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5600000019

第19章 精美肴选齿舌生香(17)

1946年夏天,古城绍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当时的浙江省主席沈鸿烈去绍兴视察,绍兴县商会会长陈笛荪听说爱喝酒的沈主席来绍,便派人四处寻找陈酒佳酿。消息传到阮社章东明酒坊的老板章寿昌耳中,觉得这正是结交商会会长的机会,便命手下人到处寻找。正好这个时候,有一个女佣来告知,说是在厨房楼梯下面,地上刚才搬了积物,有一个泥坛形的圆物露出来,不知是否是甏老酒?章老板当即叫人挖开,果然是一甏女儿酒,但分量已经很轻,即派人送到城里商会。

陈笛荪叫人敲去酒甏盖泥,在覆盖甏口的陶碗里发现一张酒单,从记载的年份算起,这甏老酒已有百余年历史,众人见此莫不称奇。但揭开陶碗,发现里面的酒,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蒸发掉了三分之二,而且其色深赭。挖了一点出来,粘稠得像胶;尝一尝,带着苦涩之味,毫无酒的香气。素识酒性的陈笛荪见了,却连称是“好酒”。他叫人取来新做的加饭酒,灌满酒甏,搁在一旁。到了第二天,酒香氤氲而出,浓馥盈室,使人垂涎不已。沈鸿烈饮了此百年陈酒所化的佳酿,叹为“饮止”。

品一品“新阳光”

在阳光灿烂的5月天,去“新阳光”吃饭,心里便有了一份明朗、舒坦的感觉,但不知“新阳光”的餐桌上是否也一如这美好的阳光般迷人、令人陶醉?

先上的冷菜凉拌海蜇皮、茼蒿拌香干,平凡得如同家中做的一般;炝腰花,切成梳子片,嫩倒还嫩,但泡在一大盘酱油、蒜片中,便有点儿乏味:可说厨师没有动一点脑筋,如果以加了绍酒、白糖、味精的红腐乳卤来调味,那么,这炝腰花完全可以做得口感一新。当裹着铝纸的铁板鲈鱼上来时,大家才吁了一口气,总算吃到一点可口的东西:这鲈鱼看来先用油炸过,鱼皮有点硬,但里面的鱼肉却十分鲜嫩,夹一筷蘸了汤汁吃,还挺可口的,只不过稍辣了一点。杭州人的舌头常爱搭清鲜的味道,小麻小辣尚可,过之便讨不了好,这辣味倘再减轻一点,以我这个老饕的标准,可以给它打90分,而现在只能打85分了。后来上了一款清灼的水芹菜,水芹菜的关键是要脆嫩,而它实在已经过了红颜青春——太老了,是这篇餐桌文章中的“败笔”。紧接着是阳光虾仁,其实是一款清炒虾仁,料作的关键是新鲜,这点做得还不错,不过价格不菲,大手大脚的女婿说不贵。叫我最欣赏的是美味茄丁,这款用豌豆、虾仁、松仁、茄丁、鲞丁做成的菜,五色斑斓,滋味不错,特别是加了松仁,吃来挺香美,且用鲞与茄子结合做菜,这也有点新意。我想做这菜的厨师会不会看过《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曾经吃过贾府一只“茄鲞”,虽然做法与之大相径庭,但菜名是由茄与鲞两字组成,是不是受到这启发?本来这只菜可以打满分,但厨师在咸淡的布局上有点失控:鲞丁在整只菜的使用中比例过高,以致释放的盐分使吃者感到有点偏咸,故只能给90分。最后上来一只阳光排骨!实际上是烤子排,筷子长的排骨,叫你人手一根抓着啃,味道倒还香酥,且透出椒香的风味:但我啃的这根实在太肥,不利健康,除了原料欠缺一点外,味道尚可,如果能像仿南宋菜中的“炙骨头”一样,上面涂一层蜂蜜来烤,还要好吃一点。

太仓肉松

清代同治年间,江苏太仓有一个名叫倪德的厨师,在常熟县衙当差。光绪二年(1876)的一天,巧逢常熟县令60寿辰,特从衙门将倪德叫到府上操办寿宴。

倪德提前一天就到府上,忙这忙那,为了操办好这次寿宴,忙至深夜。翌日清晨,倪师傅赶紧烧寿面的浇头,于是,将肉切成大块,加足了水,以及葱段、姜块、酱油和料酒,用木柴生火焖煮。由于忙前顾后,忘了照看锅中的焖肉。待闻到一股焦香味时,揭开锅盖一看,大叫“糟糕”,原来已把一锅焖肉的汤汁都烧干了。锅中之肉,肥瘦分离;肥肉已溶化成油了。倪德见状不妙,想重烧已经来不及,急得满头大汗。在惊慌失措之际,倪师傅凭着多年的烹饪经验,急中生智,干脆把猪油沥干,捞出瘦肉。将锅洗净后,倒入瘦肉再用打筷搅拌成松。然后,自己尝了一尝,觉得香甜可口,滋味甚佳。于是,就将此肉松端上桌去,并自我介绍说:“今日特为县令寿辰献上新菜——肉松,请大家品尝。”众宾品尝,频频称赞,齐声道好。从此,倪德焖肉失误而制成肉松,在常熟远近闻名。

10年后,即清光绪十二年(1886),倪德辞别县衙回到太仓老家,在南大街昭忠祠旁,自己开了爿店,店名叫“倪鸿顺”,专售肉松及肉骨头(红烧排骨)。由于太仓水陆交通方便,来往客商较多,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的肉松便被商贾们运往全国各地,太仓肉松遂闻名于世。

1919年,太仓肉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甲级奖。从此,太仓肉松名扬海外。建国后,太仓政府十分重视此种着名特产的生产,建立了专业工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使产品色泽金黄,纤维疏松,柔软如絮,滋味鲜美。1984年,太仓肉松又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随之远销世界各地,驰誉海外市场。

姑苏珍馐肺汤

曾有“江南第一汤”美称的苏州“肺汤”,是江南名镇木渎石家饭店的一款名菜。多少年来,它以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历代美食家的赞叹。故而,每年桂花盛开,凡游览灵岩山、天平山的中外游客,都爱乘便去品尝石家饭店的名菜“肺汤”。

石家饭店历史悠久,始称叙顺楼,开业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老板名叫石汉。到上世纪20年代,此店由石汉的重孙石仁安(又名石和尚)经营时,已初具规模。1926年,民国时期名人、朱德的老师李根源,看到军阀混战,政局日乱,便退出北洋政府,奉母赴苏,隐居在姑苏西郊的小王山,常去叙顺楼品尝石家菜。当品味到“肺汤”时,顿觉风味独特,兴来握笔,立题“肺汤馆”四字,石仁安便将题字置于镜框内,悬于雅座门楣上。

1929年,于右任先生偕友人自苏州去光福游太湖赏桂花,返回途中来到石家饭店就餐。当他品味到“肺汤”后,大加赞赏,即席赋诗一首:“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尤堪记,多谢石家肺汤。”并且亲书“名满江南”四字的横幅,赠给石家饭店。由此,“肺汤”的名声更响了。加上此汤味美汤清,入口即化,食之开人脾胃,便成为蜚声中外的佳肴了,后又被编入《中国名菜谱》中。

鱼或作鱼,是苏州湖区和近湖港汊特产的一种小型鱼。每年秋季上市,桂花盛开之时为最佳。鱼是两种性腺尚未成熟的小河豚,学名叫“弓斑东方豚”和“暗色东方豚”。鱼又叫“鲅鱼”,此鱼状比一般河豚小,长约10厘米许,故有“小河豚”之称。鱼背上有点点花斑,故又称“斑鱼”。斑鱼腹部色白,其皮粗糙如锉,会鼓气胀大,但其肉则细嫩鲜美,富有营养,味似刀鱼但少刺,鲜如河豚则无毒,向为人们所推崇。

“秋时享福吃肝”。鱼是靠鳃呼吸的,没有肺,石家饭店的名菜“肺汤”实际用的是肝,其大如肺,故称“肺”也。此“肺”配以鲜美的辅料做汤便成了脍炙人口的一道名菜。

四海的朋友们,欢迎你们在金秋时令到苏州木渎的石家饭店去品尝名满江南的肺汤。它能使你鲜香留齿舌、美味醉游心。

春后银鱼霜下鲈

八百里太湖,碧波浩瀚,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共有107种鱼类,历史悠久的太湖银鱼,就是其中之一的着名特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清代康熙年间,银鱼被列为贡品。它与梅鲚鱼、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驰名中外,现在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水产品。

银鱼又称“脍残鱼”,俗称“面条鱼”或“面杖鱼”。大者身长为6至7厘米,小者不到3厘米,略圆,形如玉簪,通体细嫩透明,柔若无骨、无肠,洁白无鳞,色泽似银,故称银鱼。传说是当年吴王阖闾船行江上,举行宴饮,将吃剩的残余脍鱼,倾入江中,化成今日银鱼。

银鱼为定居性鱼类,《姑苏志》载:“银鱼形纤细,明莹如银,出太湖。”春季在湖中芦苇和水草茎叶上产卵,生长快,两个多月就可捕捞。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捕捞银鱼的汛期,捕捞后,大部分冰冻出口。“太湖牌”冰鲜银鱼远销世界各地,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它还可以暴晒制成银鱼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太湖银鱼共有四个品种:即“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

银鱼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每100克鲜银鱼中,含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热量41千卡,还含有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银鱼干中,含蛋白质72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质0.5克、钙761毫克,可食率达100%,日本人称之为“鱼参”。有资料称:食用银鱼能有效地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明代医学泰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银鱼:“食之甚美味,甘无毒,可作‘羹食’,宽中健胃,补肺清金,滋阴火,补虚劳。”《食疗本草》也载有“银鱼利水,润肺止咳”的作用。“春后银鱼霜下鲈”。古人把银鱼与鲈鱼并举。可见银鱼实为鱼中珍品。

银鱼肉质细嫩鲜美,适用于炒、烧、拌、炸、糟、熘等,可用来制作种种上等佳肴。“银鱼炒蛋”,香美鲜嫩,颇似黄金中裹着条条玉簪;“香炸银鱼球”,外脆里嫩,色泽金黄,香酥可口。以银鱼作馅,制成“银鱼春卷”,香松脆酥。最佳的是银鱼作羹,滋味鲜美无比,使人闻之生津,食而不厌。“银鱼丸子”、“芙蓉银鱼”、“碧螺银鱼”等也都是别有风味的太湖名菜。

苏州“天下第一菜”

苏州琳琅满目的菜谱中,“天下第一菜”——番茄虾仁锅巴是颇具特色的一款菜肴,它以独特的风味和神奇的传说,一直誉满江南。

关于“天下第一菜”的传说,众说纷纭。传说一:苏州百年老店松鹤楼菜馆开张营业的第一天,风流、好游的乾隆皇帝,御驾光临该店,点了“番茄虾仁锅巴”一菜。上桌时,乾隆被此菜的响声吓了一跳,故称“春雷惊龙”,又因皇帝首尝,故称“天下第一菜”。传说二:明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顾鼎臣察访昆山,路途饥渴,道遇名士林子文之妻陆娘娘,即向其乞食,陆娘娘无可招待,只得端上碗锅巴汤待客,顾鼎臣问其菜名,陆娘娘戏言为“天下第一菜”,锅巴汤因此而得名。传说三:当年乾隆皇帝初下江南,来到江南名镇木渎,带了两名贴身随从,不料走散。时值下午,身无分文的乾隆觉得饥饿难熬,乔装成客商走到了一家“石叙顺楼”夫妻店门前(即今日之“石家饭店”),在石条上坐下,巧遇店妇出来倒泔水,不禁问道:“这位客官,有甚为难之事?”乾隆只得老着脸皮说:“因我丢了银袋,到现在未曾用饭。”这位店妇一听是位外地人,又丢了钱没吃饭,当即请到店中。因菜基本卖完了,便随便烧了个“红嘴绿鹦哥”(炒菠菜)和“金镶白玉板”(豆瓣烧豆腐),又将吃剩的锅巴刮薄油炸,再把烧好的汤倒进盛装油炸锅巴的汤碗里,只听“吱吱作响”,饶有妙趣,加上一阵香味扑鼻,饿了快一天的乾隆食欲大开,将饭菜汤吃得精光。乾隆问其汤名,店妇笑着说:“您是第一个尝这种汤菜的人,就叫‘天下第一菜’吧!”

奇异的传说再多,毕竟是传说,是否真有此事,今已无法考证。其实,说起锅巴的成名,并非始于那位好游的乾隆皇帝和礼部尚书顾鼎臣。据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篇》一书记载:晋时,江苏省吴郡(今苏州)有个名叫陈遗的年轻人,在吴郡衙门里当差。陈遗是个孝子,因其母亲爱吃“铛底焦饭”(即锅巴),就在衙门里常备一只布袋,将平时吃饭时铲下的锅巴贮存起来,以便日后回家时孝敬母亲。不料发生了战争,陈遗其他东西都没有带,只背了这袋孝母的锅巴随军活动。兵败后,逃入山泽,其他人都饿死了,唯独陈遗随身带了锅巴,得以活命。时局平定以后,陈遗平安返家,老母自忖儿子也一定死在外面了,伤心痛楚,已哭得耳聋眼瞎,殊不料母子还能相会,两人抱头痛哭,泪水一冲,陈母的眼睛竟奇迹般地复明了。时人认为:这是纯孝之报。此时,正巧史家在编撰《南史》,就把故事收录在《孝子传》中。“铛底焦饭”这个成语典故就出于此。

由此可见,我国江南地区以锅巴作为美食,至少有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

后人便以锅巴发挥,大做文章,烧出了风味独特的“番茄虾仁锅巴”一菜,美其名曰“天下第一菜”!

陆稿荐的酱汁肉

按照吴人的旧俗,清明节祭祖扫墓,多以“酱汁肉”为贡品。故每年清明节前四五天至立夏前后一个月的时间,苏州大大小小的卤菜店都竞相供应“色泽酱红、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咸中品甜、香气扑鼻、冷热可食、让人食欲大开”的时令名菜酱汁肉。多少年来,一直名誉江南,蜚声南洋,历久不衰,加上苏州人对此菜的神奇传说,更增加了其诱人的魅力。

同类推荐
  • 金牌当家菜

    金牌当家菜

    本书中收录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及菜谱。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百变凉菜

    百变凉菜

    "各种家常凉菜做法,包括健康爽口做素菜、香辣拌黄瓜皮、蓑衣黄瓜、果汁白菜心、蒜香菠菜、凉拌胡萝卜丝、凉拌苦瓜、糯米藕、彩霞蔬菜冻、腌西兰花、绿芹红提、红翠大拌菜、西红柿洋葱沙拉、西红柿拌豆腐、皮蛋豆腐……"
  • 简单省时一碗汤

    简单省时一碗汤

    《美食天下(第2辑):简单省时一碗汤》教你做出简单美味汤。无论您是上班族,还是宅家族,只要按着书中讲解下手操作,无需昂贵食材,无需费时费力,即使是新手的您,也可以得心应手地做好属于自己的爱心靓汤啦!
  • 碗里江山

    碗里江山

    这是一部妙趣横生的中国饮食文化随笔,全书分别从美食与江山,美食与江湖,美食与文化等角度,讲述了各路美食的源流、历史,以及与传统文化、市井生活的种种关联。
  • 巧妇家常菜

    巧妇家常菜

    本书介绍的每道巧妇家常菜肴,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营养合理。对于一些重点菜肴中的关键步骤,还配以多幅彩图的分步详解。
热门推荐
  • 流浪人的命运

    流浪人的命运

    一个13岁的男孩从孤儿院,逃跑出来,一直流浪、被人欺负、嘲笑。就在走头无路的时候被一家民生诊所的医生,救起,收养着。
  • 混世贴身护花高手

    混世贴身护花高手

    父母车祸身亡,少年萧玄山中磨砺五年,接到任务霸道回归花花都市,窥破情道,悟得《混世炼天诀》自此于繁华都市中成为独一无二的护花高手!
  • 血的诱惑

    血的诱惑

    《伏魔札记》记载:相传,北极仙女袁仙子完愿升天时,回望人间疾苦,终是放心不下,便留下自己仙物四天珠以震伏魔岭。却不知引得各路妖魔鬼怪纷争,更想不到伏魔竟出叛徒,把天珠炼化成亦正亦邪的血珠,并附于四个童男童女身上,因为只有纯净灵血才能让血珠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一番争与夺,生与死较量后,四个灵魂带着血珠重新投胎人间。伏魔后人与叛徒从此开始了寻找生涯,追追逐逐中,一路撕杀,一路血腥,最终,血珠会落入谁手?那重新投胎后的四个魂魄又会有怎样的人生?不一般灵魂注定不一般的生活,所以他们痛苦,冷漠又狂热~~~~~而那将要蹦踏地裂的山,寻仇的一滴血,厉鬼屋,千年紫妖藤,断魂跳究竟又是为谁而设?
  • 我曾经是一个渣男

    我曾经是一个渣男

    我是一个渣男。曾经。而现在呢。我还是一个渣男。而这是我的故事,那些骗与被骗,利用与被利用,出卖与被出卖的故事。在此,我会与曾经和现在或者以后的那些女孩或者女人说。对不起,但是我不后悔。
  • 无限之坑神NPC

    无限之坑神NPC

    ”哈哈,各位好啊!“某人对着一群小白笑道,哇快看!NPC啊,我要接任务。—来自一群小白。。。某人心中暗笑:“哈哈,一群S,B哈哈被坑了都不知道。嘎嘎”
  •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全书共收录来自多家高全国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2009年“中国(宝鸡)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高层学术论坛所提交的论文和有关文章。
  • 癌人

    癌人

    一位生物学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使用自己去世祖母的癌细胞克隆了一个黑人女孩。不料,这个拥有超常生长速度和器官再生能力的女孩很快就成了“蛇头”的目标;与此同时,“维护人类纯洁联盟”也发觉了女孩的存在,视其为异类,欲将其置于死地。在“新人类”系列作品中,王晋康用一贯的苍劲笔触和悬念迭起的情节为读者展示了人与非人的较量。在本书中,作者构筑了一个身世离奇的异种人类和一个险恶复杂的社会群体。从不自知到渐晓身世,从懵懂到成熟,黑人少女的成长史及心理境况的变化亦是周遭社会的折射。
  • 我的超时空之旅

    我的超时空之旅

    被卷入了一场未知的阴谋之中,看猪脚穿梭于大千世界解开惊天的阴谋。
  • 炎夏冷雨

    炎夏冷雨

    迷离中,我看不清你的脸,更看不清你复杂的心,多希望这个夜晚,我们一起在繁星点点下享受爱情。
  • 都市超级强者

    都市超级强者

    王明由于一次巧合之下得到了以为老者送给他的手镯,这个手镯用用最超现代的虚拟实验室,从此他的人生就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