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8600000020

第20章 干涉主义抑或自由主义——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国情的初步探索(1)

根据本国的历史及国情现状考虑采用何种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传播西方经济学理论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个特点。在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干涉主义与放任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问题的选择上,集中体现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所能达到的程度。其中,最初系统传播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家梁启超更具代表性。

一、干涉主义抑或放任主义?

国情与中国政治选择的一致性是梁启超思想的重要特点。与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国情决定论不同,梁启超的国情观首先反映了一种开放的态度和世界的眼光。他特别强调说,处于今日人类社会,为了明确国家前途,首先要了解世界大势,同时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即完成“研求国家之性质,与夫本国之情状”。治国者的政治选择必须依国情而定,因为“各国各异其历史,各异其国情”,“由历史国情所演之制度,自不得不异,此事势之当然”。在国家的政治选择上,常见的现象是“往往有良法美意,施诸甲国而成效已着者,及乙国袭之,则多方窒碍,甚乃不胜其弊焉,则适与不适之异也。而若何而适,若何而不适,此非可求诸学理,而非按诸本国之实际情形不能辩也”。当然,政治的选择如此,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选择也同样依据这一法则。

在传播西方经济学说的过程中,梁启超也始终立足于西方经济理论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他在早期介绍斯密的学说时就强调:“读斯密书者,亦审其时,衡其势,而深知其意可耳。”随着西方经济理论的不断传入,梁启超把西方经济思想的主脉概括为干涉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

“泰西学者之言政术,率分两派:其一则主张放任者,其一则主张于涉者。

主张放任者,谓一切宜听民之自为谋,以国家而为民谋,所谓代大匠斫必伤其手也;主张于涉者,谓假使民各自为谋而能止于至善,则复何赖乎有国家?民之所以乐有国家者,正以幸福之一大部分,各自谋焉而决不能得,故赖国家以代谋之。国家而一切放任,则是自荒其职也。且国家者非徒为人民个人谋利益而已,又当为国家自身谋利益,故以图国家之生存发达为第一义,而图人民个人之幸福次之。苟个人之幸福而与国家之生存发达不相容,则毋宁牺牲个人以禆益国家,何也?国家毁则个人且无所丽,而其幸福更无论也!是故放任论者,以国民主义为其基础者也;干涉论者,以国家主义为其基础者也。放任论盛于十八世纪末与十九世纪初,干涉论则近数十年始始兴焉。行放任论以致治者,英国与美国也;行干涉论以致治者,德国与日本也。斯二说者,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不容以相非。

然以今后大势之所趋,则干涉论必占最后之全胜,盖无疑矣!彼近日盛行之社会主义,又干涉论之最极端者也!大抵人民自治习惯已成之国,可以用放任;人民自治习惯未成之国,必须干涉。对外竞争不烈之国,可以放任;对外竞争极烈之国,必须干涉;此其大较也。……试观我国今日政治之现象与社会之情态,纪纲荡然,百事丛挫;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而国势堕于冥冥驯致不可收拾者,何莫非放任主义滋之毒也。”在干涉主义与放任主义中,选择了干涉主义;在干涉主义思想中,他却不赞成社会主义的经济主张。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梁启超在传播西方经济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

干涉主义(又称国家干涉或政府干预论)与经济自由主义(又称放任主义或自由经营论)是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以来几百年间相互对立、互为消长的两大经济主张。所谓“干涉主义”,是指“一种主张削弱私人经济活动范围,由国家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多种生产、交换、分配经济职能的思想和政策”。“经济自由主义”是指“一种主张最大限度利用商品市场的机制和竞争的力量,由私人来协调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而只赋予国家以承办市场和竞争所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极少量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为低下,资本短缺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于资本最初总是以货币形式出现,对短缺资本要素的追逐必然导致对货币的追求。

因而重金和贸易出超成为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重商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支柱。为了达到贸易出超、积累货币资本和增加社会资本供给等目的,重商主义者主张实行政府管制,政府便开始大规模地干预直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对内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对外保护本国的商业利益,积极推行贸易出超政策,增加金银的输入和国内供给。随着市场扩大、需求增加和工业革命,商业资本开始向工业资本转变,与之相应,国家干预开始向自由放任转变。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斯密看来,自然的经济制度是最好的,市场经济是有效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好形式。他认为不断增加国民财富的最好办法是给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无需政府进行干预,进而将政府的义务限制为:保护社会,使之不受侵犯;保护每个人,使之不受他人侵犯;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设施。社会经济运行出自“自利打算”、“趋利避害”的经济人,他们的行为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政府只需做一个“守夜人”,其作用应受到限制。在斯密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的主宰下,西方国家的市场机制不断成熟,市场体系日趋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18世纪中叶以前,政府干预无论在学术上或政策上都占垄断地位。

然而,市场的进一步发育使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明显暴露出来,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彻底打破了自由市场的神话,市场机制在一夜间失灵。这时,作为经济生活另一个主角的国家挺身而出,它试图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一场理论革命爆发了,即征服欧洲一百多年的斯密经济自由主义学说让位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看到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病疾所在,并开出了解救的药方,即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市场经济中,国家成为调节经济并确保其良性运行的关键力量,国家必须主动地干预市场,使“同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互相合作”,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效率与自由。国家在经济生活中充当一个合格的“守夜人”显然不够,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活动所处的状况,并适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纠正市场偏差。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西方政府和经济学家奉若神明。国家权力大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产、分配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了下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客观上一定程度地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为经济繁荣提供了物质保证。然而,进入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社会出现的新的危机又使西方学者开始怀疑甚至批评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并向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制度“复归”: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合理预期学派、产权学派、新制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新自由主义思潮纷纷登上理论舞台。经济学家们认为现存市场经济中的种种弊端不是由市场造成的,恰恰是国家干预的恶果,政府本身也有不可克服的致命缺陷。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国际竞争更为激烈,政府干预思想又登上前台。正如经济学者们总结说:“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30年代中期起,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论成为正统;从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开始,自由经营论占了上风;9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开始复兴,国家干预论呈东山再起之势”。

总之,“西方各经济学派,为了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出谋划策,提出了各自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主张。实际上,尽管他们千差万别,归结起来,不过是“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两大经济思潮而来”。梁启超用自由主义和干涉主义对西方经济学说进行分类和评述,基本上把握住了西方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

在近代中国,对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进行系统介绍的代表人物是严复和梁启超。然而,两人在对待斯密的自由主义的态度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严复以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极力主张自由竞争,要求给予个人经济活动以充分自由。对严复的这种思想,学术界给予了客观的评价,认为严复宣扬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当时清政府压抑民族资本的发展和封建官僚集团实行的垄断政策,代表了当时民族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呼声,这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但是,严复“不了解当时英国的历史条件与中国的历史条件全然不同。英国当时已是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并无敌手。斯密鼓吹自由贸易,正是适应了英国对外扩张的需要,起着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作用”,“而中国则是一个产业十分落后的国家,在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情况下,鼓吹自由贸易,放弃保护政策,大开门户,让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长驱直入,实际上是给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以自由,必然会破坏中国脆弱的民族工业”。

梁启超则对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采取了另一种态度。

梁启超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他肯定了斯密的放任主义对世界的积极影响,认为,19世纪是经济自由主义无可争议的统治时代,“百年以来,自由竞争(Free Competition)一语,几为生计学家之金科玉律,故于国际之通商,自由也;于国内之交易,自由也;于生产、制造、贩卖种种营业,自由也。劳力以自由而勤动,资本家以自由而放资,上自政府,下及民间,凡一切生计政策,罔不出于自由。斯密氏所谓供求相济,任物自己,而二者常趋于平。此实自由竞争根本之理论也。故此竞争行,则生产家不得不改良其物品,低廉其物价,以争贩路。以是之故,不得不求节俭其生产费,扩充其生产力。复以是故,新式机器之发明,技术意匠之进步,相缘而生焉。

以物价之低廉也,增加需用者之购买力;以物品之改良也,增加其物之利用价值;以汲汲谋扩张贩路也,故交通机关(即轮船、铁路等)随而扩张,而供给日以普及。复以是故,生产家之规模愈大,其所需劳动力愈多。劳力愈多,则庸率愈腾;庸率腾而劳动社会之精神形质,俱以进步。复以是故,制造家之需原料品也愈渴,竞于购买,故原料价腾;价腾,故农虞诸业皆食其利。如此,则于全国全社会种种方面,互添活力,而幸福遂以骤进”。

另外,梁启超还在多处明确肯定了自由主义经济对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但由此认为“梁启超经济主张的理论基础是英国近代自由竞争学说”,说服力未免不足。

首先,梁启超看来,经济自由主义(或放任主义)适应了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经济发展需要,但从19世纪7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经济干预的思想和主张日渐抬头。到20世纪初年,梁启超已明显地感到欧洲进入“保育主义复骤昌”的阶段。

对于这种历史的转变,梁启超分析说,“观今二十年来世界大势之倾向,而不禁爽然以惊也。夫帝国主义也,社会主义也,一则为政府当道之所凭藉,一则为劳动贫民之所执持”,这两种思想“性质本绝相反也”,但都以“干涉为究竟”。20世纪这些“现代所谓最新之学说,骎骎乎几悉还十六七世纪之旧,而纯为19世纪之反动”。梁启超感叹地说:“社会进行之线路,谁能画之,谁能测之!岂有他哉,亦缘夫时之适不适而已。”

“时之适不适”,转换成现代的经济学术语,也就是“一个国家主要依靠政府干预还是主要进行自由经营,只能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来抉择”。梁启超提倡中国应采取保育政策,除了受20世纪初日渐兴起的国家干预思潮的影响外,主要的理由是认为干涉主义比自由主义更适合中国的国情。他在《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中,通过对重商主义的评判,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这种态度。

在《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论“重商主义”一章中,梁启超加按语指出:“重商主义,在十六世纪以后之欧洲,诚不免阻生计界之进步,若移植于今日之中国,则诚救时之不二法门也。”

其理由是:第一,“中国地大物博,民生日用之所需,可以无待于外。外货之流入中国也,以其机器大兴,故成货之劳费少而成本轻,制造巧而品质良也。使我能备此二长,则吾国所自产之物,必足供吾国人所求而有余。虽关税稍重,客货价腾,而必不至病民,是阻遏于所入之策可用也”。第二,“中国人口最庶,工价最廉,加以原料之充足,无俟远贩于外。但使能有各种机器,使其质之良足与客货相埒,则成本之轻,自必过之。如是则不惟在内而可以为守,抑且对外而可以为战,是奖励于所出之策可用也”。第三,“中国商人,颇富于进取冒险之力,今日全球欧人之殖民地,无一无中国人之足迹,而商务顾不能及欧美万一者,政府无所以保护之,奖励之也。盖无论何人,必经数十年之提携顾复,然后人格乃成。无论何国,必经一度之保护奖励,然后商务乃盛。

同类推荐
  • 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本书从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铺排,剖析21世纪中国在达到阶段性颠峰后有可能实现第二次起飞的种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合理内核,特别是对中国经济的新制度再创新、新农村运动、城市化进程、新消费群、新生活方式观、新经济增长点、新主导产业群等,都作了精辟的分析。本书还对21世纪中国经济何时赶上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后的地位的问题做出了创见性预测论证。
  •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100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化,都同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系的。
  • 中华血脉

    中华血脉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华侨是长期历史所形成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到东南亚,是历史形成的。”华侨在其形成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因时而化,与时俱进,尤其自上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废除排华法案以后,这种变化更趋明显。正如著名美籍华人侨史专家麦礼谦所概括的那样:是“从华侨到华人”。“华侨”与“华人”看似区别甚微,实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未加入当地国籍,其合法权益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华人”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华人”,是对具有中国血统者的泛称;狭义的“华人”,则是指已取得外国国籍……
  • 粤商经营之道

    粤商经营之道

    全书主要由六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战略选择在粤商发展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一些基本的多元化理论知识介绍,第三部分探讨粤商进行多元化或者专业化战略选择的动因,第四部分分析多元化或专业化战略是否有助于粤商更好地利用信息优势,第五部分探讨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第六部分是全文总结,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热门推荐
  • 霸道王爷极品妃

    霸道王爷极品妃

    别人穿越,都是什么公主,各种帅哥围绕。而轮到她沈钱钱了,就穿越成了一个什么不受宠的王妃。不受宠也罢了,大不了你王爷,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可你现在这种眼神是什么意思?什么?荡妇?我不过是跟是张公子说了一句话而已。什么?放荡?我不过是出去跟李公子吃了一顿饭。下贱?尼玛的!是可忍我不可忍,我决定了!要帮我的相公,找一位心上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勿以情深

    勿以情深

    邓茉之德爱情看似轰轰烈烈让人羡慕,事实上她并不看好这样的爱情。若雨般的爱情才是她的理想的爱情。润物无声。而这样的爱情出现的时机却在他与季方寒结婚之后才出现,他和她的爱情该何去何从?她与他的婚姻该怎样继续
  • 煞王的病弱宠妃

    煞王的病弱宠妃

    她,镜月国丞相最宠爱的孙女,却是世人眼中的病秧子短命鬼,废材一个。他,落音国皇帝最宠爱的王爷,却是世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煞王,修罗一个。只因,她有一个绝美动人的娘亲,位高权重者丧心病狂,一心置她于死地。只因,他煞气太重,妄想嫁给他的人一个个都死于非命。前世的她淡漠一生,终是让自己同归于尽,今世她用不惜任何代价守护亲情与爱情。从不知何为情爱的他们,一步步走向彼此的面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碎雨琴轩

    碎雨琴轩

    墨韵的秋天,渲染开了故事的开头,道路辗转,红尘纷扰,拥有神秘气息的少年将会闯荡出怎样的天下?一把银剑将会展现怎样的传奇?沉睡的冰龙觉醒,不同的灵魂并和。谁能让这乱世江湖平静呢?
  • 阳光心态大全集(超值金版)

    阳光心态大全集(超值金版)

    无论干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希望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许多人总是把活得很心累、活得很窝囊、活得很贫穷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外界的客观影响,却从来没有审视过自己生活心态的好坏,面对人生失败的困境,屡遭挫折煎熬,丧魂落魄的无助,往往推诿为没有出身于一个好的家庭,没有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没有适合自己的一个好工作。
  • 契约99天

    契约99天

    十八岁这一年,丁雾比赛失利,名次被夺,接着被人陷害。一次洗手间的相撞,让她与杜靖宇这个恶魔紧紧的牵扯到了一起。“想被你外婆知道我们之间的事?还是想成为你学校的名人?如果是,你尽管逃!”他用最平静的面容说着最让丁雾万劫不复的话。她忍下屈辱,成为他身边见不得光的女人,从最高贵的天鹅堕落成他手里的小白兔,任由他奚落嘲笑鄙视。她被推入游泳池差点淹死,他唯一的反应是将她再次丢下去:“如果学不会,那就淹死在里面!”丁雾:杜靖宇,我一定会离开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不知所起

    情不知所起

    故事从小姨子扇了姐夫一个大嘴巴开始。她名声不好。她是传说中的狐狸精。别人骂她害死了姐姐,试图勾引姐夫。解释与不解释早就无所谓。对她来说,闺誉已经不重要了。
  • 绝世逍遥神

    绝世逍遥神

    少年遭遇大难,侥幸不死,练得九府。本该是驰骋天下,征服天空大海。奈何却遭“奸人”所计,沦落为别人灵宠,美其名曰:奴仆。呜呼,斗得过人,斗得过天,沈寒却始终斗不过……大小姐。
  • 功无不胜

    功无不胜

    这是一个充满天地玄气的武玄大陆。只要吸收玄气,就能转化真气,只要修炼武功,便可上天入地!这里练武成风,强者为尊!气霸把持外家,丹王纵横世家,功尊睥睨帮派,玄圣遮手宗门!——但,资质阻挡,各家秘传,宗派垄断,修炼功法难得!千金易有,一功难求!得功法者,得天下!少年林冲天,挟无尽武侠小说功法,逆天命,悟玄功,灭妖魔,证武神!
  • 美国证券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

    美国证券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

    《美国证券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一书是盛世平副教授在其2000年业已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写作而成的。在前几年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开设证券法专题讲座时,我曾提及:如果有谁能够将诸如标准普尔等证券评级公司或商品检验公司的法律判例加以总结和研究,这样的论文恐怕是能拿到国外杂志上加以发表的。因为就本人所知,国外尚未见到过类似的系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