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5700000007

第7章 碰巧的,恰好的

1

后来,波伏瓦在回忆录《清算已毕》的开篇部分,提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生命和机遇之关系。机遇。是的,有时候你不能不想一想机遇这个词语。当你回首自己的一生时,也许你会感谢它,也许你会抱怨它,因为它在许多时候影响了你的生活,改变了你的人生。

假如没有遇到萨特,我将会有怎样的一种人生呢?我说不清楚。

事实上我遇见了他,而且,这是我生活中一桩最重大的事件。

历经沧桑的波伏瓦,意味深长地感叹道。

机遇特别青睐我,把萨特安排在我生命的轨道上。波伏瓦欣慰无比地感叹道。

2

很多年前的某一天,青年萨特从电影院里走出来,望着巴黎夜晚街道上的人与物,一阵惆怅和茫然朝他突袭而来,他发了会儿呆。忽然间,一个词语,或者说一种思想闪现在他的脑海:偶然性。于是,他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把这一闪念间诞生的思想记了下来:这个偶然性是存在的。人们能由在电影院和到街道之间的对比里发现这个偶然性。在电影院没有偶然性,而退场到街道上正好相反,除了偶然性什么也没有。

萨特的这种思想,可能跟他的家世有关。他幼年丧父,从小就跟着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里。虽说外祖父很疼爱他,但毕竟不像在自己家那么自由快乐,母亲会时常这样提醒他:小心点,别太疯了,这可不是在咱们自己的家呀。他那颗幼小而敏感的心田上,就长出了一株漂荡不居的浮萍。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何处才是我真正的家?我为什么来到了人世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有什么意思呢?这些深刻的哲学问题,一次次找到萨特这个小小少年的头上。他想过,多次想过,但就是想不明白。想不明白,还要再想。后来,他终于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偶然性。一切都是偶然性的存在,包括自己的生命。

在萨特看来,人生就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许多事情都是很偶然的。说到家,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是偶然。这是萨特的一种哲学观念,与他那个关于人的自由意识的哲学观念有瓜葛。

既然世界是偶然的,存在是偶然的,那么你要是问他,和波伏瓦的相遇并相爱是不是一种偶然呢,相信萨特会抽着那只大烟斗,用那双虽斜视但很睿智的眼睛望着你,很认真地点点头,然后就声情并茂地跟你来一番富于理性的宏论的。

萨特的老前辈,那个同样在巴黎生活了多年,创造了《人间喜剧》的伟大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表达过类似的看法:小说就是要紧紧地抓住偶然性。

或许在萨特看来,人生就像一部长篇小说,而偶然性则成了整部作品中最出彩的章节。

偶然性,的确是萨特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同时,也正是这种偶然性,使得萨特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的感情生活丰富多彩,且意味盎然。

萨特喜欢偶然性这一思想,萨特更喜欢偶然性的生活,尤其是那种偶然性的爱情。

3

我想说的是,萨特和波伏瓦的相遇,相爱,也是一种偶然性的事件。

用俗话来说,那他们也是碰巧了的。

事实上,萨特和波伏瓦已经用各自的语言形式,表述过此种意思了。

不妨这样想象一下:萨特和波伏瓦相爱之后,甚至相爱了多年以后,还一定会一次次提起当初他们那偶然性相遇的场景,及其情节。

偶然性如此,即碰巧了是这样的。如俗语所说,差一点儿就不是这样了。

在生命的历程中,在爱情的路途上,你会与谁相遇,在哪里相遇,这都是一些很偶然的事情。

不是有不少人这样说过吗?(很多人)结婚是必然的,而跟谁结婚则是偶然的。婚姻如此,爱情如此,友情如此,生死亦如此,很多故事都是如此。

如果当初在巴黎大学攻读文学、数学、哲学三个学士学位的波伏瓦,不是为了考取法国哲学教师的资格,而跑到萨特所在的巴黎高师去听课,正巧与萨特的同窗好友马耶成了朋友,她还会遇到萨特吗,萨特还会遇到她波伏瓦吗?

甚至不妨再如此追问下去:假若萨特和波伏瓦两个人没有这种碰巧了的相遇,他们各自的世界又将会是怎样的呢?他们的人生还会如此精彩而辉煌吗?

不好假设。有时候,假设是很可怕的。或许,他们都还一样可以成为大作家、大哲学家,但他们的个人情感生活,肯定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了,这世界也就少了一则如此惊世骇俗的爱情神话了。

有时候,你不得不发出如此的感叹:生命就是一种奇迹,生活就是一团谜。而爱情,就是一个十分神秘的故事。其实,也唯有如此,生命才是美好的,生活才值得过下去,爱情才是妙不可言的。

4

萨特和波伏瓦的相遇,既是偶然的,又是注定了的。当他们那样相爱了之后,你又不得不这么说。也许你还可以这么说:如此的相遇,对于他们两个人而言,都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

在情感的旅途上,会不会遇到你想要的爱是一回事。而碰巧遇到之后,能不能真的相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然而,相爱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诗人里尔克所说,爱是难的,它比别的事情更艰难。

或许,相爱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如果当事人并不打算长久地相爱下去的话。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一旦拥有。这样的话,现在不是有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吗?

相爱简单,相处太难。流行歌曲里,不也是如此咏叹吗?

事实上,两个人相遇且相爱了之后,可否使这种相爱久长些,或者能否一直很好地相爱下去,这是当事人必然所要面对的问题。要知道,有时候这并非是你想不想的问题,努力不努力的问题,而是有着太多的因素隐藏在其中,制约着爱的方向和道路。对于这一切,萨特和波伏瓦用他们爱的事实和内涵,给出了得体而漂亮的解答。

他和她,不仅是碰巧相遇而相爱上了,而且恰好能够成为一对琴瑟和谐的好情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想一想下面这一系列紧密缠绕在一起的词语吧:相遇·相爱→←相近·相似·相知→←相通·相同·相伴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萨特和波伏瓦的爱情故事的路线,或者说是其爱情的方程式。

如上这些词语,看上去都很平常,而且简单,是不必加以解释的,只需要品味一下就行了。但是,相爱者要想拥有它们,似乎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这些词语,萨特和波伏瓦不仅恰好拥有了,具体地践行了,而且永葆了它们,所以他们二人才合作创造出了那么一部美妙而神奇的爱情杰作。

5

爱情之火开始点燃时,当事人是管不了那么多的,只要相互能看上就足够了;但若是想继续下去,那就会有许多或隐或显的东西来影响相爱者的前途了。比如家庭出身,文化教养,人生态度,个人经历,信仰和信念,性格和品行,职业和嗜好,等等,哪个零部件不匹配,不兼容,爱情这部再精密不过的心灵机器就可能会有病毒侵入,那时候你再想把它修复完好就相当困难了。

而萨特和波伏瓦二人之所以能够相遇又相爱,并且相爱一生,一生相伴,恰好是跟如上那些要素结合得很完美。

从出身上看,他俩一样成长在那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里,既不是那种让人有些瞧不起的暴发户,也不是那种令人羡慕的贵族之家,但都可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于是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养成也就大体相近了。

萨特受他那个编过《德语读本》,跟当时一些文化名人过从甚密的外祖父夏尔·施韦泽的影响,波伏瓦受她那酷爱读书的父亲乔治·德·波伏瓦的感染,他们从小就在书丛里成长,如痴如醉地热爱读书,书籍成了他们幼年时最丰富而美好的营养品。与其说他们是靠吃黄油面包长大的,不如说他们是由书籍养育成人的。从本质上说,喜欢乃至热爱读书的人之间,总是有着很多相通之处,与那些不喜欢读书,或读书很少的人,当然是大不相同的。

由于从小就喜欢读书,于是也很早就热爱文学,做起了作家之梦。波伏瓦十五岁时,有人问她将来想成为什么人,她毫不犹豫地答道,我要当个作家,做一个著名作家。

而萨特,从七八岁时就模仿着所读的书,开始动笔写作了,而且此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写作。

关于这一点,波伏瓦曾经感叹道:我不能想象,不写作还能生活下去,而萨特只为写作而活着。

萨特则这样说道,我的存在只为了写作,如果我说“我”,这里就是指的写作的我。而波伏瓦那种把写作当成了生命,像他一样拼命写作的献身精神,显然使萨特有一种从未见过,也难再得的同道之感。

有趣的是,在各自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的家庭背景下生长的萨特和波伏瓦,差不多是在同样的年龄段上,自觉而坚定地抛弃了宗教信仰。

萨特14岁那年,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上帝是不存在的!甚至,他像外祖父那样嘟囔道:什么上帝,去你妈的吧,真是活见鬼!于是,从来就没有在他身上扎下根的上帝,就在他这里死掉了。在这一点上,萨特恰巧与他一直所崇拜的司汤达很相像,司汤达也是一个不信上帝的人,甚至说过这样的话:上帝之所以可以原谅,是因为他并不存在。波伏瓦差不多在与萨特相同的年龄时,就开始怀疑上帝了,那时她感受不到上帝的存在,于是就不再信上帝了。

在宗教背景非常浓厚的文化家庭,两个小小少年就这样干脆彻底不再信上帝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并不像你不喜欢吃某类食品,便可以不再吃了那样简单。没有了信仰,你的灵魂就会孤苦无依,就会对存在与死亡产生恐惧之感。所幸的是,这两个少年并未因信仰的失去而空虚地活着,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那就是文学与写作,以此来拯救自己的灵魂。他们不约而同地成了文学的虔诚信徒。

在人生态度方面,萨特和波伏瓦也有着惊人的相近,他们都很热爱生活,探索欲极强,对未知的存在充满了情感和好奇,积极用世,喜欢介入,志存高远,都渴望做些了不起的事情,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从性格上看,萨特和波伏瓦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清高孤傲,不愿与庸常之辈打交道,自尊,自信,顽强,坚定,易动情,善思辨,不甘寂寞,喜欢独立,热爱自由。另外,他和她还有着一个非常一致的共性,那就是他们都非常有个性。其实,两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很多时候竟是可以相互兼容的,又是能够相互补充的。

在职业的选择上,萨特和波伏瓦居然也是不约而同了的。写作,早就是他和她内心里一生的事业了,但在他们成为作家之前还是要考虑一下职业问题的。于是,两个人就像是事先商量好似的,都选择了哲学教师这一职业,并且排名几乎难分先后地获得了这种资格。萨特说过,他很早就把教书看作是一种圣职,把写作看成是一种激情了。事实上,他们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都尽职尽责地做过数年哲学教师。

再看看萨特和波伏瓦两个人的情感经历,你也会觉得很有些巧合的意味。在他俩相遇之前,各自都有过一段心旌摇曳的情感故事,刚结束了一场算不上深刻的初恋,因初恋情人都不是自己的同行者而分道扬镳了。他和她,或许当时就在等待着,或寻找着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个爱人……

有着如此多的相同,相近,相似,如此多的恰恰好,两个人不相互爱上,那才叫怪呢。

如此多的相同,相近,相似,也就是如此的恰恰好,那么相遇之后的相通,相知,相爱,相伴,也就来得容易,来得自然,而且也来得美妙了。

不得不承认,爱情不仅仅是你爱我,我爱你。光是两个人相互的爱,那还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爱本身并不产生爱,它更不能保证爱的继续。很多的时候,它更是那种合适,那种恰好,那种和谐。也只有如此,相爱者才能很好地相爱下去。

6

还有一点,也是不得不说的:如上那些恰好,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萨特和波伏瓦相爱的根本。但是,还有另外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波伏瓦是个漂亮的女子,恰好她很漂亮。而萨特是个喜欢漂亮女子的男人,他只喜欢跟漂亮女子在一起。

重要的是,波伏瓦很漂亮。

恰好的是,波伏瓦很漂亮。

假如,波伏瓦不是一个漂亮女子呢?那她至多只会是萨特事业或心灵上的一个朋友,而不太可能成为他的恋人,更不会成为他终身爱恋着的情侣。

因为,萨特这个男人只喜欢漂亮女子。当然,萨特所喜欢的,不只是她的漂亮。同样的,波伏瓦这个女子身上所拥有的,也不仅仅只是漂亮。

同类推荐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美国国父——华盛顿

    美国国父——华盛顿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止叟,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他生于1844年11月4日,正是鸦片战争后《中英汇宁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之时。他死在1916年4月27日,终年73岁。这时民国成立,清朝已被推翻。他的一生十分矛盾:一方面是清朝腐败封建统治的支持和维护者,反对革命,曾做到邮传部尚书;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主张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成为我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开创者之一。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人),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陀(觉者)、世尊等。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传说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其父净饭王,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从小在宫中生活,娶妻后生有一子。据说他深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不满婆罗门祭司及其梵天创世的说教,29岁时在月夜乘白马出家修道。开始遍访名师。
热门推荐
  • 仙始如是

    仙始如是

    想知道修真界的事情吗?老鹤一一为你讲述,让你见证一个小人物的诞生,不屈于命运的钢铁内心,以及划分时代的辉煌之举。
  • 涩女来袭

    涩女来袭

    人家只是不小心看了你洗澡而已,不要那么激动吧。再说了,这真的不是我的错,怪就怪你长的太帅了。什么?我怎么进来的?唔唔,这个保密,真的保密……
  • 倾国之后:夫君哪里逃

    倾国之后:夫君哪里逃

    二十一世纪大龄网络作家苏澜月,就因为吃了一根过期的火腿肠,居然华丽丽的穿越了!好吧,面对现实,她苏澜月还是逆流而上!修炼上古武学、熟知神秘医技、收养万兽之神、苦练幻影阵法……可是,这不要脸的皇上是怎么回事?一言不合就求亲亲要抱抱,她苏澜月吃不消啊。。。苏澜月:你怎么老是缠着我?某皇上:睡都睡过了,你还想逃么?
  • 老夫子品评墨子

    老夫子品评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墨子天子聪颖、博学多才,甚至在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如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只有15卷53篇,流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 维港风未停

    维港风未停

    她来自中国武汉,他来自中国香港,每一个身上都有一段尘封的旧事,就算相爱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人,往事历历,时光荏苒,再回首,那曾经让我们痛苦的事还会继续吗······
  • 大战神之英雄

    大战神之英雄

    父母失踪,寻遍整个世界,他也要找到。爱人因他而死,哪怕下地狱,也要将他复活。家乡面临灭亡,哪怕牺牲自己,他也要拯救。上穷碧落下黄泉,虽九死其尤未悔。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英雄的史诗。
  • 霸道总裁爱上我:老公要亲亲

    霸道总裁爱上我:老公要亲亲

    【纯宠文偶尔小虐】他在13岁就已将爱上了她,多年后,她因和朋友赌气一怒之下和他进了一个房间。结婚后,她才发现她既然被骗婚了!“老公,你要出门呀!快点把眼镜戴上!你这张妖孽的脸太吸引女人的注意了!”林圣一脸无辜的看着自己的老婆“我长这么帅怪我咯!”“老婆,我们都已经好久没有看见你了,我的小圣圣都已经想你了!要不然我们今晚大战三百个回合怎么样?”“好呀!今晚我们就大战三百个回合吧!”“老婆你往哪里逃?”“你的小圣圣太吓人了!宝宝要去静静!”
  • 娱乐圈之复仇者归来

    娱乐圈之复仇者归来

    前世,她是称霸娱乐圈的女王,糟人陷害,从顶峰陨落。重生归来,她和杀伐果断的慕容城攀上关系,又凭借着精湛的演技,系统和他的帮助,在娱乐圈中成为一个无法超越的传奇!
  • 魔眼传

    魔眼传

    魔由心生,无恶无念无心无本,一切皆可虚幻,一切皆乃枉然。大千万象,真虚之间,空灭一念间,善恶无真无实,万法无喜无悲。一切空寂,佛魔成空。-无难法师《魔眼传》
  • 红尘初妆

    红尘初妆

    一次神奇的穿越之旅,一份跨越了千年等待的爱恋……傅诗诗在被男友无情抛弃的郁郁寡欢下,意外的穿越到了古代王朝之中。在这里,再次与“他”相遇。分别了的爱恋,又能否再次找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