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1900000013

第13章 英国的道德与宗教教育(4)

例如在英国的切斯特坦中学,个人与社会教育从7年级一直开到11年级。个人与社会教育课涉及个人素质与态度、认识与理解、能力与技能,既关系到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关系到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既能体谅他人又具有事业心,而且能了解和积极参与家庭、社会、经济及国家事务活动。该课程在使整个教学大纲具有相关性、广泛性和平衡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生从7年级起,一进入切斯特坦中学,就开始培养其个人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和技能。

其中包括:(1)倾听他人的意见观点,并能清楚、恰当地谈出自己的看法;(2)正确评价自己的机遇;(3)善于安排个人日常生活,如花钱、健身、支配自己的时间等;(4)有效地展示自己及其潜在能力;(5)明智地利用救助手段和信息来源;(6)合理地选择有效的证据;(7)能及时作出行之有效的决定,并能完成相应的计划;(8)能信心十足地和适当地对付陌生人和陌生情况;(9)注意从个人错误和社会现象中吸取教训;(10)对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并为之辩解,并且在必要时付诸实践;(11)倡导并履行自己作为个人,家庭成员,学校学生或所住社区一个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2)能反思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上的信任、评价和判断。

另外,在英国的学校中,大多开设了健康教育的课程。英国的健康教育有九个组成部分:物质的使用和误用、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安全、健康锻炼、食物和营养、个人卫生、健康教育的环境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在每个主要阶段学生将在各个领域(个人、团体和社会)发展理解力和技能的经验。

在2000国家课程中,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被列为基础课程学科之一。

其教学要求是:

5~7岁:学习怎样制订简单的目标,作出简单的选择来改善健康。注意安全。倾听他人讲话,与他人玩耍和合作工作,尊重人们之间的异同,认识到恃强凌弱是错误的。

7~11岁:学会认识成就与错误,制订个人目标,意识到不同类型的关系,包括婚姻。了解锻炼和健康饮食的益处以及哪些物品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和危险的。开发一些基本技能来对抗压力。知道基本紧急援救步骤,了解种族主义和恃强凌弱的后果,接近青春期带来的变化。

11~14岁:学习怎样计划对14岁时的学习作实际的选择,能管理个人钱财。了解与误食处方药相关的物品及其危害、基本事实和法规以及避孕、艾滋病病毒、性传染和高风险的行为。实践对抗威胁自身安全和人类的压力的方法。知道基本紧急援救步骤及到哪里去寻求帮助。理解偏见、歧视和陈规的影响,以及怎样自信地挑战它们,学会一些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技能。了解在家族关系中,婚姻的作用与重要性。明晰父母的责任与作用。

14~16岁:学习在许多场合负责地介绍自己。了解与误食酒精和药物相关的健康危害、早期性行为和怀孕。理解婚姻的本质和重要性是为了家庭生活和培养孩子。理解父母及对家庭生活的价值以及和平处理争议的方法。挑战犯罪行为,并积极提供帮助和接受帮助。

3.公民教育

在新颁布的2000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已正式作为英国中小学基础学科之一。在课程2000的实施草案中指出,公民教育课程将“发展学生的德性和自主性,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公平社会中的有责任心和关爱心的公民”。该课程要求5~16岁的学生发展以下技能:调查和批判性思维;讨论与辩论:商谈与调解: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并规定自2002年9月起,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将成为11~16岁学生第3阶段和第4阶段的国家教学大纲基础课程。从此,公民教育将作为一门特定的课在英国的中小学实施。在此期间,公民教育已在英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中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讨论,随着公民教育在学校的正式实施,讨论还将继续下去。

公民教育自20世纪就已经在一些欧洲国家的部分学校课程中出现,但是,在英国将其作为一个特定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却是近年来才有,这是有一系列原因的。有人说,英国文化的内涵是以个人的权力为底蕴的,个人主义是英国乃至西方道德及法律中的最终的基础。然而,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以至极端化必然会导致利己主义的出现。近些年来,英国社会出现的道德的缺失,对国家领导人和其他权威人物尊重的下降:媒体报道的大量吸毒、犯罪和暴力现象;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日益膨胀;不宽容、种族主义和种族冲突的加剧使得城市陷入危机;传统家庭形式的打破以及技术和就业形式的变更让人们的生活方式缺乏稳定;儿童的恶习在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校的出勤率低,不愿努力去完成学业,学生自己和他们的家庭都不重视教育;参与宗教群体或政治团体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越来越少,不满、排外、冷漠的情绪日益上升;地方、国家、欧洲选举中的参与率较低;英国这个多元社会所包含的一系列广泛的文化背景、家庭形式和宗教信仰使得社会理解难以达成共识。因此,资格与课程委员会主要执行官员尼古拉斯·塔特说:“我们已经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我们要重新认识社会和公民责任的重要性。”

当时还有两件事情也为呼吁重新强调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起到一定作用。第一件是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为阻止民族道德和精神衰退的斗争”的演说,他说:“如果我们的学校只是培养人们担任经济竞争者的智力与技能,但他们却不懂得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或不知道一个好公民和有道德的人意味着什么,那么,这种教育是一种失败。”

第二件是伦敦校长菲利普·劳伦斯在校门口被谋杀,当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在其遗孀“对国家的声明”中,她建议“新的初级学校课程应包括公民教育”。她说:“我希望看到一场全国范围运动的出现,致力于治疗我们破裂的社会,消除暴力,确保下一代能成为好公民……我希望看到良好的公民课程能开始出现在早期孩子们的学业当中……”此外,一些政治家、牧师及其他着名人士也纷纷就公民道德问题发表言论,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以公民教育在英国逐渐被重视。

80年代末期,随着对“传统价值观”问归的呼唤,保守党内的几位大臣都对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表示支持。例如,内务大臣道格拉斯赫德(Douglas Hurd)曾呼吁“如何成为好公民的课程应当成为GCSE考试学科”。国家教育大臣安基拉·鲁姆博德(Angela Rumbold)也曾要求国家课程学科工作小组应当注意到交叉学科课程主题应“确保公民和他人意识成为为孩子们提供的课程的一个部分”。在1988年的保守党会议上,赫德还建议“90年代的挑战是重新恢复我们公民的强大传统”;肯尼斯贝克(Kenneth Baker),国家教育大臣,则认为“学校的道德规则应重新回到传统价值观的位置”。

1990年,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表明公民教育开始正式列入国家课程计划之中。英国前国家课程委员会颁布的课程指导之三(Curriculum Guidance3)规定,公民教育作为五个交叉课程主题之一被正式纳入国家课程,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并理解公民的基本知识。公民教育包含的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多元社会;公民自身;家庭;民主、公民和法律;工作、就业和休闲;公共服务。其中还规定公民教育中的活动应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鼓励并建议他们发展对世界事务的关心及参与其中的欲望等。

第二份重要文件是国会下议院的题为《鼓励公民教育》(Encouraging Citizenship,1990)的报告,该报告强调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并确定公民学习应涉及:“理解规则,获得知识,发展和训练技能,通过学校作为一个团体以及在广阔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经验学习民主行为。”这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确立了公民教育在英国学校教育中的法定地位。

1997年,新工党政府在其首份教育白皮书《追求更优质的学校》(Excellencein School)中作出加强学校中的公民教学和政治教育的决定。同年11月,国家教育与就业部部长戴维·布鲁克特(David Blunket),宣布成立以伯纳德·科瑞克(Bernard Crick)为首的公民教育与学校民主教育咨询委员会,目的是为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提供有效的建议。委员会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和讨论,于1998年提出了他们的最终报告,简称《科瑞克报告》(The Crick Report),它对随后出台的国家公民教育政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科瑞克报告》就公民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内容、方法、重点等作了阐述。

2000年9月,新的中小学国家课程在英国确立,公民课作为基础学科之一被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之中。政府还希望能将公民教育引入初等教育阶段,让每一个孩子从5岁起就接受公民教育,从而为其成人生活做好准备。

新国家课程规定,公民科教给学生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知识、技能、理解,让他们在社会上——本地、本国、国际,担当起有效的角色;帮助他们成为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有知识、有思想、有责任的公民;促进其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使之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更加自信和富有责任感;激励学生在学校、邻里、社区和更广泛的世界起有益的作用;了解经济和民主体制及价值,尊重不同的民族、宗教。培养思考问题和参与讨论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的学生要学习、思考、讨论典型的政治、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问题、难题、事件;学会区分影响其生活和社区的法律、政治、宗教、社会和经济体制及系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邻里生活,努力对公共生活具有影响;在社区活动中承担义务;从学校、地方、本国和全球的角度理解公平、社会正义、尊重民主和多样性。

第四阶段的学生将继续学习、思考和讨论具有典型性的政治、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问题、难题、事件;研究影响其生活和社区的法律、政治、宗教、社会和经济体制及系统,密切关注其运行情况和影响;继续积极参与学校生活、邻里生活和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对公共生活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培养一系列的技能以助于达成上述目标;更多地重视批判意识和评价能力;通过从学校、地方、本国和全球角度对诸如公平、社会正义、尊重民主和多样性的更多的了解,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理解力。

其教学要求具体如下:

5~7岁:学生学习参加班级讨论,制定和遵守法规,意识到他们属于不同的人群和社区,了解怎样保护环境。

7~11岁:学习社会热点问题和事件,了解法律是怎样制定和执行的以及反社会行为的后果,包括恃强凌弱行为。

11~14岁:了解法定权利、人权和责任,议会政论、选举和投票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和中央政府,联合王国的地区,宗教和种族特性的多样性,以及相互尊重和理解的需要,作为全球社会的世界,包括联邦以及联合国的作用。

14~16岁:了解与公民有关的法定权利和人权,联合王国不同民族、地区、宗教和种族特性的起源与影响,以及相互尊重和理解的需要,议会、政府和法院的工作,个人和民间团体影响变化的机会,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及媒体的作用,顾客、雇主和雇员的权利和义务,联合王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关系。

2007年1月25日,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发表了题为《课程检视:多样性与公民权利和义务》(Curriculum Review:Diversity and Citizenship)的白皮书。白皮书就英国中小学实施公民教育提出改革建议,要求在公民教育课程中增加尊重多样性的教育内容,使具有不同背景的人能和睦相处,促进社会和谐。从白皮书的内容来看,这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在教育的形式方面,重新强调公民教育的渗透式教学;其次,在教育内容方面,把尊重多样性的教育作为重点;第三,在教育评价方面,把公民教育纳入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的考试内容中。公民教育在英国的发展前景究竟会如何,我们且拭目以待。

4.其他学科

英国的德育既体现在一些与此有直接关系的学科如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宗教教育以及公民教育当中,在其他一些课程中也同样渗透着德育的内容。

例如英国的儿童在英文学中花费许多时间学习国家遗产和文化价值。

英语课上,小说和戏剧能使学生讨论关于偏见、贫穷、战争、动物权利以及死刑等问题。历史课则旨在激进学生渴望了解英国和更广大的世界的好奇心。学生将思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过去社会的风貌,这些社会如何组织其政治,影响人们行为的是什么样的信仰和文化……学生将明白人类经验的多样性,并对自身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社会成员有更多的了解。他们的所学将影响其在个人选择、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决策。

同类推荐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本书是目前对印度瑜伽哲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最系统和清晰的论述。该书受到西方瑜伽界的高度肯定和欢迎。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两次。本书内容包括:瑜伽和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理论、瑜伽冥想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瑜伽锻炼中各种问题之处理、瑜伽锻炼中的各种效果之论述等。
  •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由唐太宗时期的司天监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推算大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盛衰,《推背图》因其预言的准确性,在古代历史上,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禁书,同时却被平民百姓奉为经典,以各种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承载着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预知一切的希望。《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以明末清初大才子金圣叹评注本为底本,对《推背图》的六十象一一进行解读,揭开了《推背图》背后的玄机。令人不可思议地预测出了从武则天称帝到清朝灭亡一千多年的历史大事,并预言了核战争爆发、外星人入侵等未来事件。其的预言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顺序,而历史更是不可思议地按照《推背图》一一演进。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易经》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处世之本,以趋吉避凶。所以,《易经》的哲理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义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 和气生财

    和气生财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语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语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第十混沌子

    第十混沌子

    群雄并起,尔虞我诈,一路血腥,身负心煞,万难缠身,我心永恒。混沌生子,得天独厚;自晓阴阳,独悟一元。淡漠、冷血、无畏、腹黑。
  • 琴音之初

    琴音之初

    每个人都曾为一个声音而悸动;每个人都有一段不被提起却依然难以遗忘的往事。请闭眼,安静聆听。
  • 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胆小鬼也疯狂

    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胆小鬼也疯狂

    《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系列,是一套校园幽默小说,包括《疯狂鬼变淑女》、《胆小鬼也疯狂》、《滑头鬼栽了》、《聪明鬼就是牛》四本书。作家在这四部作品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成功地刻画出周大齐、侯洋、李晓果、巴奇这四个小主人公的形象: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有爱心,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助人为乐做好事,却常常把事办砸;他们好心却办了错事,闹出一个个笑话……孩子们读着这样的小说,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常常能够从文字中读出自己或同伴成长的影子,产生共鸣。
  • LOL之王者征途

    LOL之王者征途

    大二的学生封阳,冷静,沉着,骨子里也透着一份不羁与桀骜。开启一场征战王者的旅途,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热爱竞技,热爱英雄联盟!
  • 我只是心疼不能陪你一起到老

    我只是心疼不能陪你一起到老

    遇见夏丹的时候,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所有的故事,就从那刻开始。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你曾说。青春的成长总伴随着刺痛,就连我也期待青春最后故事的结局。
  • 九境界之凡间危机

    九境界之凡间危机

    16年前的一场巨大爆炸致使地球版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大陆都被巨大的冲击毁得支离破碎瓜分成无数个小岛。无数的高度文明毁于一旦,社会与制度甚至都重新退回到冷兵器时代,人类的数量也因这场灾难而锐减了不知多少。洪涝、饥荒甚至瘟疫肆意蔓延可他们却无能为力。为了生存下去,幸存下来的人类不得不团结起来,在抵挡自然灾害的同时他们还要抵御自己最强大的天敌—那些从地球“里面”跑出来的家伙,面目狰狞的野兽、身形高大的怪物等其他未知生物。虽然它们长相不一但人类对这群狡诈、阴险的家伙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恶魔!如果杀戮不是为了心中的正义及信仰,那么这种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无比愚蠢!——救世者纳莫斯洛·李
  • 我爱的男孩,祝你一生安好

    我爱的男孩,祝你一生安好

    很多年后,我回想起,曾经,我爱过一个男孩,那时,恰好他也喜欢我。现在,他从男孩变成男人,退去了年少时的青涩,淡忘了之前的所有,也忘了我们的那场“恋爱”,他有了自己的事业,圆了最初的梦想。现在的我,有了小事业,却一直没忘记那场恋爱。长大之后的我,不求今生今世,和他在一起,只求,我爱的男孩一生安好,哪怕最后站在他身边的那个人不是我,我也不后悔。。
  • 网游之神迹

    网游之神迹

    主角与兄弟朋友爱人在游戏中奋斗的故事.PS谢谢某蓝MM做的封面.
  • 玉箓资度设醮仪

    玉箓资度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追溯光年

    穿越之追溯光年

    莫名其妙的穿越,一穿来就死了?祈言,你的眼睛看见的就一定是真的吗,来自上古神器【千萦】的纠缠,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揭开封印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