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6000000058

第58章 现代农业人力资本与新型农民培育(6)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农村改革,使农村集体组织“社员”构成的同质农民家庭开始分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为职业、收入和阶层差异化的异质农户。农户分化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失效,同质农户间的联结,为新组织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研究我国现阶段经过分化的农户分类,是揭示我国农业组织创新机理的关键。

一、农户的分类和现阶段中国农户的划分

(一)农户的分类

在丰富的国内外农户分类研究成果中,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名称。对农户分类有两个视角:一是主要以生产力的标准对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同形态农户的划分,如拉南·魏茨根据生产要素和生产水平由低到高三个阶段划分为自给型农场、混合型农场和专业化型农场。或从社会分工视角,小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传统小农、商品小农、社会化小农和理性小农。如果将商品小农并入社会化小农,小农发展只有三个阶段:传统小农、社会化小农和理性小农。二是主要以生产关系的标准对同一时期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划分,如黄宗智根据雇工劳动的标准把20世纪30年代华北地区的农户划分为经营式农场和家庭式农场两大类型。在1950年我国土地改革时期,根据土地占有和劳动雇佣条件,把农户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

在相关研究中,都难以按照统一标准给出普遍认同的名称。以土地规模、雇工数量、权力分配等不同标准谓之不同名称,根据类型划分称之为个体农户、家庭农场(区别于集体农场和公司农场等),小农和大农等。个体农户是小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社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收益最大化动机弱,经营比较封闭,自给自足程度高;家庭农场是社会化大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强调二者的差异时主要以规模和机械化程度将它们相区分,突出二者的共性时则以它们与“非家庭”的对立相统一,农户既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个体农户,也包括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把二者都称为“农户”或“家庭农场”。以规模论,农户和家庭农场与非家庭农场的区别在于经营规模的大小。家庭农场是指家庭所有的农场,其土地足以养活整个家庭,又不超过家庭劳动力所能耕种的面积;以雇佣劳动标准论,农户或家庭农场与非家庭农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雇佣劳动或雇佣劳动的量。家庭农场是不使用雇佣劳动力的经济单位,资本主义农场(非家庭农场)是使用雇佣劳动的生产单位。是否雇佣劳动也是区别小农和大农的标准,大农是农业中的资本主义企业主,他们通常都是雇有几个雇佣工人来经营的。以权力论,家庭农场的特点是亲属关系的核心地位以及农场主参与日常劳动,所有权、经营权与收益权三者相统一。非家庭农场的特点是所有权、管理与劳动相互分离;日常的劳动和管理由雇佣工人承担,经理进行监督,资本所有者不参与农场劳动;对资本所有者而言,农场只是一种投资,一旦有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就会选择弃农。

在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市场制度影响广泛而深入,农业技术取得显着进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现阶段我国农户分类研究,不以阶级分析为目的,再把土地经营规模、雇佣工人数量等作为农户分类的重要标准是不适当的。由于历史背景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和研究视角的差异,难以把过去的、异地的和特殊研究目的下的农户分类和界定,统一到当前中国的现实研究中。原因是中国具有特殊的政府制度和市场制度演变历程、迅速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复杂多变的社会结构及发展的多重不均衡性(包括地区间、阶层间、产业间的不均衡)等。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折期,现代农业组织形成的关键期,当前的农户分类研究,应剥离与中国现实不符的条件假设和背景瓜葛,借鉴本质性、规律性的理论和方法,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修正中国农户的分类方法和名称,使其内涵、外延及表述与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实吻合。

农户范畴及分类方法的选取。对农户分类,确定农户的范畴和使用的标准应与农户分类的目的相一致。研究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农业社会,除支撑小农经济的手工业外,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全部内容,异地经商或居城颐养的租地地主土地,是佃农的生产资料,将以农为业的农户纳入分类可全面覆盖农村,农业和农村是相等重叠的,而今农业和农户只是农村经济和农村住户的一部分。所以,现在有必要针对“农村”和“农业”分别对农户进行分类。针对“农村”分类,农户划分为农业户、农业兼业户、非农业兼业户和非农户,范畴是农村居民家庭,即农村住户。其中农业兼业户和非农业兼业户是中间状态,是农户分化的结果,又是未来有待分化的主体农户;针对“农业”分类,农户只包括农村农户中的前三类,排除非农户,只涉及种田农户。根据主要农业要素土地和劳动的利用状况,当前种田农户划分为4个类型:家里有1至2个主要劳力种田的正常型;掌握较多田地资源的专业型;离土不离乡,农业不再是主要收入的兼业型;主要劳力在外打工,老弱妇孺留家种地的留守型。正常型和专业型属于农业户,兼业型属于农业兼业户,留守型属于非农业兼业户。研究农业组织问题,需要研究不同农户的组织特征及农户组织演变规律,范畴局限于种田农户。对农户分类,需要用制度和技术的标准相区别,主要考察农业生产力水平,各类农户的名称需要能表述其生产力性质。需要用纵切的历史方法观察当前时间截面上农户生产力的进步性,用时序上动态研究的分类方法对农户进行时点上的静态分类,揭示现代农业组织形成机制。

考察农业发展历史,农业发展要经历传统农业、商品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学者在不同的背景下,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三个阶段进行了划分和表述,有代表性的是梅勒、拉南·魏茨和速水佑次郎,分别从生产技术、经营目标和政策目标三个出发点对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研究(见表1)。由于是对同一事实的研究,尽管视角不同并给予不同的表述,但仍然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把三者综合起来,则能够对每个阶段的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观察,较全面地归纳出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处在三个农业发展阶段的农户,就是与三种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三种农业基本组织形式,即三种不同性质的农户。将其分别称为传统农户、商品农户和现代农户,它们分别是三种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的农业基本组织形式。

(二)中国农户的划分

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组织的状态。在中国开始农村改革20年后的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形势做出新的判断,指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从时间进程上可以观察到,我国从农村改革初尚存的传统农业到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与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相符的三个时期。1979-1984年、1985-1997年、1998年以来这三个阶段的农业发展,符合传统农业、商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征。根据农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判断,我国农业正在从第二阶段开始向第三阶段过渡,将要进入高资本技术农业、现代化商品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阶段。与之相应,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主体,农户经历了传统农户,当前是商品农户,有部分农户开始向现代农户转变。由于农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农户分化,当前是以商品农户为主体部分,有落后的和先进的农户与之并存的局面。所以,在我国阶段农户总体中,落后于商品农户的农户,仍是传统农户,领先于主体部分的农户,则率先发展成为现代农户。所以,我国现阶段的农户分为三种性质的传统农户、商品农户和现代农户。

(三)对传统农户、商品农户和现代农户的判别

农户是农业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农业生产要素的载体和组织方式,根据农业的产业特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察传统农户、商品农户和现代农户的差异。

第一,生产要素特征:主要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构成,要素利用方式。在传统农业阶段,土地和劳动作为传统要素,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相关的资本投入几乎为零。在当前商品农业阶段,资本的集约度和约束性同时提高,土地和劳动效率提高的同时,也面临资源约束。农业剩余增加,为向现代农业进步提供资本积累。商品农户与传统农户的区别,在于其生产要素中,资本要素的集约度、劳动和土地的要素回报率较高。在这些方面又次于现代农户。

第二,农业技术特征:技术水平、技术形式和技术进步率。在技术水平低下的传统农业阶段,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是农业技术的重要内容,在农户间很少有技术水平差异。在商品农业阶段,良种、化肥、农药和机械等物化技术投入量普遍提高。尤其是随着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使投入型的物化技术在农户间没有很大差异。在不同类型农户间的技术差异主要表现在专业化生产技术水平、资产专用性程度和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差异。随着技术重要性的增强,人力资本约束增强。这些差异和表现,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依次增强。

第三,经营组织特征:经营者、经营方式和经营措施。在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户的经营者和劳动者没有角色的分化,农户间的经营方式和手段没有区别。而对地主农户则是更多依靠定额租、分成租和高利贷等经营手段获取更多的农业剩余。在商品农业阶段,虽然商品农户家庭劳动者和经营者仍是统一的,但其“一身二任”所承担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分化。

在现代农业阶段,因为更多地从市场获得要素和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市场信息是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经营管理的功能更为突出,以获取更高的要素回报率。以合理的经营方式和措施控制成本和降低风险,其最主要的总体特征是更强的企业化管理。

根据以上特征分析,结合农业发展发展规律,选取特征指标,对指标表现做出价值判断。

根据其表现出的高低和优劣,做出判别。对不同类型农户进行比较。生产要素特征主要指标有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数量、资本劳动集约度和资本土地集约度;农业技术特征指标,有技术应用形式、技术投入水平和专用性资产数量;经营组织特征指标,主要有经营组织规模、成员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年龄、是否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经营组织特征综合表现出生产要素特征和农业技术特征,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利用,生产技术的形式和水平,都在经营组织特征中得到反映。传统农户、商品农户和现代农户的经营组织特征差异,最终表现于生产经营成果的优劣,集中体现在生产过程之后的“结果”上,即经营成果。其经营成果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会依次表现为好、中、差,这些经营成果的差异,可以用农户的相关数值指标来表达。

二、现阶段我国农户比较的实证分析

对农户进行时点上的静态比较分析,应保持在外部环境和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选取样本农户,获取资料和信息。所以,需要在适当区域内进行调查,获取资料,得出分析结论,证实一般的理论判断。以2006年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中牟、荥阳、新密、新郑、巩义和登封六郊县(市)进行农户调查资料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调查农户数为600个,根据农户分化情况,把农业收入比重小于5%的55个农户划定为非农业户,其他545个农户划定为农业户,非农户和农业户分别占总调查户数的11.21%和88.79%。在当前农户分化条件下,农业户包括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业兼业户。选择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两个效率指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对545个农业农户进行聚类,分为15个类别。然后根据各类农户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两大指标特征,进行类合并,最终分为三类不同性质的农户,即现代农户、商品农户和传统农户。其中,现代农户61户,商品农户230户,传统农户254户,分别占农业户总数的11.2%、42.2%和46.6%。利用SPSS 软件对特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指标值来观察不同性质农户的生产要素特征、农业技术特征和经营组织特征,及不同农户生产经营成果的差异。

同类推荐
  •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失衡的巨龙

    失衡的巨龙

    中国当下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开辟经济增长的新途径一直是讨论的焦点。这条新路需要探索自己的道路,也需要从外部去寻找经验和比较。本书正是借鉴外部经验,通过中国模式与国外有何同与不同、通胀的起因与全球经济是否有关联、人民币国际化路途的艰险与荆棘为何如此多这三大问题的解读,诠释开辟中国经济增长新路径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而这开辟增长新路径的解释,正对应了所谓“中国模式”后继乏力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国和印度是曾经的世界上两个最古老并且还在存活延续的国度。中国和印度也是当今的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两国间有何不同?
  •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以一副通俗亲切的面孔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开始用经济学理论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本书从出行经济学到职场经济学,从人脉经济学到投资经济学,从婚姻到房价,从新闻到国家政策……现代人行走于社会中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皆被囊括其中,以简明的道理、易懂的语言细细阐释。
热门推荐
  • 安乐吟

    安乐吟

    文瑀攸在经历了悲惨的一世后重生了,这一世她不求轰轰烈烈,不求荣华富贵,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自己的小日子,结果这辈子唯二两次手欠就一不小心搭进了自己一辈子。。。。。
  • 我的漂亮神仙女友

    我的漂亮神仙女友

    【免费火爆新书】遇到班花第一次来大姨妈怎么办?遇到校花来求胸部按摩怎么办?遇到没穿内衣的警花到底该不该帮?秦川表示很头疼。考试倒数第一,穷的只穿大补丁衣服,自从获得书灵传承,掌握灵的奥妙,看到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万物皆有灵。做学生好好学习,做医生专治各种不孕不育,是美女校花的塑形圣手……看简介就知道了,这是一本纯洁的教科书攻略。书友群:303784987
  • 升龙诀

    升龙诀

    主人公岳天豪是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异国,无意中被选定为除魔鬼的阵眼,修习了一部名叫升龙诀的古籍。父亲是中国的高级科学家,在国外从事ICAC的研究工作,成果被日本人窥窃,在成功毁掉被窃走的资料后,被敌人报复迫害。在孩童时代就遭受了与家人阴阳分隔的伤痛,在经历过风风雨雨以后,在患难中结交了许多好友,同时也揭开了一个更大的阴谋,成功升上仙界,发现仙界并不是什么乐土,一个强大的魔鬼在等待着他,他会怎么做呢?
  • 一笑醉倾城之落尽繁华

    一笑醉倾城之落尽繁华

    是他布下的陷阱,最后深陷的却也还是他自己。一层层迷雾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他与她的相遇,到底是场闹剧,还是一段尘世绝恋?
  • 一劫生机

    一劫生机

    秦铭本来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一次意外的变故流落到国外逃难。“师傅,你说的劫难被你说中了,虽然逃过了一劫,那知道最后竟然会死在一部功法上“他仰天长啸。就在生命之火快要熄灭的时候,一次意外的征程,他的命运已悄然改变..............
  • 七夜情谜:枭妃与天斗

    七夜情谜:枭妃与天斗

    前世的她痴迷于男女欢爱,却死于情人之手。而再度醒来,她却变成异界的一个乞儿,她发誓不再爱人,但这残破的灵魂若是遇上命中注定,怎能逃脱?那人唤她乞儿,温柔却也残忍,挥动一下刀。她的泪混着血从脸上滑下,他一遍一遍的亲吻,仿佛她就是珍宝。——乞儿,你可知道?最想你死的人是我,最不想你死的人也是我。第一夜,她的容貌尽是毁去。第二夜、第三夜、第四夜……到底要纠缠她到何时?苍天,为何活着是这么的痛苦,既然都死过一回了,为何不彻彻底底的死?她不要生,不要情爱,只求痛快死去。第七夜,在他又是一次折磨后,将她狠狠丢弃,他的玩偶要换人了,她就应该离开。但她会轻易走吗?既然是你对我残忍,那么就别怪我——杀、了、你。
  • 落幕萧萧雨一夕

    落幕萧萧雨一夕

    我从未走近过你,却曾无限的沉迷于你。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追求,却不曾停下脚步,想想我们当下已经拥有的。那些我们曾经拥有过得还没来得及珍惜就已悄然离去,我们或在憧憬未来或在追忆过去,但太过沉迷,都会使我们忽视现在。
  • 我巧遇了大唐妇人

    我巧遇了大唐妇人

    大唐,一个怎样的时代。尔庾高龄的武曌仿若少女,那本应逝去的长孙氏却受人幽禁,锦襕袈裟的出现,让杨柯再次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五指山、高佬庄、贞娘、管嫣,那是大唐最繁华的时代,也是大唐最没落的时代。
  • 王妃踩夫

    王妃踩夫

    她是一个败国之奴,虽然贵为公主,却不如一个阶下囚,洞房花烛之夜让她独守空房,怀疑她的清白,却又占了她的身子,却没有给她应该的幸福,于是,她不再渴望着他的恩宠,她决定要反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本书从民俗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讲述了巴渝地区各民族重要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故事和传说,全书分为七部分,分别是巴渝史话、文采风流、民间轶韵、名胜传说、名产掌故、艺海春秋、陪都轶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