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6700000010

第10章 交合点上的筚路蓝缕之舟——五四情诗(3)

梁宗岱

梁宗岱1919-1924年赴欧洲前在广州读书时写的诗,结集为《晚祷》,1924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其中多是情诗,有青峦笼雾、碧水浮烟的幽美。《途遇》(1922):“我不能忘记那一天。夕阳在山,轻风微漾,/幽竹在暮霭里掩映着。/黄蝉花的香气在梦境般的/黄昏的沉默里浸着。独自徜徉在夹道上。/伊姗姗的走过来。/竹影萧疏中,/我们互相认识了,/伊低头赧然微笑地走过;/我也低头赧然微笑地走过。/一再回顾地——去了。在那刹那里——/直到如今犹觉着——/心弦感着了如梦的/沉默,羞怯,与微笑的颤动。”这是一首抛弃了格律但又有着内在节奏的自由诗,暮阳萧竹的背景、轻芬惹梦的春意、无声契默的情爱,留予读者含蓄深隽的回味,是五四情诗的精品。传统诗词亦有记述一见钟情心理体验的作品,如北宋张先:“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南宋杨湜《古今词话》载此事:“张子野往玉仙观,中路逢谢媚卿,久未相识,但两相闻名。子野才韵既高,谢亦秀色出世,一见慕悦,目色相授。张领其意,缓辔久之而去,因作谢池春慢以叙一时之遇。”这心有灵犀、擦肩而过的恋情,是一朵古典的紫薇,美得让人遗憾。北宋贺铸《青玉案》,怅念惊鸿一瞥的艳影:“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正因为言传了瞬间永恒的衷情,空际弥漫、无可逃避的“闲愁”,士大夫赋予他“贺梅子”的嘉誉。梁宗岱的诗韵,承继了古典情诗的微致、深情、含婉、芬菲。《晚祷(二)》(1924):“我独自地站在篱边。/主呵,在这暮霭底茫昧中,/温软的影儿恬静地来去,/牧羊儿正开始他野蔷薇底幽梦。/我独自地站在这里,/悔恨而沉思着我狂热的从前,/狂妄地采撷世界底花朵。/我只含泪地期待着——/祈望有幽微的片红/给春暮阑珊的东风/不经意地吹到我底面前。/虔诚地,轻谧地/在黄昏星忏悔底温光中/完成我感恩底晚祷。”诗形是对西方十四行诗的尝试,而诗境迷蒙了悠远的歌挽情调,寻觅已逝之爱的落红片影,于向晚的苍茫里孤独追思。其他同收在《晚祷》中的《散后》(1922)等短诗,都运笔轻柔、灵气四溢。

宗白华

五四诗坛,宗白华是最自觉地切近古典并融进创作的诗人,他钟情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结构,早在1920年的《新诗略谈》中就认为诗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所以优美的诗中都含有音乐,含有图画”,“表现出空间、时间中极复杂繁富的‘美’”。他写小诗时远在德国柏林,受冰心《繁星》启发创作短诗寄回祖国发表,1923年12月诗集《流云》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宗白华尤其对唐人绝句备加推崇,他在写于1923年的《我和诗》中说:“唐人的绝句,像王、孟、韦、柳等人的,境界闲和静穆,态度天真自然,寓秾丽于冲淡之中,我顶欢喜。后来我爱写小诗、短诗,可以说承受唐人绝句的影响,和日本的俳句毫不相干,泰戈尔的影响也不大。”他曾直言不讳地指出郭沫若“小诗的意境也都不坏,只是构造方面还要曲折优美一点,同做词中小令一样。要意简而曲,词少而工”。宗白华的《流云》小诗是他诗论的完美体现,与古典诗歌有着深结的因缘。诗人把情爱投入钟灵毓秀的自然,落日晚霞、月雾箫笛、湖山清景、桥畔烟柳、远寺钟声、星月碧海、树杪林间无不掩映心怀,“纯真的刻骨的爱和自然的深静的美在我的生命情绪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渺的音奏,伴着月下的凝思,黄昏的远想。”其情诗宛如五四时代晓露里的白莲,亭亭初开,透出古典的神美。

《有赠》:“她们么?/是我情天的流星/倏然起于蔚蓝空里。/唯有你,/是我心中的明月,/清光长伴我碧夜的流云。”在情感的夜宇里,以流星瞬现反衬皎月永悬,申明爱的一往情深。这比照言情的手法,《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即见肇始:“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在美人云聚中,独爱素洁衣裙、淡绿头巾的姑娘。唐代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抒怀肃穆诚挚,诗风悲壮瑰丽,可谓千古一言。宗诗显见承传。《系住》:“那含羞伏案时回眸的一粲,/永远地系住了我横流四海的心。”《眼波》:“她静悄悄的眼波/悄悄的/落在我的身上/我静悄悄的心/起了一纹/悄悄的微颤。”写恋人之间心语暗送、秋波融情的微细感受,运笔含蓄。《月落时》:“月落时/我的心花谢了,/一瓣一瓣的清香/化成她梦中的蝴蝶。”以花谢花飞写相思的悠长。宗白华喜欢王维诗歌,此诗即有摩诘诗风的轻逸淡远之蕴。《海上》:“星河流碧夜,海水激蓝空。远峰载明月,仿佛君之容。想君正念我,清夜来梦中。”颇类唐人律绝,声韵和谐,绘景奇丽,曲折幽致,情思绵邈,构成渊然而深的灵境。

《她》、《别后》、《园中》、《月的悲吟》等情诗皆是玲珑剔透的佳作。宗白华的爱情小诗并无激荡的浪漫风情,亦无缠绵悱恻的情话,却灵葩天然,令人沉醉。他强调诗歌要传达出音乐的时间中的美和绘画的空间中的美,在动态形象与静态形象的结合中营造出动人的意境。在现代诗论中首倡重视诗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为后来“新月派”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形式美探索奠定了基础。他对于诗的“灵境”的追求,已完全摆脱了早期白话新诗写实化、散文化的路向,最先尝试了对传统诗学的“意境”这一美学范畴的探究,在新诗早期诗人普遍叛离古典的时风下,更显卓见。

韦丛芜

未名社韦丛芜的爱情长诗《君山》,1926年1月开始在《莽原》半月刊上连载,1927年3月由未名社作为“未名新集”第一集出版,成为当时最销的诗集之一,被沈从文誉为:“写故事诗明白婉约,清丽动人且为中国最长之述事抒情诗。”共40节,长达600多行。(注:该诗篇幅并非最长,如白采《羸疾者的爱》即有720余行。)《君山》虽受西诗影响,但主要呈显了深沉的古典内质。

从东西方文学的横向视点来看,以西方长篇史诗作为参照,1903年梁启超就发现“泰西诗家之诗,一诗动辄数万言”,而“中国之诗,最长者如《孔雀东南飞》、《北征》、《南山》之类,罕过二三千言外者”。朱自清认为:“在中国诗里,像荷马、弥尔登诸人之作是没有的;便是较为铺张的东西,似乎也不多。”他主张:“在几年来的诗坛上,长诗底创作实在太少了;可见一般作家底情感底不丰富与不发达!……所以,我很希望有丰富的生活和强大的力量的人能够多写些长诗。”胡适也认为中国文学“散文只有短篇,没有布置周密,论理精严,首尾不懈的长篇;韵文只有抒情诗,绝少纪事诗,长篇诗更不曾有过”,他主张“取例”西方。朱光潜觉得中国文学长篇叙事诗的不发达“不能说不是一个大缺陷”。徐志摩也抱怨:“咱们这年头一口气总是透不长——诗永远是小诗,戏永远是独幕,小说永远是短篇。每回我望到莎士比亚的戏,丹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一类作品比方说,我就不由得感到气馁……哪天我们才可以在创作里看到使人起敬的东西?”当然,他们力倡的“长篇”未必适合中国文学的创作与接受,后来文学史发展验证了这一点。但当时确实对文坛有导向性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中国诗坛涌现了很多长诗。其中爱情题材的叙事诗,有白采的《羸疾者的爱》、郭沫若的《瓶》、韦丛芜的《君山》、饶孟侃的《莲娘》、谢康的《露丝》等。

从纵向的古典渊源看,《君山》的成功关键在于融化了传统意象、诗词音韵,使之与现代诗语完美结合。创作《君山》缘起于1923年放寒假时,韦丛芜由岳阳乘火车去汉口,在火车上结识了岳阳城内教会女中的两姊妹,她们建议韦八月到岳阳洞庭湖内的君山看桂花,因为桂花开时的君山最好。自此诗人心生爱慕,朝夕向往,感而为诗。诗题“君山”成为贯穿全诗的核心意象,也是诗人魂牵梦萦、期待将来相聚之地。以“君山”为题,直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爱情意象。相传娥皇和女英是尧帝之女、舜帝二妃,《山海经》载:“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舜帝南巡九嶷山,“崩驾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追舜至扬子江边,遇大风,一渔夫把她们送上洞庭山(即君山)。帝死后,“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后二妃“溺于湘江”成为湘水之神。二妃墓就在君山脚下,亦名湘妃墓。娥皇、女英忠于爱情的动人形象,历来成为诗人、画家的创作题材。屈原的《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是最早取材二妃的浪漫诗篇,开启古代爱情赋的先河,创设了“神神之恋”的言情模式。韦丛芜的《君山》,把神话中的爱情与现实爱情融一,并暗应舜帝、二妃的婚恋,以充满象征的“山女”、“白水”代称所遇的两位姑娘,期望获得她们的爱情。此外,从潜意识的创作心理看,《君山》延续了传统士子将艳情仙化的游仙诗的流脉,用神女代称现实的艳遇,用遇仙指代生活中的恋情。所以《君山》诗境幽渺,山水如梦,“幻影”飘动,奇色相映,别具动人心怀的意蕴。谨选几节:

我依着船栏遥望——

遥望那雾里的仙乡

仙乡渐渐在雾中隐现

我轻轻地敲着手下的铁栏

默想中烧着一双幻影

趸船上伫立亭亭

我远远地在船边招手

伊们摆着白白的方巾

二十二

皎月下波光万顷

我的心头闪着殷勤的幻影——

幻影在波光中飘舞……

飘舞……

飘舞……

飘舞……

幻影向皎月中飞腾……

飞腾……

飞腾……

飞腾……

三十四

微嗅着桂花的芳馨

恍惚中我走入深林

林外荡着万顷的银光

林边闪着殷勤的幻影

霎时间白浪滔天

四周发出骇人的浪声

我急向林边奔去

幻影远远地在浪中浮沉

这雾中远隔的仙乡、皎月湖光中的神女、芳馨入梦的丹桂,使诗歌构设了幻感的审美视域,增强了潜在诱惑,因而应和了读者传统唯美的情爱倾向,广受喜爱。《君山》还多次运用“彩笺”、“伊人”、“蝉声”等古典意象,如“我们来到绿荫/静听树上的蝉鸣/树阴盖着伊和我/蝉声叫碎了离情”。“蝉”极易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在传统诗词中,“蝉”寓意“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柳永的情词《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以蝉声哀婉,写与恋人分别的痛伤。朱熹《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蝉在凄寒的傍晚哀鸣,寄托了诗人的羁旅之悲。韦丛芜借蝉声抒发不舍分离的情思,以及将要离开岳阳、赴北平读书的眷怀心境。这些意象,铺展了《君山》的幽美雅致。

《君山》承继了诗词韵调起伏的音色,与情感的节奏相合,在五四时期的诗歌中尤为突出。另外,沿用了民歌回环复沓的诗歌结构,抒情咏叹荡漾、尽意流,增强了言情的感染力量。既有古典味,又具浪漫风。《君山》诗语完全没有新诗初期的稚拙,格外流动清新,足见诗人扎实的文字功底。如:

十二

夕阳里我漫向湖边走去

寻觅我昨日的旧迹

我为着寻觅烦恼

我为着烦恼寻觅

春潮日夜地升涨

旧迹已没在湖里

我为着寻觅烦恼

我为着烦恼寻觅

草泥上又印入新的足迹

明日呵我将依旧寻觅

我为着寻觅烦恼

我为着烦恼寻觅

夕阳里我独行踽踽

寻觅我昨日的旧迹

我为着寻觅烦恼

我为着烦恼寻觅

二十四

晚霞烧破了西天

洞庭起遍了火焰

我烦恼地坐在舟中

忍受着无名的烧燃

我吩咐舟子奋力摇桨

摇向火焰里的君山

他说君山近来不靖

他说此刻天色已晚

他依旧慢慢地摇桨

不住地赞颂明天

我烦恼地坐在舟中

忍受着无名的烧燃

无意地摇到南靖港边

旧日的草原啊已成浩浩的湖湾

我轻拍湖中的火焰

忍受着无名的烧燃

第十二节的“去”与“踽”,“迹”、“觅”与“里”,十四节的“天”、“焰”、“燃”、“山”、“晚”、“天”、“边”、“湾”,可见是精心安排了押韵。两诗节中“我为着寻觅烦恼/我为着烦恼寻觅”、“我烦恼地坐在舟中/忍受着无名的烧燃”,一再重现,把少年初恋的情绪萦绕予以真切传递。

同类推荐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回忆录集,收录了鲁迅在1928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鲁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 忆往抒怀

    忆往抒怀

    著名作家程树榛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2008年推出汇总其近60年创作精华的十卷《程树榛文集》,文集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及评论。2008年后散文创作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近日八十高龄的老作家程树榛将其2008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散文分以追忆旧友、域外感受、生活感悟等分六辑,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刊发。
  •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继出版《那些有伤的年轻人》《爱你就像爱生病》《辣笔,小心!》等备受青睐的作品后,时隔两年,庄雅婷携新作《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再度为广大青年男女带来情感妙方,解读人生、爱与美。这是一本字字珠玑、鞭辟入里的随笔集,读后让人反思自己的人生的发展脉络以及未来的人生方向。诚然,作者的话题依旧围绕着爱情、美、生活,只不过是通过另一种眼光,另一种态度,令人耳目一新。关于爱情、美学、生活,作者有很多话要说。
  •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求索、待人接物、情感心路的哲思随笔。全书由6个篇章160篇美文构成,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点,精辟的人生哲理,韵致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手法,常常由一个好故事,或阐释一个新颖的道理,或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引领读者激扬向上,带给你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 成电五十年

    成电五十年

    五十载沧海桑田,半世纪滋兰树蕙。一代又一代成电人胸怀创新电子科技、引领信息潮流的报国之志,秉承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脚踏实地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培养了近十万电子信息人才,取得数以千计的科技成果,为国防建设和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使电子科技大学成为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热门推荐
  • 属于我们的那个地方

    属于我们的那个地方

    女人似海,海看似深和宽广,但终究会有尽头,;男人似天,他的无知深度和无边无际的宽广让女人难以触及。陈恬恬就是那片海,任家傅就是那片天,大海终究触及不到蓝天。然而在他们各自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地方,在你们心中会不会有属于你们的地方呢?
  • EXO待我长发及腰披纱嫁你可好

    EXO待我长发及腰披纱嫁你可好

    花镇,并不只是一个美丽的小镇,里面居住着不少社会的名流,但是,我们这次的故事发生在朴氏集团的千金朴信妍身上,她有一个异父异母的哥哥朴灿烈,一个青梅竹马的男闺蜜边伯贤,还有一个知己知彼的朋友鹿晗,她的恋爱,就从这开始……
  • EXO是真是假
  • 元星灭魂

    元星灭魂

    开篇言:善良,是我的本性,我以不懈的努力征服一切可爱的金灿灿!哦!那是这个世界最美妙的东西,足以让你的灵魂颤栗!礼贤下士,我做得很好,他们每个人无不赞扬得嫉妒我!尊老爱幼,是我一直坚持秉性啊。难道勾勾大爷会说,我是纯洁到所有人的嫉妒的人吗?当然不!因为这是他们的认同!我的身上拥有着这世间一切美德!我细心温柔,正直得从不捏死一只蚂蚁;当然,也从来不放过一切让我眼睛不动的东西!除非,它不值钱!一一陈勾勾语录……
  • 极品废材:乞丐逆天

    极品废材:乞丐逆天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全能第一杀手—南宫紫袖。她,是一名没有父母的小乞丐。睁眼,寒光闪,杀气出,辱她者,必杀之。她和她的灵魂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注定了她的不凡。废物?丑?那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天才,什么是尤物。丹药?只要她想,当饭吃都可以。神兽都求着她契约,看她外挂在手,凤逆天下。他,是一个冷酷无情,残忍嗜血的杀手,也是一个孤儿。可当他遇见了她,他们就爱上了对方,他唯独对她温柔,柔情似水,且看他们一起创造传奇,一起笑着走上世界的巅峰。
  • 星河仙迹

    星河仙迹

    当尘封的修行史在星河时代中翻开,人类一点一点挖掘出古老的修仙文明,找寻传说中的遗迹……科技与修行的碰撞,远古天庭的崛起,修仙文明再次席卷万界。
  • 重梦灵狐之久尾

    重梦灵狐之久尾

    九尾灵狐,多么美的名字,可终遭受背叛重生归来的它有着强大的实力谁敢欺负我?灭了你
  • 喉舌

    喉舌

    官场道与术、权与利、荣与辱、罪与罚、官场成与败是人生哲学最精彩的展示,阅读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官场经验,可触类旁通,增加更丰富的生存智慧。主人公秦雄阴差阳错并机关算尽地当上了伶南日报的总编辑,正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在他的努力和筹备下,一家隶属于日报的充满生命力的快报应运而生。然而好景不长,他即遭冷藏……他曾经徘徊,曾经低落。他熬过了人生的冬天,但是他能越过报业变革的各种暗礁险滩吗?在文坛和官场,文人相轻、朋友反目、文化人格堕落,难道是中国文人的千古宿命吗?在一桩桩关于新闻的“政治事件”背后,隐藏着多少匪夷所思的内幕?
  • 异界之二次元幻想系统

    异界之二次元幻想系统

    这是个异界的旅程,我们等着你来报道。随我们进行异界之旅吧。“这次的系统这么正经,这绝逼不是正常的系统。”林奎
  • 太阳系外

    太阳系外

    人类的发展,终于脚步迈向了宇宙。在二十年的辉煌探索后,权利最大的中心法庭突然全面禁止人类离开太阳系,并立下严格的法律。明明正是迈向宇宙的时代,人类再次止足于太阳系之中。在禁止法颁布后的十年,监视站中的启航截获了一艘不明的飞船,而这艘飞船,将会再次使人类迈出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