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3900000063

第63章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4)

三、执法标准不统一,影响法律监督的效果

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应当依法进行,因而,规范、统一的执法标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社区矫正尚处于试点阶段,不仅与之有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而且社区矫正各参与部门制定的执法标准也很不统一,如当前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法律监督主要参照监外执行检察的有关规定进行,而这些规定多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单独制定,实践中容易产生认识不统一,甚至相互扯皮现象,从而影响法律监督的效果。如对违规缓刑犯撤销缓刑的问题上,我国《刑法》第77条第2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但何谓“情节严重”,实践中认识很不统一。

如有的缓刑犯由于违反《治安管理法》,多次受到公安机关治安拘留,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又如,有的缓刑犯在法院宣告缓刑后,不在规定时间内到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报到,不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长期下落不明,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对于这些情形,司法行政机关一般认为属于“情节严重”,应当提请法院对缓刑犯撤销缓刑,予以收监执行。但公安机关一般认为上述情形上不属于“情节严重”,不符合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法定条件。如有的省级公安机关在其执法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对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在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安部制定的有关监督管理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一般不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的意见,可以依法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或劳动教养。”由于有关机关对类似的执法标准在认识上不统一,有时直接导致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效果不甚理想。

如某地检察机关曾对几起缓刑犯因违反治安管理法而被治安拘留的案件(有的缓刑犯甚至在考验期内受到公安机关三次以上的治安拘留)提出纠正意见,要求公安机关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建议,但当地公安机关以前述省级公安机关的执法指导意见为依据,拒绝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建议,致使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无法取得实效。

四、职责定位不准确,导致法律监督越位或者不到位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虽然有着相同的目标,但各自的监督对象、职责是不同的。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的监督对象是五种社区服刑人员,其职责就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考察,促使社区服刑人员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依法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治。而检察机关的监督对象是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以及监狱、看守所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其职责在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有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进行。但实践中有的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定位不够准确,存在着监督越位和监督不到位两种倾向。

如有的地方重配合、轻制约,或者说,配合有余、制约不足,把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法律监督片面理解为考察社区服刑人员的服刑情况和现实表现,包揽或代行了执行机关的职责,存在越位现象;也有的地方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存在监督不到位、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等现象,对应当发现的违法现象未能做到及时发现,对本应提出监督纠正的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加以监督纠正,对本应书面提出纠正的却仅仅提出口头纠正,等等。

五、内设机构不健全,影响法律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根据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职责分工,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法律监督由各级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具体承担,但有的地方内设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量少质弱,直接制约着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法律监督力度。一是有的基层检察院由于辖区内没有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因而一直没有设立监所检察部门,导致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工作职能由其他内设机构(如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兼顾,而这些内设机构自身承担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等工作任务本来就非常繁重,不可能将足够的人员、精力放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上,因而,一般只能保证每年定期开展两次专项检察,工作缺乏经常性、系统性,监督成效往往难以保障;二是在设立了监所检察部门的检察院,由于监所检察部门几乎涵盖侦查、批捕、起诉、控告申诉等全部检察业务(在检察系统,监所检察部门素有“小检察院”之称),监所检察摊子大、任务重,导致实践中有的地方重“墙内”,轻“墙外”,把对监管场所的派驻检察作为硬任务,而把对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视为软任务。三是监所检察部门在人员配备上也确实存在数量偏少、年龄偏高、学历偏低、能力偏弱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既有法律规定不完善等立法层面的原因,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原因;既有检察机关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社区矫正参与部门配合不够的原因。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加强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法律监督,一方面需要立法机关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另一方面更需要社区矫正各参与部门在操作层面达成共识,形成规范性文件。尤其在《社区矫正法》短时间内无法出台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对社区矫正及其法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调研和指导,迫切需要社区矫正试点省份在操作层面达成共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深化试点,赋予司法行政部门以执法主体资格。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2003年开展至今,前后已达7年,中央有关部门应当在总结各地成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而且,深化试点不仅仅是试点地区范围的扩大,更应包括试点力度的加大。当前最重要的是,应当统一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赋予司法行政部门以独立的执法主体资格。从前期试点情况看,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已经由司法行政机关全面负责,公安机关已基本不参与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工作,而且司法行政机关比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更细、更到位,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比率很低。如果说在试点开始之初,有关部门担心没有公安机关的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可能难以独立承担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工作,那么,试点工作进行到现在,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此,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赋予司法行政部门以执法主体资格的条件已经具备。

而且,赋予司法行政部门以执法主体资格,可以使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自的职责权限更加明确,使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更具针对性。为此,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通知,明确赋予社区矫正试点地区的司法行政部门以独立的执法主体资格,如在缓刑犯、假释犯依法应当减刑、撤销缓刑、假释时,由司法行政机关直接向法院提请;在监外执行罪犯依法应当收监执行时,由司法行政机关直接向法院、监狱、看守所提出建议。

第二,统一执法标准,确保法律监督实效。为确保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效果,社区矫正各参与部门应当以联合发文等形式统一各自的执法标准,明确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具体职责,明确检察机关应当提出纠正的具体情形。2009年6月25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的交付执行、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管理、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的检察监督、加强监外执行的综合治理四个方面对监外执行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统一了执法标准。如该《意见》第15条明确规定了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间应当撤销缓刑、假释的具体情形:(1)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已书面告知罪犯应当按时到执行地公安机关报到,罪犯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脱离监管3个月以上的;(2)未经执行地公安机关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脱离监管3个月以上的;(3)未按照执行地公安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或者不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等规定,经过三次教育仍然拒不改正的;(4)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行为,情节严重的。另外,该《意见》第24条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纠正意见的12种具体情形。这就统一了各单位对“情节严重”的认识,有利于减少实践中的扯皮现象。今后,检察机关应当按照该《意见》第28条后段“社区矫正试点地区的社区服刑人员的交付执行、监督管理工作,参照本意见和依照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执行”的要求,认真履行好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法律监督。

第三,建立刑事司法信息网络平台,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共享。社区矫正涉及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以及监狱、看守所等多个部门,建立刑事司法信息网络平台并与社区矫正各参与单位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有助于社区矫正各参与单位全面、准确、快捷地获悉有关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法律文书的内容和监外执行罪犯的相关信息,从而彻底解决因法律文书送达不到位而产生的信息不全、不实等问题,有效预防社区服刑人员漏管现象;有助于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各单位的执法活动实行动态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现象。

第四,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确保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作为肩负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领导,防止和纠正重监管场所的派驻检察、轻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的错误倾向。要充实监所检察部门人员编制,没有设立监所检察部门的检察院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社区矫正检察机构,一时没有条件设立的,至少应指定专人负责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特别是派驻监狱、劳教所检察室由基层检察院改由市级检察院派驻(即“县改市”)后,基层检察院应当继续保留监所检察部门的机构和人员,或者将其更名为社区矫正检察部门,不得以“县改市”后辖区内没有监管场所为由撤销监所检察部门。要从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角度出发,提高检察干警的监督能力和水平,与其他社区矫正参与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做到配合而不越位,监督到位,真正把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同类推荐
  •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指南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指南

    全世界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60万人,其中我国占到15%~20%,交通事故死亡在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中绝对人数一直是世界第一。据称,“中国有全世界1.9%的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截至2007年,成都已经以私家车辆保有量68.1万辆的数字位居北京之后,成为全国私家车保有量第二的城市,但交通事故绝对数也达到一个令人痛心的数字。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经办了许许多多交通事故索赔案件,目睹了太多交通事故造成的生离死别、妻离子散,不得不感叹人生的无常与不幸。
  • 求学问策——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求学问策——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全书围绕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分招生政策、收费政策、救助制度、质量保障、安全教育、就业制度、民办教育与出国留学七个部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有重点地加以介绍,以便大家对有关教育政策法规有更好的了解。
  •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该书是目前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和法律问题的专著。它对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所可能遇到风险进行了归纳,大致分为业务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以及电子支付风险等。业务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包括操作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本书针对每一类风险分析了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防范措施以及所涉法律问题。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操作性强,对解决网络银行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所裨益。
  • 工伤保险与劳动争议

    工伤保险与劳动争议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 这是我的奶酪:画解《物权法》

    这是我的奶酪:画解《物权法》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不仅向制定完备的民法典迈出了关键一步,而且突出了对人的生命健康的法律关怀;不仅明确了调整当前一些社会矛盾的法律原则,而且为了建立更加公正、公平、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迈出了坚定步伐。
热门推荐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饮马江湖论英雄

    饮马江湖论英雄

    当他回头望时,来路已隐入过往,而前路还遥遥无期,他想这大概就是他所走的路。
  • 神奇宝贝之凌舞异世

    神奇宝贝之凌舞异世

    他是一个高中生,一次偶然穿越了来到了神奇宝贝世界。在这里,他不断经历,不断成长。也许旅途中有艰辛,但他依旧不放弃,是为了朋友,为了伙伴,也许是爱人。。。
  • 一眼洞穿阴阳

    一眼洞穿阴阳

    两只怪兽争夺的宝物意外坠落人间。一个哑巴女孩突然开口说话,一双洞穿阴阳的眼睛却也看不穿人世间的险恶。意外获得的珠子到底想要指引她什么?一个老骗子和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 都市师徒

    都市师徒

    他,异世妖王,魂穿地球,她,血魔公主,惨遭灭族,一只师傅,一只徒弟,看他们混迹都市,等级练气源气炼骨筑基金丹元婴半仙仙人半神神,每一层分一至九星
  • 萌妻当道:帝少老公太霸道

    萌妻当道:帝少老公太霸道

    失恋不可怕,喝醉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喝醉后打错电话招来了流氓,那流氓长得还很漂亮;只是,谁来告诉她,自己的顶头上司怎么和流氓长的一个模样?装作不认识行吗?谁知那流氓却阴魂不散:“不想被拖出去喂猪,就乖乖的呆在我身边……”于是,忍无可忍的萧宝贝终于小宇宙爆发了,一巴掌拍了过去:“滚你丫的,我又不是宠物!”总之,这是一个由打错电话而引发的JQ,当小笨猪遭遇老狐狸,狭路相逢,萌者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男神来敲门

    男神来敲门

    身处小康家庭的王若菡,经经历了家庭变故,辍学打工,一年后遇到好友,在好友的帮助下重返校园。与一众男神相遇,张文、韩君、李晔谁才是她的归属。张文说:“王若菡,我就是你以后的依靠。”韩君不甘落后,“暖男就是我,洗衣做饭样样精通。”李晔笑了笑,“你那是中央空调,妹子来哥怀里。”王若菡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大家说她该怎么选。
  • 强国公民

    强国公民

    张爱国穿越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他本来只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科技爱好者,只是想着过上闭家锁和居里夫人的生活。他不想当什么皇帝、伟人,他只是希望能够在一个强国的庇护之下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他却发现这个时代的中国无法让他过上这种“好日子”,他发现无数外国人都用有色的眼睛看着他。在强大的屈辱之下,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发展工业组建军队,去和别人打仗。跟荷兰人打,跟西班牙人打,跟日本人打,跟俄国人打,跟法国人打,最后和整个协约国打。“世界终于清净了,我也可以实现我当一个强国公民的想法了。”张爱国想道。而这个时候,有侍女拿着一个小塑料片对张爱国说:“陛下,请您收下这个我国第一张身份证,您今后也就是中国第一公民。”
  • 从新来过:我一直爱你

    从新来过:我一直爱你

    叶沫决绝的留下一个背影,他伸出手去,却没跟上他。三年后的再见,叶沫的计划,唐琦的愿望成真。再次回到以前,是否能抓住爱情,重新来过、
  • 武迹

    武迹

    在如今这武道落魄而法宝盛行的时代,一个穷山沟的混小子陈啸天,在走出穷山沟之后,为了追寻那千年之前的武道巅峰,一路上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踏上了巅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