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0700000035

第35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形成(2)

这期间,江浙企业向上海寻求空间扩张的目的,主要是利用上海的市场规模及信息优势来拓展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张企业规模;同时,利用上海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加速引进人才,克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科技瓶颈;以及利用上海对外开放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寻求对外合作的对象,引进技术、扩大出口也是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笔者曾经对浙江企业进行过问卷调查,并对有关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其结果可见表8‐1。该表表明,和浙江企业向上海进行跨区域发展行为有较高相关度的企业发展目标分别是:扩大销售,吸引人才,利用完备的基础设施,引进技术和扩大出口。从企业一体化过程来说,这一阶段,和企业跨区域发展行为紧密联系的是企业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是纵向一体化。江浙地区的民营企业通过向上海的空间扩张,向本企业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到研究开发部门,向下游延伸到市场、流通和销售部门。

这一阶段的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另一个主要角色是海外企业,或称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央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政策鼓励下,20世纪90年代后,众多海外企业进入了长三角地区。这些企业在通过上海这个长三角门户城市进入中国大陆地区以后,以自己特有的优化资源配置的空间感觉,迅速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展开了企业内的地域分工网络。除了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利用中央和上海市政府的渠道和政策支持,将自己的中国总部、研究开发机构和生产机构都置于上海,特别是浦东地区以外,大多数海外企业,主要是海外中小企业将本企业的生产部门安置在苏南地区。结果,浦东开发开放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上海的改革开放进程,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苏南地区发展模式的转型,从原来内向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迅速转向外向发展。在浦东开发开放后的几年中,江苏地区的外资引进水平年年上升,甚至超过了上海,形成了“浦东开花,苏南结果”的格局。在长三角内部,上海和苏南地区的一体化进展最快,外商投资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纽带作用是重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形成这一格局的重要原因,除了上海和江苏南部地区、特别是苏州地区,在资源禀赋、空间距离、发展水平方面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之外。在微观层面上,20世纪80年代江苏乡镇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苏南乡镇企业在上海设立的多种形式的综合性派出机构——上海办事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在这一阶段,上海国有企业向江浙地区的跨区域发展相对沉寂。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和体制。上海国有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联营企业”、“星期天工程师”的形式向江浙地区寻求跨区域发展和空间扩张。但是,这一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并没有延续下去,上海的国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技术转移后,由于体制和制度原因,并没有及时进行结构调整,或者进一步寻求企业的一体化发展,在内有体制、制度弊端,外有江浙非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下,这一时期以上海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上海本地企业基本放弃了对外的空间扩张,而转为进行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内部改革。

三、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三阶段的企业跨区域发展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我们把这一阶段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称为区域一体化的第三次浪潮。一般认为,进入21世纪,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进入了第三阶段,即一个相对成熟和快速发展的阶段。比较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得到了质的改善。主要表现在:

(1)长三角内部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意味着区域内要素和产品流动成本进一步降低。

(2)以共同打造“四个中心”为目标的长三角一体化共识的形成。上海在2000年开始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打造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四个中心”发展目标。2002年,有学者提出沪、苏、浙共同打造上海“四个中心”的观点(陈建军,2002年)①,被广泛认同。这标志着,在长三角的产(企业界)官(地方政府)学(理论界)之间,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共识已基本形成。

(3)企业改革,特别是产权制度的改革,使得有更多的企业可以摆脱地方政府的制度束缚,推动了企业的跨区域发展行为的普遍化。

(4)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自身定位变得清晰起来,地方政府部门对区域一体化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制度成本不断降低。

这一时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的加强,以及长三角作为国际产业集聚中心的特征日益明显。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国际制造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的倾向也变得突出起来。受益于长三角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以及多元化的要素和资源准备,还有迄今为止的区域一体化进展,使得长三角在中国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国际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中心。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三角每年吸引了50%以上的海外企业向中国的投资。作为产业集聚中心,长三角的国际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已经超过珠三角,而后者自20世纪80年代一直是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内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和海外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向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由此而来的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形成,或者说企业一体化的展开,成为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纽带。

这一阶段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特点是量的迅速扩大和质的提高。

首先是量的扩大。实行跨区域发展和推进企业一体化战略的企业明显增多。我们把实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称为“迁移企业”。据浙江省统计局在2004年初的抽样调查,截至2003年底,浙江迁移企业总数的90%是在2000年以后进行的,2000年之前迁移企业数占总迁移量的比重仅为14%;2001年以后,实行跨区域发展的企业数量呈迅速扩大之势,并保持逐年上升的势头,2001年迁移企业数占总迁移量的26%;2002年迁移企业数占到27%;2003年迁移企业数更多,占到总迁移量的33%。各年度所占比例及其推移如图8‐1所示。从该项调查中可以看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次浪潮的到来也推动了该地区企业跨区域发展的新一轮浪潮的到来,两者互为因果,推动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新的阶段。

其次是质的提高。发生在这一时期与企业跨区域发展紧密相关的企业内的地域分工,或者说是企业一体化已经不仅仅是比较单纯纵向一体化,而是包括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的全方位一体化。跨区域发展的部门,从第一阶段的营销部门为主,第二阶段的营销和研究开发部门为主,转变为全部门,包括生产部门和企业总部。与此同时,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区域指向也变得更为多元化,如果说在前两阶段,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区域指向主要是江浙地区向上海发展,那么到了这一阶段,江浙企业互相以对方为指向的跨区域发展,以及上海企业以江浙地区为指向的跨区域发展都在其积极推进之中。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互动机制的形成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企业内地域分工的互动机制的形成

进入21世纪后,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标志,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在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跨区域发展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的互动循环的机制。这种互动循环机制的形成是多年一体化进程的成果累积的必然。

(一)先行企业的跨区域发展行为改变了企业的竞争环境,促使更多的企业也采取同样的策略,跟进跨区域发展

自从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后,上海就成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主要通道,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上海并扩散到整个长三角地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一些外资企业利用长三角区域内各次区域之间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和资源禀赋差异,分别在长三角各次区域进行投资,积极推行企业一体化战略。如总部在德国的英飞凌集团在无锡和苏州设立了制造企业,而在上海设立了研究与开发中心。这种在长三角范围内的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展开,有效降低了企业运作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这也使得长三角区域内企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本地企业要想在同外资企业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实行一体化发展战略,进行企业跨地区发展,将本企业的不同生产部门和功能机构分布于不同区域,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实行企业内的地域分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为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外部条件,降低了企业跨区域发展的成本

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也发生了改变,这主要是指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各次区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状况的变化。随着一体化共识的形成和增强,江、浙、沪三地政府交往变得越来越紧密,并建立了经济合作的组织架构和合作机制,如长三角各城市市长联席会议、江、浙、沪三省市的常务副省长沟通渠道等。并把共同构建区域内的三小时交通圈、生态环境治理、旅游客运网络、信息资源工程、天然气管道网络等作为合作的重点。与此同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长三角内部各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要素结构的差异不断缩小,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地区、各城市都在积极争取吸引外来资本、人才进入本地区,希望自己成为产业集聚的中心,而不被边缘化。于是,城市之间竞相压低土地出让价格,给外来投资企业各种税收优惠,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务成本等等,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

这样,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其他先行跨区域发展的国内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展开,以及长三角地区内部各次区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形成,为企业跨地区发展、实现企业一体化战略以及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展开提供了机遇。而企业一体化战略的展开和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形成,又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于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一体化之间形成了互动的循环机制。

二、企业跨区域发展特征的动态变化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内地域分工之间的互动机制的形成,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而这些特征的动态变化又证明了互动机制的形成,从而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变得不可逆转。

(一)跨区域发展的企业层面的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成为跨区域发展的主力

所谓跨区域发展企业层面,是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的集合。笔者已经阐明,由于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以及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先期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的示范和促进,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跨区域发展,或者说是形成了区域一体化和企业一体化的互动机制。这使得加入到跨区域发展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跨区域发展企业层面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不仅大中型企业积极推行跨区域发展战略,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间,特别是在浙江省,这个主要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企业主体的地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积极进行跨区域发展。为了证明这一动态变化趋势,我们试对2000年和2004年这两个不同时点的浙江企业跨区域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其依据是两份调查研究报告。第一份是2000年前后由笔者进行的有关浙江企业产业转移“东扩西进”的调查报告,有效问卷105份,样本覆盖包括宁波、嘉兴、台州、杭州等浙江省大部分地区。第二份是浙江省工商局在2004年初进行的“关于全省民营企业外迁资金外流的专题调查报告”,其有效问卷1650份。引用这两份调查进行企业跨区域发展动态比较的理由是:首先,两份调查的对象相同,都是浙江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且对象企业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规模分类也基本一致,虽然两份调查的样本数量不同,但这只是样本分布密度的差别,不构成比较的障碍。其次,这两个调查发生在不同的时间点,从上一节的分析可知,第一份调查的时间应该是浙江企业以规模形态进行跨区域发展的初始阶段,而第二份调查的时间是这种跨区域发展正在走向常态的相对成熟的阶段。两个时间点上的调查和比较研究应该是能够反映浙江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动态变化,以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互动机制的形成。

同类推荐
  •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一直是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演化经济学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范式,提供了一个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动态制度演化框架和技术变迁范式。
  •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

    民间金融不仅普遍存在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存在于欧美的高度市场化国家,并往往可以和正规金融机构共同存在于金融市场中。在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金融系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对经济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更具有正面的作用。我国曾经只看到其负面影响,采取管制、打击,甚至取缔的政策。但在民间,它却保持借贷高利率和高发生率的市场态势,这是一个市场配置之谜。因此,对农村民间金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决定机制,资金配置效率以及如何解决其监管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本书以作者提出的三大分配形式理论和七种社会主义模式为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城乡关系演变进行了述评。以宁夏为例,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和二元结构变迁、农村分配制度、城市发展规划及其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系列性研究。本书几乎涉及了宁夏近年来的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跨越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和中阿经贸合作、沿黄经济区、宁南山区区域中心城市与大县城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移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容性增长等所有战略问题,是对宁夏发展问题研究最全面和最深刻的一部专著,对研究中国城乡关系和深化宁夏区情认识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 电话营销真功夫

    电话营销真功夫

    本书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剖析了电话营销的实质。前半部分探讨了电话营销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各种沟通技巧;后半部分主要针对电话营销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教读者灵活处理。
  • 陶冬看中国:崛起与挑战

    陶冬看中国:崛起与挑战

    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崛起又面临哪些挑战?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本书作者陶冬会带您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房地产的前景,而且您还将看到作者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
热门推荐
  • 妖异世界:浅希之刻

    妖异世界:浅希之刻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十年苍生劫!在这个强者横行,天才分分崛起的大陆——吾愿,凭手中之剑,败尽天下。将剑之一道,证遍诸天万界。——或许……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小说QQ书友群:461759779
  • 神转阴阳师

    神转阴阳师

    如果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还会选择成为阴阳师吗?这不只是对主角的提问。从开始到结束,懦弱何时成了一种病,善意又怎样成为了一种罪,阴阳师,背负的又是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阴阳师的大门,跟凌天一起,探寻这精彩又让人深思的阴阳师的世界吧!
  • 寒雨诡异录

    寒雨诡异录

    平凡少年萧寒雨无意卷入了一场场诡异的死亡,从而发现了一个号称六道组织的惊世阴谋。神秘诡异的敌人,是呼风唤雨的神仙妖魔?是无所不能的高等级生命?是神秘强大的异能者?2012的末日正缓缓来临,寒雨该如何选择?请跟寒雨走进这个神秘诡异的世界。
  • 你好,猫咪大人

    你好,猫咪大人

    “咦,你好脏”“........”“呀,你好丑”“.....”“你是狗吗?”“喵...呜...”“哇哦,好可爱啊...可惜我喜欢狗哎”“.......”“你脖子上的是金的吗?”“......”“那你就和我回家吧..”“作为一只在猫狐一族神一般存在的我,真的很不乐意跟她回家!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她太胖了!哦,还有点蠢”
  • 校园超级学霸

    校园超级学霸

    这是一个非常悲催的孩子,他是一个初中生,一个被人们遗忘少年,就在今天他被被一个小小的mp3砸中了,就莫名其妙的得到了无敌系统,从此他,不在是被人遗忘的少年,而是一个闻名丧胆的………
  • 此心安

    此心安

    一朝穿越,再世为医。腿疾冷王?腹黑大哥?情愫渐生,风云渐起。江山?美人?相遇,是缘,是孽?两人何去何从?无妨。此心安处是吾乡。
  • 快穿系统之女配游记

    快穿系统之女配游记

    她被疯狂的同事杀了,再睁眼,传说中的系统君居然出现。面对自己的死亡,她只能按照系统君所说的,完成任务
  • 灵界传闻

    灵界传闻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只是小说里的地方,却莫名奇妙的真的存在,但这个世界只有强者能生存。
  • 泛世界暴戾篇

    泛世界暴戾篇

    外面的世界,灰旗招展、锣鼓喧天。而我却在做着一个颠簸的梦。我梦到了,那个无法抵达的世界。
  • 杂病广要

    杂病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