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8300000039

第39章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思考(3)

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方向包括:①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研发、设计网络化、智能化;②计算机集成制造、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③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决策,如ERP、MIS、DSS等;④计算机模拟、仿真;⑤电子商务;⑥产品信息化程度的提高;⑦融合型产业发展,如数字内容业、汽车电子、太阳光伏等;⑧信息产业发展;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减排;⑩物流信息化;皕瑏瑡现代金融、支付体系;皕瑏瑢现代农业;皕瑏琐信息化平台建设;皕瑏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

8.2 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两化融合”的深入开展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我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1.“两化融合”点、线、面、体(全空间、全时间、全方位)推进

由于“两化融合”是一个涉及“点”(企业)、“线”(产业)、“面”(地区)、“体”(国家)的长时期、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的复杂的自组织过程,并通过技术、产品、企业、市场、制度和资金等要素发生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点”(企业)、“线”(产业)、“面”(地区)、“体”(国家)的实施体系,进行全空间、全时间、全方位的全面推进。全空间体现在全国各个地区普遍实施“两化融合”;全时间体现在“两化融合”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工作和努力;全方位体现在“两化融合”涉及各个企业、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所开展的工作,还体现在企业、行业、地区政府、国家各个机构、各个层次上的互动关系,以及对外合作与交流。

“两化融合”的深入实施,不仅要体现在技术层次的融合,还要体现在产品层次的融合、企业层次的融合、产业层次的融合,以及区域层次的融合,要将“两化融合”体现在工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构建起“两化融合”的现代工业体系,提升我国工业能力和素质,转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们需要理清“两化融合”实施的重点和路径、脉络,努力协调“点”(企业)、“线”(产业)、“面”(地区)、“体”(国家)各个层次、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相互协作和协调,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两化融合”在我国遍地开花,结出丰硕的成果。

最终实现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的突飞猛进。

2.明确工作重点,把握主要任务

由于“两化融合”是一个全空间、全时间、全方位的复杂任务,我们推进“两化融合”,需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把握主要任务。

实施两化融合,信息产业是基础,制造业是关键,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是重点,服务业与信息化融合是亮点和平台,积极开拓和发展融合型产业,努力提高企业、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合作与交流。把这些重点任务、主要工作紧抓不放,深入推进和开展,就可以圆满完成“两化融合”的历史使命,推动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信息产业是“两化融合”的基础。因此,对于信息产业,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积极抢占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软件外包、集成电路等产业,使之具备支撑“两化融合”的能力。由于这些产业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高、投资强度大,不仅引领着信息产业的变革和更新换代,同时也是其他产业实现高水平“两化融合”的关键环节和着力点,是“两化融合”的黏合剂和活的“灵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中的核心基础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要进一步发展网络与计算机产品、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信息产业中的传统优势产品制造业。同时,要大力发展数控电子、医疗电子等新兴的信息产业,推动通信业、信息服务业、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融合型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需要抓住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TV、下一代互联网、太阳光伏、信息家电、汽车电子等一系列新兴融合产业发展的契机,加快转型和发展,加快创新步伐,从而占据融合型产业国际竞争制高点。

要将制造业作为“两化融合”实施的关键行业。用信息化改造制造企业的研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产品检测、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推广CIMS技术、CAD/CAM技术、数控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网络化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个性化定制技术等;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现代制造业,促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要继续完善和落实钢铁、电力、冶金、造纸、石化、化工、中西医药、建材、汽车、纺织、烟草等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起草相关制度、法规,监控工业行业日常运行,监督行业企业能耗、资源消耗、对环境影响指标状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生产流程和工艺,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要加快信息化与生产型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推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在商贸、物流、供应链等环节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旅游信息化等。加强和制定相关规划、标准,促进传统商贸、流通方式转型,建立物流、商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通过突出重点,紧抓主要任务,将最终顺利完成我国“两化融合”的历史使命。

3.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信息化为工业化提供了手段和工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大好机遇将催生一大批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成果。

创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能够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贯穿和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信息产业与其他工业之间有交叉性的突破,实现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彼此融合、共同创新,形成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新的高潮。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形成促进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当前的“两化融合”为实现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化融合”条件下,新的生产组合,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新的营销推广方式都成为可能,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要牢牢把握“两化融合”这一契机,争取多出创新成果,多出高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创新分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是指通过实施“两化融合”,催生大量富含信息化成果的新产品,加强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的能力。技术创新就是要通过实施“两化融合”,在生产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制造、管理、经营、销售、物流等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化工具的优势,实现传统模式改造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管理创新是指在“两化融合”过程中,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对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模式进行重新组织,找到最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制度创新是指政府部门、企业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要敢于进行制度创新,用制度来推动“两化融合”建设。

(1)国家和地区要加快构建完整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步伐。

(2)高度重视和强调对国家和地区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原始创新能力、重点领域创新能力的培育。

(3)引导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4)为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在人才引进、投资融资、政府采购、税收、土地等方面在政策上向实施科技创新的企业作一定的倾斜。

(5)通过论坛、公共服务平台、交流会、评选等形式交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果,鼓励先进。

(6)促进官、产、学、研一体化,支持和加快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

(7)以“两化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试点示范企业为龙头,带动周边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8)出台有利于“两化融合”创新的政策条件,鼓励创新。

(9)加强“两化融合”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0)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增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动力。

(11)做好对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评估和奖励工作。

(1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两化融合”创新成果。

4.官、产、学、研一体化

要理顺理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过程中的组织管理问题,充分协调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官、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动机制。

由各地“两化融合”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两化融合”推进事宜,协调各部门、各机构之间的关系,按责分工,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两化融合”。

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引导功能;发挥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力军作用;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两化融合”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的核心、骨干作用。通过官、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协商协调机制等方式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两化融合”创新能力。

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整合资源,出台官、产、学、研一体化的激励政策,落实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措施。通过制定“两化融合”实施意见、各项政策和法规、产业规划等,充分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实施“两化融合”,充分发挥市场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作用。通过政府采购,以及在人才引进、融资投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对“两化融合”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的投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绩效考核,形成鼓励实施“两化融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良好氛围,争取创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科技产品。

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企业与第三方“两化融合”中介服务机构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建立“两化融合”推进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

高校、科研机构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为“两化融合”服务,为企业解决“两化融合”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难题、管理难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要为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优秀人才下企业,以到企业挂职等形式,直接为企业“两化融合”服务。

通过上述一系列方式,最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协调、官、产、学、研一体化的“两化融合”实施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为“两化融合”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5.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型人才培养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型人才培养对于“两化融合”事业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探讨印度软件业的兴起时,就谈到了印度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印度通过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以及大量实践的方式培养了几十万的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人才库”和全球软件人才输送基地。

在我国,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掌握具体行业相关技术、知识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仍然欠缺,工程实践能力仍有待加强。因此,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并将其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实施。

(2)加快培养复合型、实践型、应用型、工程型“两化融合”人才,强调“宽”口径、“交叉”学科知识背景,重点培养“两化融合”过程中的创新型、灵活型人才。

(3)加大对高水平高等院校的投入,使其成为培养“两化融合”精英的基地,满足“两化融合”对人才的需求。鼓励民间和高水平信息技术公司办学、开展培训,同时加强对民间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鼓励企业对员工加强“两化融合”技术和管理培训,在实践中学,通过“两化融合”实践,锻造出一支过硬的“两化融合”技术和管理队伍。形成高校、企业、培训机构三驾马车共同着力培养优秀“两化融合”人才的体系。鼓励高校、企业联合建立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联合进行“两化融合”人才培养。

(4)以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并重的模式培养“两化融合”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强调让学生从“做”中学,学以致用,高效实践;学历教育要努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人才。

(5)与世界、国内知名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培养与世界“两化融合”接轨的高科技人才。

(6)加强“两化融合”知识的普及,努力提高全民“两化融合”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强调对企业家、领导者“两化融合”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偏远地区、农村地区、不易接受到“两化融合”知识的群体的培训和宣传,形成全民了解“两化融合”的形势。

(7)拓宽“两化融合”的接受渠道,使民众可以从电视、电话、报刊、新闻等方式接受到相关信息,可以从学校、培训机构、图书馆、政府部门等处获得“两化融合”的知识和技能。

同类推荐
  • 市场秩序: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

    市场秩序: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中国证券业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

    中国证券业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

    本书通过经纪业务佣金率、承销费用率对证券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还在搜集整理了大量案例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解决了目前对中国证券业市场行为的研究缺乏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问题。
  •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

    本书记录了我国房地产业30年来的成长与发展,揭示出在城市化进程浪潮中房地产业作为城市建设管理面临的诸多新课题,为我国的城市管理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芝麻绿豆经济学

    芝麻绿豆经济学

    作者从事经济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专业知识丰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作者避开了传统灌输式的内容呈现方式,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恋爱、买房、赚钱、消费、销售等进行生活化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经济学如芝麻绿豆一样简单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一个在海边长大的男孩,一位遍访世界500强的高端财经主播。一轮时光,中年况味,陈伟鸿为你亲述人物和财富背后的精神,洞悉时代与人生起伏的真相。45年的半世人生,个人小传与时代大传相互映衬;13年的“对话”如流云过隙,政、经各界高手轮番登场。“惊鸿一瞥”,瞥见的是这个时代最本质、最喧嚣、最激动人心的片段。正如陈伟鸿书中所写,“我们都是这世界的一瞥风景,而自己,也从别人的风景里审视世界。”
热门推荐
  • 重生格格塔之装备大黑户

    重生格格塔之装备大黑户

    魏零重生成了一个叫做米林的女孩。“美女,怎卖?”米林“300!”“可是……”米林“别可是了,算你熟客价250。”“隔壁店主才卖100!”米林“我比她漂亮!”“这装备跟你长相有啥关系?”米林“这我穿过呀!”“成交!”
  • 名侦探柯南:蔷薇的绽放

    名侦探柯南:蔷薇的绽放

    蔷薇的绽放或许只有一瞬,但却是那么美丽。她是21世纪的天才高中生药剂师,却无奈穿越。如蔷薇般的美丽,却只为一人绽放。期待这朵蔷薇的故事吧。
  • 花街心事

    花街心事

    一次意外,让大龄单身颓废男青年张小帅回到了十年之前,从青春的头上开始重新来过。做出了一连串在外人看来无比大胆而出格的事情,悲催青年的重生之旅到最后会有何结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用吾江山换汝笑颜

    用吾江山换汝笑颜

    你天真无邪的笑脸,却被我亲手扼杀;你实现梦想的步伐,却被我阻断。我用你,换了江山;如今,我想用这江山换回你熟悉的笑脸。。。。。。但,我们再不能回到从前。。。。。。
  • 美丽到永远

    美丽到永远

    美丽到永远应算是是其中精彩的一篇。这篇千字文以十分质朴的文字和言简意赅的说理,把女人的“漂亮”和“美丽”这两个理应不同的概念,说得泾渭分明不过了。她说:“漂亮是爹妈给的”,而“美丽则体现了女人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正如作者在文末说的那样,“女人不可能个个漂亮,却应该而且可以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美丽到永远”!
  • 天命娇凰

    天命娇凰

    璇玑图,通天路,才女变身无上毒体。童养媳,凤命格,妖夫养成从萍末时。他,亡国太子,觉醒了前世记忆,誓不为凤皇!重活一世,他要化神龙,上九霄,主宰风云。他枭雄之姿,他铁血无情,他掀起了无边杀戮……被这样一个妖孽男缠上,苏蕙说:我的男人,我做主!
  • 残落的雏菊

    残落的雏菊

    蒋天畅是出身贫寒的农村女孩儿,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受到继父的虐待,身世悲惨。但她天生聪慧,相貌娇媚,自立自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好心人”的帮助,完成了高中学业。在青春的岁月里,她承担了太多的沉重,也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感受着青春的清新与纯净,也领会着贫苦带来的艰辛与屈辱。进入大学:她揭开了”好心人“的真实身份;承受着爱人与朋友的双重背叛;面对着重病的母亲却无力就医......当现实与理想、诱惑与情感、美好与丑陋,交织碰撞,她又该何去何从。
  • 都市豪少

    都市豪少

    陈功永远也不会想到,平凡的他竟会被外星公主选为救世主,并成为了他的未婚妻……从此他的人生就像是开了外挂一路飙升,最终达到世界的巅峰。
  • 神奇的捉鬼生涯

    神奇的捉鬼生涯

    扑朔迷离的阴暗悬案,不可饶恕的人性罪恶。捉鬼高手李神奇游离于世俗百态的阳间,抽丝剥茧般解开一段段悬案,渡化一个个心怀怨怼的恶灵,让生命重新轮回,让人性罪就此沉淀。李神奇殊死搏斗每一个扰乱阳间的恶灵,殊不知他自己同时陷入了一个巨大阴谋之中。阴谋的尽头是另一个险象环生、鬼魅横肆的世界。血木剑、镇妖塔、八卦镜宝物在手,看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靠我李神奇大法师力挽狂澜收妖镇鬼的呢~
  • 十年深情:缉辰

    十年深情:缉辰

    十年之约,深情以赴。他是冷血无情的黑道总裁,在他的世界里,只容许姚念星一人成其所爱,帮派斗争中,却亲手误杀了她,眼睁睁看着她在眼前死去,自此,他不允许自己再爱上任何人。她是善良冲动的实习女警,却有着凄惨的身世,她发誓有一天要将自己的父亲亲手抓入大牢。她有一张和姚念星相似的脸,奉命成为卧底,以姚念星的替身身份潜伏在他的身边。牵扯纠缠,她在他的温柔陷阱里逐渐迷失。不知何时,他将她刻画在自己的心底。然而,误会欺骗,真相的揭开,让她的心上早已千刀万剐。“如果……我抛下了一切,你会爱我吗?”“不,你不会抛下一切,我不会再相信你了。”寄:我们不是他们,我们要好好地爱着和被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