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9200000025

第25章 安阳殷墟与中国古代青铜器(1)

经历漫长的史前时期后,中国历史便进入到了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又有哪些特点?诸如此类问题,经过近百年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探索,有些已基本解决,有些尚存在争议。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安阳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对于认识中国的青铜时代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有关中国的青铜时代与文化,我们首先从安阳殷墟的发现讲起。

第一节 殷墟的发现与意义

用文字记载历史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几千年不曾中断。相比于晚近一些历史,有关夏、商、周三代及三代之前史事的文献记载确实要少一些,但加上传说性文字,仍然较为丰富。长期以来,人们对文献中所记述的三代及三代之前的历史,基本持肯定的态度,即便是“三皇五帝”这样带有传说性的记载,也常常被当作信史。

然而在20世纪初期,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怀疑,并一度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学术思潮。是信古还是疑古?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直接的办法那就是考古。安阳殷墟的发掘既可看做是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建立的一个标志,又是20世纪学术思潮走出信古与疑古的起始。

一、殷墟的发现与发掘

殷墟,又名殷虚,是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前后达270余年。年代约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殷都毕竟是一处宏伟的城市,因此在毁弃以后,地面必然有许多可见的遗迹,会存留相当长的时间,于是产生了“殷墟”这个名词。直到秦汉,人们仍然知道殷墟的所在。但岁月无情,殷墟终将湮没,连这个词也被后人淡忘了。尽管那里偶然还有古物出土,比如在北宋时编的图录《考古图》中收载的几件商代青铜器,但没有引起多少注意。近世殷墟一跃而成为举世瞩目之地,原因在于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的发现与鉴定和随之而来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1899年,王懿荣首先在被称为“龙骨”的中药上发现契刻文字(甲骨文)。其后罗振玉等通过调查,弄清了甲骨文出土于今河南安阳市的小屯村,并在甲骨卜辞上发现了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证明其为商代甲骨。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王亥、王恒、上甲等商代诸先公进行考证,证实《史记》、《世本》所记载的商王朝世系是可信的;同时根据受祭的帝王有康祖丁、武祖乙、文祖丁(即康丁、武乙、文丁)之称,确定帝乙之世尚建都于此,从而确定《古本竹书纪年》所记载的自盘庚迁殷至纣之亡“更不徙都”之说符合历史事实。这一见解为大多数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所赞同。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纠正了自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起,出现的“安阳西北五里、洹水之滨为河亶甲城”的误传,证实《史记·项羽本纪》等文献所记载的“洹水南为殷墟”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样,以商代甲骨的发现为契机,商代后期的王都遗址——殷墟遂告发现,并开始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组,负责殷墟的发掘工作。

主持发掘的有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学者。自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10年内共发掘了15次,取得了丰富的收获。这15次发掘,李济把它分为“安阳有计划发掘的初期”、“王陵的发现及系统发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小屯的最后三次田野发掘”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28年10月至1934年春,共进行9次发掘,主要收获有:在小屯东北揭露出商代夯土建筑基址;根据高楼庄后冈的地层叠压关系,弄清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年代关系;在高楼庄后冈发掘出1座有2条墓道的大墓,提供了寻找商代王陵的线索;经过进一步调查,认为侯家庄西北冈可能是王陵所在地。第二阶段为1934年秋至1935年秋,在侯家庄西北冈进行了3次发掘,在西北冈西区发掘大墓7座,方坑1个。7座大墓都是4条墓道的大型墓,包括着名的1001号、1004号墓。在东区发现大墓3座,大墓周围分布有1200多座小型墓和祭祀坑,小墓排列整齐,从布局看,当与大墓有密切关系。

这些大墓规模宏大,虽经多次盗掘,仍出有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因而断定这里即是商代王陵所在地。第三阶段为1936年春至1937年6月,继续在小屯村东北发掘3次,主要为寻找商代建筑基址,弄清分布与组合关系。共发现建筑基址34座,包括宫殿和宗庙遗址。发掘的127号坑中,出土刻字甲骨1.7万多片,其中绝大部分为卜甲。上述15次发掘,丰富了商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资料,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195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恢复了殷墟的工作,随之发掘了着名的武官村大墓。从那时至今,殷墟发掘连续不断,成为全国考古调查、发掘持续时间最长的遗址之一。1973年在小屯南地一次发掘出4829片有字甲骨和一批无字卜骨。1976年发掘了着名的妇好墓,并在武官村大墓南侧,发掘出一批祭祀坑。

1969-1977年,在殷墟西区发掘出900多座平民墓。1978年春,在殷墟王陵区1217号大墓东墓道之北,发掘甲字形大墓1座,这是这一带新发现的殷墟早期墓葬之一。其后,又发掘了相传曾出司母戊鼎的大墓,并发现不少人殉头骨。1989年,在小屯北侧发掘出一处大型宫殿基址,3排房址呈凹字形连成一体,面积约5000平方米。1991年,在花园庄东地发掘了一个编号为H3的甲骨坑,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689片。1997年,中美考古界合作,开始对洹河流域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殷墟的考古调查、考古发掘目前仍在进行中。

通过80年的发掘与研究,殷墟遗址的范围布局基本弄清,文化分期的体系也已建立,商代晚期王都的面貌逐渐从历史的迷雾中显现出来,成果大大超过前人的预期。然而,工作并没有结束,殷墟仍然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没有揭开,商朝历史的谜团还没有穷尽,有待后人去进一步探求。

1999年冬,在大司空村以北的董王度村一带,又发现了一座商代城址,被称为洹北商城。洹北商城设计非常规整,其平面接近方形,面积有4.7平方公里。中部偏南有排列整齐的建筑基址,是宫殿一类的遗迹。城址只有西南一角与殷墟范围搭界,而其年代比殷墟稍早。李学勤认为,根据已有材料,殷墟的主体内涵,结合甲骨文的研究,应只早到武丁时期,那么洹北商域是否盘庚所迁的殷呢?如果真是这样,武丁为什么要舍弃已兴建的城址,另到洹南开辟新的都邑呢?这一系列疑问,如发掘者所说,只有留待未来的发掘来回答了。无论如何,这涉及对殷墟的根本理解。

二、殷墟发现与发掘的意义

如果说在殷墟发掘发轫时还有学者低估商代文明的程度,那么这种看法很快便被随后考古发掘的成果所否定。在殷墟,经考古发现所揭示的设施完备的都城遗址、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量多而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已经基本成熟的文字体系,都昭示着商代已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东北地为商代宫殿、宗庙区。已发掘夯土建筑基址数十座,其中最大的基址南北长85米、东西宽14.5米。基址附近大多有与祭祀有关的遗迹发现。侯家庄西北冈是晚商都城的王陵区,这里发现了具有4条墓道的商王陵8座,还发现有2条墓道的王室重要成员墓葬9座,墓葬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这些墓葬的文化内涵,从未被盗掘的大型竖穴土坑墓——殷墟妇好墓就可窥见一斑。

妇好墓墓室面积仅有22.4平方米,但是墓中发现殉人16个、殉狗6只,出土随葬品总计1928件,其中青铜礼器200余件、玉器750多件。在中国早期王朝都城遗址中,殷墟是属于同时发现并发掘了“阴阳”两界的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区与王陵区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

殷墟发现的铸铜作坊遗址,应为中央政府所属的“官手工业”遗址。这些铸铜作坊已有比较明确的冶炼与铸造的专业分工。规模庞大的冶铸遗址、铸造大型青铜礼器的大型陶范与大型熔炉,说明了当时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类别多样,其中的大型青铜礼器有鼎、鬲、甗、簋、觚、爵、斝、盉、尊、卣、壶、方彝等,重要青铜兵器有钺、戈、矛、刀、镞、胄等,这些青铜器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特点。

100多年来,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文约15万片,其中考古发掘出土的约有3.5万片,目前已释读出甲骨文字2000个左右。甲骨文是商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以殷墟出土甲骨为研究对象的甲骨学,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的“显学”。王国维、郭沫若等利用殷墟甲骨文资料进行的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开创了中国的“新史学”。尤其是“二重证据法”的创立,使中国的史学研究从“疑古”走向了“释古”和“考古”。

从殷墟所代表的商代晚期文明发展的高度,可以推知当时中国文明已经经历了相当长久的演进历程。这促进学者们努力去寻找比殷墟更早的商代遗址及夏代遗址。文献曾记载,在盘庚迁殷前,商朝迁都多次。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郑州商城,80年代又发现偃师商城。它们都是早于殷墟的商代遗址。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从考古学上寻找夏文化带来了希望。众多的发现,使人们看到商代文明的源流和规模。所有这些工作,应该说都是以殷墟的发现与发掘为其起点的。

殷墟遗址是中国考古学与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这里的田野考古从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诸方面,为构建中国考古学奠定了基础。通过殷墟考古发掘不仅确定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商文化的文化谱系与年代学框架,而且成为之后探索中国史前考古、夏商考古与周秦汉唐考古的学术支撑点。与此同时,它还造就了李济、梁思永、董作宾、尹达、吴金鼎、夏鼐、高去寻、石璋如、郭宝钧、胡厚宣等一批着名考古学家,正是他们的贡献奠定了近代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的基础。

三、殷墟青铜器

殷墟出土青铜器的历史可上溯到很久以前,其青铜器被载入史籍的时间从宋代已开始,比如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中收载有几件商代的青铜器。其后,历代许多书籍也载有不少殷代青铜器的图像。随着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殷墟遗址的发掘,在之后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数百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大量的殷商青铜器。这些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是研究中国青铜文化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殷墟青铜器的类别较多,大致分为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具、武器、装饰品与艺术品、车马器以及杂器等8个类别。礼器的数量仅次于武器,绝大多数出土于墓葬,遗址内极少见。按实际用途,又可分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盛贮器和挹酒器6种。有少数用途不明,如箕形器,但与礼器同出,亦可归入礼器类。炊器有鼎、鬲、甗、甑等;食器有簋、豆、匕等;酒器有觚、爵、尊、卣、觯、斝、角、觥、方彝、盉、壶、瓿、罍、缶等;水器有盂、盘等;盛贮器有罐等;揖酒器有斗、勺等。乐器仅发现铜铙(也称铎或执钟),其中有5、4、3件成编的,均出自墓葬内。形制多数近似,扁圆体,口缘内凹,下端有中空的柄,可安木把。成编的铙,大小依次递减。妇好墓出土的5件铙,形制较小,表面饰回字形凸弦纹,有的已锈蚀不清。工具和生活用具多数出自墓葬,少数出土于车马坑和祭祀坑,居住遗址内极少见。工具有刀、削、斧、凿、刻刀、锥、锯、钻、鱼钩以及铲等。它们的用途不尽相同,多数应是手工业工具,有的可能是随身携带作护身用的武器,个别是渔具,农业工具仅有铲一种。生活用具较少,主要有镜、箸、笄等。武器是青铜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大部分出自墓葬,居址中也有少量的发现。

按它们的功能,既有攻击型的戈、矛、钺、大刀、镞等,也有防御型的胄等。戈是殷墟墓葬中最常见的随葬品之一,出土时少则1件,多则数十件或上百件,如妇好墓就出土有90余件,侯家庄1004号墓葬出土800余件。装饰品与艺术品数量不多。有些装饰品往往也是精致的艺术品,而某些艺术品多用于陈设,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主要器形有铜人面具、铜牛头面具、铜牛、铜尺形器、铜虎以及用于镶嵌的铜珠、铜眉、铜角等。另外还有车马器,如衡木饰、弓形器、辖、辕饰、铜泡等。杂器有铃以及不知具体用途的多钩形器、器底形器、管状器、小铜钩、钻形器、棒锤形器等。

同类推荐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 姓名学

    姓名学

    本书由著名民俗学专家文龙先生编写。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时代特征,153个姓氏溯源,帮助你寻根问祖,了解姓名的避讳、谥号、赐名、取名、取字、取号、取乳号、取小名的知识,为了更具实用性,书中还着重介绍了现代起名、改名的知识与方法。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本部论著虽然从始至终贯彻着人学三大定理或定律的研究,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新的综合,但从本质上讲,本部论著不是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推理式研究,而是在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并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实行新的综合时,直接面对社会人生,以价值实现中的社会历史逻辑和人生逻辑为中心内容而展开理论叙事。这只要读一读“价值实现与主体间意向性结构”、“价值实现的广泛因果论”、“文化逻辑及其辩证法的运动”、“知识结构与价值实现”、“深层价值实现的悟性”等章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热门推荐
  • 绝世冥女:雪色孤城

    绝世冥女:雪色孤城

    穿越这种事,有时还真不靠谱,但是,不代表咱不能混!
  • 暗恋成婚:专宠高冷妻

    暗恋成婚:专宠高冷妻

    他问为什么,我上的厅堂,下的厨房,还能暖床,为什么不嫁给我?她回答道:太容易吸引小三了,我恐慌。他先是羞愧,反省道:你让我往东,我不往西,我还有车有房,你出门我护航。她嫌弃道:勉强收了你吧。
  • 春风乱怀人不知

    春风乱怀人不知

    宋家孤女与秦家少爷青梅竹马,不想爱峰回路转,遇见另一个难以抗拒的男人。“我后来总在想,世上很多人我都没有去在意,但那个瞬间怎么就偏偏多看了你一眼呢?”纪莘这个隐身在浮光暗处的商业巨子,用情强势、手段霹雳,又不动声色,悄然把她护在风霜侵蚀不到的角落。曾经爱过的人原来凉淡刺心,她落魄转身,是他可托终生的怀抱。
  • 精核

    精核

    只因一次支教,男主人公在睡梦中好似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位面世界,这个世界叫神境,这里没有有血有肉的人,这里的人都是灵魂体,准确来说是精神体,他们修炼的都是精神,分为开窍期,丹田期,泥丸期,贯通期。男主会发生些什么,敬请期待!
  • 黄金大陆之龙遨天下

    黄金大陆之龙遨天下

    新书发布【综漫之次元双修】【无雷无郁闷,宁可上错,不可放过,打造庞大的动漫**!】周俊天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宅男,在生命主宰生命·奥丽克丝和和反派光明女神的手中获得三个愿望,而参与“造神计划”他获得到穿越各个二次元的能力,你会做什么?答案当然肆无忌惮地活下去,周俊天如是道:穿越到任何动画里的能力。火影、犬夜叉、柯南……咳咳,这些不是周俊天的菜,周俊天是要穿越到H动画和**里去!周俊天要拯救里面的美女!周俊天才不让那些适合撸管的美女被除他以外的男人玷污呢”!本书如有雷同,纯粹巧合谢谢!新人新书,求推荐,求票票,多多点赞哟!
  • 爱上黑色曼陀罗

    爱上黑色曼陀罗

    他是乾坤集团少东,天生大脑异于常人,8岁遭逢巨变,自此他走上长达20年的复仇不归路!她是坠入凡尘的天使,不顾祖训一厢情愿跟在他身边,她的执念能否逆天改命?“对不起,阿坤。”她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你敢不出来,我定叫这世间哀鸿遍野!”他的声音如同来自冰冷的地狱。
  • 王妃请留步

    王妃请留步

    总的来说,就是四个女孩坠梯穿越到古代与一系列古代美男发生了一系列不得不说的故事。中心思想:本文突出了四个铁杆闺蜜与古代白莲花斗智斗勇的伟大事迹,以及在各种环境下依然能与美男嫖,啊呸,玩的很开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木歌尘

    木歌尘

    她本以为,木槿的朝开暮落是为了更绚烂的成长和坚强。却忘了,爱也有四季轮回,也有纷扰。他欠她一个家,还可以用一个家来道歉;她欠他一份爱,又该怎样偿还...
  • 穿越千年之冷酷国师的萌鬼妻

    穿越千年之冷酷国师的萌鬼妻

    悲催的现代九零后,一场车祸见了阎王,谁知命不该绝,穿越到大唐盛世却变成了孤魂野鬼。世出名门的大师,刚出山还未捉鬼,就救了一只鬼,帮助她找到寄宿的身体,一路走来竟然产生了感情。你若是人,我便是人。你若做鬼,我便做鬼。上天入地,让我来陪你,绝不让你孤独一生。前有华胥引,后有冷酷国师的萌鬼妻,看一人一鬼演绎倾城绝恋,大虐伤身,小虐怡情,绝对欢喜大结局,一对一宠溺恋。
  • 闪婚之医见倾心

    闪婚之医见倾心

    她是医学圣手,手持银针,起死回生!他是腹黑妖孽,面若桃花,刀至病除!当冷漠如妖孽的他,遇上霸道狂妄的她,不仅是中西医的碰撞,更是一场漫漫追妻路的开始……男:亲爱的,你要是看到我和别的女人躺在一个床上,你会怎么样?女:我会扭头就走!男:你太善解人意了!女:出门我就把头扔进垃圾桶里喂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