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3200000005

第5章 亚洲传播研究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向(2)

非线性的亚洲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方式表明,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由于所有的途径都处于相互定义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因此可以说所有的途径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在非线性的亚洲循环思维中,为获得“不二现实”而寻求直觉性认识的一般方法是“中道”、“中庸”。佛教、儒教和道教都提到了这一点。“中道”不执着于存在或非存在、认识或非认识。这是一种“超越相反相对”的方法,避开了“此”与“彼”的二分(Chang,1963)。因此,“中道”代表了一种恰当性的精神、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构成了世界的基础,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普遍性的指引。它起始于“一个原则”(即统一、普遍),继而展开为万物(即多样、特性),最终回归,将无数之一切再次归于一个原则之下(Chan,1963)。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无念、无执、无碍”的境界,“让思想有如明镜,将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内外合于统一,或者说达到相互理解的状态”(Chuang and Chen,2003)。这一点在禅宗的箭道中有很好的体现,其意在达到“合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过程与目标于无间”的状态(Herrigel,1971)。

Xiao(2003)指出,从人类行为的角度来看,“中道”的表现归为四种形式:(1)非甲非乙;(2)甲而非甲;(3)甲随乙;(4)甲和乙。就Xiao(2003)看来,“非甲非乙”指向“中道”,将之作为避免两种极端的恰当方式(比如既无偏爱也无偏恶);“甲而非甲”代表一种极端特质受到另一极端的改进或缓和,从而保持一定的恰当性(比如强硬但不暴虐);“甲随乙”的意思是,一种特质必须得到另一种特质的补充才能达到恰当的状态(比如力量结合诚意);“甲和乙”代表交流中相对的双方必须融合成为完整的一体(比如《易经》中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四种形式从方法论的角度反映了“中道”动态、随境、多面的本性。

为了在相互联结的关系网络中达到“不二”或者说绝对现实的状态(即“道”),亚洲传播常常使用多种特别的方法,从而实现“中道”的恰当性。比如说Xiao(2002)指出,否定、逆论(paradox)和类比/隐喻是以修辞形式对“道”进行传播的三种互为补充的方法。

运用否定,意在以有限表达无限,将现实的意义内涵加以延伸。人们还可以通过使用逆论的方法来对否定进行加强。逆论中包含了对立的概念,运用逆论可以促进辩证的发展和意义的转换。类比/隐喻可以用来对现实进行正面的解释,也可以用来调解不同观点间的冲突。

在禅宗六祖惠能的《坛经》中,否定和逆论方法使用得很出色:“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汝一问一对,馀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英文翻译见Wong,1998)换言之,使用否定和逆论的方法,乃是通过一种常识的产生来避免走向两个极端;而这种常识既非线性也不合逻辑,它是以一种“平和而自然恰当”的表现方式来呈现的(Grigg,1999)。禅宗的大师们用“问答”的禅语机锋来使人领悟、进入无境。否定和矛盾在这种交流方式中表现得非常典型。

提及类比/隐喻,Suzuki(1960)指出,佛教哲学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象征,其中包括了我们定义“现实”的方式和内容。所以,我们不应该因象征而障目;相反,我们应该搞清象征真正代表的东西。佛教和道教也利用类比/隐喻来解释“道”或“现实”的意义(Chen and Holt,2002;Ma,1999)。比如说Chen 和Holt(2002)写道,老子将“道”喻为水,其目的是将“道”的意义从形而上学的层面转换到交流的社会层面与行为层面。通过水的比喻,“道”的概念解析为三层:子虚、永柔、处下/不争。

以上论及的范式的各个方面,组成了亚洲传播的本质,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相互性、开放思维、诚实和尊重等因素是亚洲道德传播的主要原则”(Chen and Starosta,2005),“为什么亚洲人的传播行为会受直觉、强调沉默、同情性情感控制和避免冒犯等特征的支配”(Chuang and Chen,2003)。不仅如此,亚洲传播研究范式的这些方面还反映出亚洲传播研究对本土概念的考察,包括amae(依赖)(Miike,2003b),报(回报、报答)(Chang and Holt,1994),enryo‐sasshi(克制推测)(Ishii,1984),因缘(注定的关系)(Chang and Holt,1991),关系(Hwang,1997-1998;Jacobs,1979),ka-p-wa(互惠的存在)(Mendoza and Perkinson,2003),客气(Feng,2004),kreng-j-ai(极度为别人着想)(Pornpitakpan,2000),面子(Hu,1994;Jia,2001),nunch-i(目测)(Robinson,2003),omoiyari(利他的敏感性)(Hara,2006),pahiwatig(策略模糊)(Mendoza,2004),pakiramdam(感知他人的能力)(Maggay,1993)和uye‐ri(补充性和责任性的互惠关系)(Yum,1987)等。这些本土概念为从亚洲中心视角出发进行文化与传播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元理论基础。

三、亚洲传播研究之“阴”、“阳”

根据中国人的世界概念,所有现象的存在都制约于两极相照,或为明暗,或为正反,或为阴阳。(Wilhelm,1979,p.135)中国哲学认为,万物都有其对立面。正是两种相对力量(即阴和阳)的交互作用维持着宇宙的动态变化,使得人类生生不息。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阴阳之间相互依赖、亚洲传播研究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向相互补充,相生相息,相互转化。将这种思想运用于亚洲传播研究,我们发现有四对相反的力量与上文所述的范式各方面相联,并值得讨论:整体与部分,和谐与冲突,互联与独立,理性与直觉。

如前所述,从本体论的角度说,亚洲人将宇宙视为一个巨大的整体,所有的部分都在宇宙的整体中以循环和转变的形式滚滚向前,无始无终。而西方的原子观认为宇宙是由无数单独的成分构成的。在研究亚洲传播时,学者们经常拿欧洲中心的原子观来做对比,突出亚洲的观点。不仅如此,通过强调整体的重要性、强调各个部分的相互依赖性,亚洲学者习惯性地批评或贬低西方原子观。在行为层面上,这种对比性的观点无可避免地带来了东方集体主义和西方个人主义的二分对立(Hofstede,2001)。很不幸的是,在对亚洲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时,大多数亚洲传播学者视这种二分为当然。面对不同的文化价值,人们接受了过于简单、过于概括的分类方式,没有对这些方式的合理性或恰当性进行批判性考察。这往往导致研究结果不可靠。

“和谐”是亚洲传播的价值信念,这在亚洲传播强调以环境为中心、情感受到约束的传播方式中得以体现,而这又使得人们在表达情感或是交流观点时使用间接的方式。因此,亚洲人倾向于避免冲突(Chen,2002)。

与此相对,西方人被视为惯以直接的传播方式公开传递信息,所以在解决问题时依赖于一种对抗性的方式(Ting‐Toomey,1988)。简单地将“和谐”与“对抗”放在一起看,难免有失偏颇,两种情况下都存在真正的交流。比如说,没有哪个人类社会完全没有冲突;无论在哪个社会中,解决冲突都既可以使用和谐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对抗的方式。因此,我们应将和谐与对抗视为一体的两端;亚洲文化倾向于和谐一端,而西方文化倾向于对抗一端。

同类推荐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本书以当代信息传播的发展为主线,在社会与媒介互动的背景下,探索网络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书中分析了网络传播与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挖掘其思想渊源方面的脉络,多角度地探讨了新技术和新经济对社会、文化及心理的重大影响,展示了网络文化面向未来的深远意义。本书适合传播专业师生、对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麻辣典故

    麻辣典故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 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

    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

    从2003年参与教育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以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全面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连续召开了三次全省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评选出274所“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得到了各地基层学校的积极响应,在创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示范学校中除了一些历史名校,还有许多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的新兴学校。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世界篇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世界篇

    本书对世界文化艺术做了介绍,分为文学名著篇、美术雕塑篇、音乐歌剧篇、历史遗迹篇、节日风俗篇、饮食文化篇、饮食文化篇。
  • 染血为王

    染血为王

    这是西方魔幻世界,魔法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状态,而魔法师这个词只是法系职业的统称。因为魔法的发达,这个世界弥生了许多法系的分支。而斗气,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出现,因为斗气给魔法师带来了太大的威胁,所以斗气在很早以前就被法师给联合毁灭了。导致了许多人都不知道斗气的存在。而吴磊,就是一个会着另类斗气的异能者。其主要特长就是将精神力凝聚成一双透明的手。另一个特长就是将精神力凝聚在武器上,形成特别的“斗气”。试想,当你偶尔仰望天空时,巨大的云团中突然多出了一个掌型窟窿,那是啥感觉。一个偶然的因素,让他从地球来到了异界。一个偶然的原因,让他有了称王的想法。本书揭示了一个凡人的称王之路。推荐朋友的书《异世界的传说》
  • 铲屎君的日常

    铲屎君的日常

    家有5岁汪星人,说说铲屎君与汪星人的日常
  • 王俊凯:兽性老公,别过来

    王俊凯:兽性老公,别过来

    “凯......唔......”“宝贝,乖”“老婆,我饿了”“饿了就去吃饭”“可我想吃你”“王俊凯,你混蛋”“我只对你一个人滚蛋”思晴汗颜,看着眼前这个天天调戏自己的男人,很难想象这是外界所说不近女色的人
  • 极品仙夫

    极品仙夫

    她,异世一缕孤魂穿到修仙世家,睁眼已不再是花痴废物。"月月,你可要对人家负责"某妖孽男委屈的拉着被子,无辜的看着那个不可置信的女人,苏月头痛的扶额心里却翻天覆地"现在怎么办呢?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某男开始了漫漫追妻路。
  • 这绝不仅仅是客套话

    这绝不仅仅是客套话

    职场,席间酒桌上都需要,会说场面话的人给人感觉懂礼数,通常是比较受欢迎的。学说客套话,从这本书开始。职场菜鸟,8090后,还有说话特别直的人,你得罪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必须改善你的语言措辞了!
  • 我和皮特有个约会

    我和皮特有个约会

    神秘世界探索系列之三——神秘世界之妖魔世界如果有一天你走在校园中,突然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你会怎么办呢?丁西西,一名普通学生,从她接了一通电话开始,她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丁西西被妖怪皮特带到了妖魔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就在她以为自己会回到现实世界中时却被送上了祭坛,即将被处以“万魔焚身”……究竟丁西西能不能逃脱?能不能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她与皮特之间又会发生什么。
  • 将军农妃要种田

    将军农妃要种田

    "娘家倒台,夫家也跟着倒霉,心狠手辣的婆婆竟要致孤儿寡母俩于死地。原主死里逃生,她一朝穿越,扛着一把锄头种地去!安稳日子没多久,战争居然爆发了!“你的国家欠了多少账,大不了我种地来还就是了。”因此,这是一个地主婆让自家将军一步一步“解战袍”的故事。"
  • 萌学园之幸冰夸克族

    萌学园之幸冰夸克族

    身为幸冰公主的乌克娜娜该何去何从?乌克娜娜手上的图腾到底是什么?
  • 乱世棍王

    乱世棍王

    江湖人江湖事江湖情江湖泪!热血江湖刀光剑影谁能主宰武林命运?男欢女爱情满人间快意恩仇谁能一笑泯之?适逢乱世英雄辈出奸人当道侠义肝肠正邪争锋谁定胜负?一个个活生生的鲜明人物,一件件匪夷所思的奇闻趣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情爱故事,且让本书一一为您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