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9700000021

第21章 经验之上的真实语境(3)

其三,源于生命的真实。毕竟,生活给了我们历练,我们必然说出生活中的镜像。高春林有一组诗叫《时间的外遇》,是借助24节气的写作,那组诗创作于2000年到2001年,诗人以我们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为托词,展开想象与阐述,而可贵的是在这组诗里,诗人并没有仅仅贴近节气做简单的处理,而把世道、人生尤其是自己的生存感受融进了诗里。有意味的是,春林只在每一个节气到来的那一天写下一首诗,而这首诗又与当时的生活有关,从中能看到自身、家族,更有情感的裂变与痛楚。在《雨水》中,诗人写道:城市的陌路,窄;雨水无数次下。许多词暧昧,因雨水打湿,我迷惘,我是我灵魂的蜘蛛。

诗人就是在构建着属于他的世界,这些句子都是那个世界的门窗,是灵魂在那里发出的声音。在春林的叙述方式中,这组诗不拘泥于形式,有时甚至是散文版式的,他着重于说出生活中的经验部分,让那些具有诗性的词语来说话,来跳荡,来完成它自身的韵律。全诗二十四首,几乎每首各异,看似繁华却又平静,给内心以交代。

在另一些篇章,比如他的《向日葵》,是郏县那个地方知青馆的一个描述,“这些知青/在这里扎根的,就像我家菜地的/老葵花秆,没有方向地念叨着:/头颅!头颅!”一种心酸飘然而来,在那里演绎了可歌可泣而又可憎可笑的故事,现在看来,多么无奈。去年,在那个知青纪念馆,大家去参观的时刻,我和孙文波、罗羽就不忍心去看,唯有望着院内的几棵枯朽的老树发呆……

春林有一首诗叫《清明,在焦山》,那是创作于2011年的清明节。

那次我们同行,但一个突然的事件确乎带来了生命的危险,整整一个晚上,春林可能都是揪心的。当第二天阳光重新来临的时候,他疲惫地登上焦山,写下了这首对生命有着强烈赞美意味的诗歌:一团雪从荒草和秃树间冒出来,

惊乱了枯叶的碎花舞步。

———这是梨花的绝活。我在《唐》第405页印证过,但未印证它飘零。说飘零,易于想起我昨夜的巴洛克———死神的蕾丝,撕裂的痛。我暂且不说话。我坐在焦山上看一幅向着不安的春草图———生命一秒一秒地醒来,温润的人从悬崖边上缓缓回来。别管山下的人行道弯曲如蛇,活着,你就是梨花之雪。我因此,收集鸟儿的颂词,我因此,表达对生命的敬意。

现在读来还能引起我诸多的回忆。这首诗清澈而具体,以梨花展现生命之美,带有一定意味的回忆,而视觉上又转换为站在山上俯瞰远方。人间是弯曲小道,但那又怎样,只要生命存在,“活着,你就是梨花之雪”,因此我赞美。在诗中,生活的真实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诗意。

四语言事件中的艺术之境

高春林多次说过:诗歌,就是一次语言事件。这既是诗人的经验之谈,也是其诗歌历程中内心真实的感应;一如阿兰?巴丢所说的:“诗歌把自身表现为语言之物,毫无例外的,作为一个事件被经历。”

像是摆脱了人间在一条蚰蜒小路上找寻丢弃的灵魂。我不敢断定走丢的灵魂是否还在这干净的地方等我召唤,不知道它还能否认出我。因为生活,我们有了另外的标签……

———《在凤凰岛上》

这是春林近期诗歌中的语言。到凤凰岛,似乎就是找寻丢弃的灵魂。对现代人来说,我们的灵魂在哪里?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似乎是早已被思想者追问过的问题。但诗人在某一个时刻登上这干净的岛屿,一种突然的诘问从内心油然而起。为什么?“因为生活,我们有了另外的标签”。这让一个小小的游历事件变成了语言事件———诗歌对着一个人的灵魂在审视,在拷问。

诗歌的艺术说到底就是语言的艺术。但在春林看来,“语言,不是迷津,它永远都是生命展开的过程”。这个过程总是透出诗人独到的气质,内心与事物之间相契合的感受。而在他的语言背后又蕴含一些令人思考与回味的某种东西,比如看山陕会馆,他说:“一个当下不读书的时代/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向这些正确的绘画抱歉。”在白河之夜,他说:“我们站着,/似乎哪里也不再去了,在岸与岸之间/让世界遥远。”在游荡的路上,他说:“上元节的锣鼓,和夜空的礼花比个性。/更鲜明的是另一撮,据说是上访者,/像雪地里的虫子,失却明喻。”这些语言其实是与现实相关的一种述说,一种“明喻”。春林有一首诗的题目很有意味:“你只是这迷途上的微词。”诗歌的语言其实就是这些微词,它在每一个时间点去探寻事物,去创造一个象征的世界。他语言的表现力始终是通过事物或事件的原动力实现叙述的转义。

在我看来,春林极有赋形的天赋。对于诗人来说,并不是谁都能让词语随物赋形地表现内心的感受,只有清醒的作者才能找到自己的语言通道,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语言结构,这几乎是语言上点石成金的能力,由此即便那些虚无的东西也有了质感。这个能力其实也是诗人赖以立足的根本。读春林的诗,你能看到一些人或事构成的主体在说话,他的《小酒馆》《和放羊老人交谈》《在大刘山,听老人谈天》《树移》《老房子》,完全把自己放在了倾听者的位置,让语言自在而融洽地从对面低声飘来,进入内心。有时我们说诗的语言就是对着自己的内心诉说,因而诗才有自己的魅力。春林的这个表述方式,是一种语言的换位,带来巧妙的鲜活感。但诗人对于这样的语言表述方式,并不是刻意的,在他的诗中也不是太多。他清楚,多了就成了制造,偶尔为之才能带来异样的艺术感受。

春林有一个宏大的架构和沛然的意韵,比如《雨中的旅行》《高楼村》《南阳行》,这些诗彰显了诗人强大的叙事能力。语言在其事件或事物上是一种带有音韵的符号,随着情节的推进在跳荡,节奏强烈,感情灼热。“人民路在延伸,作为它的路人,/也是它的观察者,我跟定了/一个叫雨的情感,但谁/来跟定我?随着会面、场面,/一些人来了去,云烟/薄得不够吹一口气。”这种叙述既是在事件之中,又超脱事件之外,仅就语言本身就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感受力,让人咀嚼、回味,他说“每一首诗的形成可能都是一个瞬间的感受”“诗歌是赋有创造性的艺术,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也是深度的体验、是思想。”是的,春林一直在体验着、感受着,生活在词语的秩序里。

诗人深信,“一首诗的产生是从它进入词语开始的”。他的诗里多有轻微、柔软的词,甚至更期待着“梦一样的词语”;而那些粗陋、低俗的词却很少见,他有自己的考量,在一个叫桃花峪的地方,他写道:“这是秋天的上午试着说出泥土/水妖站在悬崖边传递语言。”这是他诗歌语言的魅味。在一种从容、宁静,甚至散淡的语言中述说事物与内心,他的语调舒缓而又极具节奏感:我走在土坝上。坝

被冲塌了一半,像根独木桥。通往世界。也蓄满水。世界在浑浊,水就起波浪。

———《立夏》

在这首诗中,语言的散淡里却有着重量感,或许透露着诗人的心性:诗人接下来果然给我们展示了几段往事:梳着粗黑的长辫,挎着解放牌黄挎包,身为赤脚医生的“小姑”的私奔;“我也在20岁/越过土坝”的出走,体验了“自由,也在受难”的处境;无不显现出时势的阴郁之下,个体命运的不由自主的轨迹。他的很多诗都拥有此类特质,比如《芒种》:“其实,说不说没什么两样。/在时间上,每一个人/有一丝微弱的光也就足够了。”在看似宁静的述说中,显露出人生的无奈与卑微,这几乎成为春林语言的特征。是的,春林拥有自己独有的句式,这个语言方式成为他的诗歌标签。你看:“让寂静更加寂静”“你说,没有另外的林子,/我选择走向另一个我”“左手放在脸上,凉贴着凉”“镜碎了,你不认识你”“把生活的颜色还给生活”……在语词的重复里,意味着寓意的深化或复合。我发现,春林一直在探索语言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艺术追索,他试图在个人经验之上,建立起属于他的时代的隐喻世界。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本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华语界知性散文作家苏芩十年来最用心力完成的一部作品。全书以大观园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为引,尽述世间最浪漫蚀骨又痛彻心扉的情感。这是作者20年研读红楼的心得,饱含深情,柔肠百转,值得反复玩味吟诵,读来满口余香,心静如水。翻遍红楼,阅尽尘世。爱情,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却缠绕了一世的光阴。情皆因缘,缘亦为劫。爱情最令人宽慰的,不是“相爱”,而是“值得”。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只有自己会陪自己走过一生,有些人,注定是为了分离才相遇。青春,只是一场没有结局的邂逅。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斯骗了你》主要内容:说真的,他可是真心喜欢你的啊!如果我是你,肯定会带他远远地离开这里,这样不是很好吗?他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未婚夫……你为什么不想嫁给他呢?
  • 2006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2006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本书所选文章均为我国2006年度最有代表性的美文。选录追求挑选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感染空间

    末世之感染空间

    末日世界,病毒爆发,弱者行尸,强者为尊。这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末日世界,丧尸非常强大,人类在丧尸面前不在弱小,有许多人类不断研究开发,终于有属于自己的魂能,被称为“魂能者”,武器魂能变化武器千变万化,兽系魂能召唤巨兽,咆哮如雷,自然魂能,改天换地,通晓阴阳,魂能有强有弱,强的魂能震天憾地,弱者也能开碑裂石几百年之间,研成魂道,魂道至上。丧尸也随着时间推移,日益强悍,末日战争一触即发,被赶出家族的年轻废少白夜,偶获一只腕表,获得逆天魂能,什么魂技一学便会,各种武器修得便成,丧尸是玩物,人类皆俯首,左握神兵,右执神兽,且看他如何逆天而行,身怀一颗执着的心,不断历练,到达魂道巅峰逆天而行。末日世界,弱肉强食,谁是最强?(这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末日科幻类爽文,如果你喜欢请点个收藏^ω^)
  • 从此以后,形同陌路

    从此以后,形同陌路

    18岁,如花儿般的年纪,情窦初开的少女能否经受住初恋带来的情伤,破茧成蝶,微笑告别,拥抱明天?这个世界再怎么美好,也不及你一个微笑我们都是这样,以失去为代价,忍痛学着长大
  • 重生之闷骚,跑你妹!

    重生之闷骚,跑你妹!

    重生之前,周大宝花了十年时间,试图捕捉一只闷骚,未果。灰溜溜另娶他人。重生之后,周大宝花了十年时间,试图重新爱上这只闷骚,未果。灰溜溜继续预备另娶他人。对此,闷骚从头到尾都只说了一个字:敢。
  • 佛梦

    佛梦

    一个小庙之中的瞎少年。一个十岁修出禅焰的天才僧人。可是有一天他却意外睁开了眼。他看到了人世间的姹紫嫣红,千回百转。佛就该古井无波?佛就该四大皆空?佛魔一念间,踏五土,破天圆,七色眼开,天穹重现。曰:朝生夕死曰:夕死朝生,故掌缘生灭。且看一介少年一世动人的佛梦。
  • 紫瞳:触不到的恋人

    紫瞳:触不到的恋人

    一个拥有异能的女主,八年前妈妈死了直到现在懂事,但是幸运女神并不眷顾她,而带来的却是死神,爸爸去找妈妈了,被生活扇了好几个耳光的她,现在会因此逆转吗?
  • 水之心殇

    水之心殇

    每个人的心中都在下着雨。只是有的人发现了,而有的人沐浴在雨中没有知觉.....在大雨中,我们成长;在雨中我们学会了感恩和珍惜,学会了什么是爱护。人都在痛过之后才学会懂事。而那痛,就是心中的雨......主人公们在雨中相识,在雨中奋斗。为了不让更多的人沉浸在雨中,为之努力......
  • 秘探笔录

    秘探笔录

    在这个世界,有着许许多多我们人类都不敢涉足的神秘地带,给我们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正是这些神秘而又危险充满未知的神秘地带正吸引着社会各界人士的目光。
  • 转错了世的姑娘

    转错了世的姑娘

    (⊙o⊙)…这部作品讲的就是………巴拉巴拉,敬请期待,O(∩_∩)O谢谢
  • 幽冥侠客传

    幽冥侠客传

    李爷爷小时候,某天晚上和哥哥躺在床上玩闹,忽然听到门口有走路声,窸窸窣窣的,李大爷和哥哥同时叫起来,妈妈,妈妈,爸爸回来了,妈妈也一脸笑容的跑过去,打开房门,发现门口空无一人,就以为是听错了,关起门来,继续玩耍;过了半刻钟,门口又有走路声,也是窸窸窣窣的,李大爷和哥哥同时叫起来,妈妈,妈妈,爸爸回来了,妈妈走过去,打开房门,发现门口还是空无一人,妈妈又在门口看了看,会不会是其它的东西弄出的声音,除了静悄悄的,什么都没有,妈妈嘀咕着就回来了,李大爷和哥哥继续玩耍;又过了半刻钟,门口又出现走路声,还是窸窸窣窣的,李大爷说他当时和哥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紧张起来,妈妈走到门边,
  •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