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7600000038

第38章 政府权能场域边界及其维持(4)

公民的心之自由权,比如思想和良心的自由、内心信仰自由等,这种权利具有个体性和无形性,权利的行使并不伴随法律意义上行为的产生,其无限性和绝对性是不证自明的。

一个政府如果不具备保护公民生命权的能力,这个政府肯定是糟糕透顶的政府;一个政府如果连公民的心之自由都要限制的话,这个政府必定绝对专制。然而,这两种情形大多同时集中在一个政府身上,无能的政府常常是专制的,专制的政府一般是无能的。公民的财产权和自由权(心之自由权除外)是有限的基本权利,因为这些权利的行使必须或者必然会产生某些事实或行为,其后果会对其他权利主体产生影响。“因而人们在行使这些自由和权利时,就不得损害其他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也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国家权力构成了对公民的这些权利的制约,“这种制约主要指现代宪法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原则对经济的自由所实行的限制,故又可称为‘(公共)’政策上的制约”。制约总是相互的,公民的财产权利和自由权利等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恰恰等于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限定,宪法上规定的公民财产权和自由权是政府权能作用的边界,政府非以合法目的、非经合法手段和程序而不能剥夺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和自由的正当性。

公民财产权利和自由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体现在:

一是宪法对公民财产权和自由权的规范,使公域与私域的界限清楚明白,公权力不得无故无法无序而介入、干涉私人领域的生活,公权力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二是政府行使公权力必须以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和自由权利为目的。三是公权力对公民财产和自由的限制、剥夺等必须经有正当目的、正当程序、正当手段。四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们对抗国家(公权力)的防卫权,当公民合法的基本权利被公权力非法侵犯时,权利所有者拥有抵抗权(包括消极抵抗和积极抵抗)、权益补偿请求权与权益补偿获得权。

公民权利发展到今天,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和宪制为其提供更充分的保障无疑是最凸显的一件政治事实,公民对政治权利的积极争取和主动行使无疑对政府权力构成了最有力的制约和限制。公民政治权利的发展经历了由政治特权到普遍性政治权利、由种族与性别政治权利到全体公民的政治权利、由被动性政治服从权利到主动性政治参与权利的转变过程。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各国宪法都给予保护的权利,宪法所规范的公民政治权利叫做公民政治权,不同国家的宪法关于公民政治权利保护的范围、程度,以及保护程序等方面的规范不可能完全相同。一般而言,公民政治权利保护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密切关联,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越民主越健全,宪法所保护的公民政治权利的范围就越广;一个国家的法治化程度越高,对公民政治权利的保护程度就越高、保护程序就越完善。在现代民主国家里,受宪法保护的公民政治权利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保护政治平等权、政治自由权,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到对行使国家权力的人与行为的监督权,如批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同时,公民政治权利的享有主体和行使主体在不断扩大,以选举权为例,随着社会弱势阶层争取政治权利斗争的不断深入,选举权上的财产限制、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性别限制,以及种族歧视等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中都取消了。

公民的政治权利逐渐普及到社会所有的个体身上,从前“一个绅士的权利在今日成了人的权利,一切男人和一切女人的权利”。布坎南在《毫无浪漫色彩的政治》一文中,对公民政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的扩大对政府的限制作用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他认为,到今天“各国政府都已受到本国宪法的制约,延续至今的部分西方传统遗产反映了18世纪人们在对政府权力施加一些限制时所显现的智慧。

但是,19世纪和20世纪政治思想中的谬见体现在如下假定上,选举所需要的各项条件本身,足够抑制住政府像利维坦那样行动的倾向,只要自由的并且是定期的选举获得宪法上的保证,政府行动的范围和程度就会得到控制。只是到了20世纪中叶,我们才逐步认识到,这样一些选举所施加的约束,并没有将政府限制在那个使政府得以确立的不言而喻的‘契约’范围内,这个‘契约’只是使政府可能在公民的心目中主张其合法性”。

“政治选举”只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一种形式和通道,诚如布坎南所言,选举本身并不构成对政府真正的约束,而只是证明政府形成的合法性,进言之,那些所谓普遍享有的、无差别的“全民的民主政治”的确具有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然而,公民政治权利的发展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史实,它“毕竟实现了一种从公民无权到公民有权的质的飞跃,毕竟为公民宪法权利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政治上的基础,为公民宪法权利的行使提供了一个平台”。

公民从此依据自己争取而来的并由宪法确认的政治权利同专制和独裁统治进行斗争,从而成为有力限制政府权力的权利。公民政治权利的本质内涵体现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政治权利是集体性的、是与公民参加政治生活有关的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等政治自由权,这些权利就是民主政治的内容。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曾经明确指出,人权“一部分是政治权利,只有同别人一起才能行使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内容就是参加这个共同体,而且是参加政治共同体,参加国家。这些权利属于政治自由的范畴,属于公民权利的范畴”。伴随民主化浪潮的高涨和各种利益集团的迅速发展,在当今西方国家“公众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通过议会来代表自己间接地参与政治,而希望由能够直接代表自己利益的团体甚至由自己本人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基于多数决定的投票规则而出现的公民表决(全民公决)、公民复决等政治参与形式,使得公民在“公共选择”的过程中直接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不断扩大,政府不得不依照“公共选择”的结果做出相应的政治行为,公民政治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限制更直接、更有力。

在公民权利体系中,政治权利既是保障公民有效享有基本权利的基础,也是推动公民社会经济权利兴起的重要力量,为公民争取社会经济权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一方面,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往往是具体的政治权利,如自由权就包含了各种政治自由的权利,“如果公民并不享有政治权利,那么,其享有的民权(基本权利)也只是抽象的、形式上的”。所以,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就意味着某些基本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展不仅扩大了公民民主权利的内容,而且也对政府权能产生了重要限制作用,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合法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机会的同时,也在为他们创造着有效参与政治活动的条件,比如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健康状况,以及基本生活保障等。同时,公民通过行使政治权利来保护自身利益,迫使政府政策更注重社会公平,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地社会机会和社会保障,促使所有公民在收入、地位和权威上更为平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否获得宪法的认可愈来愈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宪制完备程度的重要指标,公民的经济权与公民的政治权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公民权利的内涵。”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扩大公民权利来缓和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生存权、劳动权、受益权、环境权、休息权等社会权利和经济权利不断被宪法承认并受到保护。T.H.马歇尔认为20世纪是公民社会经济权利兴起的世纪,“从19世纪以来注重公民政治自由权利转向20世纪以来注重公民社会经济权利”是西方国家宪法发展的一个显着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实行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政策,对没有劳动能力和失去必要生活资料的公民提供了普遍的社会援助和救济,普遍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公民的社会福利权、社会保障权普遍扩大。同时,随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高层建筑对居住环境的影响等,一些相应的保护性权利也就随之出现,如“和平生存权”、“环境权”、“健康权”、“休息权”、“日照权”等一些新的社会性权利不断出现,反映了公民权利不断扩大的现实。公民社会经济权利在本质上是借助于国家强制力量,通过税收等手段,对国民收入和社会经济利益进行再分配。从宪法上确认为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其目的就是为了缓和由于各种社会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紧张关系,解决由于市场域导致的社会不平等,从而达到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稳定。而“达到此目的的主要方式是:限制或牺牲某些人的自由或减少某些人的利益,并将以此收集的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的弱势群体”。

因而,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一种“类权利”,即这些权利并非所有公民都能无条件享有的权利,而只有特定人群或特定阶层在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下才能享有的权利,可以说,它是“集体权利”。同时,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一种积极权利,是由于国家力量的作为而使公民获得的利益或权利。这些权利有的是由国家主动提供的,如教育权利、医疗保险权利等,有些权利是国家通过平衡社会利益关系而形成的,如环境权、健康权、和平生存权等。换言之,国家是公民社会经济权利的提供主体或者是“创造”主体,那么,作为这类权利的享有者——公民对这类权利的提供者——国家的限制就非常有限。

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只能在公民与国家或者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领域内才能实现,也就是说,权利对权力的制约效力只有在公域与私域界限分明、公权力与私权利相互之间能够产生影响或者可能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公民权利的发展与扩大,使我们已经“走向权利的时代”,“权利的成长发展史在政治领域表明了国家公共权力绝对或集权无限时代的终结和以权利限制权力时代的到来”。私域的形成与独立意味着国家权力不得介入个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意味着私域内的法定权利具有对抗和限制国家权力的特殊性质。公民权利的不同部分在权利构成、权利依附性等方面的差异,决定着它们对国家权力的对抗和限制的作用程度的不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公民的自然属性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公民拥有的绝对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任何权力和力量都不能进入这种权利的畛域,因而,它对国家权力的约束是“硬约束”。政治权利是公民积极争取和主动行使的权利,它通过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性行为而实现对国家权力的约束,因而,这种权利是一种“软权利”,它往往受到专制和独裁的践踏和蹂躏,但是,公民积极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和结果,往往对政府的权力构成“硬约束”。相对而言,公民的经济——社会权利具有国家给予性,对于公民而言这种权利是一种“软权利”,它对政府权力的约束也只能是“软约束”。

自由主义者对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政府)权力的认识是建立在权力总和一定和政府有可能利用权力做坏事的前提之下的。自由主义者认为“一个人如果拥有越多的权力,则别人的自由也就受到越大的限制,政府的权力也不例外”。

并且认为“权力固然可以被用来做有益的事情,但是,……有权者做有害的事情的可能性要比做有益的事的可能性高得太多,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把政府的权力减低到最小的程度”。

依据18世纪自由主义者的原义,福利国家的政府做了许多不该由政府做的事情,如社会福利、医疗保险、累进税等,都是使政府去负责它不应该负责的事情。然而,现代法治理论关于限制政府权力的认识与传统自由主义的观点恰恰相反。现代法治理论认为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也不是一种负相关,不是数量上的此消彼长,政府权力范围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公民权利一定减少,也不意味着在政府不行使权力的范围内公民权利就能得到保障,因此,为政府行使权力划定界限和范围并没有达到限权的目的,即便“通过宪法和法律来严格限制国家机关权力的行使范围不是解决政府守法的最佳途径”。

因此,公民必须通过行使权利来限制国家权力,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健全民主政体为公民行使权利提供切实保障,将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决定权更多地交给选民去行使;同时,宪法和法律应当更具体地明确政府行使权力的政治与法律责任,明确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义务性。毋庸置疑,公民的各种权利只有在民主政体之下才能真正实现,没有民主政体及其制度的保证写在法律中的关于公民权利的条文再优美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然而,现代所有的民主政体都需要宪法的承认与保护,没有体现现代民主意义的宪法(包括成文宪法与非成文宪法)维持的政体必然是专制政体,也是无法长久存在的政体;宪法不以实现现代民主价值、不以维持现代民主政体为目的,宪法也就没有了它本来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小张村大解放

    小张村大解放

    正当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开展纪念、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之际,一本即将付梓出版、尚未与读者见面的新书,却预先摆上了我的案头。我刚一翻阅,即为其新鲜的内容、朴实的语言所吸引,便一鼓作气读了一遍。深感这是樊林峄同志主动放弃离退休后的悠闲生活,甘受辛劳,携子笔耕,终有所成的一部力作,是他们向共和国六十华诞奉献的一份厚礼!
  •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本书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编撰了《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一书,旨在给正在创业和创业有成者提供创业与守业的参考读本。我们力求做到去其糟粕而九九加一,旨在告诉人们。要想获得成功,需靠九十九分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试想,中国古代的缔造者、仁臣良将哪一个不是经过艰苦奋斗,九死一生才达到成功彼岸的。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三国”》文字流畅,内容扎实、准确,剖析客观公允,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从有关毛泽东阅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大量资料中,加以理性思维,写了《毛泽东读“三国”》这部图书。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热门推荐
  • 邪帝诱妻:傲世狼妃大姐大

    邪帝诱妻:傲世狼妃大姐大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只自恋的狼陪伴某个落魄少年走向辉煌的道路。复杂点说,就是某年某月某日,零佑扛上莫宸。零佑,是在车祸横死穿越成狼崽的黑道大小姐。莫宸,是被亲人陷害背负废材名的白道皇太子。当傲娇VS腹黑,左道VS旁门,禽兽VS人渣(大雾)——且看狼王和邪帝的成长之路,一切尽在《邪帝诱妻:傲世狼妃大姐大》!【本文周更,偶尔爆发】
  • 情纵六道

    情纵六道

    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他终于想起了曾经一度被剑仙支配的恐惧
  • 阿胡拉神冠

    阿胡拉神冠

    解密世界第五大宗教祆教!一个让饮食界为之震惊的厨艺天才竟是神刀米最得意的关门弟子,年轻的考古博士张思翰,一夜间成为杀害师父的最大嫌疑人,为了解开师父的死亡之谜,他毅然“畏罪潜逃”。尔虞我诈的安史两派斗争延续千年,目的是寻找阿胡拉神冠,但是阿胡拉神冠却被一个神秘的诅咒笼罩。《阿胡拉神冠》情节曲折起伏,精彩刺激——环环相扣的杀机与不断面临的谜题,高潮迭起,险象环生,另有庞大的人物体系以及强大的文化支持。
  • 灵魂建模师

    灵魂建模师

    徐昊,天才灵魂建模师,可以在任何人的灵魂中构建虚拟世界模型。在一次建模实验中发生事故,徐昊的灵魂竟然穿越回到2014年,成为了高中艺术班的班主任。此时,迎面走来一位身材火辣的妙龄美女,什么,是后妈?更悲催的是,徐昊发现他竟然和这位后妈一起策划谋害老爹,图谋不轨!我不是弃少,干嘛要那么多仇恨……我不是文抄公,娱乐你们来,我当幕后……我更不是败家子,谁败家我跟谁急……我只是一名灵魂建模师,励志创造出一个真实的世界,顺便拍拍片、写写歌、练练功、催催眠,对了,还有就是帮这些小丫头实现她们的梦想……
  • 超级狂徒

    超级狂徒

    36316651+66+51961919194198498
  • 梦若花影

    梦若花影

    似花般的年纪,花般的模样,来不及与世界招手,就要陨落,与世长辞,是怎样的痛心。蔡琼子她走得很安静,也走得很匆忙,安静得似流水,无法向朝花挥手,匆忙的像浮华,来不及一声问候。多少人,说明天再见,却再也不见。多少人,昨日还与你问候,明日便无影无踪。
  • 天府皇族

    天府皇族

    四年一届的无尽大赛又要召开了,然而一件诡异事件的爆发,使原本平静的比赛变的扑所迷离,为此天府皇族专门成立了一个精英团队来调查这一事件,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恐怖的阴谋呼之欲出......(不是打怪升级文,是慢热+玄幻+悬疑的剧情流,希望大家喜欢。)
  • 总裁乖乖砸回家

    总裁乖乖砸回家

    唐糖糖十五岁时和侄女第一次去了所谓的大城市,结果好玩,砸了一个帅哥。帅哥就帅哥吧,只是这帅哥为什么那么腹黑,那么奸诈?咱不说别的,就说称呼,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要先逼她叫他哥?再逼她叫他亲爱的?最后还逼她叫他老公?再说职责,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读书时必须每天打电话报告?出来时必须到他的公司上班?上班了为什么还要给他洗衣做饭?恶梦啊,恶梦!唐糖糖很头疼的扶额,然,后面的凌沉俊泯嘴一笑,慢慢的靠过去环住她“糖糖,你当初砸了我,就得负责一辈子!”且看大灰狼如何把小野兔给吃干抹净还让兔子给他下仔的!!!!
  • 阴阳秘闻

    阴阳秘闻

    五十七年前发生在河北中部小县城里的一场道魔之战。五十七年后一切尘埃落定,却不想又卷入一场更大的风波之中!离奇的地下鬼城、惊天的风水秘史、巨大的鬼门关城门……无数线索无不指向同一个地方。
  • 沉睡的井

    沉睡的井

    关于沉睡的井的一个悬疑故事,村长了保护水井的秘密,做了一系列村民意想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