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2400000017

第17章 阅读教学(9)

第五节 经验与困境

一 回归生活与重铸经典

自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倡导以儿童为本位,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与改造其生活以来,返回生活世界成为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重要取向和目标。这一理论的诱人之处在于:把教育与课程直接与学生的现在与未来生活联系起来,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对过去封闭的以经典文化学习为中心的理性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理论对许多国家的语文教育都产生了影响。日本、英国、法国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语文教育在近半个世纪的不同岁月都受到了生活教育的影响。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接受了杜威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哲学思想,首先在写作教学中倡导学生写实际生活、乡土生活题材的作文。到20世纪50年代,日本确立了国语科目应使学生过“从容而充实的学校生活的”改革路径,阅读教学生活化成为国语教育的重要取向。具体地说,即以“生活单元”编排课文,培养学生应对生活能力。它把教材看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媒介,而不是学习的内容;把编选的范文视为扩充儿童经验的材料;它批判过去传统国语教育只注意“讲得精深”,而“不求读得广泛”,主张给予比语言知识更重要的语言经验学习以更多的机会,等等。

“生活”概念在比较广泛的范围被理解了,从而对传统的注重经典的语文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英国一向以保守着称,但其语文教育仍然没有抵挡生活化的冲击。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无论是语文课程编制,还是课文的学习,都开始向生活靠拢,并与现实生活保持极为密切的联系。当时英国有一套比较流行的教科书——《英语探索》,全书在选文与问题的设计上即紧紧围绕社会生活问题展开,诸如:内阁的职能,民主、自由和社会,法律制度,老人与社会,世界人口与生活水平,学校与教育,课程与职业,广播与电视,青年与酗酒、吸毒,两性关系,核武器,细菌武器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危害,太空探险的前提和必要性,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计算机的应用和后果,城市运输和交通事故,城市化及其对乡村的威胁,噪音、污染和浪费,等等。这些论题的讨论,目的在于开阔学生思路、眼界,培养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去认识、思考现实社会,学习为未来而规划及设计生活。法国、德国也有与英国相似的经历。这种以生活为取向的语文教育给过去毫无生机的语文课堂带来了许多掌声和喝彩。

然而,它又不能不促使人们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教育与生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语文教育乃至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何在?实际上,“回旧生活”理论的发源地——美国最先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反省。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即意识到崇尚实际效用而忽视理论学习所带来的后果:为了附庸现实,过于多样化而忽视真正的学术基础,造成了所谓“约翰不会读书”的现象。当时社会强烈呼吁:学术性课程应该在课程中居于优先位置。就语文教育而论,语言和文学教育毋庸置疑地居于核心地位。以文学为例,文学史知识、文学史上代表作家的作品,以及通过文学的学习,“掌握共同的文化遗产,了解书面语言的力量和美感”被写进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当然,真正对此作深刻反省的是法国。法国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在80年代的思考非常有代表性。这个委员会认为,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所选择和传授的教学内容。首先以书面的东西为中心,“它拥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因为只有学校传授某些知识,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民主社会中的公民培训。有一些文化内容只有学校有责任传递,而这些文化内容不是人的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如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很少有古典文学的身影,但是这些东西是人们获得新的信息,并充分理解之的主要参照。”教学大纲委员会目的是要把学校文化与校外文化,尤其是电视文化区分开来。在他们看来,学校应该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面对社会对学校的“雾化”,学校的职能更应向所有人传递一种深思熟虑的共同文化,使人们可以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面对社会。

当然,权威性不等于专制性,课程不应该单纯地以学科逻辑为基础,而应该以意义作为学校文化合理性的依据,因为是合理的,所以是权威的,社会的竞争力亦由此而来。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法国、英国开始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生活化和经典教育的关系。他们承认教育有面向生活的一面,同时,他们更认为,作为学校文化的守护神——经典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现代和传统、生活和经典之间寻求均衡发展,以期重铸语文教育的精神。法国语文课程改革在表达、关于人的知识和关于世界的知识框架下重构语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法国文学史上18、19世纪以及更早时代的作家作品“而非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语言训练也以经典规范语言为主,对于作家作品的学习,尤其推崇表演及背诵等方式,使学生可以正确、贴切地表达思想。英国是英才教育的故乡。英国语文教育虽然受生活教育的影响,但一直以来保持英才教育的传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对以往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观,一种广泛、平衡、适切的和有差别性的课程观。实际上,在广泛的、平衡的和适切性的课程理念基础上,所谓希望“把英才培养的机制渗透到一切教育之中,结果总是不能解决好这一矛盾”。英国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指出,要培养具有浓厚兴趣和具有丰富知识,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读者,因而大纲提出要在中学不同阶段安排不同体裁的经典文学作品学习,比如诗歌、小说与故事、戏剧,以及其他英国文学史上着名作家的文学遗产。

如大纲规定中学三、四年级阅读的作品有:“(1)莎士比亚的两部戏剧;(2)主要剧作家的戏剧,如克里斯托费.马娄,J.B·普里斯特雷,肖伯纳,R·B·谢里顿(Sheridon);(3)1900年以前出版的两部由主要作家写的小说,从以下作者中选取:简.奥斯汀,夏洛特.勃朗蒂,艾米丽.勃朗蒂,约翰.班扬,威尔基.考林斯,费尔丁,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托马斯.哈代,亨利.詹姆斯,马丽.协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乔纳森.斯威福特,安东尼.脱洛勒普,H·G·威尔斯;(4)两部在1900年后出版的,由主要作家写的高质量并且是在评论界已享有盛名的作品,如:威廉姆.戈尔丁,格林翰姆.格林,詹姆斯.乔伊斯,D·H·劳伦斯;(5)1900年前出版的由四位主要诗人写的高质量作品;(6)1900年后出版的,在评论界享有盛誉的四位诗人的高质量作品。”大纲还强调应通过阅读兴趣及阅读快感的活动,鼓励学生欣赏这些作品的特质和质量,避免逐字逐句的啃读。

大纲为了使学生深入学习经典作品及优秀文学遗产,还就文体及指导学生技巧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指出接触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遗产的意义在于:反思作者的思想表达、人物动机、人物行为、情节发展和全文的效果,欣赏高质量文学作品的特点;欣赏语言与思想有影响力的作品(如《希腊神话故事》、《圣经》、《亚瑟王传奇》)的意义;思考作品用不同方式表达(如莎士比亚原始剧本与搬上电视或银幕后的剧本)产生的变化。

二 坚守传统与创新现代

从近代以来国际语文教育改革轨迹看,许多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语文教育传统,这个传统是在民族文化土壤及教育生态中不断变革下生成和发展的。那些源头和核心元素构成了语文教育传统的稳定力量。以俄罗斯语文教育为例,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是语言、文学分治,形成了注重文学教育的鲜明特色。然而近代前期,俄罗斯这片古老民族的土壤上,并没有分科设置语文课程的先例,十月革命胜利后,甚至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科,直到1925年以后,苏联认识到以“工作手册”、“活页课本”和“杂志课本”训练给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技巧掌握带来了危害,从20世纪30年代分设俄语和文学,开始奠定了现代语文教育的基础。俄罗斯语言教学大纲提出,应当保证学生能获得真正有系统和确切规范的知识,保证能使学生养成正确地阅读、书写、语言习惯,在学生课业的练习中——无论是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加上独立的书面作业、文法分析等等。

以文学课提前开设,进行比较系统的俄罗斯语言教育和俄罗斯文学教育逐渐形成了传统与特色,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以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先后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然而,长期坚守这一传统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更没有出现大的反复。当然,坚守不是保守,更不是固守,而是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对原有做法进行变革和创新。在语言方面进行合乎时代变革之训练自不必说,即以文学教育为例,近年来俄罗斯语文课程和教材方面就做了富有创造性地探索。比如,高中俄罗斯文学教材——《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对苏联时期着名作家高尔基的介绍共计4500字,包括高尔基的生平、早期的短篇小说,关于人心灵的不同意见,浪漫主义作品的源泉,浪漫主义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丹柯和腊拉对立的意义,精神世界和谐的方式,《海燕之歌》如何表达浪漫主义思想,等等。作为文学史知识,教科书在编写知识短文时,概括及评述高尔基的生平及其在文学领域的贡献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更为重要的是,对高尔基为首的苏联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所作的颇为深刻而独到的描述与评论,尤其是关于高尔基对人心灵的不同意见及精神世界和谐方式的诠释,既深刻准确而又富有文采,而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充满着浓重的教条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味道。

话说回来,实际上,语文课程改革中实质的问题并不是传统要不要继承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实现其现代转化问题。语文教育在承传传统精神的同时,要在内容、形式上都做出现代性诠释。对此,法国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另外一种范式。法国是一个以法国文学教育为传统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鉴于多年来教育之种种积弊,法国在美国、英国等国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对如何继承本国语文教育传统开始新的探索。这个国家以新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话语理论为基础,将国家语文课程分为阅读、书写口头表达三个领域,以语言实践活动贯穿语言、文学训练之始终,在语言实践中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既秉承了传统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又在新的改革形势下进行创新,从而把语文教育推进了一大步。比如,在内容上,法国语文教学大纲阐明了法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掌握构成现有法国文化的文学语言和图像语言,其中图像语言就充分考虑到现代语文生活和语文教育的实际状况与需要。

概括地说,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必须以新的理论去诠释、建构传统,使传统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法国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就在现代语言学理论基础上作了富有创新性的探索。“话语”是20世纪90年代法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所谓“话语”,并不是指日常法语在公共场合所作的‘正式讲话’,而是指作者或说话的人,以主体的身份、语气和姿态介入说话内容,以表达他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法国语文教学确立“话语”的概念,实际上是要在现代语言学理论视野内对话语实践活动原则及特质作出规定,如大纲对“话语”所作的“陈述”、“互动”和“用法”阐述就源于爱弥尔.本伍尼斯特的“陈述理论”: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对话体流派关于话语交互性特征的揭示,以及符号学有关社会文化编码理论等。

同类推荐
  •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本书从教学组织、掌握教材、驾驭课堂、语言表达、组织开展活动课、实际操作、教育科研、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社会交往等十个方面对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生动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融理论性、实践……
  •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本书中的故事内容虽然简短,却趣味横生;作为向自己的脑力挑战的媒介,毫不逊色于一般的侦探故事。本书包括了“古坟里的谋杀”、“印花上的毒药”、“风流作曲家之死”等等精彩的奇案。
  •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培养体魄健康、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的亿万青少年。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参照了大量的专业书籍、通俗读物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一书,希望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达尔文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达尔文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综合布线技术教程

    综合布线技术教程

    本书从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性和工程性相结合的特点出发,系统地介绍了综合布线技术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的概念与关系、常用传输介质及连接件、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管槽及设备安装技术、线缆安装技术、综合布线测试与验收、综合布线典型案例等。
热门推荐
  •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

    “闲着没事,出来打打劫”轩辕千叶说“师父,我可以吃你豆腐吗”轩辕千叶问道,“可以”轩辕千叶来自大山深处,师从魔尊,杀天神,破蛮荒,一路高歌。
  • 摸金传人3:活葬古墓

    摸金传人3:活葬古墓

    陶城朱家是沿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彻底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清祖穴,长白龙脉,神出鬼没的守护部族,冰封千里之地的世外桃源,清朝早已成为历史,他们还在守护什么?赶尸、方术、山魈、蛊毒,湘西密林阴兵过路,诡异莫名。天堑、绝壁、阴河、陷阱,古墓探险之路步步惊心。盗墓者、收藏家、雇佣兵、黑势力各藏机心,闯入生命禁地。巫王墓前,七宝现世,千古疑云是否能够揭晓?
  • 八卦时空门

    八卦时空门

    开启八卦时空门,成为穿越者的掌门人,宇宙争霸时空冒险由我作主。杨鼎穿越到宇宙另一端远古星系中的天庭星,正处于战争连绵的乱世。天庭星上存在着八个超级大国,分别拥有着八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分别是智化、械化、强化、生化、仙化、魔化、灵化、神化。天庭星是一个科学与玄学都高度发达的世界,人类通过各种手段激发自身潜能,从而以不同方式进化成为世界的强者。所在的宇宙被一个八卦时空门系统涵盖,掌握八卦时空门的智慧生物,可以随意地在宇宙中穿行,甚至能在时间长河中顺逆穿越。
  • 死神11

    死神11

    谈毒色变、寸草不生、死神降临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
  • 成德之道

    成德之道

    从“雷锋学习的好榜样”到“学习雷锋的好榜样”——刘成德是雷锋的战友,同为沈阳军区的先进人物,雷锋曾题字要向他学习。退伍后,他五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践行、弘扬雷锋精神,积小善成大善。刘成德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境界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向我们昭示:雷锋从不孤单,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作为学雷锋先进英模代表,刘成德于2013年3月1日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座谈会,受到了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表扬。刘成德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 爿天神华

    爿天神华

    生死道途彼岸花,阴阳忘川错轮回。乱古神脉,紫天叛众。神道之中,魔浩当途。三圣或隐于市,或隐于天······天命不待我,我自掌天华!
  • 杀手的华丽蜕变

    杀手的华丽蜕变

    她,是家里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一次旅行,将整个原本和谐欢乐的家庭拆散,是什么,打破了这一切的宁静?8岁的她被抛弃不杀,几年后的她,又是什么样子的?千金小姐又将怎么样夺回属于她,她父母的一切?
  • 腹黑志:守你三千前尘梦

    腹黑志:守你三千前尘梦

    “我们一起可好。”来人开口,却不像提议,而是肯定。这一生本就太寂寞,放任一次又如何?“月泠凤!除了你这只狐狸,别的都不许成精,不然我见一个杀一个!”她是这样说的。她一朝穿越时空,却慢慢发现自己不是自己,她是谁?到底是自身所愿,还是他人算计?“贱人你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是吧?”篱君真恨不得马上就弄死他。“非也非也,师叔也就是见不得师侄你好罢了。”月璃凤抚上脖子上的剑,笑的荡漾。“不可能!我明明做的毫无破绽!”她不相信,不论是外貌还是习惯她都做的十全十美毫无破绽,可为何他却一眼就看出来?“你的确装的很像,但是还有一件事你不知道……”某狐狸低头在她耳边薄唇轻吟“在下与篱少有染。”
  • 太古神谕

    太古神谕

    太古时代,神域本无生机,然天赐恩露,降下七大神族,从此生命时代的序幕就此展开。七大神族守护神域,掌控本源神晶,但魔域来者,攻袭神域,七大神族团结对抗,最终七大神族族长利用生命本源和本源神晶启动封神大阵,封闭两界通道……亿万年过后,大阵破损,本源神晶脱落被人族少年机缘下偶得,太古族长们把自己的本源天赋赐予本源神晶,从此少年崛起为了是守护神域,保卫身边的所有的人!风云因他起,壮志必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