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1300000012

第12章 叁·读书与学习(3)

新知

现代人都讲求新知。追求新知是人性的本能,所以现在书店里的出版物,如果只讲过去的历史,而不重视未来的新知,已经难以受到青少年的欢迎了。现在的报纸,如果每天只是披露一些社会打杀的新闻,而没有新知报道,看起来报纸也会被淘汰。反之,现在的电视、网络上都在努力介绍新知,唯有新知才能带领人类不断向前发展,走向未来。所以凡是科学证明存在,但是尚未普及的新知识,应该普遍报道,让大家知道。例如:

一、发现基因是生命的密码。数十年来,基因的发现改变了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克隆羊、克隆牛,甚至将来还有克隆人的可能。现在已有试管婴儿,有代理孕母。生命虽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但是还不能突破佛教的“业力”之说。科学家提出的基因,还是与佛教的“业力”有牵连关系,所以希望未来的科学家,能在业力这个生命密码的议题上再做探讨,期让人类对现在、过去、未来的生命,有更深层的认识。

二、发现外太空有生命。现在人类已知宇宙虚空中,有一些星球上面有水,例如火星已被证实有生命的存在。只是太空无边,地球与之相隔无数光年,要探索究竟,可能需要太空专家长期的探索追求,才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不过可以断言的是,数十年或是数百年后,星际间的往来,必然有实现的一天。

三、发现治癌药物。古代人类对疾病的无知,一个小小的感冒,可能并发致命的疾病。自从医学发现阿司匹林、维生素等药物之后,一二百年来救活了无数人命,甚至过去肺痨被列为不治之症,但现在肺结核在台湾已绝迹了一段时期。另外,现在的艾滋病、癌症,医学界研究新药方也都大有进步,今后控制这些不治之病,已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了。

四、发现可以漫游外太空。美国、俄国曾经训练航天员到外太空漫游、探索,中国也急起直追,一直跟进。现在到外太空漫游,不一定坐在飞机里,可以在飞机之外,像孙悟空一样,腾云驾雾,所以现在用科学,可以把神话小说里的情节,实现在人间,这也是人类的一件大事。

五、发现水有生命。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先生在他的《水知道答案》一书中,提到他利用科学仪器拍下水的结晶,发现水跟着人类的爱嗔,呈现不同的反应,显示水有生命。此外,过去也有人说过,山也有生命,青年的山、壮年的山、老年的山,在地理学家眼中都可以分辨出来。在佛教看来,宇宙所有万物,一切众生都是有情,都应该赋予生命。例如,有人问:花草树木能不能成佛?只要吾人成佛,我们心识中的宇宙万物,哪一样不能跟着我们成佛呢?

六、发现改变肤色之道。现代人对科学寄予许多希望,例如世界上的国与国之间,因为强弱、大小、贫富而不能平等相处,人类因为肤色黄、白、红、黑,也彼此相互歧视。未来假如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让世间的人类统一肤色,不管红、黄、白、黑,只要一种就好,那么世间也就没有种族的歧视,岂不是和平在望吗?

宇宙的空间是无量无边的,世间的时间是尽未来际无穷无尽的,只要人类应用智慧,不断地研究,就会发现,如同佛陀所说:我观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如一庵摩罗果在我手中而已!

教育

人的最大本钱,就是“教育”,一个人即使天纵英才、资质优异,后天的教育仍然非常重要。教育可以变化气质,增加知识,明白道理,提升人格。过去的人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强弱,都先问这个国家有道无道?乃至一个领导人的好坏,也是看他有道无道?道德观念的有无,就看他对教育的重视与否?所以教育关乎一个国家的发展。

发展教育,也要懂得掌握要点,有的国家一味学习外来的文化,废弃了自己民族文化之所长;有的国家废止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只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以下兹以教育的四点原则,贡献诸方:

一、生活重于知识。一般人以为教育就是学多少字、读多少书、知道多少常识,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例如,吃饭要有感恩的心情,穿衣要有物力维艰的了解。生活学的博士都懂得,一切都有因果,都是得来不易。在生活里要有因果观,有因果观念就是教育。懂得感恩图报、发心回馈,就是教育。有了生活的教育,就与单纯获取知识的教育不一样了。

二、道德重于功利。有的人以为教育只是为了拿到毕业文凭,可以谋得高薪的工作,所谓“名利双收”就是受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在教育的内涵里,功利的价值只是渺乎小哉,道德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例如,印度的甘地以不抵抗、不合作主义,为万千民众争取权益,树立了自己的道德人格,岂是万千书卷所能比?天主教的特蕾莎修女,一生救人无数,但是她更为人敬重的,是她一生感谢贫穷。教育固然可以给人励志,发掘才华,贫穷也是一种磨炼,可以将自己的本性提升。中国古来多少帝王,如纣王、幽王等,将人与之相比,人皆不喜,因为无道。反之,有的人一生穷途潦倒,如蔡邕、苏东坡等,他们风骨嶙峋,为人所重,可见道德重于功利。

三、普济重于接受。现在教育最大的缺点,就是重视功利,养成学子自私、贪吝,凡事只为自己的利益,不为天下苍生谋福。但是真正的教育,必须要有菩萨的发心,如释迦牟尼佛及跟随他的十大弟子等一千二百五十人、耶稣的十二门徒、孔子的七十二贤人等,这许多人因为受到老师教育的感染,兴起献身普世人类的发心,因此能留名青史。所以,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普济思想,才能显示出受教育的学子,其人格不同于一般。

四、自觉重于他教。在佛教里的学生有两种,一种是“声闻”,一种是“缘觉”。声闻是经由老师教导而悟道,缘觉就不一定有老师教导,自己观因缘、自发自动、自己追寻、自我觉悟。所以,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团体教育,但真正的教育在于自己,自己无心于教,所谓“讲者谆谆,听者藐藐”,也无济于事。佛教的教育,就是“觉”的教育,但是先要“自觉”,而后“觉他”,进而才能“觉满”。

俗云:“一斗米养一个圣贤,一担米养一个江洋大盗。”孔子的学生也不一定个个都成为圣贤,阳虎、子路为其所不喜也,佛陀也有提婆达多为叛徒也。所以,没有自觉的教育,不易成也,自己没有自觉要向上、向好、向善,即使有再好的明师,也教不成,所以教育要靠“自觉”最重要。

老师

“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要学习,就要有老师。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人一向尊崇五伦“天地君亲师”,老师能与天地君亲同等并列,可见其受人尊敬的程度。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老师也不一定指什么特定的人士,只要能开导我们,影响我们,指示我们,让我们能受教、受益的,都是我们的老师。

过去的人,以社会为学校,社会就是我们的老师,有的人上图书馆自修,图书馆也是我们的老师,甚至一部字典,都是我们无言的老师。可见天地之间,岂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世间万物,皆可为师。试举其例:

一、以自然为师。大自然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湖泊、树木花草,这一切的生长、运转,都有它的规则。时当深夜,我们就知道,再过几个小时太阳就会出来。现在是上旬或下旬,我们就知道月亮将以什么样的形态露面。春夏秋冬,就是时间的自然定律;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自然循环;成住坏空,就是世界的自然道理,所以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老师。只是,登高山虽然可以望远,却也有发生山难的危险。河流可以划船,逍遥自在,但旋涡逆流,也能让人沉溺。这些自然的现象,人经历并习惯以后,就能与自然共存,甚至以自然为师,从自然界学到宝贵的道理,懂得如何在人间生存。

二、以圣贤为师。圣贤是人格完成、道德崇高、学有专精、经验丰富的人,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以圣贤为榜样,要拜师学艺。在学校里,多少专业的老师,有的教授学术,有的教导做人,有的教以治世。在军队里,有军官领导,军官就是老师;在体育场上,有教练教导,教练就是老师。各种授业教学的人士,都是老师,所以一个人的成长,都是靠着社会大众做我们的老师。甚至朋友指导我们,纠正我们一个字,就是一字师;同事告诉我们如何做事,就是一事师。有人能把世间所有一切男女老少都当自己的老师,则自己的道德健全,必然也堪为别人的老师。

三、以戒律为师。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拘尸那城示寂涅槃,当时即使证得圣果的弟子也不禁悲从中来,想到从此不容易见到老师了。但是佛陀指示,你们可以“以戒为师”。“以戒为师”因此成为佛门千古以来,颠扑不破的指导原则。佛教讲“依法不依人”,以制度、立法、规章为依循的准则,甚至比人师更标准。就是今日社会,不管再怎么自由民主的国家,都是“法治重于人治”,我们不但要以法为师,更要以法师人。

四、以真理为师。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见以真理为师,这是智者的行事原则。不过真理并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理也有真理的标准,真理的条件是不能违反平等性、必然性、永恒性、本来性。例如“因果”,宇宙所有一切人事物,哪一样能离开因缘果报的关系?再如“无常”,一切法无常,大至宇宙世界,小至日常生活,哪一样能逃脱无常的定律?所以佛教徒纷纷皈投到佛教里来,就是皈依真理,即使不能证悟真理,至少也能了解真理,如此才不会徒然空过人生。

俗语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对于以上所举的各种老师,我们都应心存敬重,并且用心学习、效法,才能受益。

提升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一个人出生以后,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官场上有名位的提升,团体里有权力的提升。每一个人在年年提升当中,他的生命内涵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升。

人生要怎样提升自己呢?

一、由弱小而成长。刚出生的婴儿是弱小的生命,在父母、亲人呵护下慢慢成长。成长就是提升,本来不会走路,经过学习,慢慢学会了走路;本来不会讲话,慢慢学会了讲话,甚至学会了礼貌、学会了家务、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讨人欢喜、学会了给人接受。父母看到儿女的提升、成长,真是喜在心头。世间“没有自然的释迦,没有天生的弥陀”,孔子出生的时候叫孔丘,孟子出生的时候叫孟轲,但他们成长以后,成为“释迦”、“弥陀”,成为“孔子”、“孟子”。所以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者,在成长学习中,就看你能提升自己多少。

二、由无知而明理。人自出生之后,首先最需要学习的,就是“礼”。礼者,理也,学习明理,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世间,无论什么都有理,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事有事理,心有心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法有法理,你说哪里会没有理呢?但世间人多数就是不明理,所以用“无明”形容之。世间许多无明人不能明理,但理是人生的交通,好像道路一样,你在世间生存,就要有通路。人要和天地人交通,天地人都有理,要和心物情交通,心物情也都有理。一个人的程度、人格有多高,用明理与否是可以衡量的。

三、由贪求而喜舍。穷苦的人难以大方,无知的人不懂得文明,当一个人自己缺乏生存的条件,你叫他舍弃自己的拥有,而来喜舍给你,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人必须经过学习,了解这个世界是众有的、是公有的、是因缘和合的。人生要求共同存在,就不可以执著个人,要心怀大众,胸怀法界,才能成就大事。一个人全然接受别人的赏赐,必定是贫穷的人生,如能经常自我喜舍,这就是富贵的人生。完全接受,就是向下沉沦,所以人要经常喜舍给人,才能向上提升。

四、由为己而为人。人的习性,在利益之前,大都只想到自己可以分得多少,很少想到别人。世间上,凡事只为自己,都非常渺小,能够为公、为众,就能伟大。唐尧虞舜的“公天下”,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乃至历代帝王都想“大公至正”,至今都为人所称颂。但后来成为“家天下”,就为人所诟病了。

五、由执我而执法。人是自私的,什么都以“我”为中心,我的身体、我的拥有、我的家人、我的财产。殊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们所能私有的。我的财产是“五家共有”,我的身体是“四大假合”,家庭、物质也都是众缘和合而有,你再多的执取也不能长久,所以有的人就从“我执”,慢慢提升为“法执”。一般说,凡夫“执我”,罗汉们“执法”,罗汉的我执虽除,但法执很深,他对戒律、信仰、真理的执著,不容易动摇分毫。一直要到大彻大悟,我法双亡,获得一个完全超越的人生,才算是最高的提升。

六、由人间而佛道。以人为本的佛教,人是万物的中心,但是所谓“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所以说到人生的提升,就是要渐往佛道。人有烦恼,佛有自在;人有愚痴,佛有智慧;人有分别,佛能平等。人生有残缺,只有提升以后成为佛陀,才能圆满。

同类推荐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充满了哲理的语言和丰富的思辨。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比较容易地读懂《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并能够从中汲取幸福的智慧,《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特采用“与罗素相约在微博”的这种当代流行的文化形式来拉近读者与罗素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距离,通过“微博式”方法,将罗素的精辟话语进行深刻阐述、剖示和拓展,让读者对幸福这个概念以及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实在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热门推荐
  • 仙剑外传之龙溟列传

    仙剑外传之龙溟列传

    1)本文是在不改变原著剧情的基础上对仙五、仙四后面的以及仙六前面的故事进行扩充;2)承接本人第一部小说《无剑之无》的剧情,时间发生在仙五结束的五年后3)虽说是《龙溟列传》,但有时会因为剧情需要,变成南宫煌列传、姜世离列传、红姬列传、龙幽列传、柳梦璃列传等等;4)继承且仅继承仙剑小说魔界八国部分概念(不用复习,文中会有详解),记住,只是部分概念;5)本文对原著剧情的三点小补充:①仙五结束后龙溟寂灭重生,重生的背后其实有个大新闻,日后再说;②龙幽没有进入魔界,是小蛮的爸爸COS龙幽在结局CG上演了一出别离戏;③所以说龙幽、小姜、小蛮都被留在了人界,雨柔也在五年后被李忆如用圣灵诀复活了
  • 王俊凯之伴我左右

    王俊凯之伴我左右

    她,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她有着不一样的恋情,同时寻找着自己的身世,之前的她单纯善良,可之后,要报复夺走它一切的人
  • 无涯集

    无涯集

    本书收录了浦江清先生的《屈原》、《八仙考》、《论小说》等几篇专论,其余则是从他的笔记、讲稿、日记、书信等各类遗稿中整理出的短文。
  • 我的手机连天庭

    我的手机连天庭

    屌丝青年,买了个二手机,和二手充电器,无意间,充电线被烧,青年的手机微信,有了个叫天庭的公众号,无聊时.......
  • 驭灵凰妃:我的冥王大人

    驭灵凰妃:我的冥王大人

    身怀通灵异术的君无遥被一枚家传的戒指带往异界。龙城有传,君家懦弱无能的五小姐落水后醒来性情大变,化身女修罗。对此,君无遥冷笑,她的人生信条便是,以恶制恶、以杀止杀!以德报怨?抱歉,她学不来!且看身怀通灵异术的君无遥如何在强者如云的异世大陆杀出一条通天之路……不过,这只冥王大人是从哪儿爬出来的?!【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正文,客官里面请,且听吃鱼慢慢道来!】
  • 极仙道祖

    极仙道祖

    剑指万千宗,因果终无头。无尽诛仙路,以证仙极道。以天地之极道,成就仙祖真身!
  • 冰鉴史诗

    冰鉴史诗

    一颗美丽的星球孕育了三种长相的文明生物,一副硕大的身躯一视同仁地托起了芸芸众生。一个致命的诱惑牵动着十余个国度剑拔弩张,一则万古流传的诅咒掀起了无尽的血雨腥风。一桩殃及千人的惊天血案最终能否水落石出?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腥臭味能否将心灵惊醒?一种晶莹的石头当真是一统天下的神明助力?一位获得圣石的不世雄主最终能否如愿以偿?一场因决死争夺而引来的阴霾最终能否消散?一个盛极而衰的国度天意能否使它有所保留?……一部看似美妙的史诗谱写其百年历程的沧桑!
  • 神秘王爷的逃妃

    神秘王爷的逃妃

    她,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阴差阳错穿越,成了尚书府草包小姐,生活在豪门却不如府里的三等丫坏!从此,阴谋、利用、算计层出不穷!冰山王爷,谪仙公子,温柔太子,一国之君,谁是她心底情劫?谁为她一生守候?谁与她笑看云卷云舒!
  • 无极神兵

    无极神兵

    存在混沌虚空中的神殿万古不灭,传说其中藏有永生之秘,神秘的五彩光幕永久地围绕在神殿外,拥有焚毁一切神力,万千的神魔坠落其中,可是有人能竟然不惧五彩光幕,而且他竟然……竟然还安然地躺在光幕之中……
  • 寻命

    寻命

    轮回破碎魂魄消亡茫茫中轮回碎片降临吾身何去何从?吾命虽小终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