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9100000017

第17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基础 (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前进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源泉。

改革创新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界定理论基础的内涵,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依据。所谓理论基础,一般是指对某一学科起指导作用的理论依据。它基本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导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本体论基础;二是实践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方法论基础。前者可以说是在思想层面发挥作用,后者可以说在操作层面发挥作用。思想层面是根本,是灵魂,是支柱,实践层面总是在思想层面的指导下进行的。

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指导层面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日趋完善。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就会偏离方向,削弱自身的力量,甚至起相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个层面的理论基础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各学科的理论体系,如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体系,没有这些学科理论体系的支撑,也就难有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缺一不可。

我们这里所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指第二层面的理论基础,即和思想政治教育交融性极大的学科理论体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学科理论体系,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些学科理论体系都非常庞大,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研究中,很多学科体系都已有过深入的研究,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本章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德性论基础、系统论基础、传播学基础等。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德性论基础

什么是德性?古今中外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说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的“德性”是指“人的自然禀性”。柏拉图说德性是心灵的秩序,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德性就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我国《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当然也有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

从西方词源学上看,德性(arete)一词是从aress(战神)派生出来的,其基本字根义是“优秀”的意思。拉丁语的对应词是virtus,其词干vir是男子的意思,或“男子气概的”意思。把上述两种意思结合起来,可知德性在词源学意义上是指人的“内在的卓越或优秀”,后来演变为具有理想人格与内在道德的、在不断超越自身自然属性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人性。从我国词源学意义上看,在古汉语中“德”与“得”是相通的。“德者,得也。行道而又得于心者也。”

(朱熹《四书集注·学而篇》)在这里,“德”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即“人之德”。道家对待“人之德”有两种态度:一是“人含其德”,将德当成一种内在的、观念的理想境界,主要是强调“德”的修炼和养成;另一种是“外立其德”,将德当成外在的、实践的行为准则,主要强调“德”的实践。《说文解字》中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而对“性”的解释,最初是古人用来指称万事万物的性质和特点。后来,人们更多地用“道”范畴来指称外在事物的规律,而用“性”范畴来指称人自身的属性和特征。我们把“德”和“性”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德性”最早含有使客观的、外在的东西“主观化或内在化”的意思。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德性理解为是存在于个体自身并通过特定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即可以把德性定义为是人的一种社会属性,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信念和内在准则而在人行为上的稳定体现。

麦金太尔说:“德性必定被理解为这样的品质:它不仅维持着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知识和对善的知识充实我们。”重德性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今天,我们需要从德性理论上获得支撑。

一、德性价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一)德性价值

德性的价值是由德性的性质所决定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就是那些被称赞的或可贵的品质。美国当代着名伦理学家弗兰克纳认为,德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或力求具有的心灵的气质、习惯、品质或品性。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既可以看作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所必需的品质,又可以看作是生活中善的品质。我们认为,德性不仅包含那些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稳定发展的善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德性还是一种力量,或者说是一种能力,一种个体自己愿意主动获得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德性的这种能力首先表现为是一种是非对错、独立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是一种自我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活动的能力。德性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同时也有助于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节。其次,德性的这种能力还表现为个人品性的培养、精神的提升。鉴于此,我们认为德性价值有如下几个特点:

1.内在性

德性内在于个体自身,是内在的人格力量,它以良心的形式成为人格灵魂的主宰。而良心是内在于人心中的对自己、他人、社会尽义务的一种道德意识,是对善恶的感知,是一种要求正当地行为与做人的内在声音,是对普遍道德律的绝对尊重。卢梭赞扬良心是“圣洁的本能”,是人感觉到优于禽兽的地方;康德把良心称之为“一种自身就是义务的意识”,“是自己对自己做出裁决的判断力”。有了良心,无论监督存在与否,一个人都会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有了良心,道德行为不再是任何外在法则的约束所然,而成为发自内心的一种道德力量使然。德性的内在性并不意味着它是个体在与外界毫无关联的情况下生成的,德性的内在性也不意味着闭锁性。恰恰相反,内在的德性总是通过外在的社会性影响并通过各种途径外化出来,即所谓“得于心则形于外”。德性在行为、实践中的外化,不仅确证了个体的德性,而且体现出德性的社会功能。正是这种内在善性,使人从自然的存在走向精神的存在,提升了一个人精神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2.自律性

个体自身具有什么样的内在德性,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外在行为。有德性的个体行为,是个体的自我约束行为,即自律行为。出自德性的自律行为,内蕴着个体从事这种行为的自觉与自愿。没有自觉与自愿,就不是德性主导的自律行为,而只可能是偶然的或被强制的行为。不自觉或不自愿的行为,虽然有可能在表面上与德性要求相一致,但由于不是出自德性,没有自律性,故不是真正的德性行为。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都有他律性的特征,如果仅仅依赖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虽然可能导致某些表面合乎德性要求的行为,却难以造就具有内在德性的道德主体。在他律状态下的所谓德性,很可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格虚假性和两面性。

3.选择性

选择性是德性所固有的最大特点,它比行为更能判断一个人的品格。任何一种德性抉择和德性实践都是在具体的场合中完成的,德性选择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指导人们亲自经历事件本身,并依据事件之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选择。个体之所以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就是依靠德性选择来实现的。德性选择常常表现为在逆境中为人生把舵,在人生抗争中展现其风采。在生活中遇到困境、危险、诱惑和磨难时,不仅不为之所征服,反而使德性力量有了真正用武之地。没有困难,也就没有努力奋斗的需要;没有诱惑,也就没有自我控制的训练,也就没有德性选择。困苦和不幸往往是德性力量的源泉,一个人通过承受各种矛盾和苦难而获得的德性是一种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不会轻易丧失,而且使德性具有更深刻的底蕴,蕴含着更大的力量。

4.超越性

德性是个体的能动品质,这种品质使得个体不仅能够自主地选择或做出正确的行为,而且能够在没有外在的具体规范、制度约束的情况之下,或者在既有的规范、制度已经不适应、不够用之时,引导个体自主地寻求和实现应有的道德价值。这就是说,德性能够超越既有的规范、制度的局限,在规范、制度不能起作用的时间和场合发挥独特的作用。这种超越源于人格的尊严,源于道德主体的内在理性与情感。德性是人格尊严的根基,正是德性唤起敬重人格的理念,将人的崇高本性展现出来,使人身陷不幸也能保持正直,无人察觉也能保持诚实,始终不渝地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尊严。这种尊严凸现于人主动承担责任的人格,人的人格性禀赋,在于他是一个能负责任的理性主体,而德性亦即人趋向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信托。

日本着名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指出:“文明就是人类智德的进步状态。”“事实上,人类发展的全部过程,就是人类从荒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文明状态不断进化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恰恰是由于人类不仅善于为自然立法,而且还学会为自己立法,才获得的精神自律过程。人类主体的高度自律,使人类生活由于向善性的指引而获得崇高的意蕴。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说,人们所倡导的主流文明形态,不仅懂得将道德关怀用于人类自身,而且还力求推广到动物乃至自然界,以期建立一个将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等集于一体的充满善良人性的世界。这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德性价值的意义

1.对人生命的意义

德性是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德性作为人格主体自身的价值,决定了德性是人的生命之源;德性作为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决定了德性是人类一种超乎一切价值的基础价值。”意大利诗人但丁就曾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人类的科学、知识、技术等都具有特殊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工具理性,而人类的价值理性则把追求人生的终极关怀作为行为的依据。正如爱因斯坦所感慨的那样:“我们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研成果在技术应用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家都如此感到欢欣鼓舞。但我们切勿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首先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德性价值对人生命的意义表现在:

其一,德性使人成其为人。“德性是一个人的真正的徽标,也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从道德的角度上看,“没有德性就没有真正的人性,没有德性的根基人性就会沦为兽性,正因德性的渗入,人性才会提升,也才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我们常常把德性称为安身立命之本”。人们在追寻生命意义时,总是与德性相伴。德性是人类精神的灵魂,有了它才有发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使人类享受高尚化,而且成为人的生命力的“启动器”,是行为主体产生能动性的核心因素,是人的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机制。德性之所以在人的精神素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是因为德性不仅是自我创新、不断为自己开辟新的道路的力量,也是一种自我规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力量。

其二,德性价值升华人格的境界。德性的人格魅力在于它能使人摆脱自然本能和感性冲动,依据理性肩负道德责任,服从道德法则的力量。如果没有德性的根基,人就会处处为欲望所奴役,人性就沦落为兽性。德性升华了人格的境界,也成为衡量人格高尚与卑劣的尺度。“一个人德富,便能知荣辱,辨善恶,重人格,讲国格,才会有一种诱而不惑、崩而不动和压而不跨的力量。一个人德高,就充满了义无反顾的人格力量,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的气概。”

其三,德性价值提升人生的目标。亚里士多德说:“德性确定正确的目标,明智则提出达到目标的手段。”追寻好的生活不仅不能与德性相违背,恰恰需要探寻的是具有什么样的德性才会使我们获得好生活,才会确立生活的正确的原则,也才会提升我们人生的价值目标,从而也就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因为生命的价值是与追求的价值目标相联系的。

同类推荐
  • 民法

    民法

    民法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适应高等教育网络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的教材规划编写了本教材。我们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际,针对在职人员的学习特点,突出实用性与实践性,尽力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简明阐释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使之符合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
  • 服装款式设计(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服装款式设计(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本书基于提高学生对服装款式设计知识了解、掌握服装款式设计在服装款型、材质搭配与色彩配置方面的应用而编写。在具体章节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服装款式设计(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力求简明易懂,规范全面,图文并茂,便于学习与理解。《服装款式设计(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另一特点是集款式造型、设计的方法理论、款式的表现为一体,设计理论浅显独到,同时还详细地论述了服装款式设计的标准、条件、原理以及款式设计的构思、整体与局部设计、分类设计及服装款式设计的综合表现等。
  •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

    本书通过对我国教学论研究的发展历史的回顾、总结和反思,特别是对近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文献与实践的研究,分析了当前教学论学科的热点研究问题及趋势,很好地反映了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走向,对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引导青少年学习诗词古文的故事

    引导青少年学习诗词古文的故事

    本书系教学课外辅助读物,选取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启迪青少年智慧,增长知识的感恩故事,补充学生课外知识。本册选取伟人名人学习过程中具有启发意义的故事作为主题。
  • 中国行会制度史

    中国行会制度史

    本书介绍了行会的起源,萌芽时代,隋唐时代的行会,宋代的行会,元明时代的行会,会馆,近代手工业行会,近代商业行会等。
热门推荐
  • 穿越三国之我保大汉

    穿越三国之我保大汉

    一个悲剧的盗墓者,穿越到一个末路的帝国,知道诸多历史的他,如何力挽狂澜,如何才能保住帝国不灭,英雄战场,美女佳人,尽在不一样的三国…………
  • 娇妻在上:总裁老公不得放肆

    娇妻在上:总裁老公不得放肆

    十几年前,他从天而降,一身清辉,朝她伸出手,“跟我走。”许尤佳只晓得,这个男人长得真好看。十几年后,宁川市无人不知,许尤佳是陆少的心头肉,惹不起碰不得,还强行霸占了她。许尤佳扶墙,“我要告你!”陆少挑眉,摸了摸枕头下的两个红本本,“宝贝,晚了!“
  • 超级记忆力训练2

    超级记忆力训练2

    忆是思考的基石。倘若脑海中没有已经记住的知识,你就不会深思熟虑,不能定义周遭,亦不可能以理服人,自作决策,更不要提自主创新或是贡献社会了。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请你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 天才法师:宿主大人请温柔

    天才法师:宿主大人请温柔

    他是云影学院的第一天才,温润如玉的小公子,佣兵界的帝王……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他”是“她”呢?一头银白色头发的“少年”躺在树枝上把弄着狐狸的耳朵,眼神中带着期盼:“亥希,我能回去吗?”“会的,我保证带你回去。”如孩童一般的声音从狐狸的嘴巴中传出。转眼“少年”变得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亥希,如果你能变成人类跟我一起回去该多好!到时候我就有一个萌萌的死党啦~”刚说完,“少年”却睡着了。狐狸无奈地看着睡着了的人儿,轻声呢喃:“我会成为人类跟你回去,但我不可能成为你的死党啊,我的笨蛋公子……”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从不同视角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了解读,看十二个小人物是怎样串起红楼史话的。
  • TFboys皇家之恋

    TFboys皇家之恋

    帅气的tfboys这次会化身皇室贵族王子,和从小和他们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公主擦除了爱情的火花
  • 魏王继笈传

    魏王继笈传

    五代十国战争纷乱,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国家,本作品的主角李继笈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儿子,看他如何学会在纷乱的五代生存,以及他人生的最后抉择。
  • 魄力界

    魄力界

    杠杠的魄力世界有一个传奇的名字—詹世佑,他是魄力世界的传说!但因为魄力圣的反派压力,他转世了...
  • 世界上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世界上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备受减肥痛苦的人,尤其需要成功案例的鼓励。这本书,用别人减肥的真实案例,帮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减肥信念。30几个真实女人拿自己身体去摸索,亲身体验出来的减肥方法,还有她们在减肥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所有的内容,都是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教你用最短的时间减掉最多的脂肪。
  • 盛世小民

    盛世小民

    他,林一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年代;他,不愿做王侯将相,只想在家相妻教子;他,以文成名,以商养家,以工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