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2700000010

第10章 名师片断三则

徐义亨

自1957年进浙大读书,五年间有幸受教于多位名师,他们有才、有德、有能,又都有着自己丰满的个性。离校已四十四年,人事沧桑,他们中的不少都已作古,但先师们留下的学问和形象如同石刻一样,不能磨灭,每当忆及他们的时候,总令我仰慕。

时值“化自”专业建立五十周年,于是不揣文笔的粗浅将当年和他们接触的点滴片断记述下来。

面对大字报拒不说出违心之言的毛路真先生

一位大学教授要长存于自己学生的心目中,这是在人缘、浮名之外,需要有一个仗剑独立的形象的。

我们从大二开始,高等数学课是由毛路真先生讲授的。一位20世纪30年代初就从教于浙大的教授,又是数学系的系主任,为一个工科专业本科学生班开基础课,这是极难得的。

毛先生讲课完全用一口纯正的宁波话,刚开始时许多外地同学都听太不懂。但没多久习惯了,大家都被他精彩的授课所吸引。相对于工程技术课,高等数学较为抽象,需要凭借逻辑思维能力,但毛先生讲课却很善于将严密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恰如其分地融会到日常生活中去。如在讲微分方程时,他用鸭子过河作比喻,这个例子在当时的同学中脍炙人口,人人耳熟能详。时间已过去许久,我常追思,形象比喻有着特殊的能耐,一头通向直观感觉,另一头通往逻辑分析,把抽象的数学问题深入浅出地引导出来,这就是毛先生讲课的艺术。

在学问之外,每位老师都有他自己外显的形象和内在的个性。毛先生对每堂课的五十分钟时间卡得特别准,上课铃声一响,他总是以敏捷的步子走进教室;讲完课跨出教室也刚好是下课铃响的时候,从不拖延,也不提前。他进教室素来是两手空空什么也不拿,但讲课时却似滔滔流水,再繁复的公式定理或例题也都能背得滚瓜烂熟,这很使当年我等年轻人惊讶和自愧不如。

也正因为如此,1958年学校停课搞运动时,一位同学竟贴了他一张大字报,说毛路真先生讲课不负责任,上课连教材、讲义都不带。运动结束后的第一堂数学课,毛先生果然手里拿着讲义走进教室,但他把讲义往讲台上一放,就心平气和地跟大家说了如下一席话:

同学们,你们有人给我贴大字报,说我上课不拿讲义是对教学的不负责任。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教高等数学这门课的时间比你们的年龄还长,讲课带不带讲义丝毫也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即便今天带上它,我也不会去看它。

在当时学校大搞运动的形势下,一位年轻幼稚的学子受蛊惑给自己的老师贴大字报,这不足为怪。但毛先生拒不说出违心之言的个性,比起当时一遇到压力就检讨过头的芸芸众生是永远值得后人称道的。

笔者在撰写此文时,和毛先生的儿子毛昭晰教授以及毛先生的孙女毛冀慧女士取得了联系。他们告诉我毛路真先生生前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于浙大任教的困难时期,毛先生在教书之外,宁可自己种菜来养家糊口,也不去外面谋取生财之道。他一生安贫乐道,严格要求自己“不做汉奸,不做奸商,不做官僚”,坚持自己的学术与品格。

和王仁东先生一起炼钢

历史对1958年的大炼钢铁是贬多于褒,但是它总让我追思起我国断裂力学研究与应用的开拓者王仁东教授。

由于我们班同学在校机械厂的铸造车间劳动过,掌握了冲天炉操作以及翻砂铸造的一些基本技能,所以被当时的化工机械教研室的王仁东教授看中了,他要我们参加到由他主持设计的炼钢厂的劳动中去。当时的浙大通过教育革命后正试行“一、三、八制”,即一年一个月的寒暑假,三个月的劳动,八个月的课堂学习。

限于当时学校的办厂条件,不可能有大厂房和吊车之类的重型设备,所以该炼钢装置的条件十分简陋。但在设计上却很有它的独到之处,从冲天炉出铁水到铁水包,再从铁水包将铁水倾入到转炉,直至最后出钢水,完全是利用台阶式的地形高低,从上而下借重力做功。

早在1948年王先生就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客座教授,但是在和他一起劳动的几个月,平易近人和吃苦的精神很令我们感动。记得当时劳动到半夜,学校有免费晚餐供应,我们每次去食堂前邀王先生时,他总是说:“我不去了,请给我带个地瓜回来。”偶尔有一次他和我们一起上食堂,在用餐时,我们发现王先生是手拿菜碗,而把饭碗放在桌子上,就跟他开玩笑:“王先生,您吃饭的操作规程错了。”王先生很认真地回答说:“是你们错了,应该多吃菜,少吃饭。”一反常人的习惯,这大概也是“大智者若愚”吧。

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参加劳动完全是以接受教育为目的,没有报酬,但王先生却给了我们难得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回报。在劳动结束准备数学期终考试时,王先生说:“你们帮了我不少忙,到时我给你们复习数学。”在临考前几天的一个晚上,王先生果然来到了我们的寝室答疑,当时我们正在讨论一道繁分数的不定积分,便要王先生帮我们求解。王先生仅扫视一下就说明天早上把答案送来,接着就准备离开寝室。我们有一位同学就急着问:“王先生,您连题目都不抄去?”王先生有过目不忘的天赋,随即就把这道繁复的分式背了出来,这让在场的同学都惊呆了。第二天一大清早,王先生果然不失约地把解题答案亲自送到我们寝室。

既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但又保持着自己清醒的科学头脑,不人云亦云,这是王仁东先生独特的个性。面对1958年大跃进时的浮夸风,他曾说过:“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三面是山,只有中间一条血路”。对唯政治论,他又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等等。其所言,掷地有声,原本可作警钟长鸣,可是王先生为此却受到了全校不公正的批判。

时间已过去近半个世纪,王先生生前展现的才气睿智和精神魅力依然经常浮现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目中。

“一生和浙大结下了不解之缘”的王国松先生

1957年国家经济正处于马鞍型的低谷,而“反右”浪潮却如火如荼。

当我跨进浙大校园,反右高潮已近尾声,只参加了一次批判“大右派”王国松和李寿恒的全校师生大会。王、李两先生是我国电机和化工教育界的前辈元老,也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浙大仅剩的两位一级教授。会上,他们“交代”些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只留下他们给我的最初印象:王先生说话平和,语调低沉;而李先生颇为激昂,不像是在挨批。

王国松先生没有给我们正式开过课,仅代过数节电工基础课。平心而论,王先生讲课,由于语音很轻,缺少激情,听者不易打起精神,不知这是否和他当时背负的政治压力有关。但是当你静心去听他授课时,你会被他的高度概括而受益无穷。记得当时他给我们讲授等值发电机原理课时,传授了我们许多解题的技巧,以至于我们对这门课抱有很大的兴趣。王先生敏捷的心算能力非一般人所及,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不假思索地写出它的结果,即便是两位乘三位或三位乘三位,至多也停顿一秒钟。课后,有同学曾请教过他的心算能力,曾经以优异成绩载入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校史的王先生却笑答:“我现在老了,年轻时还要快。”王国松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初到康奈尔大学学习的第一个浙大学生。由于他的优异成绩,使康乃尔对浙大学生十分信任,以致后来几位浙大学生申请去康奈尔求学时,被准予免试直接进入研究院学习。

在校时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传说,大概是反右斗争后不久的一个傍晚,浙大有几位同学在岳坟的曲院风荷处遇见了正在散步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向他们询问了浙大的反右情况,当周总理得知王先生被定为大右派时惊讶地说:

“啊?王国松是右派?”

好在历史有它自己的命运和规律,不以某个人的意志所转移。我最后一次见到王先生是1982年4月,在浙大八十五周年的全校庆祝大会上,地点同是当年反右斗争的大草场上,王先生应邀作了简短的讲话。当王先生以缓慢的步子走上演讲台时,整个会场顿时活跃起来,老校友们情不自禁地纷纷起立。当年的学生如今都已经是鬓染微霜,但在这位前辈师长面前,犹如回到了风华正茂的年代,他们都十分敬仰这位恩师。当王先生说到他一生从考进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大前身)起,除了中间去美国读书几年外,在浙大的时间总共是六十二年时,全场长时间地响起了雷鸣似的掌声。此景此情,催人热泪盈眶。和浙大的渊源是如此之深远,用先生自己的话说,“一生和浙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写完这篇短文,我想起季羡林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各国的语言中,只有中国是将“师”与“恩”联在一起的。上述三位先生生前未必能记起我这位不才的学子,但作为曾经受教过他们的学生,我却深以为荣幸,他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心中。

同类推荐
  •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张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张中行的散文精选集 ,内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等,有浓厚的古 典韵味和人生哲学。本选集对浙江文艺出版2008年版的《张中行散文》进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时,为 便于读者阅读,将全书篇目按内容分成“心声偶录” 、“旧迹发微”、“睹物思情”、“灯下忆友”四个 部分。
  • 风里情怀

    风里情怀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种一粒诗的种子;我喜欢;给我一个空间;给我一把伞;新雪;雪的洗礼·雪的情怀等。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假面具中的爱情

    假面具中的爱情

    本书分两部分:前部分主要收集了陈瑜清一生所翻译的外国文学及霞飞元帅回忆录等译作后面部分是他所撰写的回忆录、纪念和记事文,大多数发表在各类期刊上,也有以书信的形式对早年往事和亲友的回忆,这部分作品按照发表的时间进行编排,同时把作者父亲在50年代所写的《自传》整理编入其中。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血脉吞噬

    重生之血脉吞噬

    一位宅男重生了,重生到一只血脉等级最差的云雀身上,怎么办?却突然获得《吞噬》秘术,可以吞噬其他生物的精血来提升自己的力量和天赋!
  • 天玄圣君

    天玄圣君

    世间毁誉,干我鸟事,我只要潇洒自由。人情冷暖,那又如何?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犯我一厘,我必千万倍还之。往来一世,不过百年,我只想我的亲人、爱人安安稳稳......
  • 伪盗墓笔记:墨灵

    伪盗墓笔记:墨灵

    这个故事并不完美。排名第一的隐世夜家。排名第二的神秘张家。排名第三的守护苏家。随着夜家族长的出现。三大家族的恩怨纠葛。老九门的嫡系后代们。极速分割的九门旧情。是巧合。?是意外。?茫茫星海。独属的命星如何归位。风云涌动。阴谋出现。她和他们的相遇。命运之轮缓缓转动。嘘……你相信光怪陆离的鬼神之说么。?我信。你相信前世纠纷今生续缘分么。?我信。你相信命中注定么。?我不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 追爱计划:千金小姐我要你

    追爱计划:千金小姐我要你

    痴心给了谁?冷燕南飞,面向对北,思恋的滋味。心渐冷,梦渐淑,思思娟娟小河绕。我等你,心里的情郎,愿意为你,等千年。千年后,轮回过,哪怕终成一丝幽魂,也不惧。
  • 被爱冲昏头

    被爱冲昏头

    董京京从小就是备受宠爱、一呼百诺的千金大小姐,不用考试也能念大学,反正学校就是她老爸开的。数以百计的男人对她献殷勤,她一点兴趣也没,偏偏就看上冷到吓死人、酷到要结冰的樊邵冬。她一声令下,老哥立刻乖乖把这男人的数据供上来,原来他正是她学校里的教授?赞!这下事情就好办啦,她纡尊降贵看上自家“员工”,他怎么有胆不领情?这位董大小姐真是没礼貌到了极点!对他连名带姓地叫,说没两句话便搬出老爸想叫他就范,他一来最讨厌被威胁,二来也不稀罕这学店的教授职位,当然马上赏她一顿排头,要告状就尽管去好了!没想到她不但没回家哭诉,隔天反而难得乖乖来上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对你的爱,你不必知道

    对你的爱,你不必知道

    我对你的爱,你不必知道,接受就好。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却很清楚自己不要什么。
  • 青春不曾老去,你依旧还在

    青春不曾老去,你依旧还在

    当校园美女,遇上校园帅哥。故事会发展成什么样呢?“做我女朋友!”某男说到“什么?做...做你的女朋友?”某女问到。“嗯!”青春是一场约定,但你请一定不要忘记我。
  • 废柴嫡女:倾城杀手妃

    废柴嫡女:倾城杀手妃

    她,本是杀手帮的红人,杀人无数,却因一朝穿越到了不受重视的嫡女身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她的原则欺负她的人,她要一个个都讨回来今天起,那个废柴嫡女已不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杀人不眨眼的她她,注定要颠覆众人的理念,成为这个大陆的传说!
  • 巧笑倾城

    巧笑倾城

    “巧笑只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看戎衣。”从千金小姐到卑贱罪奴,从一代名妓到后宫妖妃。她是大臣乃至后人眼中妖艳倾国的祸水冯小怜。“好,你说我是祸水,那我便祸尽天下给你们看。”她的王拥她入怀,两人一起看着落下的太阳和即将倾覆的王朝。即使这样,也要纠缠,纠缠,永不停止。你若不想清醒,我便陪你一起沉沦。
  • 书穿之软萌吸血鬼

    书穿之软萌吸血鬼

    七月寻妃(浅奈音)从开天辟地后便开始沉睡,在人类新时代三十二世纪醒来,刚刚醒来,根据原始的感觉,来到人类世界找美味的血液来填饱肚子,吃的饱饱的后,寻妃误捡到一本崭新的小说,把它拿回家,便好奇的打开来认真的阅读。在两天后,虽然有许多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在这艰难的一遍遍阅读下,寻妃简单的也知道了大概得剧情,就是一堆雄性爱上一位磁性嘛!自认为聪明的寻妃把书盖上,傲娇的说道:“看人类世界变化那么大,本尊还以为有多厉害呢!啧啧,看着破东东就知道了,明明是一堆雄性与一位磁性相爱,用得找写那么多吗?害本尊看了那么久!破书!”于是,傲娇的吸血鬼老祖这么傲娇的骂了一通,就这么华丽丽的穿到书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