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8600000013

第13章 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经济学说的评介(3)

对于“重农学派之得失”,梁启超在文章中作了以下的分析:

第一,“彼以工商业为分利而非生利,是其谬见之最甚者也”。因为“凡以人力加于天然物,而产出之,或增多之者,皆谓之生利,此通于农工商而皆有效者也”。然而其合理的一面在于“当时法国农民,大为上流人士所贱蔑,沉沦困顿,苦不忍言。救时之土,益断断三致意焉,盖有由也”。

第二,重农主义的“自然法”理论应用到社会中是不可取的。“国计政策,随时不同,随地不同,断无所谓贯古今通万国之一定理法者存”。但是,“当时风气所趋,一切政治、法律、哲学,皆毗于此论,无足怪者”。

第三,重农主义的直接税“毕竟终不可以为完全之租税法”。这种理论对于后世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可勿深论”。

第四,“重农学说之最有关系于群治者,则产业自由论是也”。这一理论是对重商主义过渡干涉的革命,“实足以震撼当时阶级秩序之社会,而所向无敌者也”。但“惟其所谓放任之义者,未免过度,时或轶出范围以外”,“故后世论者,或谓重农学派,偏重个人主义,几与无政府党相类,殆非诬也”。即使这样,“此等学说,自今日视之,其偏激固无待言。揆诸彼时之事势,殆有不得已者存,未可胶柱以低昔贤也”。

总之,梁启超虽然指出了重农主义的“纰缪之见,过激之论”,但主要肯定了其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认为“至其变革群治之面目,改良生计之学理,厥功甚巨,不可诬也”。他高度评价了重农主义学派“排击干涉,主张自由”的思想,认为这种思想在经济学说史上“实骤开斯密亚丹以后一新天地,其势力不亦伟耶!不亦伟耶!”(全集,第997页)

三、古典经济学的导入

西方经济学说发展到亚当·斯密时期,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说:“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到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斯密成为公认的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的《国富论》,也成为是经济学说史上最主要的着作之一。在《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中,梁启超通过引证西方学者的言词,高度评价了斯密的经济理论,认为斯密“立于生计学史之中心者也。

斯密以前诸家,皆为斯密学说之准备者耳。斯密以后诸家,皆为斯密学说之修补者耳。”斯密《国富论》的问世,“使生计学为一独立之学科,其耸动一世之耳目,而别开一新时代”。(全集,第997页)

让梁启超失望的是,这样一部涉及国家富强的重要的经济学着作,在西方已披靡了百余年(《国富论》1776年出版——引者注)后,在中国才有译本的出现。即他撰述《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的前一年严译本开始印行,并且“乡曲学子,得读之者百无一焉。读之而能解其理者,千无一焉。

是岂不可为长太息也”。为了使国人真正了解这部宏着的内容,梁启超借用严译本的经济学术语,以通俗的语言,“举其全书十余万言,撮其体要”,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欲以此为读《原富》者之向导”(全集,第997-998页)

梁启超在文章中首先介绍了亚当·斯密的生平和他的经济学说的来源。认为斯密经济思想尤其是“生计自由”思想的形成,扎根于欧洲大陆“自然理学”的哲学土壤中,并深受英国、法国同时代经济思想家的影响。

梁启超还高度评价了斯密对经济学的贡献。斯密病重期间,“语其友人列德尔曰:“吾一生事业,无可表见,今遂不得不死耶”。”对此,梁启超感慨地说,“以斯密之学术,开拓万古,推倒一时,为学界建一至高至大之纪念塔,而其欿然不自足也若此,大哲之风度,吁可敬矣!”(全集,第998页)

《国富论》共分五篇,梁启超按照斯密论着的逻辑,主要介绍了第一和第二篇的内容。其中涉及的主要理论是:

(1)分工和交换的理论

“斯密的整个经济理论是从分析分工开始的,分工学说在他的整个经济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把劳动分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斯密的分工理论,“不仅把财富来源的范围扩大了,而且是建立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的基础上的。这既克服了重农主义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观点的片面性,又纠正了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来源于顺差的对外贸易的错误”。梁启超把握了斯密理论的这一特点,称“斯密首以国民之劳力为富之大源,以谓劳力者,国民所赖以得日用百物之供给者也”。“斯密固非谓劳力为生产上独一无二之原质,然于卷首特提出趋重力作之义,殆所以示别于重商重农之两学派也。”而“其论劳力之效,以分工为第一要义”,而又言“分功学理之适用,农业不如工业”,“卷首论分工之效一篇,其学识已有夐超前古者矣”。(全集,第998页)

对于分工产生的原因,梁启超按照斯密的理论,解释为“由于人类有欲交易物品之天性”。(全集,第998页)斯密认为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这就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实际的情况是:“分工产生了交换,交换又反过来促进分工”。梁启超指出了分工与交换“相因为用”的特点,但对二者的关系也无法辨别清楚。

斯密的分工学说中,“有一个观点是值得重视的”,即他认为“分工的发展往往受到交换范围既市场范围的限制”。梁启超对此专门作了介绍说,斯密“又论分功之程度,与市场之广狭相为比例”,“论分功之所始,必在濒海多河之国。以其交通便,故市场广。市场广,故百工兴也”。梁启超进而发挥说,“近世欧美诸国,汲汲然求市场于远地,势将合五大洲为一大“玛杰”,皆实行斯密分功之政策而已”。(全集,第998页)

(2)货币和价值理论

梁启超在介绍了斯密的分工和交换理论后,接着分析了斯密关于货币的起源和商品价值的学说。斯密认为分工一经确立,人们所需要的生活物品,绝大部分都要通过交换取得。货币正是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分功局定,则民之生事,取足于己者日以少,待给于人者日以多。故易之为道尚焉”。最初的物物交换很不方便,“必有所窒”,于是,“有智者起,别储一物,使随时随地,出以为易,人皆乐之而不吾拒此物也,名之曰“易中”,是即货币之所由起也”。(全集,第999页)梁启超的介绍固然符合斯密的原意,但与斯密一样,无法理解货币的真正起源和本质。

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首先明确提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划分。梁启超用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了斯密的价值理论,由于他把价值与价格混为一体,因而对斯密的价值理论的介绍有许多不科学的表述,如斯密讲:“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他有时表示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这是斯密论商品价值时的经典论断,梁启超的介绍则是“斯密论物之价格,分为二种:一曰利用价格,……二曰交易价格”。(全集,第999页)这种表述显然是不正确的。

斯密在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后,接着提出了他的价值学说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即“第一,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换言之,构成一切商品真实价格的,究竟是什么?第二,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什么情况使上述价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时高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有时又低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对于上述三个问题,梁启超在文章中除了如实介绍外,还附加了许多案语。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反映了他对该问题的理解。

对于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梁启超说,“斯密乃论物有真值,与市价异。凡人所有之物,皆自力来。始也以力致物,今也积力于物,及其未毁,斥以与人。或易物焉,或得钱焉。自我观之,其所得者必其与是力相当者也。故功力者,物之所以相为易也。若是者,谓之真值。”虽然在市场交易中人们看到的是市价,但商品相互比较的尺度却是人们的劳动,即梁启超所说的“所用之力”。“斯密又言:吾欲求得一物,以衡量万物之真值,以审其贵贱之差。吾思之,吾重思之,其可以为诸值之程准者,宜莫如人力矣”。梁启超的这段解释,符合斯密关于“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的论述。这也是斯密价值理论中的科学论断。

梁启超对于斯密关于价值由三种收入构成的理解也符合斯密的原意。即商品的价值(梁启超所指的“物价”)的决定在简单的商品经济中是“所费之力”,随着“群治愈进,而物价所含之性质亦愈复杂”,即斯密所讲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商品的价值是由购得的劳动决定的,也就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决定的。梁启超按照严译《国富论》的术语,分别把三种收入表述为“庸”,“息”和“租”。至于价值所以由三种收入构成的原因,梁启超也在文章中进行了符合斯密学说的介绍。

梁启超在介绍了斯密的上述两个问题以后,接着又介绍了第三个问题,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波动的问题。斯密的这一理论,被视为“斯密价值理论中富有科学意义和积极意义的成分”。斯密首先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即梁启超所讲的“经价与时价之不同”。“经价者,即物之真值”,“即合其所纳于土地之租,所偿于资本之息,所酬于劳力之庸,而所售适足以相抵者是也”。“时价者,当市所售之价也”,对于斯密的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的原因和结果,梁启超不仅作了形象的说明,而且高度评价说,“斯氏此论可谓通物情之窾奥,洞天地之大理,言利也而进乎道矣。”(全集,第999页)

(3)工资理论

“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上,斯密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作出比较正确分析的人。”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三个基本阶级,梁启超称之为“一曰地主,食租者也;二曰劳动者,受庸者也;三曰资本家,享赢者也”。(全集,第1001页)

那么这三种收入本身是由什么决定的?斯密提出了他的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学说。梁启超在介绍这三种不同的收入时,着重点是工资的理论。

梁启超没有分析斯密关于工资是劳动的价格的理论,主要介绍了工资决定的原则和工资变化规律的学说。前者即“庸率之高下,定于受佣者与雇佣者两家之约”,即工资(斯密把工资视为劳动的价格)是由劳动者和资本家在劳动市场上的竞争所决定的。后者即“庸之消长,亦视供求相剂何如。国富则母财足,兴业多,需佣众。求过于供,而庸率腾。国贫者反是”。(全集,第1000页)

按照斯密的解释,“充足的劳动报酬,既是财富增加的结果,又是人口增加的原因”。所以,考察一国的财富状况,可以通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反映出来。对于这一点,梁启超附加“案语”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按照他的观察,“中国庸率,近日如大优进者然”,尤其是在“广东、京、津诸地,则视数年前倍蓰焉”,这是否是“我国国财增进之现象”?梁启超作了否定的回答。在他看来,“庸率之进,固由兴业之众,而此兴业之母财,非出自我,而出自人也。母财出自人,则其赢入于人”。西方资本家竞相投资于中国,虽然带来了中国产业的发展和工人工资的提高,但是他们“非欲以剂吾庸,实欲以吸吾赢耳!”而且,“我所得者,仅此小部分之庸,而大部分之赢,已尽归他族之手”,“言念前途,毛骨俱悚”。(全集,第1000页)梁启超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

《国富论》的第二篇是论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在这一篇中,梁启超主要介绍了斯密的以下学说。

(1)关于资本类型的划分。“斯密以为一家之积贮,常可分为二物。

一曰支费,二曰母财(即资本也)”。“母财又分二种,一曰常住母财,二曰循环母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中前者包括“(一)器械。(二)行店仓库等建筑物。(三)农产上改良诸事业。

(四)人民本身之技能”等。后者包括“(一)货币。(二)农者牧者之廪食。

(三)制造家之原料品。(四)制造已成之物品等”。(全集,第1001页)

(2)关于“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划分。斯密把一国全部居民的收入分为“总收入”和“纯收入”,严复译为“总殖”和“实殖”。梁启超把“总殖”表述为“地之所出,民之所登”;而“国之岁进,以补苴通国常住循环二母之外,而尚有余,得除之为支费即用即享者,夫是之谓实殖”。梁启超还以按语的形式具体说明了“实殖”的内涵。(全集,第1001页)

同类推荐
  • 金色的诞辰——武威区域经济实证分析

    金色的诞辰——武威区域经济实证分析

    本书内容有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民勤湖区的贫困问题怎样解决、走符合武威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启动运用好民间资金、着力把草畜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等。
  • 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本书以甘肃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意义、内涵、特征、首要任务、动力机制、发展战略、主要模式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并设计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阅读革命

    阅读革命

    本书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为研究,以“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为架构,通过对“张闻天晋西北兴县农村调查原始资料”等大量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出对华北“边缘”地区农村社会或“革命”中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性解读。
  •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100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化,都同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系的。
  • 谁在制造经济恐怖

    谁在制造经济恐怖

    《谁在制造经济恐怖》主要从十个方面来阐述和揭露美国利用由他牵头制定的全球贸易协定、世界经济体系、世界金融体系和碳排放等规则,以及美元这个利器,对全世界的经济进行幕后操控的阴谋事实。美国通常是指定一个有利于他自己的规则,然后等着其他国家乖乖走进圈套,当受害者明白一切的时候,已经是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其摆布。
热门推荐
  • 机器人李元与我

    机器人李元与我

    这是一本具有哥特气质的小说。理工科高材生古少新为了网络游戏中的虚拟妻子只身前往北京闯荡,却发现那个具备美妙声线的“爱人”不过是一群逃离城郊屠宰场的有机黑猪中的一位;失望的他与自己制造出来的半自动铁皮机器人李元孤独为伴,后者却闯下大祸,在一次意外中失手杀死房东老太;找到工作后的古少新不时面对各种各样生活中的奇特人物和情境:从美国回来的好友信奉了一个以食用女性毛发为荣的地下教会;因诗歌自杀的哥哥时常以一个圣者的姿态出现在他的梦中;痛失爱子的父母变成了一对只吃黑色食物的古怪老人……在一次夜晚的活动中,古少新认识了一个性格张扬、特别的富家机车女孩七七,随之陷入漫长而痛苦的感情纠结当中。为了打动喜欢追求刺激与生死一线感觉的七七,他引出了自己的好朋友机器人李元,并说出了杀死房东老太的事实……
  • 双面宝宝神秘娘亲

    双面宝宝神秘娘亲

    他救她,她欠他一条命,然而苏言却没想过,就因为这个男人,她的养父也亦是她的最佳搭档,当年的救命之恩,让她死无葬山之地,原来,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骗局而已,他救她,只是为了得到她从小就在身边的九星玲珑塔!她恨,这个世界的不公,她恨,她自己的蠢笨,更恨,他对于她的假情假意,也许是上天听到了她的心声,竟然给了她一次的重生机会,还附加一个儿子,这是什么节奏?但是她发誓,她,苏言,这一世,她要变强,这一世,她有了要守护的人!一路修炼,多少男人为她惊艳,又有多少怨女为她嫉妒,可是,一个怀着心,却无心的人还会有爱吗?!但是,他,他到底是谁?为什么每当他抱住她的时候,会有一种心悸的感觉,似乎心跳为他而动了呢!
  • 仙域攻略

    仙域攻略

    “欢迎你们参与这场丰美的盛宴。这是一场游戏,活到最后的人,将会得到奖赏……”当虚拟的游戏与真实的仙侠合二为一,便形成了仙域世界。而离开这个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个世界彻底的攻略。
  • 浩然正气之凡人修行传

    浩然正气之凡人修行传

    李修缘因眼睁睁的看着父母死去,曾疯癫一时。故而在民进流浪。貌似疯癫,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赏善罚恶等种种美德。然而,每行善一次浩然正气就聚集身体里一分,长而久之发觉自身有常人所不能的能力,高僧看他行善积德传他修行之术,从此踏入修行之路。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在人间修行初成圆寂飞升之后到达真正的修练之界,遇到各界面参悟飞升之人。得知修行不只是以善为本。各种修行之术,唯独他是一身黄光刺眼,正气凌然修行界传言:黄光刺目修行果,得其正气帝王界。惨遭各界人追杀,历尽艰辛独自在修行界。如何成为修行界顶尖人物。最终走上混沌之地一统仙魔界
  • 孽缘姐妹情

    孽缘姐妹情

    他们是幼时亲密无间,青梅竹马的四人组。但经历岁月猝变,十七年后,四个人完全是不同的命运。悲欢离合,生死离别之后,留下的是悲伤的泪和继续生活的憧憬!欲望都市,金钱交易,他们能否找到当初的真情和年少时的青涩初恋?
  • 风云失落大陆

    风云失落大陆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群雄割聚,争夺天下。看林枫如何一步步踏着磊磊百骨,君临天下!
  • 帝女倾世:傲绝天下

    帝女倾世:傲绝天下

    一抹来自异世的幽魂,一个冠有废材之名的少女,当他们碰撞在一起,会摩擦出怎样的耀眼的火花?她是华夏的天才少女,惊才艳艳却甘愿做他身后的小女人,捧上了她的一颗心。可惜他为了职权决心绝情,断然抛弃了她一片赤诚,与另一个女人携手同婚!再次睁开眼,涅槃重生!她变成了亓家的废柴大小姐,克母克兄,身中百毒。待她强势回归,世人再想欺她,可谁知道她的内芯早已替换,看她如何反击,走上那辉煌的无上境界!途遇妖孽和曾经的他,再次相见,他的相追与誓言她早已不屑,毅然转身,却发现另一个人早已在身后等着她携手同行!岂料人算不如天算……
  • 拔陂菩萨经

    拔陂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伐仙冥

    逆伐仙冥

    一剑开,可荡八荒四域;一拳动,可镇天地日月。他是天弃之子,亦应运而生。仙冥无情,而他则将开创辉煌,引领大世,逆伐仙冥!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