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8300000004

第4章 工业化与信息化(3)

4.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与信息业概念相同。在我国,在工业与信息化部成立之前,中央的信息产业部,地方的省、市、地区的信息产业厅、信息产业局,负责国家和各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的制订,承担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服务信息化等任务。

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中,信息产业指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具体包括三大类:生产和分发信息及文化产品的行业,提供传递或分发这些产品以及数据或通信方法的行业,处理数据的行业。这个分类没有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的生产制造包含在内,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2002年,新的北美行业分类系统将信息产业分成以下行业: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传播业、互联网发行和传播、电信业、网络服务(包括搜索引擎、数据处理服务业)以及其他信息服务业。

从学术层面看,对于信息产业范畴的界定不同。赵正龙将信息产业范畴划分为:信息技术产业(信息设备制造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信息内容产业,第三产业中与信息的生产、收集、整理、传播联系密切的行业如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第一、第二产业内部和非信息部门内部的信息部门,包括第二信息部门(赵正龙,2003)。不同定义内涵的多寡体现在涵括了其中的不同的项的组合。例如,波拉特等认为,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生产、处理、流通、分配活动的部门和机构的集合,该定义包括上述五项。

此外,左美云从信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角度观察,认为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并按照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工业(二次产业)、信息服务业(三次产业)、信息开发业(四次产业)(左美云,1998)。

5.信息经济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信息逐渐被视为一种商品和经济资源,并发展成为信息经济。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出现了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类似的称谓还有:“新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它是以信息商品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主导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根据香农的信息定义,信息是不确定性之差,即在接受信息之前,对情况不了解、不确定性较大;在接受信息后,不确定性减少或消除了,从而获得新知识。最早提出“信息经济”的是美国的马克卢普,他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首次提出“知识产业”,该产业包括了教育、科学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体、信息设备和信息活动五方面,并测算出知识产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发展了“信息经济”的概念,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认为,发达国家已经从前工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最终到达后工业社会阶段。在新的社会阶段,经济活动的基本战略资源、工具、劳动环境、文化观念都有一系列的变化。这个新的社会阶段即是信息社会。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也阐述了“信息经济”,认为每件产品、每次劳务都包含了物质和信息两种成分,在信息经济中,大量产品和劳务中的信息成分要明显大于物质成分,居主导地位。

在信息社会下,信息经济高度发达,信息的传送、存储、分析、处理相当便捷,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信息经济具有如下特点:①信息经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②信息经济的劳动力结构是智力劳动型的;③信息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低能耗、高效益型的;④信息经济的体制是分散形式的;⑤信息经济的消费结构是个性化的;⑥信息经济的能源结构是可循环再生的。(王宪磊,2004)

6.信息社会

1963年,日本学者梅田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中提出了信息化问题。虽然尚未出现“信息化”术语,但已吸引日本学术界、政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1964年,神岛二郎教授在《论信息社会的社会学》中第一次使用了“信息社会”的概念,指出日本正快速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概念类似于“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产业社会”和“信息产业时代”,它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这一概念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待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并冠以“信息社会”的称谓;类似的,信息经济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待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并冠以“信息经济”的称谓。在这一社会中,具有新型的信息化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具有新的信息化时代的生产、社会组织管理形式,社会生产力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得到快速提升,并形成一批新兴的融合性产业和信息产业,同时在城市化、交易方式、劳动力在产业中的分布情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外,1996年,日本思想家大雄建村在《新思维革命》中还提出了“后信息化社会”概念,认为是更深度的“信息社会”。

7.信息经济学

在研究信息问题上,还诞生了信息经济学。它是基于“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这一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并产生了一系列杰出的成果,用于解释信息所引起的经济现象。信息经济学家J.Marschak于1959年发表了《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提出最优信息系统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G.J.Stigler于1961年发表了《信息经济学》一文,阐述了信息搜寻理论,并正式提出信息经济学概念;J.Marschak于1968年发表了着名的《信息系统的经济可比性》、《查询、通信、决策的经济学》等文章;在此之后,还有“信号”理论、“信息市场”理论、信息效率与市场效率的“悖论”、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提出的第二投标法、委托代理理论和模型等一系列成果。

1.2.2 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继梅田忠夫、神岛二郎的信息化和信息社会相关概念后,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小组于1967年创造性地提出了“Johoka”一词,即“信息化”。1970年,Masuda把“Joho Shakai”翻译成“InformatizationSociety”,随后,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逐渐被世界各国沿用。

信息化的定义同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从其定义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主要从社会层面来看。例如,周达认为,“信息化是以国家整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系统性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体系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在高科技体系扩散过程中产生强大的扩散效应。信息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重心转变过程同时引起整个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与企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同时节约了能源与劳动力”(周达,2005)。许多社会学家与日本学者都持类似观念。

(2)主要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强调信息化的技术特征。例如,宋玲认为,“信息化通常是指由信息技术推广和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所组成的整个信息革命的发展过程”(宋玲,2001)。

同类推荐
  •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的贸易理论与宏观的国际收支理论这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微观部分主要介绍各种各样的贸易理论,包括作为古典贸易理论起源的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新贸易理论,作为自由贸易理论之反论的贸易保护理论,以及有政府干预的战略性贸易理论等,对各种新贸易理论的评介是本教程的重点所在。宏观部分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流量核算体系为其分析的理论起点,然后依次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货币因素的影响等角度介绍了多种有关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
  • 陶冬看中国:崛起与挑战

    陶冬看中国:崛起与挑战

    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崛起又面临哪些挑战?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本书作者陶冬会带您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房地产的前景,而且您还将看到作者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
  • 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苹果来了!国产手机们是集体趴下,还是奋起反抗争得一席之地?我们都知道,面对来势汹汹的苹果们,国产手机不能坐以待毙。他们中的很多已经销声匿迹,还有很多在与洋手机们苦战。那么,他们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反抗着洋手机的压迫?他们遭遇着怎样的困境?又将如何突围?
  • 总经理PE一本通封

    总经理PE一本通封

    本书专为中小企业总经理量身打造,全面细致地讲述您所关心的私募融资途径,围绕私募融资利弊、时机、流程、机构、企业引入与退出等核心问题,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将PE融资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一一呈现。
  •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盖的题材相当宽广,但有一个面向是至今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经济论述。在梁启超的全集里,经济论述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是作为他议论众多时事的一环;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曾下功夫深入研究过,尤其关注币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梁启超的文笔犀利活泼,老少咸宜;他所论述的主题,大都具有时事性与政策建议的意涵,很能引起当时读者的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特性也是负面的:环境一变、时间一过,这些问题的意义就随风而逝(“能动人”但“不能留人”)。一个世纪之后,本书作者重读梁启超的经济论著,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张,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热门推荐
  • 嫡谋天下

    嫡谋天下

    纳兰柒觉得自己快死了,在失去意识之前,她看见盘踞乌云的沉沉天阙中所倒映出的那双空洞无神的瞳孔以及妹妹嘴角鲜艳欲滴的朱砂痣。“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恍惚间,有温润如玉的声音在她耳边萦绕。可缓缓归矣。
  • 冥炎圣令:机甲风暴

    冥炎圣令:机甲风暴

    热血少年在一次偷偷尾随哥哥执行任务时,与其操控的机甲不幸被击沉在南海。两年前华夏界派出数位高层人物执行的SSS级任务正是在这片区域失踪。淘汰的古董级别K1-龙55机甲,却因此融合了域外高科技,热血少年也因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北方俄日界、南方越菲界、西方美欧界、东方印韩界,时刻想吞并华夏界攫取丰厚的资源跟能源,但岂能让其虎狼之辈如意?犯我华夏界者,虽远必诛!一块神秘的冥炎圣令,一台域外高科技主脑,一个热血的少年,自此掀开了华夏界的机甲风暴时代!
  • 培养会输的孩子

    培养会输的孩子

    本书通过“培养会输的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的父母”、“培养成功孩子的8个诀窍”等5章介绍了在和别人融洽的相处中,如何成为一个潇洒的胜利者的奇妙的方法。
  • 倾世怨侣:夫君太宠我

    倾世怨侣:夫君太宠我

    宿命的穿越,挚友的陪伴,一个漫不经心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女孩南宫恋月从此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强者之路……天下至尊,魔界领主,甚至于妖界公主?都来缠着她,什么情况!她只想要一个陪她一辈子的一个人而已,来这么多干嘛!快走开,“夫君救命,我命犯桃花啊!”“小月儿不怕,谁跟我抢你我会让他死的很有节奏”宛如黑洞般深邃的银眸闪耀这渗人的寒气……南宫恋月垂眸看着地上堆成一座小山的身躯不经感叹“都说了夫君很凶残,不要来招惹我,你们还来”芊芊玉指挑起魔主的下巴无奈至极的说“算了,我也要去帮夫君砍砍桃花了免得贱女人抢我夫君”(咳咳!其实是一只跳脱的伪高冷逗逼的成长路途,有兴趣的话快来围观吧)
  • 余味

    余味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狼帝的金牌农家妻

    狼帝的金牌农家妻

    苏念恩,现代S市大学里最牛叉的美食系高材生,一手厨艺精妙绝伦出神入化。一朝穿越附身农女安红豆,家徒四壁,衣不避寒,食不果腹;上有刻薄狠毒继母软弱无能父亲,下有嚣张继姐怯弱幼弟;面对如此惨境,苏念恩只有重新拿起菜刀干起自己的老本行;烧烤,炸鸡,麻辣烫,孔府宴,全羊宴,珍馐宴,海鲜宴,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开酒楼,当老板,农女也是抢手货;只是钱一多麻烦多,极品继母找上门:拿钱来!苏念恩翻白眼,凭什么?关门,放狼!“嗷呜~~~”一狼出马全家搞定;苏念恩蹲下身子摸摸狼头:“雪儿乖~~”岂料某狼转身就走:女人,叫你不要用那么娘的名字唤朕!!本文男女双洁,一对一温馨宠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亿城思故

    亿城思故

    一座城市,城里有一个叫城的男人,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却让我忍不住的去思念。虽然明知道有爱,但是这个爱却是在责任、环境的束缚下,永远只能埋藏在心底。但是不说,并不代表不爱。如果不爱,又何来的回忆和思念?
  • 冬泽夏离流转经年

    冬泽夏离流转经年

    那一季夏末,血色如残,痛了谁的眼,伤了谁的心。韩代离,我不过是一时兴起收养了你而已,你以为你到底算什么?秦泽夜,我把自己全部交给你,望你温柔以待。便是那样的我,给了伤我至此的权利。我爱你,低入尘埃;你伤我,肆无忌惮。
  • 诸经要略文

    诸经要略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想造物

    梦想造物

    灵能是奇迹,张云阳掌握了自己的奇迹。以造物主的力量,他在未来的星际时代高歌自己的存在。任何不可思议的东西,都能被他所创造出来。能够自动答出试卷答案的“自动答题签字笔”。无论怎么躲藏,只要知道名字能够一眼看到在哪个地方的“抓人地图”。戴在手上,就能够拥有10倍力量的“重击全套”。穿戴在身上能够让人获得神奇力量的“圣衣”。空白的卡片,能够收纳凶猛的星际怪兽,并且为己所用。梦想创造世界,这并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而是真的可以创造世界!他是星际时代的造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