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8800000014

第14章 风云际会(1)

汶川:打开生命通道的尖刀军长

裘山山 王龙 李鑫

三位正在抗震一线的军地记者,为《杭州日报》“倾听·人生”版采访到最先进入地震中心的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军长许勇——

汶川县仿佛从地球上消失一般。温总理指示,部队一定要在13日天黑前赶到受灾最严重的核心地区

“只知道躲进战壕的人,只有资格等死,继续开!”

晚8点,他们终于抵达映秀镇。“这里已经有2000多人被埋进去了……”

从大地开始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开始,某集团军军长许勇的心就绷紧了。这位多次组织指挥过大战演习、突击抢险的将军,凭着军人的敏锐强烈地预感到,这是一次非同小可的灾难,部队一定会有大动作!

他当即命令:所有车辆加足油料,在路边集结待命,部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随时作好开进准备!

许勇的判断非常准确,两小时后,军区的紧急命令到达:许勇麾下部队立即向灾情最严重的汶川、北川及绵竹开进!

此时,受灾严重的汶川县音讯全无,仿佛从地球上消失了一般。全中国的时间都凝固了!党中央惦念汶川,全国人民心系汶川,全世界都在关注汶川。陆航部队多次派出直升机前往察看,皆因天气恶劣而被迫返航。时间以分秒计,生命以速度论。许勇深知,部队早一分钟到达灾区了解灾情,党中央、中央军委就可以早一分钟制订出决策方案,灾区人民就可以早一分钟获救。

12日晚10点,许勇命令炮兵团副参谋长杨伟冬带领22名突击队员,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向汶川。

地震已将道路破坏殆尽,完全找不到通往汶川的原有公路,突击队只能按大致方向沿岷江进发,有路的地方走路,无路的地方翻山,奋勇前进。历经8个小时的艰难进军,突击队终于在次日早上6点30分抵达了汶川映秀镇,通过海事卫星电话报告给了许勇。

但由于通信不畅,许勇依然无法了解更多的情况。

13日早上7点,温家宝总理来到都江堰指挥抗灾。在温总理的车上,许勇报告了灾情,总理神色严峻,指示部队一定要在13日天黑前赶到受灾最严重的核心地区,能多救一人就要多救一人!中午,中央军委郭副主席也抵达都江堰,指示部队多方向疾进,以最快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抵达重灾区。

一边是天气恶劣、道路阻塞的严酷现实,一边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殷切期待。许勇心急如焚,他打开灾区地图,苦思冥想,用铅笔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又一道的线条,仍无法找到一条通向重灾区的路。

这位曾经在枪林弹雨中经受磨砺的军长,这位经国防大学学习深造的现代指挥官,在那一刻,暗暗提醒自己冷静,冷静。深厚扎实的综合军事素养,最终在关键时刻赐予了他灵感,他看到了水路!沿都江堰溯流而上,有一个紫坪铺水库,映秀镇就在上游。如果从水路进去,再沿江边跋涉,一定可以打出一条快捷的通道!

许勇兴奋地命令工兵团火速运来3只冲锋舟,从水路突进震中。危难之际,许勇的心中充满了战斗的力量和激情,他毅然决定靠前指挥,亲自到第一线去,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一条生命通道!

此时已是下午4点30分。许勇带领精心挑选的33人突击队赶到紫坪铺水库,却不由地大吃一惊。由于地震影响,大坝已经出现裂缝险情,两岸山体滑坡频繁,巨石飞滚,溅起冲天的浪花,令人心惊不已。直通水库渡场的山道也被滑坡阻断,要把重达千斤的冲锋舟运下去,除非铁臂巨人。先前赶到的阿坝州委书记侍俊此刻也站在山腰,焦急地等待着。上,还是不上?随行人员担心地说:“军长,实在是太危险了,另想办法吧!”

雨越下越大,余震接二连三,泥石雨点般地从人们身后滚滚落下。此时此刻,被困的群众在等待救援的脚步,党中央在等待灾区的消息,全国人民在盼望着解放军的身影出现在重灾区,有多少濒临死亡的生命在发出求生的呼唤啊……哪怕前面是刀丛剑林,也只能拼死一闯!

风雨中,许勇沉默片刻,吼了一声:走!就率领战士们齐声呐喊往水库边冲去。

他们奋力地拖着冲锋舟,手磨出了泡,肩磨出了血,终于将冲锋舟抬到了水库边上。许勇马上跳了上去,船刚刚启动,突然,一名参谋猛地将许勇扑倒:“军长小心!”一块巨石咆哮着从山坡滚下,溅起冲天大浪,3只冲锋舟被高高抛起,差点儿被掀翻。

随行人员再次劝军长别去了,另想他法。许勇黑着脸说:“只知道躲进战壕的人,只有资格等死,继续开!”

水面怒涛汹涌,两岸轰鸣如雷。湖面雾气迷漫,能见度极低,尽管操纵员左冲右突,最前面的船还是好几次差点撞上迎面而来的断树、浮木,船体被一次次抛起,又一次次落下,犹如越野腾空的赛车。余震激落的飞石不断滚下,随时都会给船上的人造成致命一击。其艰难、其危险,可以想象,又难以想象!

许勇的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他警惕地观察着两岸和前方的情况,沉着冷静地指挥3只冲锋舟冒险前行。在一个狭窄的隘口,冲锋舟几乎是从漫天的沙雨石流中冲过去的。一块上百吨的巨石突然滚入湖中,刹那间,一股大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压了过来,像原子弹爆炸后的冲击波,所有人都被高高抛起,惊出了一身冷汗。

一个半小时后,前方水流越来越湍急,险滩遍布,无法再前行了。许勇指挥小分队在靠近漩口铝厂的地方登陆,徒步前进。

此处离映秀镇仅有6公里,但由于70%以上的路面遭到破坏,桥梁全部被毁,行进路上到处都是塌方,最长距离的两处长达200多米,巨石挡道,泥泞不堪,突击队只能按“S”形路线行进,行进速度无法加快。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不到百米的直线距离,却要绕行几百米。每个人的鞋都灌满了泥浆。

许勇的鞋也几次陷入泥浆,他只好光着脚提着鞋前进,到了稍好的路面再穿上鞋走。跟随他的几个年轻人都累得快挪不动步了,49岁的许勇却依然走得很快。

其实他也已经很累很累,头上悬着摇摇欲坠的巨石,脚底是没过脚背的泥泞,那种艰辛危险,丝毫不逊于当年他冒着炮火穿梭在南疆丛林中。但是,作为这支战功赫赫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许勇深知自己就是官兵的灵魂,更何况人命关天,十万火急,绝不能有半点懈怠。平时他一再告诫他的部属:“军人一旦受领任务,就是火箭点燃了发射器,任何一秒钟的误差,都会带来一生的悔恨。”

晚8点,他们终于抵达了汶川映秀镇。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这里完全变成了人间地狱。镇上一片漆黑,四周的呻吟呼救不断传来,老百姓全部逃上山避难。汶川县张副县长赶来向他报告,映秀灾情非常严重,常住人口5000多人,就有2700多人被埋进废墟。大量伤员急需救治,食品、饮用水、药品极度短缺。

许勇一面组织部队立即救援,一面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向军区首长报告灾情。

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刚说一句“这里已经有2000多人被埋进去了……”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山上的老百姓听说解放军来救他们了,人心大定,纷纷下山参与救险。

半夜时分,战士们从残垣断瓦中刨出一块门板,给他们的军长搭了一张“床”。劳累交加、身心疲惫的许勇,却久久无法入眠。他坐在火堆旁,一边烤着湿透的军装,一边思考着第二天的部署。

风雨交加,人神共泣。这样的夜晚,让他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想起了他那一个月前刚刚因病去世的18岁的儿子。心如刀绞。他深深知道失去至亲骨肉的滋味。而今,又有多少人和他一样失去了儿子、失去了亲人啊。许勇把自己的悲伤深深埋进心底,他知道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快地救出受灾群众,多救出一个人,就会少一分伤痛。

第二天一早,一夜未眠的许勇就指挥先期到达的炮团官兵们展开了营救,手刨肩扛,救出9名幸存者。

公路高架桥落入了几百米的深渊,部队已几天吃不饱肚子了,30个人才能领到4瓶矿泉水

“我不问过程,我只要你6点准时通车这个结果!”

“暂时封锁道路,放足炸药,强行炸开通道!”

山巅不断地晃动,飞沙滚石不断地从山坡上奔泻而下。余震没完没了地在和驻渝某工兵团的官兵们进行着拉锯战,从都江堰至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的道路眼看就要打通了,一转眼又塞满了滚落的碎石。

5月17日上午11点,在此次地震灾害最严重的映秀镇,许勇神色严峻地问工兵处长:“今天下午6点能否全线打通?”工兵处长说:“我们本来可以提前修好的,谁知余震后又滚下成吨重的大石头,堆了几百米……”

工兵处长话还没完,许勇就厉声道:“我不问过程,我只要你6点准时通车这个结果!”

工兵处长大喊了一声“是!”跑步离开。作为军长的部下,此时他太了解军长的心情了。

5月13日下午,军长带领33人的先遣小分队冒着大雨徒步4个小时抵达映秀镇,这里的惨烈情形让他深感震惊。在与先期到达的22人突击队汇合后,他立即组织官兵就地展开了救援工作。可是,由于公路遭到颠覆性的破坏,原来的公路高架桥落入了几百米的深渊,一时难以修复。道路的中断,使得外面的救援物资运不进来,里面的受灾群众送不出去,食品、饮用水、药品等极度短缺。虽然有直升机空运,但比起受灾区上万人的紧急需求,简直是杯水车薪。官兵们已几天吃不饱肚子了,30个人才能领到4瓶矿泉水。饥饿困乏的战士们只好去接山上流下的泉水,这在污染严重的灾区是相当危险的。作为军长,他怎能不着急?怎能不忧心如焚?

看到工兵处长跑步离开,许勇的心情也非常复杂。他何尝不知,为抢通这条临时公路,工兵团的官兵们已累得精疲力竭了,一些战士在等待爆破的间隙,就躺在路边的碎石泥浆里睡着了,他们的手上脚上全是血泡,他们没有吃过一顿热饭。有的战士从投入救灾以来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双眼血红,神色憔悴,可他们还是一刻不停地奋战在第一线。他心疼,不忍,但他无法在这个时候心软啊。只有让这条路“活”起来,灾区人民才能“活”出来!这是一条关系到几千名老百姓安危的生命通道啊。必须让官兵们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必须让部队发挥更大的战斗力!

许勇迅速赶赴现场。这是条他好不容易发现的水库边的废弃便道,已走过5个来回了,差不多已经熟悉了每一个弯道,每一处悬崖。他深知不能再延迟了,必须果断地采取措施,尽快抢通道路。中午12点,满腿泥浆的许勇站在了塌方处,在仔细察看了情况后,他立即下令:“暂时封锁道路,放足炸药,强行炸开通道!”

炸药雷管紧急运上,工兵们胆大心细加快作业。随着“轰轰轰”的一阵阵巨响,山腰上尘土飞扬,碎石滚滚,抢修速度明显加快。

开始时只有挖掘机由外向里单向施工,进展缓慢。战士们发现路边有几台遗弃的挖掘机、拖拉机,就敲碎玻璃钻入驾驶舱,投入施工。许勇又叫部队想方设法找来3台先进的挖掘机,一起投入抢修。

山上流下的雨水不断冲刷已经毁坏的路基,路面淤积软化,许勇就让官兵从河滩抢运鹅卵石铺路。就这样,新的生命通道在战士们的手中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希望在一米一米地向灾区抵近。经过几十个小时不间断的艰苦努力,17日下午5点30分,由都江堰市通往重灾区映秀镇的陆路“生命通道”终于全线打通了!公路沿线一片欢腾,战士们的泪水,和着汗水、雨水一起尽情流淌。而连续5天没睡过觉的许勇,已倒在一块石头上靠着山崖睡着了。

许多乡镇受灾严重,整体性的山体滑坡阻断道路,按正常施工进度,打通道路至少半年以上

采取美军发明的“蛙跳战术”,派出10多个小分队,由远及近,逐次推进。打通生命通道

“我们是来救命救灾的,还是来抢彩头的?哪儿灾情最重,哪儿就是我们的战场!”

从紫坪铺到映秀的水陆通道打通后,救灾部队便源源不断地开进了映秀镇。

映秀有救了。然而,许勇的心情丝毫没有放松,作为一个胸怀大局的指挥员,他深知还有多个偏远乡镇的情况不明,那里的灾民还在等待救援。随着救援力量的增多,下一步的营救工作必定向乡村拓展。作为指挥员,他必须尽早寻找道路,做好战前准备。

为探明灾情,寻找道路,许勇亲自搭乘直升机在灾区上空侦察。

汶川属于高山峡谷地带,气候恶劣,能见度差。为了把地面的情况看得更清楚些,许勇一再催促飞行员飞低点、再低点。

地震后的地形判断非常困难,直升机在山高弯急的峡谷中飞行,不仅气流不稳,颠簸厉害,还要躲避高压电线、险峰巨石,随时都处于危险中。但飞行员理解军长的心情,只好更加胆大心细地降低高度,几乎贴着崖壁飞行。飞机下一片断垣残壁,乡亲们在山顶上、在田野中拼命地追着直升机挥手呼救,许勇看了十分难过,忧心忡忡。

然而,许多乡镇受灾严重,整体性的山体滑坡阻断道路,如果按照正常施工进度,打通道路恐怕至少要半年以上。还有的地方根本见不到路的影子,完全需要重建。没有一年半载是不可能通路的。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的心灵

    本书作者没有按常规的教材模式来编写则是显而易见的。全书五十一个专题,既不按朝代也不按文学潮流加以分期,只是大略地依照时间顺序,挑出作者心目中最为杰出的作家与作品加以介绍和论析,而自然而然形成具有“史”的意味的流动。就好像在一大堆成色各异的珍珠中挑出了最漂亮的珠子贯穿成链,显得简洁而好看。体现了文学史的感性化特征,也体现了历史学的思想性特征。
  • 生命的呐喊

    生命的呐喊

    一部山野女子的奋斗史,一个女人的传奇人生,一部小人物在大时代的奋斗史。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美国中文报刊争相选载,国内数家报刊火热连载,北京电台将其制成有声读文,全文连播。
  • 南方有沉香

    南方有沉香

    《南方有沉香》书稿收录了相关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主题性创作的代表作,因此,其可资讯程度极高。我想正是这股力量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清新、冷静的思考,激扬着对人的历史和人本身纯粹的精神前行!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的著作主要有三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青根据先生《自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是一本以一个藏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共同点是,完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热门推荐
  • 不要怕我:校草先生太伟大

    不要怕我:校草先生太伟大

    许铭淑在学校期间遇到了一个有着魔法潜能的男孩毅锦明,没有想到自己是蝶梦族的公主
  • 你才是我最美的风景

    你才是我最美的风景

    一场大火将她们引入死亡地带多年后,她们成为了人见人怕的恶魔她,冰冷却有一个热情的心她,活泼可爱,心底却有说不出的痛她,聪明睿智,却经常犯迷糊她们对别人从不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波动当她们以为只有彼此可以依赖的时候平淡的生活他们却突然插了一脚封存已久的感情,却被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当年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真相的背后,是多么令人难以接受他们还能走到世界尽头吗……
  • 别把爱情不当回事

    别把爱情不当回事

    好赖不赖,偏偏遇上了这么个花花公子。好歹不歹,却和这个花花公子没完没了的产生交集。文卓雅本是一个只追求满足个人生活的现实女孩,却因一次意外的诈骗案件与鹏程集团的少东家产生交集。这么一个混蛋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文卓雅的底线,本来是应该避而远之,却好似有一根线将两个人紧紧相连。这究竟只是一起偶然的闹剧,还是一场早已策划好的阴谋?本以为生活可以在平淡中的悄悄逝去,但命运却又不停的操控和捉弄?当友情、亲情、爱情完全失去控制的时候,生活的方向又该朝哪个方向继续迈进?
  • 琴弦上的天使

    琴弦上的天使

    他用冷漠隐藏自己的孤独,让她心痛。纪臣枫,豪门贵族独子,完美王子的化身,温柔、体贴,总在白羽希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始终守候着她,但对她的感情,他从来不说出口。他用微笑掩饰自己的爱恋,让她歉疚。
  • 千山暮雪之天书

    千山暮雪之天书

    神仙吃多了也会没事做,他们一个贪玩一个能闯祸。他本是天上的司命星君肴光,写尽凡人命数却无法改变与她交织的命运。他本是日照络抉帝君的四公子,热爱八卦贪玩好耍。但某天意外来到千行,见到千雪后怎样都看不出她的原身,所以对她分外好奇,殊不知好奇久了,也就不止是好奇了……原本这一切应该顺顺利利平平凡凡,却因为她闯了个祸起,肴光却要杀她,络桑要救她。情急之下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却站在满天的风雪里对她说:千雪,我肴光与你此身此世,来生来世,再无半点关系。等她心智成熟了觉得应该找肴光讨个说法时,已经是沧海桑田四万年后,此时肴光和天书早已不知所踪……
  • 这个话唠是谁家的快领回去!

    这个话唠是谁家的快领回去!

    对喜欢的一部小说里两个配角的歪歪。因为是腐女,作者大大又不让我歪歪男一男二,所以只好歪歪两个配角了
  • 龙将天罚

    龙将天罚

    茫茫世间,繁华都市。无数人的命运在其中浮浮沉沉,灯红酒绿,美酒佳人。极致的诱惑腐蚀着你我的灵魂。钢铁巨兽喷涂着滚滚烟尘带着人类一往无前的走去,不管前方是天堂或者地狱。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看刑天如何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演绎爱恨情仇。(本书非种马)
  • 毕业后,我们一起淘金

    毕业后,我们一起淘金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除了真挚的友情,浪漫的爱情,还有一群年轻人一起憧憬的美好未来。可当真正到了毕业班,所有的事情都渐渐从理想回到现实,面对就业、分离,502宿舍的孩子们不得不承认,青春原来如此让人手足无措。
  • 无极大脑

    无极大脑

    萧然,一个神秘少年,在12岁的一场车祸中,智力发育受阻,成了众人的笑柄,被称作智障儿。饱受多年的嘲讽冷艳,萧然突获神奇高科技产品,人生从此得到改写!他不再是智障,他拥有了超越爱因斯坦的超级大脑,成了绝无仅有的超级天才!从此肩负起国家的重任,开始了牛逼闪闪的传奇人生!
  • 西藏神通王

    西藏神通王

    “一介平民,无钱无势,遭人白眼,饱受贱蹋;唯有实力为尊,驰骋天下,金钱美女,才能不求自得。”一名普通的农民孩子热罗?多吉扎,通过练武修法,力大无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因修慑召法,而长寿182岁,富甲天下、权势薰天——印度、尼泊尔等三国,上自国王皇后,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向他磕头,争相全部财产的供养!五位天女的化身主支下嫁于他。他真实穿越佛菩萨、诸天、人间八万年、龙世间等,降伏天王、天神、妖、魔、鬼、怪及人间大成就者,成为十一世纪无敌咒师,威震三界。这是宋朝的真实故事,不是神话;书中详细披露了他的一系列修法、成就标准、应用诀窍等,是一部前无古人的法术大修炼,及神通斗法秘籍!