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3600000021

第21章 自我效能与中学生高效率学习(1)

案例:信心真得很重要

成洁的家是一个“世代书香”的大家庭,按奶奶的话说是“一屋子的大学生”。成洁是她这一辈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刁滑”的一个。她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从小备受全家人的宠爱。

成洁聪明伶俐,读书不太用心,自感是块读书的料。按她的话说,她只用了三分劲就考了上重点高中。只要是教过她的老师都说她是个天分很高的学生。

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名列前茅,但认为只要努力就能赶上去。高中的前两年她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去了。

高三年级开学,她暗暗下定决心,要挤进班级的前十名,这意味着今后能考上自己中意的大学。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拼搏,她的排名反而退步了,从原来的中等偏上降到中等偏下。她对这种情况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一下子变得忧心忡忡、茶饭不香、夜不能寐,她对自己的学习变得越来越没信心,身体也越来越差,特别容易染病,她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钟一航的情况恰好相反。中考时他因为身体的原因没发挥好,差两分与理想的重点中学擦肩而过。他痛哭一场后进入一所普通高中,依旧是个阳光大男孩,不抛弃、不放弃,坚信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在普通高中照样能顺利地考上大学。

通过一年的刻苦努力,高一年级结束参加全市统一学业水平考试,他的成绩理所当然地是本校的第一,而且比他在某重点中学学习的原来的初中同学、竞争对手还好。一时间,他成了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人物,顺利当选为校学生会主席。那以后,他的进步一发而不可收,不但顺利考入一所不错的大学,刷新了高中母校学生考入高等学府排名的纪录,更可贵的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怎么去追求理想目标。所以,当他以优秀学长的身份回母校做讲座时,他已经是一所知名科研院所的教授了。

一、什么是自我效能

1.自我效能的含义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习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其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经典动机理论有下列5种:归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成就目标理论、自我效能/自我价值理论,即把自我效能归类于动机。在有关自我效能的心理学研究中,更具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概念表述方式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信念和自我效能期待等。

对于自我效能感,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还有一些学者在班杜拉的概念以及自身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解释,例如鲁森斯1998年针对组织行为这一领域给出的更广泛、实用性更强的定义:“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信念(或自信心),这种能力使自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能够调动起必需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列行动。”

总之,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拥有技能与能够整合这些技能从而表现出胜任行为,两者是有很大差距的。即使个体拥有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技能并知道如何去做,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产生怀疑,也不可能表现出胜任行为。自我效能感是只针对特定任务领域而言的,并不是一个一般的个性特质。

自我效能的概念一经提出,人们就看到了它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当代教育强调要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和信息的积极寻求者和加工者,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即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自我效能理论能够在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它一经提出就被运用到教育情境中。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在学生的成长、教师本身的发展和学校教育对有效性的追求方面,自我效能主要有三种作用方式:学生对调节自身学习,掌握学业的效能信念;教师对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个体效能信念;教师集体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集体效能信念。在这里我们只介绍学生的自我效能。

学生的自我效能只是对学生完成有关活动任务的自我效能的笼统的、概括的称谓。由于自我效能是与特定的领域、环境相联系的,而且进行微观研究对个体行为更有预测性,所以在“学生自我效能”这一统称下,还包含着一些较为具体的概念。其中与中学生高效率学习联系最为紧密的是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或者说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参照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定义,可将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界定为: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评估(主观判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控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地评价。具体地说,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因素:一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

当学生面对学习压力、困难、挫折时,并不是自我挑战极限而是检验自我效能的时候,学生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学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目标设置、学习兴趣、学习和考试焦虑、自我调节这些重要的学习变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习自我效能感一方面直接影响学业成就,另一方面通过影响这些变量对学业成就产生作用,因此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和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是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有正确与错误、高与低之分。

因此,广大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主观推测,又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能力,激发与培养他们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2.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

在本书的第三章内容中,已经详尽地阐述了自我效能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在本章案例中,钟一航的发展情况正是很多原本并不出挑却后来居上的学生的一个缩影,在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很多见,很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担当重任的成功人士,并不是从小到大一直很优秀出色。甚至,不少人是在青春期后期才开始省悟,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感慨道:浑浑噩噩地读书,直到大学一年级才真正开始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开始抱着对科学近似宗教式的狂热的心态疯狂读书,“炼狱”般的生活带给了未来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个体行为成就的重要自我调节因素。

(1)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时都不得不做出决定,怎样行动以及持续多长时间。一个人对自我效能的判断,部分地决定其对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择。人们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力所能及的任务和情境,而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干的事。影响人们选择的任何因素都会对个人成长造成影响。在行动中,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的承诺,并促进胜任能力的发展。

(2)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当被困难缠绕时,那些对其能力怀疑的人会放松努力或完全放弃,而具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

(3)自我效能感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这种思想会产生心理压力,使其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而不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其能力实现目标;有充分自我效能感的人将注意力和努力集中于情境的要求上,并被障碍激发出更大的努力。

(4)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归因方式。归因是个体对自己的成败所做出的因果解释。维纳指出,学生一般把学业成败归因于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等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将学业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

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若干中介过程来实现对主体的作用的。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行为成就有以下四种过程。

一是选择过程。根据三元交互作用理论,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营造者。人作为环境的营造者,除了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环境的性质外,当个体面临不同的环境条件时,他选择什么环境,则主要取决于他的自我效能感。

一般说来,个体往往会选择自己觉得能够有效应付的环境,而避免那些无法控制的环境。一旦个体选定了环境,这些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他的行为技能和人格发展。另一方面是个体对行为活动的选择。当个体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来解决所面临的任务时,因为不同的活动包含着不同的技能和知识要求。所以,选择哪种活动就取决于他对可供选择的何种活动的自我效能感。因此,个体对不同活动方式的选择,就决定了他的人性潜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开发,又在哪些方面被忽视。正如班杜拉(1994)所言:“任何影响到选择行为的因素,都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定向作用。”

二是认知过程。班杜拉指出,个体的行动受思维的支配,思维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使人能够预测未来的行为结果。人类目的性行为大多受到预期目标的调节,而预期目标如何设立,则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越强,个体设定的目标就越具有挑战性,其成就水准也就越高,反之成就水准就越低。

三是动机过程。自我效能通过动机过程对个体发生作用,除了影响人的归因方式、控制点知觉外,还影响个体活动的努力程度以及面临困难、障碍、挫折、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尤其对那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这种持久力和耐力是保证行动成果的必备条件之一。

四是情感过程。控制应激源的效能感在焦虑唤起中有着重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个体对潜在威胁的警觉,从而影响着焦虑的唤起和抑郁的产生。

3.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和变化维度

(1)关于自我效能结构的常见观点

特定领域的自我效能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domain‐specific)概念,而不是一个一般的个性特质。个体在不同任务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一个任务领域中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并不意味着他在另一任务领域中也具有同样高的自我效能感。

所以,说到自我效能感,主要指的是具体任务领域的自我效能感。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者,主要是一些个性心理学研究者,则认为自我效能感既可以看作是状态的,也可以看作是特质的,存在着不以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挑战或新事件时总体上的信心,并且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工作行为或绩效同样具有预测作用,并为此建构了不同版本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两维结构与一维结构。一些研究者认为自我效能感由个人行为效能感和个人能力效能感两种成分构成,他们认为自我效能感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目标的期待,另一个是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达到预定目标所需能力的期待;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维结构,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究其实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一维结构的支持者们认为个体的能力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的。

(2)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表现在三个维度上

其一是水平,自我效能感在水平上的变化,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所能完成的、指向特定目标行为的难易程度。这一维度上的差别导致不同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

其二是强度,弱的自我效能感容易受不相符的经验影响而被否定,强的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导致自我怀疑,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最后的胜利,从而面对重重困难仍不放弃努力。

其三是在广度,是指在某个领域内的自我效能感之强弱,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相近或不同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有的人只在很狭窄的领域内判断自己是有效能的,另一些人则在很广泛的活动及情境中都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我们在研究相关领域或对象的自我效能感时,一般都要同时从上述三个维度出发进行研究,但是针对不同的问题,侧重点也往往是不同的。人们通常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自我效能感的强度上,即在特定情境下实现特定行为的自信心。

同类推荐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生物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生物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初中化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化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收录了初中化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42例,具体内容包括《〈空气〉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一》、《〈原子的构成〉说课稿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说课稿》等。相信通过学习感悟撰写者教学理论、钻研教材、研究家法学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做法,会拓宽您的视野,启发您的思维和创意,便您的课堂教学更轻松、更高效!
  • 谁把儿童当被告?

    谁把儿童当被告?

    早在18世纪,法国的哲人卢梭曾敏锐地指出:“我们不懂得儿童!”的确,历经几个世纪之后,卢梭的警告依然在耳边回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儿童的经历,却依然不能理解身下的儿童。虽然,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在健全当中,但又很难适应儿童健全的成长。或许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经验阐释,使我们应该回到教育原有的起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卢梭的教育问题在陶行知的论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生活的变化使我们自身的教育经验不足以懂得儿童,而懂得儿童的基础则首先要理解生活当中的变化。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生活的剪影(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生活的剪影(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有心人的手里,可以涂成一幅幅美丽多姿的画,穿成一串串光彩夺目的帘。在他们的笔下,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值得记录。在他们的叙说下,那些不经意的片段也能打动你的心。和他们对话,你会想,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错过每一点生活给予的馈赠。
热门推荐
  • 梦幻武神

    梦幻武神

    梦中修炼,幻想具现,武道飞升,神威无敌。一个少年捡到一个破枕头,睡啊睡啊睡成了武神。
  • 另类寄生

    另类寄生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女生,然而某一天,身体中出现了另外一个人格。他是谁,他又有怎样的经历,他和她有会有怎样的情感纠葛,一切的一切,扑朔迷离,然而拨开层层面纱,最开始的开始又是什么。
  • 英雄2

    英雄2

    失传百年的《天魔神功》再现,引起一场江湖腥风!浪荡小子浪清风,自小跟师傅隐居深山学习武艺,奉师傅之命下山,查出当年谋害盟主的凶手,得到天魔神功将它销毁,使武林免除一场浩劫!更遇上众多美女,携手捣毁“魔宫”,创造再灭“鬼王宗”的英雄2次传奇!
  • 公子策

    公子策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谢谢!豪杰与枭雄并举,烈火与血泪中的纸醉金迷;忠义与背弃共存,名利与权利中的不择手段;将军与匹夫同歌,谎言与信诺中的侠骨柔情!他们是命运宠儿,也是命运弃儿;他们是举国希望,亦成国之奴隶;他们——成王!败寇!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公子!“九子争锋,寂灭无声;逝水曲寡,悲歌不存。”公子之争,不载于史,不录入册,只录入小说家言中——(这是一个系列,一卷一个故事,各自成篇。第一卷《幽幽韩子》已完结,第二卷《铮铮赵骑》进行中……)
  • 皓荡争途

    皓荡争途

    五国争霸,皓荡争途,屠尽天下!让我用手上的这把剑,斩断这乱世!
  • 世界之书之起源

    世界之书之起源

    那是一个远古到无人知晓的故事,没有实体,没有虚幻,也没有时间。那是在时间之前的事,没有世界,也没有虚空,只有无名之虚充斥,虚之中,一团不知名的能量横亘,它不存在而又存在,无法用世间或者任何单位来衡量,一切的开始,在时间开始之前开始了。
  • 老婆我错了:我们和好吧!

    老婆我错了:我们和好吧!

    “宑(Jing)哥哥,你看我给你买的.......”“滚”“啊,宑哥哥你不喜欢嘛?那我下次送你其他的吧”小时候她跟着他的屁股后面跑,虽然一次次的被嫌弃被严御宑骂的体无完肤可她不相信这世上没有被真诚感动的人。在亿雪默的字典没有放弃这俩字儿,可在经受了严御宑的伤害、折磨她的心碎成了橘子。严御宑在亿雪默离开之后才发现那个小小少女早已住进自己的心里。。。。。女主不是傻白甜!!!!!
  • 那六年,爱上了你

    那六年,爱上了你

    几年时光匆匆地流逝,我那年爱上了他,我对他无比关心,他却对我默默的……
  • 星际殇

    星际殇

    一个沉睡于时间万年的人,寻找真正的自我,灭了这天,葬了这地!
  • 江城关外是凉州

    江城关外是凉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无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