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9200000031

第31章 安阳殷墟与中国古代青铜器(7)

秦汉:此时铭文内容都很简单,除了常见的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诏书以外,绝大多数是“物勒工名”式的或标明器物主人的铭文。另外在铜镜、铜洗上还有一些吉语。六朝以后,就不再成为普遍流行的风气了。

(2)主要内容

青铜器铭文涉及商周社会许多方面,归纳起来,大致有分封、记功、战争、祭祀、册命、约剂、律令、媵词等。

分封:商代已有关于封侯的记载,到西周时更发达和完整。由铭文内容可知,西周分封或改封诸侯必有鬯瓒、弓矢、土地和百姓四项赏赐,而诸侯之世袭又须另行锡命之礼,赏赐的物品更多。土地的分配,西周时期实行诸侯分封和贵族赐土的制度,对亲信或有功的贵族可以额外分赐采邑。如西周前期宜侯簋,详记周王赐予宜侯的物品及授土和授民的情况,对了解当时的“封建”制度极有帮助。

记功:称颂祖先的功德业绩和庆赏、声名,以此来行孝道;或者夸耀宣扬器主自身的功绩。其目的都是为了要保持家族的尊荣地位。这一类内容文辞大多繁缛而多溢美之词。

战争:因为有关版图的扩张和财富的聚敛,所以征伐也是国家的大事。商器铭文简略,反映的资料不多,在西周金文中却是大量存在。关于战争的内容涉及伐商、征服淮夷、对狁的抗御等方面,另外,铭文中还有关于西周时期王室的军队编制和军事制度方面的内容。因此,西周金文中的戎事史料,对于西周战争史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类内容是商和西周铭文的最大宗,数量很多。宗法制度有严格的世系承袭关系,宗主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宗族体系中的特权地位,就必须祈求上帝的福佑,托庇于祖先的余荫,因而祭祀神灵祖先就成为铭文中最常见的内容。

册命:周王或诸侯任命臣下,或赠与官爵,都要举行册命。所谓册命,即对臣下职位的任命。册命制度创立于西周初期,穆王以后更为习见,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典礼仪式。其内容大体是周王命令某一贵族承袭已故的祖、父的官职,并赐予其所任官职相应的物品。受命的人每每铸造青铜器详载册命经过,以外纪念,以示荣耀,以作凭证。传世和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册命格式者有70多例,从这些铭文可看出当时有一整套严格的礼仪形式。册命性质的金文在西周中期以后较多出现,并且形成固定格式,文字也较规整。

约剂:《周礼》有“治民之约”和“治地之约”。前者是有关税收、买卖、讼事等,后者是有关土地的使用、分配、转移等。古时田地授自国家,非私人所有,受田者必须付税,故所授的田由于特殊原因而需变动时,必须得到政府的许可,并在官员的监督下划定变动的版图和改变税收。1975年陕西岐山董家村发现卫盉和两件卫鼎,分别叙述裘卫与矩伯的三次交易,有土地与土地交换,有以土地或土地上的产品与裘卫的毛裘皮革交换。这说明土地在当时已可转让,而且有了以货币计算的价格。

律令:是政府的法律条令。如兮甲盘铭记关市之征,对南淮夷和诸侯百姓都有相应的规定。而子禾子釜和陈纯釜等则是有关量值的法令。

媵词:专为嫁女而作的青铜器称为媵器,其上的词有专门的格式,称媵词。媵器以洗沐用的盘、匜为常见。时代以春秋时期为多。当时诸侯们和大夫们为了维护彼此的政治地位和利益,或者小国求助于大国的保护,往往通过联姻来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一定的政治集团,故媵器大量出现。媵词格式简单,一般有时间、某人为某人作媵器及祝愿词三部分。如蔡侯中盘,蔡昭侯元年为大孟姬嫁予吴王所作,铭文盛赞女儿贤淑端庄,明悟坚贞,并祝女儿敬侍夫君,长享考寿,子孙藩昌。

从铭文可以看到当时蔡、吴两国的密切关系。

三、青铜冶铸技术

根据青铜器铸造所必备的条件与程序,商周青铜器的冶铸技术大致可从采矿、冶炼、铸造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采矿

古人在长期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多次接触到自然界存在的铜块,并开始使用它。在实践中发现自然铜有一种石头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像石头那样容易碎裂、剥落,而且还能发出悦目的金属光泽,可以制成装饰品用以美化自己的生活,于是开始用自然铜来打制各种器物。自然铜的存在毕竟很少,多数的铜要由冶炼铜矿石而取得。古人在长时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到从铜矿中提炼纯铜方法。

最初是采掘地面暴露出来的矿石,后为了更多地获得这种金属,就沿着矿脉深入到地下去开采矿石。到商周时期,采矿技术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各地发现并作过发掘的古铜矿遗址有江西瑞昌铜岭、湖北大冶铜绿山、湖北阳新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林西大井及安徽南部的铜陵、南陵等县市的若干地点。它们的年代,大多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有的可早至商代。这几个地点大都发现了古人采掘时开拓的竖井、平巷、采矿工具、提升与排水用具及铜矿石等。

铜岭铜矿遗址已清理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清理出矿井103口,巷道19条,露采坑3处,探矿槽坑2处,工棚5处,选矿场1处,以及大量竹、木、石、铜质的工具和用具。遗址至迟始于商代中期(约公元前14世纪),延续到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为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采铜冶铜遗址。年代如此之早,又具有相当规模且保存完好,为世所罕见,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着名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位于湖北大冶矿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已发掘采区7处,井巷500余条,出土大量采矿工具、井巷支护构件、炼炉、铜锭等遗物。遗存可分前后两期,前期属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后期属战国至汉代。古代工匠为掘取铜矿石,开凿竖井、平巷与盲井等,并用木质框架支护,采用了提升、通风、排水等技术。经清理的春秋时期冶铜炉,由炉基、炉缸、炉身三个部分组成。炉基下有风沟,冶炼时可确保炉缸的温度。炉缸设有放铜、排渣的金门,炉身有鼓风口。古炉渣总量超过40万吨。经化验,炉渣的酸度适宜,含铜量仅0.7%,说明东周时期的冶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与大冶接壤的湖北阳新港下古矿井遗址包含有三处矿床,其开采时间为春秋战国时期。已发掘古采区两处,发现竖井、平巷、铜与木工具、水槽等遗存。

麻阳九曲湾遗址位于湘西沅麻盆地的丘陵带,南依沅水支流辰水,已发现古采区14处,斜巷长400米,距地表深80多米。有大量炼渣堆积。出土铁、木工具和陶器等,开采年代为战国时期。

大井遗址位于内蒙林西县境。古矿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露天采矿槽遗址47条,开采长度累积达1570米,最大开采深度约20米,最大开采宽度25米左右,足见开采规模之宏大。该遗址早自西周时期已被开拓,伴出有选矿石质工具约1500件,还发现了12座炼炉遗迹。

皖南古矿冶遗址规模宏大,在已知60余处矿点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20处,分布于安徽境内长江南岸的贵池、青阳、铜陵、南陵、繁昌、泾县和宣城这7个县、市,以及长江北岸的枞阳。炼渣堆积量达百万吨以上。有的村庄即建在渣堆之上,村民以渣块堆砌屋基、围篱,蔚为奇观。至迟从西周前期已被开采,有的遗址有可能早到商代晚期。

以上铜绿山、港下、铜岭三处遗址均位于长江中游,属古荆州地区,从实地考察可知,从湖北鄂州南部至大冶全境,连接阳新北南纵轴,再到江西瑞昌县境,与得天独厚的铜矿成矿带相应,先秦采铜冶铜遗址密集。其中,铜岭遗址距港下的直线距离不足16公里,实际上是连成一片,成为商周时期一处巨大的铜采冶基地。皖南古矿冶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属古扬州地区。其中,尤以地处南陵、铜陵交会地带的大工山、凤凰山、铜官山等处为最集中和重要,从而形成另一处巨大的铜采冶基地。

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铜矿开采基地。

2.冶炼

纯铜因颜色呈红色,故名红铜。红铜的优点是延伸性好,可锻能熔,但质地软,不如石器坚硬,做成的工具刃口容易钝,较之石器显现不出多少优异性能。同时,由于红铜溶液黏稠,流动性能较差,因而难以浇铸出造型复杂的大件容器,只能铸一些小件工具和装饰物。因此它不能在较广泛的范围内代替石器或陶器。后来人们在提炼及使用红铜器具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将红铜与锡熔融在一起,才能克服以上这些弱点。于是开始在红铜中掺进一定量的锡,这就是青铜。由于掺加了锡,称为锡青铜。也有一些掺加了铅,或同时加锡、铅,称之为铅青铜或锡铅青铜。

冶炼青铜的方法,开始时是用铜矿石加锡矿石或铅矿石合炼,或者由含有多种元素的铜矿石冶炼出青铜的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为先炼出铜,然后再加锡矿石、铅矿石一起冶炼。最后发展到先分别炼成铜、锡、铅,或铅锡合金,然后按比例混合一起熔炼。这样得到的青铜成分比较稳定,而且可按不同的器物的要求改变成分的配比,熔炼时也容易控制,青铜质量也大为提高。至此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人们在长期青铜冶铸过程中,特别是在商周时期大量冶铸实践基础上,逐渐认识了合金成分与性能、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开始人为地控制铜、锡或铅的配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适用于不同用途的合金的“六齐”规律: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考工记》中的这一记载,大体反映了合金配比与器物性能要求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

对曾侯乙编钟进行的检测获知,钟体的合金成分中锡占12.5%~14.6%,铅一般为1%~3%。这个配比与《考工记》所载“钟鼎之齐”大体相近。实验表明,钟体含锡量低于13%时,发出的声音单调、尖锐;含锡量太高则钟体易碎。同时,适当的含铅量有利于钟音的衰减和音色的改变,含铅量过低则衰减缓慢,含铅过量则音色恶化。古代工匠在实践中摸索出配料的合理比例,并掌握了热处理等工艺来控制和改善钟的音响,铸造了这一套总音域达5个八度,能奏出完整的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的编钟。

对吴越青铜剑进行的研究发现,铸剑时在剑的不同部位使用了不同成分的铜合金。如中脊用低锡或含铅较多的合金,以提高其韧性;两锷则用含锡量19%左右的铜合金。使用不同成分铜合金的直接效果是既保证了两锷的锋利,又增强了格斗时剑体中脊的抗震性能,刚柔相济,不易折断。

古人在冶铸青铜器的过程中是如何控制温度的呢?对此,《考工记》中有关观察冶铜时的火焰或气体以判断冶炼进程的记载: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冶炼金属时加热后先呈暗红色,温度渐高,依次是呈橙色、黄色、白色、最后是青色。这是因为金属里含有碳、钠一类的杂质,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汽化点,所以可以根据汽化物质的颜色作为判断火候或温度高低的标准,最后达到“炉火纯青”,就可以浇铸了。《考工记》的记述大体上符合实际的情况,传至今日,这一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知识在某些冶炼过程中仍有运用。

3.铸造

青铜器制造工艺中,铸造占着突出的地位。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制模、塑出花纹图案→翻制泥范→刮制泥芯→范、芯自然干燥和高温焙烧及修整→范、芯组装和糊泥→浇注铜液→出范、芯,并作必要清理→打磨修整后得到成品,这样几个步骤。它开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泥(陶)质块范法铸造技术。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俄罗斯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俄罗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纵横宇宙

    重生之纵横宇宙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从车祸中救下一个女子,他的生活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场、商场、情场如鱼得水。
  • 赵子龙异界游

    赵子龙异界游

    三国时期,蜀国五虎上将赵云赵子龙穿越到异界到一个废物身上?他的龙胆亮银枪是怎么出现的?他又是如何结合异界的功法大展百鸟朝凤枪法的风姿?他又是如何成为一代枪神,让异界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 偶像派导演

    偶像派导演

    导演中的偶像派,偶像派中的最佳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教会了他开车,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是他的教父,阿尔.帕西诺是他的表演指导老师。有人说,他的成功靠的是那令人眼红的家世以及多个好莱坞大腕作为领路人。他能拍出堪比詹姆斯.卡梅隆票房成绩的电影,也能拍出如斯皮尔伯格般,在商业与艺术间获得平衡的奥斯卡佳片。有人说,这都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这些人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足以载入世界电影史册的巨匠!他的成长史,代表着好莱坞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史!!!
  • 白莲灯

    白莲灯

    南诏国的神秘永远在西南绽放着亘古的温度,总会引领人们去探究,去寻觅,这个故事,从南诏与北邦的战乱开始,一个被种下咒语的孩子,长大后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纷争,身边所有他当作亲人的人,都在纷争中变的面部狰狞、离他而去,他还能找回心中的宁静,去看那记忆中的红色与母亲依偎,与爱人相守吗?
  • 赵三毛练武记

    赵三毛练武记

    赵三毛流落街头,备受欺凌,机缘巧合之下获得武学秘籍一部,练就绝世功法,除豪强,斗邪魔,拯救世人!成就一代宗师传奇。
  • 守护甜心之雪夜蝶舞

    守护甜心之雪夜蝶舞

    圣雪,影月族是一对死敌,圣雪,影月族的后裔们也总是针锋相对,亚梦居然是圣雪族后裔,会在她身上发生什么事呢?
  • 妖孽王爷太腹黑:独宠穿越小逃妃

    妖孽王爷太腹黑:独宠穿越小逃妃

    “不!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嫁给你的!”某女拎起包袱准备离开。“哦?不嫁给我可以……但不过……有一个条件……”某男。“什么条件?”某女停下脚步,回头看着某男。“让我吃了你……”某男勾唇邪笑,抱住某女,向床边走去。
  • 消逝在时光里的温柔

    消逝在时光里的温柔

    她高估了他的情,他低估了她的爱,殊不知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才是因果。一切皆是缘,他们不是因为情浅,而是因为缘浅。时光不前,多年之后,面对眼前的人只有那份记忆犹新的爱,可是谁还愿意去触碰,谁还敢去触碰。爱,始终是脆弱的。
  • 碎玉镯

    碎玉镯

    读者看了能笑,我就安息了!那个...安心!安心.......
  • 一种疼痛的错觉一刻幸福终难忘

    一种疼痛的错觉一刻幸福终难忘

    你我走在下雨的街道,迎面碰撞的伞角旋落雨点滴滴,你未察觉我,我未回望你,相径而忘在城市的街尾。爱情亦是如此,偶遇,相识,,碰撞,或许也是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