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1900000063

第63章 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双重变奏(1)

道德教育的当代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抛弃与改变。当人们在“欢呼”中西差异的日渐弥合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之时,或许恰恰遗忘了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即时代的发展似乎并不一定会确定地带来差异的消解。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差异反而会因时代的发展而更加明晰。时代赋予传统的、与过去时代不同的“新意与内容”,往往只是在表面上遮蔽了人们的视线。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最终还是会发现其本质的传统特质与社会根源。居于生活中心的道德教育,更是深受社会历史、心理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影响。“社会是一种历史塑造物,它是自身发展形成的;可以将它看成是凌驾于个人主体之上的主体,在其存在期间有过许多非常确定的经验。在这些价值经验中,不仅有典型的、规范的东西,而且还有少许主观个性,还有全然独特的总体命运的部分。

价值总是出现于一种整体生活的关系之中。”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和检讨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一点也更好地解释了中西方德育之间的本质差异。解决当代中国德育的困惑、问题与迷局,或许首先就应当从中西方德育之间的差异与根源溯起。

前面各章的内容已经基本为我们展现了中外德育的基本发展历程,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或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或是从变化了的社会与大的时代背景来观察,我们都可以看得出,中外道德教育之间的差异,仍然无法脱离如下这些方面的基本问题或关系:道德传统与伦理现实、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道德知识与公民生活、法律规约与道德教化等。这些问题既是中国或西方道德教育要面对的现实差异或始终需要面对的选择,也是双方所要迫切解决的困境。同时,只有当各自的道德教育界对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或困境选择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定位之后,或许才会对未来要走向何种道德教育、道德生活有一种比较明确的目的感。

一、道德传统与伦理现实

如前所述,血缘(亲)关系是中国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与人的关系在家、国或天下等层面上都更为重视整体的兄弟姐妹关系。中国社会重视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血缘情感(兄弟姐妹之爱、亲子之爱等);社会矛盾或人际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在中国,用基于情感的道德来调节社会矛盾,是道德调节,场所主要是在家庭中,而国与天下也被认为是家的放大。中国重视道德教育、德教,因而中国强调道德治国,如德治、仁政、礼治以及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统与文化。在西方,社会的或公民的伦理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现实的伦理关系表现为公民个体之间独立、平等的关系。西方重视建立在公民伦理关系基础上的公民理性,如公正原则、合法契约等;西方用基于理性的公民伦理准则或法律来调节矛盾,是规则或法律调节,场所主要是在法庭中。西方重视公民伦理主义的规则或法制教育、法教,因而西方的传统是法制治国(法治)。

中西方都比较重视学校道德教育,但重视的方式与程度却各有千秋。

从总体上看,中西方在设计道德教育课程与教材时,对待体现传统道德价值观与道德原则的内容时,其取向就表现出了差异性。如西方在历史上比较注重将道德传统诉诸宗教,但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宗教的世俗化进程之后,西方的道德教育课程逐渐由传统的宗教道德或文化转向了伦理关系的现实——公共生活领域;而东方如新加坡等则日趋回归到了东方古典道德传统,例如《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等。这一点更表现在其道德教育教材的设计与编制中。这一现象说明了道德教育是个人生活与教育的基础,而现实中的各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则深受历史传统与现实伦理取向的不同影响。

因此,由于时代的发展影响,古今中外的道德教育因此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与特征。这说明道德教育一直是处于道德传统与现实伦理之间的一个矛盾或困境选择之中,中西方都需要处理及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西方道德教育历史中,由于上帝一直是人们在现实中维护正确与错误(或善和恶)之间标准与关系的权威。同时也是护卫道德准则的权威,因此宗教道德传统的教化一直是那个时代的道德教育的主要或唯一依据。但是近代社会以后,社会世俗特征的逐渐加强却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开始了对“传统”的正确与错误区分标准及道德准则的不断增强的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如下的问题就成了西方社会“世俗化”(secularization)进程中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差异就仅仅意味着社会习俗、实用主义或个人选择的事情吗?而情况如果的确是这样,那么又是来自哪个呢?社会习俗?实用的考虑?或个人关于生活方式的选择?看起来一旦上帝从我们的印象中被清除,一切都好像变得什么都是或什么都也不是了。”这就是西方道德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为直接的道德传统与伦理现实之间的关系。

道德传统或历史的变迁,显然会很大地影响道德教育本身的发展。每一个时代都在通过道德教育记录或总结着自己时代的主要的伦理价值观念,并通过学校教育得以传递或传播。宗教时代之后的工业化时期来临之后,工业或工作的伦理现实价值显然是被特别强调,而且是在任何场合中。

在学校中,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是一切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的核心。尽管在当时的西方,道德教育大部分依然是由宗教掌控的,但他们的“道德教育”能无视这样的价值影响吗?更何况许多学校(比如星期日学校等)在当时也是由教会办起来的。他们的道德教育又该如何反映一方面既是高雅的新兴资产阶级继承道德正统的绅士教化,一方面又是针对穷人的现实功利的伦理价值教化这一矛盾或困境呢?

如前所述,强调道德传统的激情、伟大和神圣的社会、道德和道德教育,容易而且曾经导致狂热与迷信;重视伦理现实的理性、平凡、世俗的社会、道德和道德教育,可能伴随着平庸,庸俗与冷漠。前者可能难以切实实施,后者相对容易切实实施;前者难以普遍实施(只能部分实施),后者容易普遍实施。在战争时期、特殊状态中,前者有利于社会或组织的稳定、民族团结和整体生存;在和平时期、一般状态中,后者有利于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个人的发展和创造。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在法兰西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下,一种复兴的道德传统的价值影响即民族主义的价值开始进入学校教育中。这一影响也非常重要,人们开始意识到政治权利中的自由概念,并要求增加工业社会中的民主权利。19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的普鲁士等欧陆帝国的教育则是一个极端的例证,以致后来发展为帝国主义、军国主义(militarism)的教育。再到后来,东方的日本也成了这种类似的极端的个案:“1867年以后,忠诚、团结、崇高的爱国主义、服从权威和为公共利益而自我牺牲等品质,被作为国家号令以‘武士道’(Bushido)的名义,在学校日常教学中系统地进行着传授。”在这一时期的教育中,难道说当时的道德教育没有“选择”参与其中吗?

对道德传统与伦理现实取向的选择,决定着道德教育模式或课堂中更为当下的选择问题。首先教育总是一系列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进行着的文化选择的过程,课程或文本总是充当着这一选择过程中的“排头兵”角色,直接反映了特定时期和社会中对知识、价值等的分类与分层状况。道德传统是如何教化着受教育者?伦理现实是如何教育着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学校中的生活机遇、际遇或遭遇,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或她的对来自道德教育中的原则、价值观的看法。例如,教育中成败的社会特征和不同阶段的参与情况和成就方面成败的分布,就影响着学校预设的价值判断。而且,这种直接的、当下的影响在随着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在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中,表现也有所不同。

中国与西方的这种与血缘之间的脐带关联的疏密程度,对现实的伦理关系与道德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西方社会中的宗教的世俗化导致的结果,就是逐渐放弃古典的道德传统中以宗教教化为主的教育或教学。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非传统的现实生活的价值体系对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的挑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在没有习俗和固有准则的指导下,自己作出生活的价值选择。塔尔波特(Marianne Talbot)和塔特(Nick Tate)认为,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西方现代生活方式使得传统和习俗之间的联系变得松散,而且逐渐“消弭”了社区的理念,人们普遍感到缺乏对于该过什么样生活的必要指导。在传统道德的社会中(如中国或东方),家庭处于长期的稳定状态,拥有可以共同工作或生活终生的朋友,更可以得到生活上很多值得信赖的指导。有些时候是不希望得到的或经常是暗示性的,无论同意与否,相互之间的关切也是时常存在的,而且相互都对对方的行为感兴趣,这些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现在的西方,许多人的生活更多的是自给自足的,甚至家庭的地理上的分散也阻碍了日常的生活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不断减少,朋友或同事成了特定生活阶段的一个功能,过怎样的生活或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越来越成为个人的选择,个体凭借自己的意愿选择与影响自己周围的人们讨论这些问题。

及至当代,现代交通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另一方面“新”的全球(或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如世界是一个“地球村”的理念。人们对各种差异逐渐可以方便地了解、进而理解并予以“容忍”,人们被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习俗和传统所吸引。不仅因为它们固有地吸引了人们,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不同于父母、朋友或同事所带来的基于血亲的生活模式或方式的理解。同时,人们也感受到了必须自己面对伦理现实,以及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压力,因而,传统道德与习俗的指导显然难以取得全面的效果与结果。面对复杂伦理现实与困境的选择诉求大于对道德传统的遵循:“这些选择甚至变得非常有趣:选择使得我们(或多或少现实地)努力去尝试各种方式,就当它们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或生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社会变化既可以说是好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坏的结果。好的结果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多的自我抉择的自由和自主,突破了传统道德意识中始终将他人作为值得尊敬的“完满形象”的道德界限;坏的结果则意味着对简单化的道德相对主义形式的鼓励,从而破坏了所有的道德界限,导致对自我抉择与自由的盲从。很显然,社会的变革发展必然影响到学校的传统或现实的发展目标。哈格里维斯(A.Hargreaves)这样评述现代化或现代社会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与价值取向的根本性影响(当然他是基于西方的背景之下的):犹太-基督传统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基础的衰落,及由此带来的宗教、文化和种族多元的更广泛的背景影响,导致了关于教育的道德目的的许多尖锐的问题。现代社会之后的时代里,教育的最大危机将是普通学校的衰败:学校将依附于社会并将明确地灌输社会和道德价值。

虽然不能就此下断论称学校处于“衰败”中,但仅就哈格里维斯所说的问题却是“现实的”,即学校必须和自己所处的社区或社会建立更加紧密的伦理联系,而这一联系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强调学校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区和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并为此作出贡献,这一贡献就是“明确地灌输社会的伦理关系准则与道德价值”。这显然与学校自己本身的智力上的目标之间存在“张力”,也就必然为学校道德教学带来新的价值谱系的选择问题,或至少应该向学生做必要的解释或指导性教学工作。

同类推荐
  • 老子的提醒

    老子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道德经的原文,给出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老子对人的生存本原、根据、价值、意义、修养、方式等提出的见解。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左右成败的十种关键思维

    左右成败的十种关键思维

    你是一个不甘平庸,渴望成功的人吗?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你是否有失去方向的感觉?你是否正在为面对的困难而犹豫不决?你是否渴望有一种力量能支撑你走到成功的尽头,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成功没有定式,优秀可以复制。从思维入手,你可以找到改变自己人生和命运的终极力量!本书将为您揭开通往成功之路的十大必备思维:正面思维、行动思维、速度思维、结果思维、财富思维、多赢思维、换位思维、创新思维、成人思维和升级思维。这里没有空泛枯燥的大道理,却有浅显易懂而又意义深刻的故事。在这里你将有一种与良师益友进行心与心交流的感觉,下面就进入你的思维之旅吧!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热门推荐
  •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在魔法师的手中,一张牌可以变成无数张,他可以凭空造就很多奇迹。可是无论他的表演多么神奇,大家都知道这是假象。但你知道吗?现实中的“魔法大师”巴菲特却将手中的100美元在43年后神奇地变为620亿美元,他创造了奇迹,巴菲特和那些魔法师之间唯一的区别是时间的长度。
  • 只剩下最后的一抹夕阳

    只剩下最后的一抹夕阳

    我撑着油纸伞站在雨中,等你的到来。那年夏天,你我都要毕业了,我两耳不闻窗外事,转校的两年从来就没有注意到你,后来你追我,我还记得那天是我们体考,她们都为我指你是谁,可是我总是敷衍过去,也是体考的这天晚上我答应你,短短的三个月结束了我们之间的爱情,后来我因病而逝,你匆匆的赶来,只为见我最后一面,等你赶来的时候,我以送去火葬场,于是你又赶往火葬场,等你到的时候,我只有骨灰了……
  • 秋冬迟暮之一世倾安

    秋冬迟暮之一世倾安

    《圣经》上写,当女子在爱,她的心顺水而下,流徙三千里,声音隐退,光线也远遁,她以爱把万物隔绝,把岁月亦都隔绝。她在这寸草不生的幻境深爱一回,如果受伤害,她便憔悴。”
  • 桃花村里桃花仙

    桃花村里桃花仙

    偶然得到空间,还未高兴多久,一场事故就穿越到一个家徒四壁的古代家庭。且看现代女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带领全家致富奔小康,打造出一个桃源仙境。
  • 凡奏

    凡奏

    前世他是叱咤天下的玉阎将军,今生她是搞笑逗比的平凡少女,前世杀业太重导致这辈子投胎女身还活不过十六岁,恢复了前世记忆后还有了个高超的技能,转换性别?本来不在乎生死的她却必须活下去,为了那个为自己奔波了七百年的他,和找到前世的真相。她观尽世间冷暖,她看透人心善恶,慢慢发现,就算是凡尘,也能演奏出绝世之章。
  • 超级怪兽农场

    超级怪兽农场

    平凡农场主偶得一款叫【怪兽农场】的应用。这帮怪兽力大无穷,智慧非凡,什么农活都难不倒它们。还附带各种神奇技能。产量?生长发育速度+100%,你跟我比产量?种田?我的怪兽用小拇指扒地都比你机器平整土地快!草原牧场,海产养殖、林地开荒、副产品深加工……种子改良、基因改良、新型灌溉技术各种黑科技……吴一凡语录:整个世界颤抖吧,我注定是要成为未来农业之王的男人。怪兽语录:主人,我要劳动,我要劳动,我必须得劳动啊,不劳动岂不是浪费怪兽一族的才华嘛!ps.新人新书,求推荐
  • 大恶魔之路

    大恶魔之路

    世上总有源源不断的惊喜和好玩的事在等待你的发掘。你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你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成为一个成功者,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人生虽然摔倒无数次,但喜欢就应该去坚持!我叫沙落惘,也叫尼古拉斯·帅得布耀布耀德,简称尼帅。和我一起说三声:“坚持不要脸”,看我如何挣脱被人摆布的命运,看我如何创造一个新世界。
  • 校园一觉记

    校园一觉记

    一个来自神秘家族的孩子,在葛老头的指引下为了得到释魂而被封印了记忆送往了社旗一中,天真活泼的葛天箫在校园中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孩,面对着种种艳遇,种种诱惑,葛天箫又该如何呢?就这样直到有一天.....
  • 怒战天穹

    怒战天穹

    诸天乱,苍穹动,乾坤沉浮,我主风云!无数年月之后,乱世动荡,一些消逝的种族重现,巨人族、矮人族、精灵族等接连出现,孔雀涅槃,后血脉觉醒进化为凤凰,百族鼎立,人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末世危机爆发……
  • 人月传说

    人月传说

    故事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同时代的玄幻架空大陆,朔王室下的中原大地。彼时,正是大中华帝国时代以前最为绚烂的封建争霸时期。天子逐步丧失威严,诸侯渐渐走上舞台。技术进步,私产渐多,以及还有南边的吸血鬼一族加入中原逐鹿。在这个与之前时期相差越来越大的时代,究竟是礼崩乐坏,还是群星璀璨?!判断将来只能根据过去,朔王室前一百年的历史只讲了一个道理: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然而,后一百年,是否真的可以依据过去,来规划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