两个人朝夕厮守,更不愿有结婚这种过于世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他做出选择的话,他宁愿与心爱的女人时聚时不聚,该聚时就聚,不该聚时就不聚,想聚时就聚,不想聚时就不聚。但是,为了他最亲爱的海狸,为了内心和生活上都遇到了困难的波伏瓦,萨特能够做出某些对于他个人而言的重大牺牲,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义举。

只因为,他爱她。

2

听到自己最亲爱的男人这样的话语,坚强的波伏瓦差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她明白,萨特很爱她。

她知道,如果她需要,如果她一定要,萨特会为她做一切的,包括他本人并不想要的婚姻。

但是不,但是不能。这原因,跟萨特的那原因一样:她爱他!爱他,就要知道他,就要懂得他,就要为爱你并且替你着想的他而着想。她太知道萨特了,她太懂得萨特是个什么样的男人了。从一开始,萨特就痛下决心要做个自由的人。他摒除任何给他负担或者将他羁绊在一个地方的事情。他从不愿结婚,他也从不拥有什么东西。这是萨特和波伏瓦都成了名人,她应一家杂志社的请求,对萨特所作的一段描述。

其实,和萨特相爱的初始,她就十分懂得他了,不然她就不会爱上他那样一个男人。

她深知,结婚,这是萨特所能为她做出的最大的牺牲,或者说是萨特所能给予她的最大馈赠。她感觉到了,这个了不起的男人为了她,简直是不顾一切了。

她也清醒地知道,结婚,对于萨特这样一个男人来说,就是一个累赘,一件包袱,一种承受不了的桎梏,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所热爱的自由,违背了他一向的行为准则,改变了他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夺走了他生命中至关紧要的精髓。不,我不能。她想,我不要自己最亲爱的男人这样。

也许,在她内心深处,曾经一次次幻想过和萨特成为真正的夫妻,想象过和他朝夕相处,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当然,这样的念头可能是一闪而过,但它一定闪过很多回。

在这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波伏瓦还是选择了说不。

波伏瓦婉拒了萨特的这种爱情的好意,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挥了挥手,离开了巴黎,离开了萨特,到外省马赛做她的中学哲学教师去了。他在勒勒阿弗尔特,她去了马赛,两个人所生活的地方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他们的情和爱。相见少了,情和爱一点也未减。有时候,他去马赛看她。有时候,她到勒勒阿弗尔特去见他。有时候,他和她同在巴黎相聚。

就这样,两个怀着远大志向的中学哲学教师,天各一方,教着书,生活着,写作着,相思着,相爱着……

3

现在看来,尽管萨特向波伏瓦提出结婚这个建议时很真诚,甚至是一副豁出去了的样子,但那或许只是一种(很强烈的)念头,只是一种(感情)冲动,当然都是由于爱而诞生的。若是你真的一定要他去实行时,还不知道他肯不肯干呢?

想一想,这应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趣。

当初,假如波伏瓦接受了萨特那个结婚的提议,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会不会拥有甜蜜而幸福的生活?谁能担保不发生婚变吗?凭着他俩都那么鲜明而强烈的个性,一个屋檐下过日子的话,两个人的情爱能维持那么漫长的岁月吗?

若是萨特和波伏瓦真的成了夫妻,他们在各自的事业上还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吗?

如果萨特和波伏瓦真的结了婚,他们的爱情或许就会成为另外的一种样子了,就不太可能有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神奇而美妙的爱情故事了。至少,我就不会,也不必再写这样的一本书了。

4

早就拿定主意决不走进婚姻这条死胡同的萨特,第一次主动跟波伏瓦提到结婚这件事,是在1931年3月间,那一年他26岁,那正是一个结婚的好年龄,波伏瓦一阵感动之后,婉拒了他,那是为了他萨特好,为了他和她能够更好地相爱下去。

岁月的轮盘转了九圈之后,到了1940年5月,萨特35岁了,他再次跟波伏瓦提到了结婚这个字眼。但是这一回,波伏瓦就不再感动了,而只有无言以对。

这一次,她也用不着婉拒了,连劝阻也没有了的。因为这次萨特想要结婚的对象不是她波伏瓦了,而是一位名叫旺达的女子。

旺达是波伏瓦最亲密的学生奥尔加·柯萨凯维契的妹妹,萨特对奥尔加热烈而近乎疯狂地追求了两年之久,但还是没有获得他想要的那种成功(这是萨特一生的情爱史上,很少见的一次挫败),于是就移了情,转而向与其性格和气质相近,同样漂亮,但更显得柔顺的妹妹旺达发起了进攻,然而一样是开局便不顺,中途曲折多,酸甜苦辣滋味尝了个遍,但结果还是很理想的,经过又一个两年多的辛苦追求,旺达终于成了他的情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除了波伏瓦,最让萨特心仪的,心疼的,关心的,挂心的女子,便是被他称之为绝对迷人的旺达了。

那一天,身为德国人俘虏兵的萨特,接到了情人旺达病中的来信,她在信中写道:亲爱的上帝,我多么希望你能够回到巴黎,哪怕不惜任何代价。

这下子,萨特就慌了神,想到孤独悲伤的旺达那么强烈地需要他,便觉得自己有责任想办法回到巴黎去帮助她。这个办法就是———居然是———与她结婚。

萨特给旺达写了回信,说如果有必要,如果审批的期限不太长的话,他准备同她结婚,以便得到三天的假期。

萨特的这几句话,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他所以能给旺达写这样一封信,并提出要与之结婚,当然足以说明他对她的喜爱程度,以及她在他心中的地位。事实上,旺达在萨特心中的地位的确非同一般,比如,萨特曾专门为她写过剧本《恭顺的妓女》等,让她当主演。1945年秋天,萨特的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三部曲第一部《理智之年》出版时,萨特在此书中庄严地写下这样的题记:献给旺达·柯萨凯维契。或许,旺达这个女子是值得萨特这样做的,她是萨特一生中众多情人之中,除波伏瓦之外,与萨特相伴终生的女人。大约是为了萨特吧,旺达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也很少背叛萨特,她像波伏瓦一样,对萨特另外的情人也采取了接纳的态度。可以这么说,旺达是把自己一生的爱都献给了萨特,她为萨特的生命带来了欢乐和安慰。

但请注意,此处有个前提,那就是,如果有必要的话,他是准备跟旺达结婚的。那么,究竟有没有这种必要呢?对谁来说是必要的?这就是一个相当微妙的问题了,不知道谁可以来回答它。

萨特跟旺达说的是,他准备与她结婚,而不是一定非得跟她结婚不可。有时候,准备做什么,与真的去做什么,完全是两码事。有时候,我准备怎么样,是说给自己听的,它不过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甚至是个说给别人听的想法,并不一定要去实施。

萨特说的是,跟旺达结婚,可以换来他这个作为俘虏兵的三天假期。其实,他是想以此来换取三天的自由时间。对于酷爱自由,当时却不得人身自由的萨特来说,自由才是最可宝贵的,只要能够自由,用什么来换取都行的,哪怕是并非他所愿地跟某个女子来一次“假结婚”,即便是真的,他也敢豁出去的。

与此同时,萨特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波伏瓦。他当然知道,我想您会感到不快,虽然这纯粹是象征性的。但他向波伏瓦保证说,作为补偿,我仍可腾出一天时间和您在一起。另外,他还跟波伏瓦解释道,如果她的病情不严重,如果她心情好起来了,我将以自从荷兰被占领后不再批准婚假,或者以审批期限太长为由向她道歉,说只怕劳而无功,还是放弃的好。最后,他还很尊重波伏瓦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您的意见呢?您责怪我吗?

对此,似乎成了个局外人的波伏瓦,她又能说些什么呢?反对吗?

赞成吗?

波伏瓦什么也不想说。我想,大概应是如此吧。

后来,事情是这样解决的:就在萨特致信旺达准备跟她结婚的两天之后,荷兰军队投降德国,德国人旋即攻破了法国军队在色当的防线,萨特赶紧给波伏瓦写信,要她带上奥尔加和旺达离开巴黎,逃难去了。

不久,萨特再次致信旺达,言说了不能再请假跟她结婚的理由。他总是有理由的。男人总是有理由的。男人在情感问题上总是能寻到许多好理由的。而结不结婚,总是有理由的。不结婚的理由太多了,随便找出一条理由就足够了。

萨特此生第二次要与人结婚一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5

事实上,萨特或许根本就无意结婚,无论对方是谁,无论他多么爱她。而所谓的准备结婚,不过是想获取假期(自由)的一种手段,或可理解成是一种假结婚。

但是,从萨特试图与旺达结婚这件事情上,从萨特致旺达和波伏瓦关于这件事的信中,细细地琢磨一下人性的复杂,琢磨一下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与微妙,琢磨一下萨特这个男人世界的丰富与复杂,还是十分有趣的。

6

与波伏瓦终生相爱着,另外还有着众多情人的萨特,在他漫长的一生之中,只有两次提到结婚,但事实上他连一次婚也没有结过。

而一生最爱萨特,也一样有着不少情人的波伏瓦,在更为漫长的一生之中,结婚这个字眼,她一次也没有提及过,并且至少拒绝过两次说跟她结婚的要求,一次是萨特的,那是为了萨特;另外一次是她口口声声称之为亲爱的丈夫的,她的美国恋人阿尔格伦,当阿尔格伦强烈要求跟她结婚时,波伏瓦异常坚定地说了不,那也是因为与她终生相爱着的男人萨特。

同类推荐
  • 吴宇森传

    吴宇森传

    本书是吴宇森亲自授权撰写的中文传记,讲述了吴宇森从平民小子到国际大导演的奋斗经历,以简洁优美的笔调展现了吴宇森的生活历程和电影拍摄过程。书中内容都是吴宇森导演直接讲述、整理成文的,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众多著名人士作序并推荐,并附有周润发、牛春龙对吴宇森的评论文章。
  • 汪精卫第二卷

    汪精卫第二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刘邦显

    刘邦显

    本书主要由“九十年的人生轨迹”、“遗文选辑”、“怀念文章”、“年谱”等部分构成,并配有若干刘邦显同志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多侧面地展示了刘邦显同志始终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高贵品质。
  •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铁碗重拳猛击利益集团,深改严革成就震世伟业。雍正帝在执政期间,勇敢吹响了向贵族利益集团、士绅利益集团等各种利益集团斗争的号角,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贪墨的吏治之风得以根本扭转,康乾盛世得以继续。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饬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
热门推荐
  • 豪门盛宠:呆萌娇妻拐回家

    豪门盛宠:呆萌娇妻拐回家

    “她怀孕了,我需要给我的孩子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一纸协议丢在她的面前。在父亲住院,公司面临破产,就在此时,她名义上的丈夫也提出了离婚。就在她以为自己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一个男人出现在了她的面前,愿意为她遮挡住所有的事情。“顾少泽,我要的是惊喜不是惊吓!!”乔乐乐看着躺在那边的人捂头低嚎道。“乐乐,你不觉得我是最好的礼物么!”顾少泽微微挑起了自己的桃花眼对着站在门边站着的乔乐乐丢去了一个媚眼。宠文,男主护短,一切行事以女主的喜好为准则!!豪门群:567276283大家一起快点来戳吧!!
  • 冷魅三公主的复仇恋时代

    冷魅三公主的复仇恋时代

    (作者因学业问题,无法经常更新,上学期间基本不更,大家见谅)“妈妈,为何学校的同学都说他们的童年很快乐,与我和妹妹每天在黑暗中哭泣的日子截然相反呢?”独孤雪嫣或许自己都不知道她这般成熟的话语足以让母亲看清自己血淋淋的伤口。
  • 我意王

    我意王

    江山帝王业,美人英雄冢。他偏偏不爱江山爱美人!万年以降,千年宿命,他誓要挣脱命运,逍遥世外:“看我快意为王!”
  • 何方妖孽之王爷:妃诚勿扰

    何方妖孽之王爷:妃诚勿扰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新书,请大家继续关注苍天呐,鬼屋穿越,被卖青楼,还要多惨?高冷王爷落水施救中……“别怕,王爷有我呢。”“叶梦漓,本王记住你了。”很快她被迎入命中带煞,死了七个王妃的霄王府,做了人人避而远之的八王妃。这样的八王妃头衔要它干嘛用,待某女铲除王府和谐共处的障碍后,立刻收拾值钱的细软逃之夭夭,离开那个伪装到位的王爷。只是...“休书?”某男一脸阴沉。“不是我!”抵死不认。“哼,拍拍屁股就想溜之大吉?”某男唇角一勾:“叶梦漓,这辈子,你都休想逃掉!”【何方妖孽系列文之叶梦漓】谷雨婷读者群号:104264237本人另一本书:花香引蜂来(穿越文,已完结)
  • 寻界求仙

    寻界求仙

    世人皆知修仙路,可又有谁知晓何为仙?古语有云,仙界出,六界定,可仙界又在何方?他白衣胜雪,遮了半世孤寂,掩了岁月沧桑!他红发如血,承了无尽杀戮,载了生死轮回!他一笔在手,以天为幕,画了天地规则,掌了六界众生......
  • 凤栖少年游

    凤栖少年游

    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身世背景迥异的少年少女为躲避瘟疫带着路上捡来的孩子小萝卜头来到天子脚下京城谋生打拼,遇到司徒一家后命运发生改变的故事。文中叶扬铭本为凤栖镇名门望族叶家的大少爷,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先是被未婚妻抛弃然后为东山再起放下脸面去谋职又屡屡失败……其好友胡念澄身世悲惨,童年被人追杀外公母亲相继被杀,逃难途中得罪山贼又身陷囹圄容貌被毁,本以为逃到了京城就能与叶扬铭和小萝卜头守望互助渡过一生,不料司徒天荀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一生……
  •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三百多年来,《红楼梦》为汉语白话写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小说技艺上达到的最高峰。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激动着无数的读者,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的故事所倾倒,为它的文字所痴迷。无数少男少女们心下默念着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暗藏着自己的青春情怀。又是多少历经世事磨练的人从中品位政治纷纭、勾心斗角。更有不能数计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中演化而出,小说、日记、戏剧、歌舞、影视剧……或改编,或续写,或戏说,三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成就无数文本。一并多少学者名师潜心红学,皓首穷经,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已作汗牛充栋。……
  • 网络社会风云录

    网络社会风云录

    现实人很假,网络套路深。因为一次网络相遇,平庸的他,为了能有资格去爱她。开始踏上这黑暗网络路。一个个黑幕,一个个圈套却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由网而活,以网封神ps--本书前期主角一直是被虐状态,慢慢崛起,该踩就踩。喜欢无敌流的可以先行弃坑了。另外,由于本书开始用的第一人称,在书友的反映下才改的第三人称,五十六章前有不通之处还请见谅。
  • 奈何情深至爱一生

    奈何情深至爱一生

    一眨眼之间,最爱的父母成了别人的父母,初恋成了他人男友。心灰意冷的她只身去非洲支援,遇上完美男友却遭反对,一怒之下去了战区支援,可没想差点命送非洲,五年之后携未婚夫。却不想再一次遇见爱过恨过他的养父母,这次又会牵出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 正邪天下

    正邪天下

    一段师门恩怨引出一场天下动乱。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更统一邪道与正道相持不下,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